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尚派

(京劇武生流派)

鎖定
尚派武生是北方武生重要流派之一,形成於民初,其創始人是尚和玉,表演以繼承俞(菊盛)派為主,有一定的創造性,以穩、準、狠為其主要風格,而不尚險峭與佻巧。
中文名
尚派藝術
創始人
尚和玉
藝術特點
剛嬌清亮

尚派簡介

尚派武生是北方武生重要流派之一,形成於民初,創始人尚和玉,表演以繼承俞(菊盛)派為主,有一定的創造性,以穩、準、狠為其主要風格,而不尚險峭與佻巧。
尚和玉原名尚壁,字和玉,綽號“尚老道”,官稱“尚老將”。生於直隸天津寶坻(今屬天津市)大套村。他7歲時開始和一梆子班學戲,工武生。久經磨鍊之後,學得一身好功夫,而且唱工、做派俱佳,20歲左右就已在鄉間故里有“活趙雲”之稱。不久便隻身進京闖蕩。當時的北京城是詩歌京劇名家薈萃之地。尚和玉進了玉成班,又經過一番摔打和起伏,在一出《收關勝》中飾演關勝一角,大獲成功。他從三張桌子搭起的台子上一個“雲裏翻”穩穩落地,征服了全場。1900年庚子事變後,尚和玉回到天津發展,長達25年之久。此間往來北京、上海等地,紅極一時。後從師於著名武生俞菊笙,即當時武生三大派之一的俞派。

尚派藝術特點

尚和玉的基本功較其他同期演員紮實,腰、腿功夫尤其過硬,武技純屬、穩練,身段、把子、工架都講求氣度,颱風樸厚大方,沉着凝重。他的崑曲底子好,且戲路寬,武生、武淨、長靠、短打均佳,尤以勾臉戲和表現大將風度的長靠戲為傑出。
尚和玉的開打,於穩、準中求脆、帥,舉手投足猶如鋼澆鐵鑄,一招一式見稜見角,手、演、身、步均有準譜,而且在尺寸、角度上,無一處不送到家,交待清楚,決不虛浮飄晃。更為難得者,雖然武技精熟,卻不賣弄技巧。表演能認真理解劇情,對於人物的性格、身份、心理及武打都能給予合理的表現。如《神亭嶺》中飾太史慈的踢腿、耍劍穗子下場,《蘆花蕩》中飾張飛的走邊,《鐵籠山》中飾姜維的點將傳令,《四平山》中飾李元霸的捻轉雙錘等等,都恰當的刻畫了特定環境中的人物。
尚和玉對於武打的程式由許多獨特的創造,如《長坂坡》中飾趙雲,抱槍的“琵琶式”和大戰時與曹洪槍換刀後的“大刀戰四將”;又如《竊兵符》中飾白起持一丈長的鐵鏈作為兵器開打時,分別雙摺或四折代做長槍、大刀或鞭、鐧的打法,與鬼魂激戰一場於桌上搬朝天鐙接筋斗翻下等,都是尚派的獨有武技。其他如山膀、雲手、踢腿、跨腿及走邊、趟馬、起霸等基本動作於城市,尚和玉演來也均有自己的特點,與一般演法不同。 [1] 
尚派藝術一招一式如鋼澆鐵鑄,見稜見角。做工穩、準、狠、帥、脆。着意塑造功架穩練,威風凜凜的大將形象。扮相威凜,表演樸實無華、深沉敦厚,具有“威猛凝重、樸拙遒勁”的美學特色。尚和玉在武打程式上還有許多新創造。雖武技精湛,決無賣弄之嫌,以劇情和角色性格,身分出發,合理地施展表演手段,給以恰當的展現。特別注重以他人所無的獨創演技作為自己之長,可謂獨闢蹊徑。曾在天津稽古社從事戲曲教育工作多年,培養了眾多京劇武生表演人才。尚派武生藝術在京劇藝術的“鼎盛時期”起到不可低佑的作用。代表劇目有《晉陽宮》《四平山》《戰滁州》《收關勝》《豔陽樓》等。
取尚和玉在《戰滁州》中飾演脱脱的形象,像一隻準備撲食的猛虎。尚派武生藝術一招一式如鋼澆鐵鑄、氣勢宏偉,表演敦厚朴實,繪畫形式採用寫意重彩法較合適。在色調方面,用較沉穩、厚重的色彩組成偏暖的緗色調。造型手法用蒼勁的墨色線條勾出造型的輪廓和主要結構,渾厚的色塊與線條作有機的組合,構成鋼骨水泥式的造型形象,成為氣勢宏大,凝重敦厚的尚派武生藝術標緻形象。 [2] 

尚派傳人

尚派的傳人較多,韓長寶、朱小義、婁廷玉、傅德威、侯永奎、天津稽古社的蔡寶華等,都能在繼承尚派的基礎上分別有所發展。 [1] 
在專業演員中,他不僅收韓長寶、蓋春來、侯永奎、孫盛雲、傅德威、婁廷玉等為徒,向他們傳藝。早年還在北平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及富連成、榮春社任教。榮春社是尚小云先生創辦的,尚和玉曾任武生教師。“七七”事變時,梅蘭芳息影劇壇,尚和玉離開梅劇團應邀到天津稽古社科班擔任名譽社長、特邀教師(年薪5000銀元),培養了許多京劇人才。著名演員李元春、張春華、徐俊華、蔡寶華、劉武華等都出自他的門下,學尚均有是處。解放後,他任中國戲曲學校(1978年改為中國戲曲學院)特邀教授,又培養了一些武生人才,其中較著名者有田中玉、浩亮(現代京劇《紅燈記》中扮演李玉和)等人。

尚派代表劇目

《四平山》是尚和玉最著名的代表作,《豔陽樓》《鐵籠山》《挑滑車》等劇也是他藝術生涯中比較重要的劇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