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尚家坡村

(陝西咸陽武功縣村名)

鎖定
尚家坡村,原名狐尾坡亦簡稱尚坡村。位於陝西省武功縣武功鎮東塬,漆水河東岸。東抵代家社區麻西寨和牛寨村,西接綠華村,南鄰聯合村鄭家坡,北與橋東村毗鄰。村西部的土崖,歷經滄桑,形成土柱,猶如大臣朝聖的笏板。因此,遠在唐代時此處就被列為“武功古城十八景”之一,名曰:“萬笏來朝”。另外自先周時代起,這裏就是有邰先民繁衍生息的搖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鄭尚坡遺址”位於境內,這裏發掘出的陶器陳列在陝西曆史博物館內。
中文名
尚家坡村
別    名
尚坡村,狐尾坡
人口數量
1670人
面    積
1470 畝
地    址
陝西省武功縣武功鎮東
姓氏分佈
尚姓為主,李張楊黨等雜居

尚家坡村人口構成

尚家坡村民以尚姓為主,另有李,張,楊,黨,白,馬,付,徐等雜姓。村落從南向北分佈着新堡子、大堡子、北堡子、後堡子及二隊場五個部分。據傳本村尚姓來源於明代山西大移民。與本縣遊鳳鎮尚家台村和貞元鎮南可村尚姓同出一脈,另有部分尚姓人在民國年饉時期遷居渭河南岸的周至縣尚村鎮。

尚家坡村遺蹟分佈

著名的先周文化遺址鄭家坡遺址便位於鄭家坡和尚家坡交接地帶,故又稱為鄭尚坡遺址。
《水經注》載:“岐水又東經姜氏城,為姜水。”寶雞市渭河南岸確有清姜河,近年來考古發現,證明了姜姓部落曾在此定居。但是姬水位於何處,史書無記載,而鄭尚坡遺址的考古研究證實了周民族曾在此生息,流經縣境內的漆水河恰與姬水諧音,極可能就是古代姬水。 [1] 

尚家坡村交通地貌

尚家坡村基本地貌

全村現有1670人,耕地面積1470畝。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有少量果樹面積。尚家坡村屬於人均耕地面積較少的村落之一,全村地形分河灘地和山地及平原地貌,漆水河以西為河灘地,104省道東西穿境而過,南北有楊臨二級公路過境,交通十分便捷。北邊山地有九盤山亦稱九尾山,狐圈崖,南邊山地有梁茂山。
尚家坡村境內分佈着盤龍寺(亦稱張六廟),菩薩廟,馬王廟,映水寺(原名三官廟),關帝廟等。
尚家坡村貌

尚家坡村文獻描述

《山海經·南山經》第一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青護-言]。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 [2] 
《山海經·海外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首陽北。 [3]  首陽即秦嶺北坡周至縣境內的的首陽山。
《太平御覽》卷一三五引《春秋元命苞》曰:“周本姜嫄,遊閟宮,其地扶桑,履大人跡生后稷。”
《毛傳》曰:“閟,閉也。先妣姜嫄之廟,在周常閉而無事。孟仲子曰:是禖宮也。 [4] 
由此看來,作為姜姓有邰氏部落生活的尚家坡地區曾是黃帝青丘國扶桑地所在。

尚家坡村重要新聞

2013年9月24日,縣委書記田一泓一行深入武功鎮調研基層組織建設、滑坡地段重點監測工作和重點鎮建設、區域特色城鎮化建設工作。在尚坡村村委會,田一泓詳細聽取了村書記的彙報,查看了基礎設施建設、仔細詢問了幹部工資報酬、村民就業、飲水、村內道路、就醫等情況。 [5] 
2020年2月15日,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副指揮長、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劉峯,副縣長樊穎到包抓鎮檢查疫情防控工作。在武功鎮尚坡村,劉峯、樊穎詳細詢問了鎮村幹部對來往人員登記、重點區域返鄉的人數統計、體温監測等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