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尤侗

鎖定
尤侗(1618年—1704年),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號三中子,又號悔庵,晚號艮齋、西堂老人、鶴棲老人、梅花道人等, [1]  蘇州府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明末清初詩人、戲曲家,曾被順治譽為“真才子”,康熙譽為“老名士”。 [2] 
尤侗為順治三年(1646年)副榜貢生,之後參加會試屢試不第。順治九年授永平(今河北盧龍)推官。順治十三年(1656年)春,杖責驕橫旗丁後,反遭彈劾,被降二級調用。因此憤然辭官,返回故里。此後,居家先後創作《讀離騷》《鈞天樂》《吊琵琶》《桃花源》《黑白衞》《清平調》。康熙十八年(1679年),舉博學鴻儒,授翰林院檢討,參與修《明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告老歸家。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南巡,晉官號為侍講。次年逝世,享年八十七歲。 [3] 
尤侗在詩、文、詞、曲等多個領域均有建樹。他論詩、論文尚性情、尚真。 [4]  尤侗影響最大的是曲。主張能為曲者方能為詩詞,見解獨到。他的戲曲創作融史識、議論、曲唱於一爐,為順治帝所賞識。 尤侗著作浩繁,大都收入《西堂全集》61卷和《餘集》共135卷中。 [2] 
(概述圖來源) [5] 
本    名
尤侗
別    名
尤西堂
展成,一字同人
三中子、悔庵,晚艮齋、西堂老人、鶴棲老人、梅花道人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蘇州府長洲(今江蘇省蘇州市)
出生日期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
逝世日期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主要作品
《西堂集》、《鶴棲堂集》等
主要成就
其戲曲融史識、議論於一爐,為清代戲曲大家

尤侗人物生平

尤侗早年經歷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尤侗生於蘇州府斜塘鎮,祖籍蘇州府長州(今江蘇省蘇州市)。其家世代書香,自稱是“簪纓不絕”。 [6]  其父為明太學生,但終生未仕,一直在家授課教育兒子。 [3] 
尤侗天資聰穎,五歲開始居家習讀四書五經,厭惡時文,好讀古文。 [7]  喜讀《史記》《離騷》等,以博聞強記聞名鄉里,世人稱其為“神童”,併入學為諸生,一時間頗負才名。 [2] 

尤侗出仕坎坷

《悔庵年譜》載斜塘避難圖 《悔庵年譜》載斜塘避難圖
清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南明弘光政權潰散,江浙一帶社會情勢甚為混亂,尤侗舉家避難斜塘。不過,尤侗並未因朝代更迭而放棄仕途功名的理想,同年八月烽火稍息,尤侗便入長洲城內應歲考。縣令沈以曦、郡守丁允元俱拔為第一,督學陳昌言取為第五,他得以為庠生。但其後赴南京省試,他卻榜上無名。 [8] 
順治三年(1646年)八月,尤侗再行鄉試, [9]  這次得太倉州守李作楹推薦,然而主司因為他的文風過於奇崛而使他旁落乙等,只中得個副榜。 [3] 
順治五年(1648年)夏,尤侗參加科試,督學蘇銓拔為第一。省試復不第,僅詔以首名拔貢 [10]  數次應考,他始終困於鄉試這一坎,不過這次拔貢還是為他爭取了次年廷試的機會。
順治六年(1649年)四月,尤侗廷試取第七名,應授推官,然他當年鄉試的主考張端、呂崇烈愛其才,勉勵其三年後再舉正榜入仕。 [11] 

尤侗宦阻永平

順治九年(1652年),尤侗再次應試,得授職永平府推官,寄書家人慰之:“遙望吳門空白馬,便從燕市下盧龍。老親此日應磋季,思婦因風欲懊儂。惟有黃河接星漢,乘搓秋水一相逢。”(《西堂小草·授永平後寄家人》) [2]  永平府地理位置重要,但永平府境內物產匱乏,所轄地區並不繁華,尤其經過兵焚燬擾,人口愈發減少,經濟亦為凋零。同時,由於此地近距京師,滿漢雜居,滿洲貴族圈地情況極為嚴重。許多漢族百姓因此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倚杖權勢的投充人(清初京畿地區民人投充旗下者)、莊頭亦為非作歹,干擾地方官員治理。 [12]  尤侗到任後則整肅法制,氣象一新。一次有一投充人借民家田產獻於旗下滿人而生鬥訟,他用法律嚴格仲裁,重繩投充人。田產被奪的全部都歸還民眾,擯絕莊頭弗與通,豪強屏氣,從此對他的埋怨和誹謗也由此盛行。但尤侗不在乎,還題其官署為“柱笏樓”。並題一對聯“推論官評,有公是,有公非,務在揚清激濁;析理刑法,無失入,無失出,期於扶弱鋤強。”以作警示,看見了的人都很害怕。 [13] 
《悔庵年譜》載尤侗在永平賑濟圖 《悔庵年譜》載尤侗在永平賑濟圖
順治十一年(1654年)正月,吏部侍郎佟岱、大理寺卿郝傑奉旨至永平賑災。 [14]  當時有下屬官員中傷尤侗,故佟代故意刁難,命尤侗主持賑災。尤侗賑遍歷各邑,奔走閲月。事情結束後,佟岱私訪鄉民,得知是誤會了尤侗,於是和他交好,可見尤侗並不會主動巴結高官。 [15]  不過,尤侗對於自己所處的環境並不滿意,在各方面都貧膺落後的永平,他深感才力未伸、知音難覓。於是,他再三上書龔鼎孳、王熙等當權者述己苦悶現狀。然而當掌銼者終憐其才、擬改為京兆推官時,他卻因為在處理圈地事宜中處理嚴厲的手段得罪了一些地方權貴的利益,對吏治的肅清亦遭他人嫉恨,不久他便遭到打擊。 [3] 
順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灤縣人邢可仕以誣告反坐,由於邢可仕最初未自陳為投充人,尤侗依法將其刑杖三十。然而其後邢可仕以投充人身份赴告刑部,部下府問狀,州守劉漢傑因平昔之隙故意中傷尤侗。依照清廷當時對滿清權貴的保護條例,責罰旗下奴僕需要有關請示,一旦“擅責”便是違法,那麼按規定,以尤侗之擅責投充,例應革職辦理。幸得有關朝廷官員相助,尤侗得以“改降二級調用”。 [2] 

尤侗賦閒譜劇

順治十三年(1656年)春,尤侗不等降級調用,憤然辭官,當年七月偕同妻兒返回故里。 [16]  拜見父母時,尤侗心中悲喜交集。七月,尤侗決定從此收心歸隱,自號“晦庵”,將居處改為“看雲草堂”,取杜甫詩意“年過半百不如意,明日看雲還杖藜”。 [17] 
《悔庵年譜》載觀《鈞天樂》圖 《悔庵年譜》載觀《鈞天樂》圖
順治十四年(1657年)秋,尤侗行到衢州常山縣,旅途中追尋往事,悶悶不樂,便作傳奇《鈞天樂》自遣。 [18-19]  此劇揭露了權貴壟斷科場、金錢換取功名的人間醜態。不料因為當時江南科場作弊現象猖獗,有無名氏作《萬金記》譏諷考官錢開宗、方猷接受行賄,此書傳到宮中,順治帝大怒,下令徹查。 [20-21]  次年七月,太史姜圖甫返京途中,路過蘇州,徵辟尤侗所作的新劇,尤侗在申氏堂宴飲姜氏,為演新作《鈞天樂》。當時江南按察使盧慎言搜捕諷刺科舉者,巡捕見《鈞天樂》演出時圍觀眾多,內容又涉及揭露科舉黑暗,誤認為這就是諷刺當局的《萬金記》,懷疑《鈞天樂》與《萬金記》作者乃一人, [2]  便關押演出伶人,強拆戲班,尤侗險遭牢獄之災。 [22]  八月,尤侗赴京為《鈞天樂》一案澄清;並上京自陳當年被誣下調一事。 [23] 
順治十五年(1658年)秋,順治帝與王熙、弘覺國師(木陳道忞談及西廂僧家悟禪公案,王熙以尤侗《臨去秋波那一轉》制義推薦,順治帝讀後,讚賞有加,親加評點,命人購尤侗《西堂雜俎》於坊間不得。到京後,順治帝派人至邸,索要《西堂雜俎》刻本。 [24] 
順治十六年(1659年)九月,尤侗弟子徐元文中狀元,次年二月,順治帝遊南苑,狀元徐元文隨駕從遊。得知其業師為尤侗,順治帝多次向徐元文詢及尤侗生平任何官,因何降級,有重用尤侗的意思。 [25]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順治帝駕崩。聞知天子死訊,視順治帝為“知己”的尤侗哀痛不己,作哭臨輓詩八首悼之。同年六月,尤侗至虞山遊玩,感夢王昭君而作雜劇《吊琵琶》。 [26]  從劇中昭君死後仍眷戀漢天子還可看出尤侗對順治帝的感恩與懷念,從昭君寧死不為胡婦中又可感覺到他對封建統治制度諸多弊端的不滿與否定。 [2] 
康熙二年(1663年)春,尤侗念及當時的冤案哭廟案和江南奏銷案,便作《桃花源》北劇,往盧師庵示蔣超 [27]  次年,尤侗作《黑白衞》北劇。彭孫遹為尤侗點校《讀離騷》《吊琵琶》《桃花源》《黑白衞》四種雜劇。吳偉業為尤侗雜劇作序。 [28] 

尤侗窘困翰林

康熙十七年(1678年)正月,康熙帝頒佈了徵召博學鴻儒的詔書,兵部尚書王熙與工部尚書陳敱永舉薦尤侗。尤侗百般推辭辭不得,便於六月赴試。尤珍亦將赴京會試,得以同行。 [29]  七月入京,尤侗還在等待考試時,然而此時家鄉卻傳來妻子曹令病音。九月十九日,尤侗夫人曹令去世。 [30] 
《悔庵年譜》載尤侗玉堂修史圖 《悔庵年譜》載尤侗玉堂修史圖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月,尤侗以二等十二名授翰林院編修,參修《明史》,分撰列傳300餘篇、《藝文志》5卷,總裁為葉方藹張玉書,徐元文起為監修官。 [31]  作為修史官,尤侗等人自由發揮的權限很小,麻煩與困難卻很多,修史過程中,尤侗等人常遇“別白”、“參差”等考據、核實之難,此外“裁製”、“定論”、“牽制”、“忌諱”、“程限”等亦乃束縛修史之難題。 [32]  史局的工作環境與生活條件,也有着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 [33]  史館監修、總裁對諸史官禮數不足,排坐無有序次,進士出身的內閣中書亦未把以鴻博授職之史官放在眼裏, [34]  故而尤侗在史館中的地位並不高,況且他不擅拍馬逢迎權貴,無甚貴人支助。號稱翰林,其實是“雅號一條冰”的冷官,僅靠微薄的傣祿,尤侗的日子過得清貧寒苦。在史局的苦悶歲月裏,尤侗孤苦無依,常作詩思念亡妻和故鄉。 [2] 
康熙十九年(1680年)六月十九日,次子尤瑞卒,尤侗聞訊驚悲不已。 [35]  其後,六月二十七日,五弟尤俊卒。 [36]  十月五日,二兄尤價逝世。 [37]  一年之間三起生死變故使尤侗痛不欲生,頓生歸意,在眾人勸阻下作罷。 [2]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長子尤珍中進士,完成了尤侗一生未了“科名”夙願,於是他慨然引退:“我年過六十,兒子已經成名,我可以休息了! ”次年春,得知尤瑞遺孀金氏病死後,尤侗懷念亡兒而悲傷萬分,歸意終決。 [38]  七月,尤侗謝別諸位同僚,致仕返鄉。 [2]  [39] 

尤侗榮老鄉田

歸隱蘇州亦園後,尤侗將書齋名為“西堂”,故自號“西堂老人”。後在蘇州城滾繡坊建有園林,面積約十畝,定十景名為:南園春曉、草閣涼風、葑溪秋月、寒村積雪、綺陌黃花、水亭菡萏、平疇禾黍、西山夕照、層城煙火、滄浪古道。 [3]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南巡,尤侗年近八旬仍親迎於道。三月十八日,恰逢康熙帝誕辰,尤侗作《萬壽詞》以祝壽,康熙帝十分讚賞,賜其御書“鶴棲堂”匾額。 [40-41]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再度南巡,當時尤侗已八十六歲,但他堅持往錫山騷亭接駕,且不顧安危,登獨木橋而過,盡顯一片赤誠。康熙帝感其年高接駕最屬難得,傳旨特升為翰林院侍講、晉階承德郎,並賜米貼一卷、賜尤珍古詩一幅。 [2]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六月,尤侗因年老逝於家中,享年八十七歲。葬於蘇州西郊太湖邊光福鎮官山塢姚姊河,建國後歸屬吳縣藏書鎮東方村上官山姚姊河。 [3] 

尤侗主要影響

尤侗綜述

尤侗才情敏捷,文名早著。曾以《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制義以及《讀離騷》樂府流傳禁中,受順治帝賞識;在史館時進呈《平蜀賦》,又受康熙帝賞識。他的詩文多新警之思,雜以諧謔,每一篇出,人所傳誦。所撰《西堂雜俎》盛行於世,但辭賦、銘贊、應俗、遊戲之作,十之八九格調不高。他所撰《艮齋倦稿》,在評文論學方面,功底認真而紮實。 [2] 

尤侗詩歌

尤侗石刻像 尤侗石刻像 [42]
尤侗論詩,將唐宋置於平等地位,認為:“取唐之美者與宋之惡者,則元白必笑蘇黃之拙;取宋之美者與唐之惡者,則李杜不如楊陸之工”,“平而論之,二代之詩美惡不相掩也。”(《宋詩選序》)他所作的詩,則以“性情自在”為尚。 [2] 
尤侗的全部詩歌有4600多首,就創作總量而言,他可謂當時的高產作家之一。這些數量豐富的詩歌囊括了揭露寫實、磋身嘆世、詠史弔古、思鄉懷人及山水田園等多個角度的內容,描繪出尤侗所見所聞之社會畫面,勾勒了尤侗所思所感之生世歷程,其中既有對滿清統治下民生疾苦的真實寫照,又有對高壓政權下個體情感體驗、心理感受的細緻描述,從價值層面來看,尤侗的詩歌在整體上展示出一種以詩載史的創作特點。 [2] 
總之,其詩筆調酣暢,格調多樣。但數量既多,不免有信手敷衍、浮淺油滑的弊病。從內容上説,《老農》《殺蝗》《苦雨行》《散米謠》《紀賑》《煮粥行》《出關行》《憂盜行》《民謠》等早、中年所作的長篇古風,頗關注於現實社會,對人民疾苦也很表同情,多有可取。《擬明史樂府》100首、《外國竹枝詞》100首及《土謠》10首,歌詠明代史事,描述清初交往各國和邊疆各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同時吸收了樂府民歌的表現手法,清新風趣,別具一格。 [2] 

尤侗

  • 文論
尤侗以“天才富贍”享名,但他與許多古代文學家一樣,並未形成系統的文學理論。不過,作為有着豐富創作經驗的文學家,尤侗自有其較為明確的文學思想與創作觀念。他以求“真”為核心,倡導“道性情”為創作的根本;主張“一代之文,自有一代之風氣”的文學發展觀;在文體認識上,他持體不相兼之論;在審美理想上,要求將真情之辭與曲調格律並重,提倡“情文交暢,聲色雙美”。 [2] 
  • 序文
尤侗寫得相對最多的序文不可忽視。雖然由於序文文體的社會化特徵而導致其中難免多有溢美阿諛之詞,但就尤侗本身的寫作技巧而言,其大多作品仍如人所謂:“不用樹顛苦思,亦更層次有致,落筆便有雋上殊勝之想。”可説是對尤侗序文成就的一種認可。當然,尤侗所作序文不僅較為注重寫作手法,而且他還常將個人的思想見解予於文中,並非全為應酬虛美而作。譬如《靜觀堂集序》《宋詩選序》《唐詩十選序》《彭孝緒詩文序》等展現了尤侗對詩歌創作、鑑賞品評的獨到見解與眼光;《曹德培詩序》《吳虞升詩序》等表達出尤侗的“道性情”觀;《倚聲詞話序》《名詞選勝序》《南耕詞序》《詞苑叢談序》等序文堪稱尤侗詞學觀點的集中反映;《葉九來樂府序》《李笠翁<閒情偶寄>序》等展示出尤侗的戲曲寄託觀念;《南州草堂集序》《露文序》《慧居遺集序》的寫作,則闡明尤侗對於文章可以傳世觀點的認識。正是由於這些內容的滲入及寫作手法的講究,尤侗的序文才有了相對更高的思想、文學價值。 [2] 
  • 騷體賦
尤侗的騷賦嘆深調幽,情思徘惻,以《招魂》與《反招魂》為代表作。其中《招魂》以濃郁的傷感之情悼念亡友,喚其魂魄早日歸來,篇幅洋洋灑灑,全文利用鋪張揚厲的敍述手法,堆金垛玉地描寫出故園家鄉之好,整體上表現出漢六朝大賦之風範,縱橫裨闔而氣勢開闊,令人耳目為之一振。《反招魂》則反《招魂》意而行之,歷數了故鄉歷經烽火銷煙過後的蕭條頹亂,勸亡魂遠離莫歸,哀訴了明清易代之際干戈四起、屍橫遍野、官腐卒亂、民生衰敗等等混亂不堪、動盪不安的社會狀況,以及在這種惡劣環境中百姓生存的艱難痛苦。全篇現實主義意味甚濃,畫面殘亂紛賽,情緒淒涼幽怨,既有鮑照蕪城賦》的悲哀,又有韋莊秦婦吟》的慘烈。 [43]  尤侗的其他賦文亦不乏出色之作,如詠物之《蟹賦》文辭精美,頗得李漁稱讚,磋身之《感士不遇賦》發出古往今來不遇之士的怨嘆,嘆世之《一錢賦》則於一賦之中盡見錢財功用、人情冷暖與世態炎涼,在左開右合的驕詞儷句之間,尤侗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學筆技。 [2] 
  • 雜體文
在尤侗的雜體文中,有冊文制義等多種文體形式,主要為尤侗前期所作,其中固然難免有馳騁才識的意圖,但同時也不能説與尤侗早期困於科場考試的經歷沒有關係。譬如為應試入仕,尤侗不得不熟習八股制義,又比如,為入仕後順利通過授官,尤侗事先對判、辭、疏等具有公文性質的雜體文體也頗有練習。而尤侗雜體文的風格趣味與藝術價值不僅表現為對多種文體形式的熟練把握,還表現為構思取材角度獨到的藝術眼光,思想層面頗具個人化特色的情感內涵以及文字層面逞才使技的審美趣味。 [2] 
在尤侗的雜體文中,出色之作通常以內容上的構思巧妙取勝。在這一點上,最具代表意義的首推其制義《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該文以戲曲《西廂記》中崔鶯鶯廟堂拜佛而去臨別時對張生送一秋波為緣起,全文即以“情”動與目“轉”為論述之核心。尤侗以八股文的“正經”之體分析議論兒女情長纏綿徘惻之“不正經”事,不僅文體形式與文章內容之間形成嚴重的不協調感,而且文中仿張君瑞的口氣完全解構了八股“代聖賢立言”宗旨的莊嚴性。但是從藝術趣味來看,如此舊體新材的篇章反倒更加生動巧妙、出人意料,一掃時文之迂腐相、頭巾氣。此等巧妙創意性的文作,實屬典型的時文文壇之奇,此文還被收入清代頗具權威的八股文選集《制藝叢話》,成為範文。又如《鬥雞檄》,以檄文之體敍述鬥雞熱鬧場面,將兩雞相鬥作為兩軍對壘廝殺來寫,調笑逗弄;又如《責鷹辭》,辭本為訴訟之供詞,而尤侗卻以之為形式載體對鷹的爪虐行徑進行了責訟,控訴其為非作歹、茶毒生靈。尤侗這種舊體新材的構思,在部分消解舊有文體原始文化意義、社會特徵的同時,強調了更突出的文學性特徵並滲透進豐富的現實生活內涵,這既表現出尤侗對諸多雜文體形式特點的自我理解,又反映了他真率而有創意、馳騁才情而不為既定所限的創作自信。 [2] 
尤侗雜體文還呈現出一個典型的特點,即文內藴旨,別有寄託。在創作中,尤侗不侷限於文體原有的實際體性特徵,更不意在所寫之材本身,而是藴涵個人見解於筆下,文字之外另有深意在焉。既有其自我情懷遭際不遇的暗喻表達,又有對種種社會現實弊端的隱射指摘。如《西山移文》,“移文”本系清代各衙門間的平行文書,尤侗則以之為藝術載體對明清之際在明亡時以高士自居安然退隱,一旦清廷重新恢復科考,他們則不顧昔日“高論”而爭先恐後前往應試的假隱士進行了尖鋭的嘲諷, [44]  尤侗對此類人物欺世盜名的虛偽行徑頗為不齒,故以伯夷叔齊許由嚴子陵等古代高人的聖潔品行來對比這些假隱士的形跡心態,調侃挪榆之中不乏辛辣嘲諷,可謂直指人心。 [2] 

尤侗

尤侗亦能詞,著有《百末詞》6卷,自稱是“《花間》《草堂》之末”。由於堅持“性情”至上的創作觀念,尤侗往往將情志寄託視為藝術創作的核心,所以儘管他很少以詞作形式關注外界現實複雜的時事民生,但其詞作在情感內涵、風格意境上也同樣表現出了較為豐富的包容性,並非一味秉承《花間集》與《草堂詩餘》的閨怨閒情。具體而言,在尤侗的詞中,既有感時傷春之怨、悼亡懷人之悲,也有羈旅愁懷之嘆、興亡盛衰之慨。 [2] 
正是由於繼承了《花》《草》諸集的“道性情”特色,所以尤侗在創作中充分抒發了個人的情感世界。不過,尤侗詞所表達的內容已經遠不限於《花》《草》之兒女閨怨,而是更豐富地展示了頗具個人化特色的情感內涵。這種《花》《草》之“末”的創作表現,也同樣反映在尤侗詞作的藝術特色上,他的詞在體例選擇、描寫技巧、抒情方式及文辭風格等方面均不同程度表現出對《花》《草》的繼承與超越,表達了個人化的審美趣味。 [2] 
最能體現《百末詞》超越《花間》《草堂》的作品是《滿江紅》《念奴嬌》《沁園春》三個詞調,共48首詞。這三個詞調聲情激越,格局開張,適宜抒發壯闊豪邁的情懷和激昂慷慨的情調。從詞題來看,要麼以史實為借,表達自己的歷史觀;要麼和友人,表達滄桑世變的感慨;要麼直抒胸臆,表達抑鬱悲憤的心情。尤侗作為清初詞家,雖承明末餘波,但並未沉淪花間酒下或是逍遙避世,而是主張感憤時事,或導揚盛烈,續繞歌鼓吹之音或慨嘆時艱,本小雅怨誹之義。這種變風變雅,説的是哀世之音,流動的是慨嘆哀怨之情,抑揚抗墜、胎蕩不盡之思。尤侗突破明末《花間》《草堂》壟斷詞壇的局面,譜寫出富有時代特色隱約含蓄的詞作。 [45] 

尤侗雜劇

  • 綜述
尤侗的雜劇共有五種,全部收入《西堂樂府》。這五部雜劇作品分別為《讀離騷》《吊琵琶》《桃花源》《黑白衞》《清平調》。從題材內容上可分為兩類文人際遇題材和女性生活題材。這些作品取材相對集中,內容涵量豐富,主題思想鮮明,並且將作者對現實社會、人生命運及歷史追憶的思考融入其中,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46] 
  • 思想內容
這五部雜劇作品是尤侗悲憤苦悶的直接結果,也是他才子情結激盪於胸的必然結晶。”尤侗創作雜劇,並不是無聊之筆,而是以嬉笑怒罵表現自己的人生態度用藝術形象打動觀眾和讀者的心絃。這幾部作品“文采縱橫,而其意旨大都借古抒懷,在不同角度上表達他自己的寄託。”他以屈原、陶淵明、李白這些才子反觀自己的境遇,並在他們身上寄寓了自己的喜怒哀樂和對人生的思考。《讀離騷》中的屈原憂國憂民,但不受當權者的認可。該作為尤侗在永平罷官當年創作,或許是影射自己五年任職期間,吏治清明,反而因小事得到降調的處分,怒火難以平息。《讀離騷》雖是尤侗的自況之作,但它代表了清初不得志的文士的普遍遭遇。 [2] 
現實中的尤侗,有着難以言盡的慨嘆,只能將才子經歷寫入作品中,只能賦之以一種介於歷史與現實間的“戲説”,關注創作主體內在精神的抒發,藉助於寫劇來撫慰自己的心靈。賦閒在家的十三年,尤侗還是放不下科考心,因而作品中反映出的尤侗時而低沉,時而激昂,也改變不了他自傷自嘆自憐之心。 [2] 
  • 結構
尤侗 尤侗
尤劇在結構方面表現出獨特的風格。他在結構佈局上匠心獨運,改變雜劇體制以詩文連串劇情重視楔子和下場詩的運用。為了更強烈地表達情感,更切合於劇情需要,徹底突破了元雜劇的固定模式。他擺脱了元雜劇四折一楔子的固有模式,結構更為自由、開放。在唱法上也未遵循元雜劇一人主唱的法則,作者各劇均立一主角,但並不限於某一主角一唱到底,而是根據劇情需要,各角色都可開口演唱。尤侗雜劇中採用較多的是眾人合唱,不僅情節豐富,而且場面宏大。 [46] 
尤侗很善於運用楔子。他在兩部雜劇中設置了楔子,雖然作者出於劇情需要而加以設置的考慮,但楔子在劇中的運用的確無懈可擊。如《吊琵琶》中的楔子,不僅具有交待昭君出塞緣由的意義,還有將昭君命運劃為前後兩階段的功用。通過設置楔子,昭君前後兩種生活、兩種命運產生了對比,其悲劇命運的深層原因也顯現出來。《桃花源》的楔子安排在劇尾。四折雜劇講的都是陶淵明清高自許,楔子則道出原委原來——陶淵明就是桃源洞裏一位酒仙。通過楔子的設置,就將陶之精神阪依,以及命運之必然性,一一展現。 [46] 
  • 人物形象
尤侗的雜劇僅有五種,選題相對集中,但其中活躍着個性鮮明,風神獨具的戲劇人物形象。劇中,書生、官員、隱士、女俠等人物一一登場亮相,但都不是某一類人物性格的簡單描摹,而是性格豐滿、刻畫細膩的典型形象。 [46] 
尤侗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是將主人公置身於矛盾衝突之中,展現人物在特定背景中的典型性格。如《桃花源》一劇主人公陶淵明不樂仕宦,但家貧不能自給,只得做官為生。他一出場就表明自己的心志做官實屬無奈之舉。可知其內心已掙扎很久,督郵的到來就成為辭官的直接原因。作者雖未刻意營造官場的險惡,但還是透露出了其生活狀態之不如意。歸田之後的陶淵明,完全過上了自己想要的那種與世無爭、陶然自得的生活。陶淵明性格中不慕榮利、閒靜少言、執著追求的一面,在其出世、入世的抉擇中得以展現。同樣,屈原、昭君,出場時也都面臨着無法迴避的人生選擇,就在這一戲劇衝突中,作者完成了對主人公的性格塑造。 [46] 
作者還善於運用曲詞和動作來刻畫主人公性格。如《吊琵琶》中,單于呼韓邪點名索要昭君,不料昭君投河而死,後魂魄回漢宮。劇中,昭君魂魄以“悽愴怨慕”的商調演唱,極力表現出她孤寂幽怨、漂泊無依的精神世界。作者通過主人公的自我傾訴展開其內心世界,達到了塑造形象的目的。同時,劇中人物的性格也隨着劇情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昭君居永巷、感皇恩、贈單于、罵羣臣、投交河、魂歸漢,在一系列關乎命運的轉變中,幾重起伏、幾多悲喜。作者在不斷激化的戲劇衝突中,顯現出昭君性格變化的動態軌跡。 [46] 

尤侗傳奇

  • 綜述
尤侗的傳奇僅一部,為《鈞天樂》《西堂樂府》之一。但正是一部傳奇《鈞天樂》和其他五部雜劇,奠定了尤侗在中國戲曲史上的重要位置。《鈞天樂》在藝術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人物、情節、語言、關目諸方面頗受人稱道,使傳奇顯示出獨特的風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人物形象
《鈞天樂》中主要人物的設計,有意學習借鑑湯顯祖的《牡丹亭》。《牡丹亭》中女主人公杜麗娘為情而死,在情的感召下死而復生,終與柳夢梅結為伉儷。《鈞天樂》中魏寒簧亦為情而死,死而復生,最終在天上與沈白喜結連理。尤侗肯定了湯顯祖不受禮教束縛的創作思想。但尤侗借鑑而不摹仿《牡丹亭》。湯顯祖着重刻畫旦角,尤侗則在生角上花功夫。他着意於塑造男主人公,讓他歷經大地、滄海、冥間、天庭,上下遨遊,古今馳騁。 [46] 
另一些與傳奇主題相關的配角,則塑造得特徵鮮明。較突出是人間的一批非正面人物,他們的最大特點,就是作者運用雙關命名。賈斯文諧音假斯文,程不識音誠不識,何圖即糊塗,賈斯文之父賈濟思,即假公濟私之意。主考官何圖,索賄受賄,中飽私囊。代表着當時官場中鑽營之人。賈濟思是官場老手,努力使自己的權勢能夠蔭及子孫,而這些人是當時官場的掌權派。作者塑造這些特徵鮮明的反面人物,正是更強烈得襯托出傳奇的正面形象—沈白、楊雲的善良、正直、執著。傳奇出現的天庭眾人物,都是重情重義的人性化的神靈。正是他們的公正無私,才使得沈、楊等人得以圓夢。 [46] 
  • 創作手法
尤侗創作《鈞天樂》所選取的人物形象與故事題材都具有虛實結合的特點。形象既有歷史人物,也有新形象。但尤侗都進行了再創作,使歷史人物在忠於史實的基礎上,有所突破也使新形象虛中有實,有所依託。故事題材方面,既採自史實,但更多是創新。譬如天庭科考探花李賀,歷史上才高不第,早年夭折。作者便借李賀早逝受上帝詔作《白玉樓記》的傳説,加以點染,讓李賀中進士,改變了他沉淪的一生,給與他與才名相符的科名並對傳説故事進行了發揮。傳奇主角沈白、楊雲,屬於“子虛烏有”之人,但其實融入了尤侗與好友湯傳楹的情感與經歷。尤侗與湯傳楹均屢試不第,且湯早逝。劇中作為尤、湯化身的沈、楊在人間亦蹭蹬場屋,彷彿二人經歷。但昇天後揚眉吐氣,命運鉅變,一掃往日在人間的落魄。劇中人物成為虛實結合的產物,正是這樣的創作手法,才讓人感到既生動可親,又充滿奇幻色彩。而這正是尤侗的得意之筆。使得創作在有史可據的前提下,不拘泥於史,能把着眼點放在增飾劇情與加深藝術效果上。 [46] 
  • 結構
《鈞天樂》的整體佈局,是將傳奇分為上下兩卷。上卷《歌哭》《嘆榜》等出,都飽含着作者窮愁潦倒的命運下卷《天試》《天榜》等,寫沈白與楊雲在天界大展宏圖,享盡榮華富貴,正是尤侗的美好幻想。作者描寫了人間、天上兩個迥異的世界。人間污濁、混亂天庭公正、和諧。作者運用反覆對比的手法加以渲染。 [46] 
從佈局來看,整部傳奇分為上下卷,本身就是一種人生境遇的對比。上卷考官貪賄,沈白、楊雲處處時時處於劣勢,而有權有財之人毫不費力,便可如願。下卷沈、楊二人天庭高中,考官清廉,人人友善。此外,人物命運相互對轉。第六齣《澆愁》,賈斯文等三人金榜得中,跨馬遊街。第十九出《天宴》,沈、楊及第,並設天宴款待。沈白作世巡,將貪官何圖、權貴賈斯文之流一一處置,重振人間正氣。作者在上下卷中進行劇情、人物設置等方面的對比,並且在同卷之中,進行不同人物命運的對比,使主題更加鮮明,因而對比手法在傳奇中運用得既多且好。傳奇上卷寫沈、楊的遭遇,是尤侗冷靜地面對現實下卷寫沈、楊昇仙後的際遇,是尤侗熱忱地抒發理想。這樣的結構安排,展示了尤侗的才華。 [46] 

尤侗歷史評價

尤侗史書評價

趙宏恩等:(尤侗)博物洽聞,馳聲藝苑,以恩貢為永平推官,鋤強扶弱,縁事罷歸,家居二十餘年。才望益着,康熙己未,舉博學宏詞,授檢討纂修明史。 [47]  (《江南通志》)
宋琬等:(尤侗)學識優長,治政明決。凡文武賢否,品騭無私。尤禮學校,訓迪多方。每進八庠,師儒具飡,督科因材,鼓舞人文,振興一時,稱為盛事。以執法不阿調任去。(《永平府志》卷十五《推官宦績》) [48] 
李元度:先生乃歸,家居以詩文。縑素請者户外屢恆滿。時同縣汪編修琬,以古文自矜,少可多怪,見俗子議文章者,恆面斥之,以是人多畏憚而樂先生之和易也。(《國朝先正事略·文苑尤西堂先生事略》) [49] 
張維屏:①尤悔庵工樂府,早歲作《讀離騷》諸傳奇,流聞禁中。②西堂先生自恨不登甲乙榜,然才子名士之目,受兩朝聖人之知,比於太白東坡,洵文人之奇遇。餘謂之:飄零法曲傳千秋,遊戲文章達九重。出句《讀離騷》《鈞天樂》諸傳奇,對句曰秋波制藝也。(《國朝詩人徵略》) [50] 
沈德潛等:西堂少歲時,專尚才情,詩近温、李。歸田以後,仿白樂天,流於太易。雖街談巷議,入韻語中,遠近或以遊戲視之,比於王鳳洲之評唐伯虎。不知四十至六十時,詩開闔動盪,軒昂頓挫,實從盛唐諸公出也。《詠明史樂府》一卷尤為神來之作。今選中所作皆諍諍有聲者。使藝苑人見之,共識西堂面目。(《重訂清朝別裁集》卷一一) [3] 
國史館臣:①侗性寬和,與物無忤,汲引後進,一才一藝,獎藉不容口。②其詩詞古文才既富贍,多新警之思,體物言情,精切流麗。每有一篇出,遂據為風雅盟之名目,傳誦遍天下焉。(《清史列傳》) [51] 
趙爾巽等:①侗天才富贍,詩文多新警之思,雜以諧謔,每一篇出,傳誦遍人口。②世祖於禁中覽侗詩篇,以才子目之。後入翰林,聖祖稱之曰“老名士”。天下羨其榮遇。侗喜汲引才雋,性寬和,與物無忤。兄弟七人甚友愛,白首如垂髫。 [52]  (《清史稿》)

尤侗名人評價

吳偉業:展成司李北平,政成報績,遭遇視亭伯勝之;而雕龍之才,凌雲之氣,經乙夜之所賞嘆,緣鼎湖陸格,不得一望承明之庭。相如被詔於上林,浩然哀吟於雲夢,上有好文之主,下受不世之知,而時會適然,遇與不遇之不同若此。士君子之牢落於斯世者,可勝道哉!今讀展成之詞而有感於餘心也。後之人有追論其世者,可以慨然而嘆矣。(《<西堂樂府>序》) [2] 
朱庭珍:尤西堂先生工填曲,其《明史新樂府》百首,自成一家,足奪鐵崖、西涯之席,卓然可傳。詩恃聰明,意欲以才情見長,究非專門正軌。中年後,流人淺近,頗傷俚俗,且多遊戲率意之作,不足取也。(《筱園詩話》卷二) [53] 
王崇簡:①展成以沉博絕麗之材,馳騁獲苑,…古人所鮮能兼者,展成優然如此,其以照耀千古,為何如哉!②展成英矯崛起,年未三十,名噪海內。(《西堂雜組》序) [2] 
彭定求:國老稱人瑞,天何不憋遺。冥冥觀化日,默默解張時。祿命更陶鑄,文章縱指魔。浮休還悟得,底事陳駒悲。(《南購詩稿》卷十《尤良齋先生輓詞二首》 [2] 
曹爾堪:而扁舟過從,商榷花間草堂之勝事者,吳門獨吾悔庵耳。……其所為詞,供奉於內庭,流傳於酒樓郵壁,天然綺豔,粉黛生妍,未許元徽、杜牧獨擅風流也。(《百末詞序》) [3] 
潘耒:①(西堂)才既富贍,復多新警之思,體物言情,精切流麗,讀之使人心開目明。每一篇出,傳誦遍人口。賈人梓行之,勿能止也。②先生生而穎異,童年遍誦子史騷選,弱冠補諸生,才名藉甚。吳越間修文社,俊髦集者常數百人,鹹心折先生,謂必速化。(《尤侍講艮齋傳》 [3] 
陳廷焯:①西堂詞曲,擅名一時,然皆不見佳。力量既薄,意境亦淺;專恃一二聰明語,以為新奇獨得之秘,不值有識者一笑。②西堂小令最不佳,除《浣溪沙。清明悼亡》兩闋及《菩薩蠻·病中有感》第二闋外,合者寥寥;長調稍可,壯語工於綺語也。③西堂《菩薩蠻·丁巳九月病中有感》八章,源出温、韋,身世興衰之感,略見於此,而詞意不免淺顯。如‘負負欲何言,飢來難叩門’等句,全失忠厚之旨。若暗含情事,而出以幽窈之思、渾雅之筆,便是飛卿復作。④西堂亦好為豔詞,多聰明纖巧語,殊乖大雅。‘不敢罵檀郎,喃喃咒杜康’、‘笑擲竹夫人,無端一面瞋’之類,皆足令人噴飯。⑤西堂好作聰明語,害人最深。小有才者,一索而得,終身陷入苦海矣。(《白雨齋詞話》卷三) [53] 
王士禛:①激昂慷慨,可使風雲變色,自是天地間一種至文。(《池北偶談》)②尤悔庵在史館作明史樂府,雖擬李西涯而往往駕出其上。(《漁洋詩話》)③先生古文歌詩如萬解泉,隨地湧出,時出世間,辯才無礙,要為稱其心之所欲言。(《西堂全集》序)④吳郡尤悔庵工樂府,嘗以臨去秋波那一轉公案戲為八股文字,世祖見而喜之。其所撰樂府亦流傳禁中,世祖屢稱其才,既而世廟升遐,尤一為永平推官,以細故罷去。歸吳中,時時以樂府寓其感慨,所作《桃花源》、《黑白衞》二傳奇尤為人膾炙。 [2] 
徐元文:吾師展成夫子少擅才名,鞭驅繡虎,夙雄翰墨,高視靈蛇。…乃搜舊筒得若干種,不以元文之固陋,謬屬午夜以丹鉛,捧覽數週踴趣莫止,闢猶過金谷之圃,無非異珍;入華林之園,盡為名卉。”(《西堂文集》卷首跋 [2] 
徐乾學:先生刪裁六籍,經術醇深,童稚之年肆志閒覽,比弱冠名播天下,所交皆人倫英傑,充先生之學,棟楹廟堂,潤色漠浩無足多者。(《西堂雜組三集序》) [2] 
彭孫通:天子向意文學,…數年之間,治蒸蒸日進於古,士幸生其時,皆濡毫舔墨,思以文章自顯。而吳門尤悔庵先生者,衰然出其間。先生著作滿家,向以文章名海內,所撰《西堂雜俎》馳驟於藝林,洋溢於人口,已非一日。(《西堂雜組三集序》) [2] 
梁清標:翩翩吳客渡江媚,佐郡才名聖主知。避暑喜同河朔飲,羈愁爭誦杜陵詩。 [2]  (《送尤展成使君兼謝扇頭新詞》)
陳維崧:尤郎狂態那可支,醉倒攔街要馬騎。拍板雷槌好生活,青春白眼任支離。(《湖海樓詩集》卷三《春日吳閶雜詩》其二) [3] 
鄭方坤:所撰西堂雜俎,學者胥悦,奉為“免園冊”。作詩甚富,上焉者為白傳之諷喻間適,次亦如誠齋之道院朝天,萬斛泉源,隨地湧出,要為稱其心志之所欲言。(《尤侍講侗小傳》) [54] 
朱彝尊:①先生著述甚富,所撰《西堂雜俎》,觀者胥悦,奉為兔園冊。晚輯《艮齋雜説》,學者服其雅訓。②士也懷才或不售,遭逢聖世終旁求。圭璋特達自有期,鶴書召君六十餘。鶴棲堂深御墨留,人生百歲語本虛。八十有七齒己優,著史況足名千秋。(《曝書亭集》卷七十六《翰林院侍講尤先生墓誌銘》) [55] 
嚴迪昌:(尤侗的詞)其特點是自然生新,情文頗能互稱,膿麗處時有感慨,哀怨中不失流宕。病弊則易流於輕豔油滑,小令豔詞尤多此弊,聰明語太過所致。(《清詞史》) [56] 
吳梅:①曲至西堂,又別具一變相。……置之案頭,竟可作一部異書讀。 [57]  ②大抵清代曲家,以梅村、展成為巨擎。……西堂《鈞天樂》,痛法古今之不平,《地巡》一折,自來傳奇家無此魄力,溝足為詞苑之飛將也。(《中國戲曲概論》卷下《清人雜劇》) [58] 
章培恆:①尤侗為人耿直,恃才自負,因仕途坎坷,長期閒置,多憤世之情。其劇作也主要表現對社會現實的不滿,抒發內心鬱悶。②尤侗的劇作思想並不深刻,情節也缺乏新異的創造,其長處在於能以老練而簡樸的文辭抒寫磊落慷慨之情,呈現出激昂飛揚的氣勢,具有詩劇的特點。(《中國文學史》第八編 清代文學·第三章 清代前期至中期的戲劇) [59] 
遊國恩:尤侗著有《鈞天樂》傳奇,《讀離騷》《吊琵琶》《桃花源》《黑白衞》《清平調》五種雜劇。這些作品寫於他六十一歲被詔徵博學鴻儒以前,不時流露了作者的怨憤,情緒偏於感傷,缺乏深刻的社會內容。尤侗擅長詩文,又精於音律,故其詞曲成就較高,説白則比較艱深古奧,而且動輒千言,不宜於演出。(《中國文學史》第二章 清初戲曲作家) [60] 
劉大傑:尤侗善戲曲,有雜劇讀離騷、吊琵琶、桃花源、黑白衞、清平調和傳奇鈞天樂。又能詩文,有鶴棲堂文集。讀離騷譜屈原遭遇,作者懷才不遇,滿腹牢騷,借古抒懷,情緒悲憤。劇中特色,是善於概括古事,結構也很緊湊,驅使屈賦各篇,渾然無跡。文辭雄奇壯麗,氣勢縱橫,混江龍一曲,寫屈原題壁問天,長七百餘字,想像豐富,氣魄雄大,為曲中所罕見。其傳奇鈞天樂寫沈白屢應科舉不第,上書揭發科場弊病,又受打擊。其中地巡等句,發泄憤懣,頗見特色,在揭露科場擺暗上,頗有現實意義。(《中國文學發展史》第三十一章 清代的戲劇) [61] 
郭紹虞:①西堂為文,時多新警之思,清世祖見其遊戲文,嘆為真才子,聖祖又稱為老名士,西堂常以此自負。他為人放蕩,本不以正統自居,所以他的詩文,也入性靈一路。②他可謂是公安派的修正者,而不是繼承者。他雜取古人的聲華格律,仍有自己的真意。因此運用自己的才情,隨處點染,發為聰明的筆調。所以隨其個性之自然發展,不欲局於道學思想的範圍之中。這種大膽反抗道學的主張,很和後來袁枚相象。所以主性靈者大抵也即是封建思想的解放者。(《中國文學批評史》第六十五節 尤侗與李漁 [62] 

尤侗軼事典故

  • 八股文得聖眷
尤侗寫過一篇著名的遊戲八股文《怎當她臨去秋波那一轉》,這篇八股文的最後雲:“有雙文之秋波一轉,宜小生之眼花繚亂也哉!抑老僧四壁畫西廂,而悟禪恰在箇中,蓋一轉也,情禪也,參學人試於此下一轉語。”所謂“四壁畫西廂”,出自明末張岱快園道古》卷四:邱瓊山過一寺,見四壁俱畫西廂,曰:空門安得有此?僧曰:老僧從此悟禪。問:從何處悟?僧曰:老僧悟處在“臨去秋波那一轉”。
話説尤侗的這篇遊戲八股傳到宮中,康熙見而喜之,讀到最後一句“參學人試於此下一轉語”,便對身邊的國師宏覺和尚説:“請老和尚下。”宏覺説:“這不是山僧的境界。”當時另一首座和尚也在旁,康熙又問他如何。首座説:“不風流處也風流。”康熙聽了哈哈大笑。 [2] 

尤侗人際關係

尤侗家族成員

尤侗祖上為福建晉江人,宋天禧間,尤氏家族自晉江避難入吳地,始祖尤叔保令長子尤大成居無錫白石裏,次子尤大公居長洲西禧裏,此後才有了江南無錫、蘇州等地尤氏的繁衍、興旺。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先祖
二十四世祖
南宋紹興十八年進士,名臣、文學家。官禮部尚書,大學士。 [63]  尤侗曾為之刊刻遺文集。
二十三世祖
南宋嘉定元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端明殿大學士,封毗陵侯。 [64] 
家世
祖父
尤挺秀
博學,鄉儒,詔給七品冠帶。 [65] 
父親
尤淪
明萬曆國子監生。 [66]  傳有《虎丘竹枝詞》、《西山竹枝詞》。
母親
鄭氏
敕封太孺人。
妻妾
曹令
崇禎十一年與尤侗婚,明末陝西咸陽知縣曹應旌女。
同輩
尤倜
明天啓縣庠生。娶史氏。
尤價
明天啓廩生,娶吳氏。
清康熙十一年舉人,歷官安徽黟縣教諭、陝西神木縣縣令。
尤倬
清順治府庫貢生,候選訓導。《艮齋倦稿文集》卷十二有《七弟卓人像贊》。
子輩
清康熙二十年進士,官散館授編修、充《大清會典》《明史》《三朝國史》纂修官。著有《滄湄詩稿》。娶丘氏,崇禎九年舉人壽寧知縣丘之藩女。
尤瑞
清順治庠生,娶明崇禎十六年進士金際升女金氏。
尤瓊華
適尤侗亡友、明末蘇州才子湯傳楹子,長洲縣學生湯萬焞。
尤瓊瑩
適康熙十五年進士,陝西提學按察僉事侯補布政司參議陸德元。
尤瓊英
適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太傅金之俊孫,長洲縣學生金秉寬。
孫輩
孫子
尤珍之子,官南充縣知縣。著有南田詩鈔十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曾孫
康熙五十三年舉人,出知四川樂至縣,著有《梅坡詩鈔》。
表格參考資料:以上皆據尤侗《述祖詩》《悔庵年譜》《西堂雜俎三集》卷七《先考遠公府君暨先妣鄭氏行述》 [3]  [2] 

尤侗好友

尤侗為人謙和沖淡,好遊結士,交往廣泛,他一生貫穿六朝,僅其詩文集中提及之人數總量即將近四百,其中最為重要的達三四十人之多。尤侗交遊的羣體非常廣泛,從山林布衣至爵貴給紳,從江南水鄉至京城大苑,方外交遊有居士、高僧,文士唱和有落第舉子,也有登科狀元等等,諸多交遊在社會地位、才識學問乃至生活地域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廣泛的交遊擴大了尤侗的文壇聲名,也在相當程度上提高了尤侗的社會地位。 [2] 
與尤侗交遊人物簡表
與尤侗關係
姓名
身份
交遊概況
前輩
(老師)
文壇主盟
二人有不少詩詞唱和,如吳偉業《茄牛》、《蓮蓬人》等八首,尤侗和以《西江月·梅村作物幻八詩,頗極巧妙,予謂其題近於詞,為小調足之》。又如尤侗《念奴嬌·題席次文出獵圖,和梅村韻》,為二人唱私所作;吳偉業亦有《永平田君宗周,吳故學博也,袁重其識之。尤展成司李其地,相見詢袁,年百有二矣,索詩紀異,並簡展成》。
同年
文友
康熙四年揚州推官任上,曾邀尤侗前往晤會,此遊不僅為《漁洋山人集》題序,還作有《合題王阮亭洗桐散花二圖》等詩。平時詩文唱和亦頗多,如王士禎《漁洋精華錄》有《計甫草至,得苔文、展成、既庭書》、《蠶尾集》有《寄懷尤悔庵太史四首》《寄尤悔庵太史》。尤侗《百末詞》有《如夢令·題阮亭雨花圖》《海棠春·晚妝和阮亭韻》《沁園春。和阮亭偶興二首》,《艮齋倦稿詩集》有《王阮亭侍郎西城別墅十二詠》《題阮亭遊記》《王阮亭侍郎寄懷四詩,依韻奉答》。
王士禎弟
康熙四年尤侗往揚州訪王士禎,得交王士祿。 [67]  尤侗與王士祿的文字往來亦為頻繁,士祿《炊聞詞》有《渴金門。和尤悔庵寒夜韻》,尤侗《百末詞》卷五有《題李鏡月廬遊日記,次西樵韻》,而且他還屢為西樵詩文題序作跋,如《王西樵<炊聞危語>序》《王西樵書經跋》。
康熙十八年應試博學鴻儒
康熙十七年進京應博學鴻儒後來往頻繁,侗妻卒,賦悼亡詩。康熙二十一年,與尤侗等送相國馮溥返歸,尤侗《萬柳堂宴集益都公席上留別奉和二首》、朱彝尊《送益都馮先生集萬柳堂次韻二首》分別記此。尤侗卒後,朱彝尊撰《翰林院侍講尤先生墓誌銘》吊之。
二人有詩文唱和,如尤侗《於京集》卷四《送汪鈍翁南歸七首》、《看雲草堂集》卷八《薛孝穆過訪草堂即送其遊秦次鈍翁韻二首》。
留京修史期間,與尤侗等亦有多次往來,飲酒賦詩,互相慰藉。尤侗《於京集》卷五《歲除前三日,愚山招同忍庵、羨門、華隱暨珍兒共飲,次羨門韻二首》,《西堂雜組三集》有《施愚山秋林讀易圖贊》。施閏章《學餘堂文集·詩集》有《尤悔庵看釣圖》《為尤悔庵悼亡》,施閏章逝後,尤侗作有《哭施愚山四首》。
宋既庭
尤侗與宋既庭有同裏總角之誼, [68]  二人還經常飲宴集會,如《百末詞》卷四《念奴嬌·飛濤、其年、雲客、既庭、御之枉敍草堂,和飛濤韻》,康熙十七年詔試博學鴻儒,二人同赴京師應試。一路上彼此遣懷,尤侗集中《高郵同既庭夜話》、《德州同既庭坐月》、《雨夜侯既庭舟不至,鄰舟有吹笛而歌者》等均為同行所作。
詞曲友
同榜進士
康熙四年與尤侗同遊今福建晉江,還往鄒祗謨處論詞作序。尤侗《看雲草堂集》卷四《同鄒舒士登興文寺浮圖》、《三月三日在瀾江作》即為此次同遊所作。
康熙十八年應試博學鴻儒
二人相交三十餘年,陳維崧《湖海樓詩集》有《題畫為尤悔庵賦》《詠翰林院中古蹟,次尤悔庵韻》《春朝漫興,和尤悔庵同年韻》,《迎陵詞全集》中有卷四《金鳳鈎·春夜同展成飲御之齋頭感舊》、《水龍吟·壽尤悔庵六十,用辛稼軒壽韓南澗原韻》。尤侗集中亦多唱和之作,如《百末詞》有《洗溪紗·題陳其年小影》《念奴嬌·詠米家燈,和其年韻》《摸魚兒·詠窩絲糖,和其年韻》。陳偉崧死後,尤侗作詩哀悼。
康熙十七年與尤侗於京應博學鴻詞,侗妻死後朝夕問訪,交情尤深。二人還經常詩文倡和,彼此慰藉。尤侗《百末詞》卷四《和羨門韻二首》、《於京集》卷二《和羨門韻三首》,彭孫通《松桂堂全集》有《除夕和悔庵韻》《和悔庵柯亭劉井韻》《和悔庵歸興六首》《元旦賜宴太和門和悔庵》等。康熙二十二年尤侗還鄉,彭孫通賦《送展成南還,即用後歸興韻六首》。
二人常有聚會,如《南州草堂集》卷五《暫歸吳門,宋先生招同施愚山大參、丁飛濤儀部、尤展成司李…雅集讀書堂分賦》。曹廣端招諸子會集,尤侗與徐釚等都有參加,為此尤侗《於京集》、徐釚《南州草堂集》均有載。二人在京師史局期間也有詩文唱和,如尤侗《於京集》卷三《劉井柯亭二首》,徐釚賦《劉井柯亭二首》以和。徐釚《詞苑叢談》中多次談及尤侗詞。
官士
合作
朝廷
權貴
晚年,二人常互嘆林下生活,尤侗《艮齋倦稿詩集》有《題高澹人學士蔬香圖二首》《寄懷高澹人詹事》《題高詹事梓花圖,和紅雨山房原韻》《詹事寄新茶,有龍井、恫山二種,並題畫卷見貽,和答二首》《澹人寄示悼亡詩,並貽日鑄武夷茶問政、山筍片各詩一首和答》《竹窗學士貽龍井新茶,口占二絕報之,是日正春盡也》等,高士奇與尤侗唱和的同時常予以饋贈,如《懷悔庵檢討,兼以日鑄武彝茶、問政山筍片寄之》《次韻寄尤悔庵簡討》《寄悔庵新茗並題小畫》等。
康熙七年,尤侗遊真定,曾於梁清標府中飲宴觀樂,《百末詞》有《念奴嬌·飲梁宗伯蕉林書屋賦贈》《沁園春·司農招飲,攜五苗出揖客,複次前調奉贈》等,均為當時宴遊所作。此次居梁清標處,尤侗還應梁之邀賞創作了雜劇《清平調》。
順治十二年二月,尤侗過北京時宿天寧寺,徐乾學來聚飲,有詩《永平推官尤展成有事河間,道經都門喜晤二首》。徐乾學致仕後,舉行集會活動,尤侗多為與會之友。如康熙三十三年,徐乾學主持了一次玉峯集會,徐乾學有《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錢湘靈…諸公舍弟果亭楔飲遂園,用蘭亭二字為韻》、尤侗有《上巳玉峯徐健庵司寇、果亭中允、盛誠齋侍御再舉譽年會,同諸公蒸集遂園,拈蘭亭二韻》。死後尤侗作《祭徐健庵司寇文》。
地方
要員
康熙二十九年任職蘇州後,常與尤侗等舉行集會或私人往來。尤侗《良齋倦稿詩集》有《八月十九日曹荔軒司農同餘澹心、梅公燮、葉桐初過揖青亭小飲,拈青、池二韻二首》《瑞鶴仙·壽曹子清織部》《二月廿八日揖青亭看菜花作同曹荔軒》等均乃記宴集事。《曹太夫人六十壽序》《糠亭賦》等均為曹寅所作。曹寅集中亦錄有二人唱和詩文,如曹寅《株亭詩鈔》卷二《尤悔庵太史招飲揖青亭,即席和韻》,卷三《雨霧過滄浪亭遲悔庵先生不至和壁間漫堂中垂韻》等等。
康熙二十六年任江蘇佈政史以後,二人關係近密,尤侗詩文集中常見唱和之作,如《齋倦稿詩集》卷三《宋牧仲方伯綠牡丹詩和韻二首》、卷六《題宋中垂小像二首》、卷八《題宋中承<西破魚麥圖>,即以四字為韻》、卷十《和漫堂中叢寄詩》。宋葷集中也多有與尤侗交往之詩文,如《鶴棲堂説》《題尤悔庵<葛峯探梅圖》,《西阪類稿》卷十四《初冬過滄浪亭寄尤悔庵》
弟子
官員
順治十一年,鄉試中式時,尤侗有《喜門人徐公肅鄉薦》、《聞公肅捷。感念亡友湯卿謀》以記。順治十六年中狀元,尤侗有《寄賀徐公肅狀元》,徐元文卒於家後。尤侗前往哀弔。作《祭徐立齋相公文》,併為文稿作序。
徐發
官員
尤侗對徐發甚為讚賞,屢次應徐子之邀為作序。康熙四十年,徐發赴任容縣,尤侗曾賦詩《送徐袞侯之容縣二首》送之。
朱端
學者
尤侗《艮齋倦稿詩集》卷九有《朱莊伯廣文招飲看梅二首》,卷三有《題朱莊伯鄧尉探梅圖二首》。尤侗晚年時與朱端聚遊賦詩,朱端亦趣味相投。
表格參考資料: [2]  [3] 

尤侗主要作品

尤侗全部現存可見著作有《年譜圖詩》一卷、《小影圖贊》一卷、《悔庵年譜》二卷、《西堂雜組一集》八卷、《西堂雜組二集》八卷、《西堂雜組三集》八卷、《西堂剩稿》二卷、《西堂秋夢錄》一卷、《西堂小草》一卷、《論語詩》一卷、《右北平集》一卷、《看雲草堂集》八卷、《述祖詩》一卷、《於京集》五卷、《哀弦集》一卷、《擬明史樂府》一卷、《外國竹枝詞》一卷、《百末詞》六卷、《性理吟》二卷、《讀離騷》、《吊琵琶》、《桃花源》、《黑白衞》、《清平調》各一卷、《鈞天樂》二卷、《續論語詩》一卷、《艮齋倦稿詩集》十一卷、《良齋倦稿文集》十五卷、《鶴棲堂稿》詩五卷、文五卷、《艮齋雜説》(其中雜説六卷、續説四卷)十卷、《看鑑偶評》五卷、《明史擬稿》六卷、《外國傳》八卷、《藝文志》五卷、《宮閨小名錄》五卷,一共一百四十二卷。 [2] 

尤侗史料索引

  • 趙爾巽《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尤侗傳》 [52] 
  • 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五·文苑尤西堂先生事略》 [49] 
  • 李恆《國朝耆獻類徵·卷一百一十九》 [2] 
  • 張維屏《國朝詩人徵略·卷十》 [50] 
  • 《清史列傳·卷七十一·》 [51] 
參考資料
  • 1.    朱彝尊《翰林院侍講尤先生墓誌銘》:“先生姓尤氏,諱侗,字同人,更字展成,別字悔庵,又曰艮 齋,晚自號西堂老人。”
  • 2.    徐坤.尤侗研究[D].華東師範大學,2006,210-319
  • 3.    文志華.尤侗事蹟徵略[D].廣西師範大學,2007:15-65
  • 4.    《西堂雜俎一集》卷八《五九枝譚》:“然性情一也,有性無情,是氣無情,有情無性,是欲非情。 人孰無情?無情者鳥獸耳,木石耳。奈何以鳥獸、木石而呼為道學先生哉?”
  • 5.    尤侗像取自清代顧沅輯,道光九年刻本《吳郡名賢圖傳贊》,清孔繼堯繪。
  • 6.    尤侗《西堂雜組二集》卷八《募重造黃石橋》:“予家世料塘‚距城數里許‚…既遷井 溪‚. … ” 《民國吳縣誌》卷二十:“料塘河在金雞湖東岸‚有南料塘、北料塘、古雞阪 鴨城等處.”
  • 7.    尤侗《悔庵年譜》:“予在家塾厭時文,慕古學。自館課經史外,竊取《老》、《莊》、《離騷》、《左》、《國》、 《史記》、《文選》諸書讀之。”
  • 8.    《悔庵年譜》:“八月,入城,即就試。邑令沈旭輪先生以曦、郡守丁右海先生允元俱拔第一。督學 陳道莊先生昌言取第五,餼於庠。赴江寧省試復不第。”
  • 9.    《清史稿選舉志》:“順治三年,從大學士剛林請,以天下初定,廣收人才,再舉鄉、會試。”
  • 10.    《悔庵年譜》:“科試,督學蘇次公先生銓拔第一,省試復不第。”
  • 11.    《悔庵年譜》:拜訪丙戌鄉試座師張端、呂崇烈,二人勉勵尤侗再試。
  • 12.    《永平府志》卷五《風俗序》説風俗之變:“至於庚午之破城,丙戌之圈地而又為之一變矣。一郡之 人半遭屠戳,盜賦蜂起,城邑蕭條,既則邑兵輸餉,苦無寧歲。今則圈佔之後,富者半為投充,貧 者去之宅境,而民俗趨於巧偽更有甚於往日矣。”
  • 13.    《悔庵年譜》:“永平離京五百里地,既圈佔滿漢雜處,又有投充人藉民家田產獻旗下,致成鬥訟。 莊頭箕踞,有司堂上,指揮武斷,莫敢誰何。予至稍以法裁之。重繩強屏,氛然怨謗自此興矣。予 題一聯於柱雲:‘推論官評有公是有公非務在揚清激濁;析理刑法無失入無失出,期於扶弱鋤強。’ 見者懼焉。”
  • 14.    《永平府志》卷一:“十一年飢,遣吏部左侍郎佟代、大理寺卿郝傑,濟銀布賑永平貧民,設工部分司。”
  • 15.    《右北平集》有《紀賑》:“朝驅北平東,暮馳北平西。問君何所行,奉詔賑災黎。使者上頭來,千 騎壓城堤。箕踞高堂上,意氣吞虹霓。金盤羅几席,椎牛烹黃羝。”《悔庵年譜》:“遍歷各邑,夜則 秤封,日則唱給。奔走閲月,寢食俱廢,不敢告勞也。……事竣,佟公單騎走村落,問父老,稱予 者如出一口,而屬吏多惡聲。公大悔悟。……嘗從公獵南山,予馳馬,上下彎弓作霹靂聲,公顧語 從事曰:‘若非漢人,乃我滿洲健兒也。’因席地劇飲,大笑為樂。既督學程其相芳朝太史以衡文至 予,復釋褲褶,操鉛槧,雍容談藝矣。”
  • 16.    《悔庵年譜》:“退謂家人曰:‘吾少無宦情,為貧而仕,今為仕而貧矣。且吾居官無罪,乃以細故謫, 天也。二親年老,定省久缺。吾與若袱被歸耳。’遂不赴補。”
  • 17.    《看雲草堂集序》:“予自丙申秋北平罷歸,卜築先人敝廬之側,草堂始成。因詠少陵‘看雲杖藜’ 之句,取以名之。”《悔庵年譜》:“於舊宅東營看雲草堂居焉。老杜雲:‘年過半百不如意,明日看雲 還杖藜。’按杜公四十九歲草堂始成,予年雖未逮,境與之齊矣。”
  • 18.    《悔庵年譜》:“至常山會阻兵,未得歸,逆旅無聊,填南詞。日一出,出成,歌呼以酒澆之。匝月 而畢,題曰《鈞天樂》,大抵嘻笑努罵之辭也。臘盡始歸。授家伶演焉。”
  • 19.    《鈞天樂》尤侗自識:“丁酉之秋薄遊太末,主人謝客。阻兵未得歸。逆旅無聊,追尋往事,忽忽不 樂,漫填詞為傳奇,率日一出。出成則以酒澆之。歌呼自若。閲月而竣,題曰鈞天樂,家有梨園, 歸則授使演焉。”
  • 20.    《悔庵年譜》:“南北科場弊發,上窮治其獄,有無名子編為《萬金記》者,制府以聞,詔命進覽, 其人匿,弗出也。”《三岡識略》:“江寧書肆刻傳奇《萬金記》,不知何人所作,以方字去一點為萬, 錢字去近傍為金,指二主考姓,備極行賄通賄狀。流佈禁中,上震怒,遂有是獄。”
  • 21.    陳怡山《海濱外史》卷一:‘‚(順治)十四年丁酉‚南北閒關節貨賄‚致士 子鼓譟‚扯破榜文。上震怒。北鬧房官張我璞、李振鄴、嚴貽左、田耗同日腰斬。南 鬧主考方獻、副考錢開宗(原注:書肆刻傳奇‚名《萬金記》‚以‘方’去一點為‘萬’‚ ‘錢’去偏旁為‘金‚‚指二主考姓而言也)及分房官並棄市。”
  • 22.    《鈞天樂》尤侗自識:“明年,科場弊發。有無名子編為萬金記者,制府以聞,詔命進覽,其人匿弗 出也。臬司某大索江南諸伶雜治之。適山陰姜侍御還朝。過吳門,亟徵予劇。同人宴之申氏堂中, 樂既作,觀者如堵牆,靡不咋舌駭嘆。而邏者亦雜其中,疑其事類,馳白臬司。臬司以為奇貨,即 檄捕優人,拷掠誣服,既得主名,將窮其獄,且徵賄焉。會有從中解之者。而予已入都門,事得寢。
  • 23.    《悔庵年譜》:“時奉恩詔有因公詿誤者,許自陳開復,京師諸老書來勸駕,先君亦督趨之。適遭臬 司事,予不得已一行。八月登舟,十月入京。”
  • 24.    尤侗《西堂雜組一集·語錄》:“先是戊戌秋‚王香庭(熙)學士侍講筵次‚上偶談老 僧四壁皆畫《西廂》‚卻在臨去秋波悟禪公案‚學士隨以侗文對。上立索覽‚學士先 以抄本進‚復索刻本。上覽竟親加批點‚稱才子者.再因問侗出身履歷‚為嘆息久之‚ 仍命取全夥置案頭披閲。他日又摘《討蚤檄》示學士曰:‘此奇文也.’問有副本否‚ 答曰無。遂命內府文書官購之坊間‚不得‚繼購之同鄉諸公‚不得。至十月中‚侗適 過都門‚使者跡至旅次‚攜一冊去‚裝淆進呈.上大喜.…”
  • 25.    尤侗《西堂雜組一集·語錄》:“庚子二月‚上幸南海子‚ 顧問徐狀元元文與侗師弟源流‚受業本末‚因大加稱獎。項之‚又問侗以何事降官‚ 今當補何職。頃之‚又問侗年貌若何‚徐一一奏對‚蓋一日之間‚垂詢者三焉。”
  • 26.    《悔庵年譜》:“六月,夢王昭君,作《吊琵琶劇》。往予嘗制《青冢銘》,又賦《反昭君怨》,昭君感 予為知己,故夢其來謝,非敢擬周秦行紀也。”
  • 27.    《看雲草堂集》卷七《哭蔣虎臣二十首》:“三年鋪被寄盧師。”按是年蔣超自盧師庵赴萬峯參禪,1664 年又遊華山,則是時,蔣超已寄寓盧師庵三載。
  • 28.    《黑白衞》卷末:“六月棲棲日苦多,壯心無計與消磨。偶思劍俠看奇傳,漫把長歌續短歌。”是知 為六月作成。《黑白衞》卷首彭孫遹題詞末署:“甲辰六月十日海鹽彭孫遹題。”
  • 29.    《悔庵年譜》:“詔徵博鴻儒,命內外諸臣各舉所知。兵部尚書王公熙、工部尚書陳公敱永立以予名薦。……檄下固辭,有司執不可。趣之。乃勉辦裝,六月遂行。珍兒將赴公車,從焉。”上京路線: 京口,揚州,高郵,寶應,淮上,故城,渡黃河。七月七日至濟上,過南旺,得寄家信。臨清阻風。 至德州,路遇西域貢獅子船,過滄州,達都門。
  • 30.    《悔庵年譜》:“先是婦曹氏常患箭風症。時發時止。予瀕行,尚無恙也。行七日。病大作。醫禱罔效。至九月十九日逝矣。”
  • 31.    《悔庵年譜》:“冬,史局開,總裁為掌院葉訒庵(方藹)先生,掌坊張素存(玉書)先生。而徐立 齋學士即家起為監修官,予列第五班,分纂弘正諸臣列傳。”
  • 32.    《年譜圖詩》之《玉堂修史圖》載雲:“令修有 明一代史‚三百年事紛如麻。不但是非難別白‚兼之載記多參差。誰能春秋操筆削‚ 追跡烏傷與金華。賤子濫竿分編纂‚目不停下手頻叉。兀兀窮年補百一‚闢以尺土 填深窪。”
  • 33.    毛奇齡《西河合集·史館興輟錄》有載:“自上開制科‚以予輩五十人充明史館官‚ 其到任日‚監修、總裁與諸史官只一揖‚監修、總裁負北墉南面鋪覃登炕坐‚諸史 官以次登炕‚接總裁南面東西環坐‚東環者‚轉而西面至門止;西環者‚轉而東面 又轉北面‚亦至門止‚全無比肩抗顏之嫌。其收掌司錄‚皆中書、主事‚並不上堂參揖。而監修系滿漢中堂。凡侍立者‚皆內閣中書‚多進士出身‚與諸史官亦不一 肅手。”
  • 34.    商衍婆《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康熙博學鴻詞科之開‚意在於纂修《明史》‚一等二十名‚二等 三十名‚無論已仕、未仕、舉貢、布衣皆授以翰林院編修檢討之職‚嫉之者以為過優‚謂其自野而來‚不由科 舉遞考而進‚目之為野翰林。”
  • 35.    《哀弦集·哭瑞兒文》:“維康熙十九年六月十九日,吾兒瑞以病卒於家。至七月十七日,珍兒以訃 音至。”
  • 36.    《悔庵年譜》:“七月接瑞兒訃音,噭然一哭,兒美而才素 無疾病,生二十八年而夭。喪明之痛,掏指出血,而五弟伊士(俊)亦於六月中亡。二兄介人(價) 十月中繼歿,半載三喪,傷心慘目,人生到此,誠不如無生矣。”
  • 37.    《西堂雜俎三集》卷八《祭二兄五弟文》:“十月初五日,介人二兄復病歿。”《哀弦集·十月聞二兄 訃哭之五首》詩下自注:“送英侄奔喪,前歲珍兒歸亦十月也。”
  • 38.    《悔庵年譜》:“舊年十二月介婦金氏病故,聞訃哭之。感念亡兒,若在初歿。於是歸志決矣。”《於 京集》卷五《春朝書感》:“感念亡兒若初歿,五更殘夢獨沾巾。”
  • 39.    《悔庵年譜》:“七月命下,遂行。同館諸公餞之青門。”
  • 40.    《翰林院侍講尤先生墓誌銘》:“歲己卯‚ 天子南巡‚先生入見‚御書‘鶴棲堂‚扁額以踢‚時先生年八十有二矣‚猶康強善飯.”
  • 41.    尤珍《滄涓文稿》卷四《御書亭記》:“皇帝御極之三十有八年‚己卯春三月‚聖駕親 閲河工‚巡幸江南‚駐辭於吳‚慶萬壽聖節.臣父伺年八十有二‚獻《平朔碩》一篇、 《萬壽詩》四十韻‚皇上垂念老巨‚特書‘鶴棲堂‚三大字扁額以賜.”
  • 42.    尤侗蘇州石刻像刻於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繼堯繪,石藴玉正書贊,譚松坡鐫,為《滄浪亭五百名賢像》之一。
  • 43.    趙義山、李修生主編.中國分體文學史·散文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49
  • 44.    《西山移文》:許由之瓢以盛魚肉,嚴陵之竿以釣圭組。太史之簡以碩異平,司農之易以朝新主。左顧其山,右瞻伊子…。嗚呼,逸民既往,空山無託。誰酸面目,遂欺丘壑。且夷齊之侶,不過兄弟。爾輩所至,呼朋引類。來如牛馬,去如鬼魅。夷齊之歌,不過數言。爾輩所作,累犢連篇。蠅唱川和,傳寫田園。夷齊之食,不過筱放。爾輩所吞,酒餚要婆。既醉既飽,驕人清節。此東陵之盜魁耳,豈西山之俊物哉?。
  • 45.    梁換林.論《百末詞》對《花間》《草堂》的繼承與超越[D].西南大學,2008:34-39
  • 46.    韓莉.論尤侗及其戲曲創作[D].甘肅:西北師範大學,2007:34-45
  • 47.    江南通志  .殆知閣[引用日期2020-05-28]
  • 48.    《永平府志》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5-29]
  • 49.    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五)  .搜韻[引用日期2020-05-28]
  • 50.    張維屏.國朝詩人徵略初編(卷十)[Z].清代傳記叢刊(第21種).台北:明文書局,1985:389-391
  • 51.    國史館.清史列傳(卷9)第71冊[Z].清代傳記叢刊(第104種)綜錄類02.台北:明文書局,1985:6-8
  • 52.    趙爾巽《清史稿》  .國學導航 [引用日期2020-05-29]
  • 53.    歷史事件:尤侗卒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6-14]
  • 54.    錢儀吉.尤侍講侗小傳[Z].碑傳集(第3冊)45卷.北京:中華書局,2008:582-583
  • 55.    《曝書亭記》卷七十六  .搜韻[引用日期2020-05-28]
  • 56.    嚴迪昌.清詞史: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56
  • 57.    吳梅.吳梅戲曲論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170
  • 58.    吳梅.吳梅戲曲論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1998:176-177
  • 59.    章培恆《中國文學史》  .文學史合集[引用日期2020-05-28]
  • 60.    遊國恩《中國文學史》  .文學史合集[引用日期2020-05-28]
  • 61.    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  .文學史合集[引用日期2020-05-28]
  • 62.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  .文學史合集[引用日期2020-05-28]
  • 63.    尤侗《述祖詩》:“文簡公延之,諱袤。五歲能詩,十歲以神童薦。二十二歲禮部試第一,廷擬狀元, 以不呈卷秦檜,易之。登紹興十八年進士。與朱文公同榜,楊文公同官,館中有尤楊之目。……(以 抗疏)遂乞歸,自號遂初居士。光宗書遂初二字賜之。公從喻玉泉遊,得楊龜山之學,今東林書院 七先生並祀雲。仕至煥章閣待制,禮部尚書,少師,贈太師。所著有《遂初堂稿》、《梁溪集》。”
  • 64.    《述祖詩》:“莊定公木石,諱焴。年十九登宋嘉定元年進士。與文簡公同戊辰科。仁至禮部尚書,端明殿大學士,封毗陵郡侯。告老林下者二十四年。築圃西湖,花木秀野。度宗嘗幸其第,題柱間曰:‘五世三登宰輔,奕朝累掌絲綸。’縉紳榮之。晉江宗人每歲來覲,贈遺甚厚。……”
  • 65.    《述祖詩》:“文學清宇公,諱挺秀。性孝友,母夫人卧病,經年侍湯藥。……博學,尤精易,以教子及孫,老不釋卷。……生平重然諾,解紛排難,里人多質成焉。講明鄉約,尊為鄉祭酒。……年八十二卒。詔給七品冠帶。”妻李氏,只一子,即尤淪。
  • 66.    《先考遠公府君暨先妣鄭氏行述》:“先君與先妣眉案相莊,旁無妾媵,而舉七丈夫。……名其堂曰 ‘七業堂’,以示教也。然府君教子每濟以寬,與先祖異。先祖既以宿學不遇,府君稟其庭訓,揣摩 益工,文藝冠一時,自督學使暨郡縣有司,歷試高等。然四踏省門弗售。援廩例入太學。再赴京兆, 卒報罷。”
  • 67.    尤侗《王考功誅並序》:“公於乙巳歲省其弟今户部阮亭明府於揚州官署‚予時適至‚遂定交焉。嗣後 不數相見‚然詩筒往來‚倦倦如也。”
  • 68.    尤侗《宋既庭五十壽序》:宋子既庭少予三歲,結交時總角爾。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