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尚賢

(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9代國王)

鎖定
尚賢(1625年—1647年),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9代國王(1641年—1647年在位)。童名思松金。尚豐第三子。 [1] 
全    名
尚賢
別    名
思松金(童名)
封    號
久米中城王子
所處時代
第二尚氏王朝
民族族羣
琉球人
出生日期
1625年10月15日(天啓五年九月十五日)
逝世日期
1647年10月19日(隆武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陵    墓
玉陵
在位時間
1641年 至 1647年
前    任
尚豐
繼    任
尚質

尚賢人物生平

尚賢生於天啓五年九月二十五日(1625年10月15日),是尚豐的第三子,而且還是庶子(脅王子),本無可能繼承王位。其長兄尚恭早卒,次兄尚文成為中城王子(儲君)。尚賢則領久米中城間切,稱久米中城王子。但尚豐去世後,繼承王位的不是尚文,而是尚賢,理由是尚文“多恙,不能即位”。 [1-2]  但也有觀點認為,這是因為尚文(包括其兄尚恭)的母親尚梅巖(尚宏之女,尚寧侄女)出自浦添系,首裏尚家為了徹底排除浦添尚家的血統,遂由尚賢繼位。 [3] 
崇禎十五年(1642年)春,尚賢派遣正議大夫蔡錦、使者翁鎮等赴明朝貢,並請襲封。但明崇禎帝未批准。崇禎十七年(1644年),尚賢再次派出正義大夫金應元等朝貢,並請襲封,同時請求解除白絲之禁。抵達福建時,聽説崇禎帝已自縊,於是改赴南京,覲見新登基的弘光帝,弘光帝批准了琉球提出的冊封和互市白絲兩項請求,並先派福州左衞指揮花煾來琉球宣諭。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擬遣陳燕翼韓元勳為琉球冊封使,還沒出發,弘光政權就覆滅了。 [4] 
琉球方面在接到花煾的宣諭後,即派赴京使者毛大用、都通事阮士元等去南京,準備正式祝賀弘光帝登基以及給崇禎帝上香,但到福州就得知南京陷落,於是又將貢品獻給在福州新登基的隆武帝。隆武帝則派遣指揮閔邦基來琉球宣諭。隆武元年(1646年)春,接到宣諭的尚賢又派王舅毛泰久(又名毛泰昌)、長史金正春(又名金思義、金思德)來福州祝賀隆武帝登基。一時間,福州雲集了三批琉球使者(金應元一行滯留福州辦理互市等事務)。 [4]  同年夏秋,三批使臣先後返國,其中金應元和毛大用兩批一起順利返回 [5]  ,而毛泰久一行則在琅崎地方(琅岐島)候風期間遭遇海盜夜襲,約160人的使團中有三分之二的成員被殺,船隻物品都被搶走,除了官員仍留琅崎外,其餘使團成員狼狽逃回福州。九月十九日,清貝勒博洛入福州,招徠琉球使臣。十月初七日,長史金正春、都通事鄭思善、火長陳初源三人剃髮入福州,歸順清朝,其後毛泰久也來參見,博洛大喜。等到博洛凱旋時,就帶着毛泰久、金正春及都通事王明佐於隆武二年(1647年)四月抵達北京,清廷下賜袍褂、靴等物,賜宴二次。毛泰久等還請求冊封尚賢,清廷答覆須上繳前朝誥命、印章後才能冊封,於是命福州通事謝必振招撫琉球,敦促其上繳誥印,隨使團一同前往。不過路程並不順利,等他們到達琉球已是兩年後,而尚賢也不在人世。 [6-8] 
在琉球內部,崇禎十七年(1644年)在各島設置烽火,翌年下令除了唐榮(久米三十六姓)人以外的所有官員在朝會時的禮服由明朝官服改為琉球本土服飾。 [9]  這些都可以認為是針對中國局勢的應對措施。在琉球聽説清軍南下福建的消息後,還特地向薩摩詢問清朝強迫琉球剃髮易服以及隆武帝流落琉球兩種情況下的對策。 [10] 
隆武二年九月二十二日(1647年10月19日),尚賢在既未獲冊封、亦沒有子嗣的情況下去世,葬於玉陵。遺命以其同母弟尚質為世子,繼承王位。 [1] 

尚賢人際關係

  • 父親尚豐
  • 母親:西之按司加那志松涼月
  • 正妻(王妃):玉寄按司加那志向花囿,童名真加户樽金,號花囿,越來按司朝則之女
  • 妾室(妻):真壁阿護母志良禮毛氏,童名真加户樽金,毛用德(真壁親雲上盛辰)之女 [1] 
參考資料
  • 1.    《中山世譜》卷八  .筑波大學附屬圖書館[引用日期2023-12-03]
  • 2.    《琉球王代記》尚豐王條
  • 3.    池宮正治.《琉球史文化論》:笠間書房,2015年:第265頁
  • 4.    吳元豐.南明時期中琉關係探實[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2(02):83-90.
  • 5.    《金氏家譜(具志堅家)》金應元條:懷宗皇帝崩,明朝大統至此熄矣。時捷報至閩,且弘光於南京應天府即位,頒詔福建,是以大夫、使者、都通事官秋赴南京,上表投諮,覲朝禮畢,乃準所奏,請封及貿易事,患難之間,王事靡盬,更無所帶裝資,幸在閩人林從晦處借出白金壹千兩使用。事竣,乙酉年夏回到閩省。其時清朝大將軍貝勒率兵攻亡南京,於此弘光之跡滅矣。其七月,亦隆武在閩省即位,故大夫等官叩見隆武。其冬,進香使者毛大用(屋富祖親雲上盛代)等到。次年丙戌夏,搭坐進香船上歸國。
  • 6.    《金氏家譜(渡具知家)》金正春條:丙戌正月二十日,隆武遣指揮閔邦基諭中山,因此三月二十五日,國王遣正春等入慶賀,公事已竣,將欲回返,出至閩安鎮外琅崎地方,候風十四日,海賊乘夜來,前後攻打,於是一同官伴水梢倡義奮勇,合力捍禦,然而眾寡不敵,共百有五人遭寇劫殺,僅逃官伴五十餘人。竟使船隻方物皆被劫奪,只得官員放置琅崎地方。當是時也,乞食路上,三日一食,殆及餓死。幸而漸至福州,以全性命。時有貝勒將軍特召球使,【遵】王舅毛泰久長史金正春、都通事王明佐、鄭思善、火長陳初源等五員拜謁貝勒將軍,即承赴京朝覲之諭。至次年丁亥四月七日,貝勒將軍率引同毛泰久、金正春、王明佐等三員前赴京師,具其情由,奏達聖聽。於是,皇帝嘉其歸誠,各賜袍褂、靴等項,更賜宴両次。公務已竣,皇帝命通事謝必振(閩人)赴中山,招撫國王,於是謝必振捧敕書,於六月同球使京都起身。九月到浦城縣,聞山賊蜂起,擱阻歸路,凡七ヶ月。次年戊子四月,至延平府,又聞海賊攻福州,因此耽擱兩個月,至於六月二十八日才到福州,己丑年六月初七日,搭謝必振船開洋,至半洋遭大風。十五日,飄引至日本屬地山川。其夜,薩州遣平田獵野助殿下記守二人,到山川訪問中國革鼎之事。十八日,家老命正春與才府柳枝蕃牧志親雲上(令)赴江户,二十五日薩州,遣官護送至長崎查驗,方遣發中山。正春與柳枝蕃二人赴江户,悉奏中國革鼎之事,次年庚寅二月十八日江户啓行,四月至慶府,九月初三日開洋二十三日至那霸港。
  • 7.    《毛氏家譜(豐見城家)》毛泰久條:公事已竣,將欲回返,出至閩安鎮外琅崎地方暫候風訊,忽聞大清貝勒將軍至閩,攻滅隆武帝,十月初七日,長史金正春、都通事鄭思善、火長陳初源三人剃髮先入福州,參見貝勒,告知以球國歸順,然後請泰久同入福州,復見貝勒,貝勒深嘉之。及於凱旋,召泰久等赴京朝賀,翌年丁亥四月上京朝賀,世祖章皇帝賞賜帽袍掛靴等物,且賜宴二次,隨命歌譯通事謝必振赴球國招撫。
  • 8.    徐葆光:《中山傳信錄》卷三:先是尚賢請封,未報,使者留閩中,至是與通事謝必振等至江寧,投經略臣洪承疇轉送入京,禮部言前朝敕印未繳,未便授封,遣通事諭旨。
  • 9.    《球陽》卷五:(四年)始設烽火於各處。本國無有烽火,或貢船,或異國船隻來至外島,只有遣使以為稟報其事。今番始建烽火於中山各處並諸外島,而貢船二隻回至久米、慶良間、渡名喜、粟國、伊江、葉壁等島,即燒烽火二炬,一隻即燒烽火一炬。若有異國船隻,即燒烽火三炬,轉次傳燒,以為早知中山。五年,始定法司官並唐榮人外官員士臣,每逢大朝,皆穿球冠。天孫氏取蕉蔴類,成布做衣,教之於人民,以禦寒暑。至洪武癸亥,始通中華,時敕賜金印章服。自茲之後,王及百官每逢大朝皆穿中華衣冠,以行典禮。今番除法司官並唐榮官員外,改定百官、士臣皆著球衣,入見大朝禮。
  • 10.    鹿兒島縣維新史料編纂所.《鹿兒島縣史料 舊記雜錄追錄》一:鹿兒島縣,1970年:第2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