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尚和玉

鎖定
尚和玉(1873年—1957年12月26日),出生於直隸寶坻(今屬天津市)大套村。京劇演員,工武生,尚派武生創始人。
1880年,進入玉田縣九和春梆子科班學習。初習梆子武生和小生,後改工京劇武生。1890年,出科後開始唱野台戲。此後,搭玉成班充武行基本演員。約在1893年,拜武生俞菊笙為師。1900年,到山東煙台與李吉瑞薛鳳池組班演出,達10年之久。1912年1月2日,參加天津冬賑義演。1913年,搭玉成班,主要演出劇目《水簾洞》。1924年,加入程硯秋的鳴盛社。1925年,加入梅蘭芳的承華社。1930年3月23日,應馬連良之邀,於中和戲院首演劇目《要離刺慶忌》。1932年5月12日,出席國劇傳習所舉行開學典禮並主教武生行。1937年,擔任“稽古社”科班名譽社長、特邀教師。1943年1月23-25日,參加天津天華景戲院組織的武生專場演出。1949年6月13-15日,在天津羣英戲院演了三天六場戲。1950年,被聘至戲曲改進局戲曲實驗學校(中國戲曲學校前身)任教。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捐飛機義演。1957年12月26日,尚和玉在北京病逝 [11]  。1958年1月2日,在陶然亭殯儀館舉行公祭 [11] 
尚和玉在繼承俞派的基礎上,創造了“尚派”武生,是北方武生的重要流派之一。其主要表演特色是,以穩、準、狠為主要風格,而不尚險峭與佻巧 [17] 
本    名
尚和玉
民    族
漢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73年
逝世日期
1957年12月26日
代表作品
《四平山》
代表作品
《豔陽樓》
《鐵籠山》
《挑滑車》
職    業
京劇演員
別    名
尚壁
行    當
武生

尚和玉人物經歷

尚和玉
尚和玉(2張)
尚和玉幼年時家境貧寒,全家十來口人僅有幾間草房,薄地幾分。1880年,玉田縣九和春梆子科班來村裏招人,尚和玉便隨他們去了。初習梆子武生和小生,後改工京劇武生。學了八年武生後才十五歲,班主王久玲看他年紀尚小,難以自立,遂讓他留科兩年。
1890年,出科後開始了唱野台戲(以草台班的形式走鄉串鎮進行表演)的生活,但因為他“文不出眾,武不驚人”,淪為班底的“下手活(輔助性工作)”,尚和玉在充當“下手活”期間,並不灰心喪氣,而是忍受着人們的歧視和生活上的困苦,利用“下手活”的特點,加強自己的舞台實踐,借台練功,刻苦學習 [7]  [15]  [16-17]  。此後,尚和玉隻身進北平闖蕩,搭玉成班充武行基本演員。很快在京東一帶小有名氣,被譽為“活趙雲” [17]  。某次,向班主田際雲提出漲“戲份兒(漲錢)”,田際雲讓他演一出《收關勝》即給漲錢。《收關勝》中關勝被擒一場戲,要穿大靠、穿厚底靴,須從摞起的三張桌子上翻下,尚和玉當時拿不下這齣戲,故而辭班,出北平繼續搭班跑唱野台戲,苦練勤學。三年後重返京城,再回玉成班,他要求“打炮”戲演《收關勝》,他扎大靠、穿厚底靴,從摞起的三張高桌上走“雲裏翻”,穩穩落地,獲得田際雲的賞識 [15] 
約在1893年,田際雲資助尚和玉拜武生俞菊笙為師 [7]  [15]  。入門後,尚和玉主要跟張玉貴(俞菊笙內弟)、張虎山(俞菊笙姐夫)學藝 [15] 
1900年,庚子事變後,尚和玉來到山東煙台,開始與李吉瑞、薛鳳池組班演出,達10年之久 [5]  [22]  。1910年8月27日,與薛鳳池等在煙台丹桂茶園演出劇目《鐵公雞 [23]  。約在1911年左右,尚和玉回到天津 [30] 
1912年1月2日,參加天津冬賑義演 [27]  ;同年,搭北平雙慶班,主要演出劇目《長坂坡 [24]  ;同年9月,參加了袁世凱在懷仁堂舉辦的大型堂會,在壓軸戲《龍鳳呈祥》中飾演趙雲 [28]  ;9月26日-28日,在新新舞台演出劇目《鐵籠山》《英雄義》《青石山》 [14]  ;同年,與李吉瑞、汪笑儂、薛鳳池等人,發起組織了天津“正樂育化會”,尚和玉任副會長 [49] 
1913年,再次搭玉成班,主要演出劇目《水簾洞》 [25]  。1915年,搭雙慶社,主要演出劇目《青石山》 [26]  。1916年,與周信芳在煙台天仙茶園合作演出 [42] 
1917年,海河流域發生水災,天津、河北等地災情嚴重。尚和玉與李吉瑞、薛鳳池、李桂春等人先後在昇平舞台、東天仙戲園組織義務戲,將所得門票收入捐給災區 [38]  。1920年9月18日,參加了張勳在天津英租界耀華里自辦的大型堂會,主演了劇目《四平山 [19] 
1922年11月30日,清朝宗室墨麒七十壽辰,其三子寶叔鴻在織雲公所辦堂會,尚和玉主演了劇目《挑滑車 [28]  [29]  ;12月13日,張勳六十九歲生辰,張家花園堂會第一天,尚和玉表演了劇目《四平山》;12月15日,張家花園堂會第三天,尚和玉表演了劇目《英雄義》 [29]  。1923年1月,與王鴻壽楊瑞亭等十餘人開始到哈爾濱天仙第一大舞台演出 [43]  ;同年,在天津與程硯秋同台演出 [44] 
1924年8月30日,在三慶園主演了劇目《豔陽樓 [18]  ;9月2日,在三慶園與朱小義主演了劇目《水簾洞》 [18]  ;11月20日,華樂園改建完成,邀請和勝社演出,尚和玉主演了劇目《英雄義》;11月24日,在華樂園與馬連良、王鳳卿郝壽臣主演大軸《定軍山》《陽平關》;12月13日,在華樂園演出大軸《戰宛城》,尚和玉飾演典韋;12月22日,在華樂園與馬連良主演了劇目《連營寨》,以及大軸《翠屏山》,尚和玉飾演石秀 [32]  ;同年,加入程硯秋的鳴盛社 [45] 
1925年1月8日,朱琴心的和勝社恢復演出,尚和玉與朱琴心、馬連良合演大軸全本《黑水國》,另外還主演了劇目《鐵籠山》;此後,主要是在和勝社演出,主演的劇目有《挑滑車》《鐵籠山》《青石山》《戰滁州》《豔陽樓》《蘆花蕩》等 [8]  ;2月23日,言菊朋組班首演於開明戲院,尚和玉參與演出 [31]  ;同年,加入梅蘭芳的承華社,從此承華社始有武生戲 [21] 
1926年1月6日,在開明戲院,與徐碧雲譚富英姜妙香等首演了劇目《褒姒》;1月20日,與徐碧雲、譚富英、姜妙香等首演了劇目《李香君》;2月6日,主演了劇目《對刀步戰》;2月7日,在中和戲院壓軸主演了劇目《英雄義》;2月22日,主演了劇目《趙家樓》,並與徐碧雲、雷喜福、姜妙香等合演了劇目《木蘭從軍》;2月23日,與譚富英、侯喜瑞主演了劇目《陽平關》;3月7日,主演了劇目《羅四虎》;3月20日,與徐碧雲、譚富英、姜妙香等合演了劇目《綠珠墜樓》;5月29日,與徐碧雲、譚富英、姜妙香等首演了劇目《大喬小喬》;6月5日,與侯喜瑞、許德義主演了劇目《惡虎村》;7月2日,與許德義、朱桂芳合演了劇目《殷家堡》;8月8日,與徐碧雲、姜妙香、蕭長華等首演了劇目《大英傑烈》;8月22日-25日,尚和玉、梅蘭芳、姜妙香等與守田勘彌歌舞伎團合作演出三天,合演有劇目《金山寺》;8月29日,主演了劇目《神亭嶺》;9月5日,出演第一舞台義務戲,與沈三玉、曹璽彥合演二本《竊兵符》;9月29日,與徐碧雲、劉永奎、蕭長華等合演劇目《八仙慶壽》 [33] 
1927年1月6日,與馬連良、王又荃、朱琴心等於開明戲院首演了劇目《秋燈淚》;1月20日,與馬連良、郝壽臣壓軸合演劇目《陽平關》;1月21、22日,連續在開明戲院演出劇目《戰滁州》《豔陽樓》;1月25日,參加第一舞台義務戲,與周瑞安茹富蘭孫毓堃等合演劇目《長坂坡》 [34]  ;4月28日,參加第一舞台窩窩頭會(賑濟義務戲),在攢底戲《金花聚妖》飾演銀頭大仙壁虎精 [20] 
1928年1月13日,參加第一舞台義務戲,表演了劇目《收關勝》 [10]  ;3月4日,參加第一舞台義務戲,主演了劇目《車輪戰》 [40]  ;7月20日,參加河北戰地災民籌款義務戲演出,主演了劇目《戰滁州》 [41] 
1929年1月10日,參加第一舞台北平特別市反日會籌款義演,與朱小義主演了劇目《英雄義》 [50]  ;2月3日,參加第一舞台北平梨園公益會義務戲,主演了劇目《戰滁州》 [51]  ;6月4日,參加山西賑災會募款義演,與茹富蘭、孫毓堃、朱小義等合演劇目《長坂坡》 [35]  ;10月10日,主演了劇目《英雄義》 [35]  ;10月25-27日,京劇花衫演員田桂鳳在天津最後一次公開演出,尚和玉受邀參加演出。
尚和玉劇照
尚和玉劇照(2張)
1930年1月27日,北平梨園公益會為救濟同業,在北平第一舞台舉辦義務戲 [13]  ,尚和玉與王幼卿郭仲衡黃桂秋等主演了劇目《長坂坡》 [36]  ;2月13日,搭扶榮社演出,與遲月亭劉硯亭壓軸主演了劇目《豔陽樓》 [36]  ;3月23日,應馬連良之邀,於中和戲院首演劇目《要離刺慶忌》,尚和玉飾演慶忌 [7]  [39]  ;同年春,與楊菊秋、楊菊芬、侯喜瑞等合組成慶社 [12]  ;8月15日,搭羣慶社演出,壓軸主演了劇目《四平山》 [37]  ;8月22日,壓軸主演了劇目《戰滁州》;8月30日,壓軸主演了劇目《四平山》;8月31日,壓軸主演了劇目《英雄義》 [37]  ;9月26日,參加馬連良組建的扶風社,與邱富棠主演了壓軸劇目《青石山》;10月12日,與馬連良、王幼卿首演劇目《安居平五路》。
1931年3月29日,主演了劇目《戰滁州》 [56]  ;3月29日,與馬連良、王幼卿、劉硯亭等合演了全本《甘露寺》 [57]  ;4月5日,與馬連良、王幼卿等合演劇目《安居平五路》;4月19日,與馬連良、何雅秋等合演全本《祭瀘江》;4月25日,與馬連良、劉硯亭等合演了全本《三顧茅廬》;5月3日,與馬連良、陳麗芳等合演劇目《要離刺慶忌》;5月16日,與馬連良、劉硯亭等合演了全本《武鄉侯》 [57]  ;5月23日、24日,在吉祥戲院初次公演劇目《蘇武牧羊》,尚和玉飾李陵。
1932年5月12日,國劇傳習所舉行開學典禮,尚和玉受邀出席,並主教武生行 [52]  。1933年8月12日,在中和戲院,與劉連榮主演了劇目《挑華車》 [58] 
1935年8月28日,參加全國賑災義務戲,主演了劇目《戰滁州》 [46]  ;12月21、22日,天津慈聯會在北洋戲院舉辦冬賑義務戲,尚和玉與雪豔琴、王又宸合演了劇目《金沙灘》 [47] 
1936年,北平梨園公會成立,尚和玉任淨行顧問 [30]  。1937年,“七七事變”後,尚和玉應邀赴天津,擔任“稽古社”科班名譽社長、特邀教師 [6] 
1938年12月,為維持生計,尚和玉聯合時慧寶程繼先、蕭長華、雷喜福等人,組成“老人會”,演於天津中國大戲院 [6]  ;同年,受尚小云聘請,擔任榮春社教師 [54]  ;同年,擔任富連成第六科顧問 [55] 
1940年9月25日,再次與時慧寶、程繼先等人組成“老人會”,在天津南市大舞台演出 [6]  ;同年,擔任富連成第七科顧問 [55] 
1941年1月7日,天津特別市冬賑委員會在中國大戲院舉辦義務戲,尚和玉主演了劇目《挑華車》 [48]  ;1月21日,天津市梨園公會在中國大戲院舉辦義演,救濟梨園同行,尚和玉和馬連良、張君秋李宗義等共同演出了劇目《八蜡廟》,尚和玉飾演費德功 [48]  。1943年1月23-25日,天津天華景戲院組織3天的武生專場演出,尚和玉受邀參加。
1949年6月13-15日,已經很少登台的尚和玉在天津羣英戲院演了三天六場戲,13日,白天主演了劇目《戰滁州》,晚場主演了劇目《鐵籠山》;14日,白天主演了劇目《戰宛城》,晚場主演了劇目《豔陽樓》;15日,白天主演了劇目《大八蜡廟》,晚場主演了劇目《四平山》;12月22-25日,在天津新華戲院演出。
1950年,與王瑤卿、王鳳卿、蕭長華、馬德成張德俊譚小培金仲仁鮑吉祥田漢禮聘至戲曲改進局戲曲實驗學校(中國戲曲學校前身)任教,時稱“九大教授” [7] 
1951年,抗美援朝時,戲校師生為捐獻“魯迅號”飛機,於大眾劇場舉行了五場義演,6月17日的首場演出 [7]  ,尚和玉登台表演了劇目《晉陽宮》,飾演李元霸 [6] 
1957年12月26日,尚和玉在北京病逝 [11]  。1958年1月2日,在陶然亭殯儀館舉行公祭,文化部、戲劇屆各單位代表、尚和玉生前好友和學生,以及中國戲曲學校全體師生均往致祭 [11] 

尚和玉個人生活

綽號
為了保護嗓子,尚和玉長期獨居,有人將他的名字倒置過來,稱其為“玉和尚”,有人還戲稱他為“尚老道”,一般人都尊稱他為“尚老將” [9] 
傳人
尚和玉十分注重新人的培養。早年尚和玉曾在北平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富連成、榮春社、天津稽古社戲班任教,培養了李元春張春華、徐俊華、蔡寶華、劉武華等人。新中國建國後,尚和玉在中國戲曲學校執教,又培養了一批武生人才,傳人有韓長寶朱小義婁廷玉傅德威侯永奎蔡寶華 [4]  。此外,書畫家李苦禪也是他的弟子 [59] 

尚和玉主要作品

代表劇目
晉陽宮
四平山
鐵籠山
豔陽樓
金錢豹
《蘆花蕩》
收關勝
賺歷城
神亭嶺
《英雄義》
戰滁州
《惡虎村》
水簾洞
長坂坡
金山寺
《竊兵符》
《金沙灘》
《戰宛城》
《鬧昆陽》
《挑滑車》
(以上參考資料 [1-3] 

尚和玉藝術特色

理念
尚和玉演戲嚴肅認真,一招一式,威猛剽悍,實砍硬鑿,無虛架花哨。反對不能配合戲理,只為討好觀眾單純賣弄技巧、顯擺花哨,強調武生表演應當遵守“脆、狠、率”三字經,講究武生“唱、念、做、打、翻”五字訣,五字訣竅缺一不可,缺一不能算作整個角色 [4] 
武功
尚和玉武功穩練紮實深厚,故而身段、把子、架勢、氣度很好,在穩練大方中求狠率。因他臉型寬闊,適合演出勾臉戲,故而生平得意之作為《鐵籠山》《晉陽宮》《豔陽樓》《收關勝》《嘉興府》《金沙灘》《四平山》等。《收關勝》之大刀下場,步法穩健清楚,刀花利落乾淨,刀起風揚,威猛雄勁,有萬夫不當之氣勢。特別是《鐵籠山》之功架、《四平山》之錘式、《戰滁州》之對刀,皆為一絕,甚是精彩。尚和玉充分利用發揮自身的條件和優點,揚長避短,刻苦練功,形成了凝重、威猛之尚派武生風格 [4] 
唱唸
尚和玉的唱唸咬字也很認真,真切有力,只是限於嗓音差和鄉音(直隸寶坻,為唐山口音)稍重,不見爽亮 [4] 
臉譜
尚和玉精於勾臉戲,在臉譜方面,也獨具一格、自成一派,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尚和玉的臉譜,以俞派為宗。他的臉型適中,屬於最適合勾臉的國字形臉,所以他勾臉時,大可放開來用筆,將各個部位加粗加厚,因此,他的臉譜總顯得龍眉虎目、雄姿栩栩。在《豔陽樓》中,尚和玉的高登勾油白三塊瓦臉 [5]  ,黑多白少以示其渾噩野蠻 [4]  。《金山寺》中的伽藍,例有俊扮與勾臉之分,勾臉者,作花元寶格,金額紫膛,眉心勾紅色佛珠,勾嘴岔不掛髯;俊扮者,輕勾眉眼,眉心抹高紅,加畫金色火焰或佛珠。尚和玉雖嗜演勾臉戲,但演《金山寺》的伽藍,仍遵武生扮相的典型,素面不勾。但是,“素”,又不全“素”,他的眉子,不以煙子淡抹為清秀的劍眉,而以油黑重勾為粗大的刀眉,眉頭向上矗起,眉梢極寬,向上出鋒,呈刀形。印堂勾金色盾形,嵌在兩眉之間,盾形中心,以油紅色勾“川”字紋。這個不能稱之為臉譜的臉譜,有意減弱了角色仙風道骨的氣質,而更加突出了勇猛剽悍的特徵,在《金山寺》這齣戲中,是完全符合人物性格和劇情戲理的 [5] 

尚和玉人物評價

俞派武生中,除去尚和玉之外,能有幾人 [4]  (京劇演員楊小樓評)
尚和玉京東寶坻人,武生中確有真能力者,一步一躍,一擊一刺,皆具尺寸,妙合音節。或獨立如夔,或平翻似燕。從容穩練,絕無努力吃重之痕,不偏不陂,適可而止。每唱《拿高登》《金錢豹》等劇,伶界中均往竊視,察其舞弄作何花樣,抬步作何尺度,疾徐間若何與金鼓相應。大抵其學力深至,全守先輩程範,斷非後生專恃質敏力裕,猝欲學步者所能。有時繪面演《四平山》,扮李元霸,其雙錘在手,重若千鈞,轉動有時,低揚有節。每抬足則靴見其底,每止舞則樂終其聲。且盔靠在身,略無紊亂。平翻陡轉,全符節拍,未事時不形匆遽,已過後若無事然,種種藝能,多由崑曲中排場舊式而出,而從心化之,用得其當,固不獨以一劇一藝顯者 [53] (1915年出版的王夢生著《梨園佳話》)
尚和玉學俞菊笙,是俞派弟子中最像的一個。他的扮相不如楊小樓英俊,做工表情也遜楊小樓一籌。但他的基本功卻比楊小樓厚實,武工瓷實牢靠,為人正派,嚴肅淳樸,待人厚道,不苟言笑。僅從武功講尚和玉確是不弱於楊小樓,甚有超過處。但扮相粗獷,英俊氣派稍欠,唱唸表情又遜於楊小樓,表演顯得古板(因太守舊規),因此不如楊小樓光彩奪目吸引力強 [4]  (《京劇名家評析》評)
參考資料
  • 1.    郭江. 尚和玉[J]. 中國京劇, 1995, (4):55.
  • 2.    圖説老天津:尚和玉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12-11]
  • 3.    翁偶虹著;張景山編.菊圃掇英錄:北京出版社,2018.07:第384-386頁
  • 4.    劉新文編.京劇名家評析:華文出版社,2016.01:第127-129頁
  • 5.    江洵. 京劇名伶臉譜之尚和玉[J]. 中國京劇, 2018, (11):44-49.
  • 6.    王永運. 武生巨匠尚和玉風範長存[J]. 中國京劇, 1999, (3):58-59.
  • 7.    劉嵩昆著.崇文梨園史料:北京羣眾藝術館,2009年9月:第375-379頁
  • 8.    李世強著.馬連良藝事年譜 1901-1951:中國戲劇出版社,2012.01:第201-202頁
  • 9.    胡正躍.功名與功夫 對話13位當代文化藝術大家: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04:第65頁
  • 10.    翁思再著.餘叔巖傳 修訂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08:第156頁
  • 11.    京劇名武生尚和玉先生病逝[J]. 中國戲劇, 1958, (1):26.
  • 12.    唐伯弢編著;白化文修訂.富連成三十年史 修訂版:同心出版社,2000.09:第144頁
  • 13.    陳潔編.民國戲曲史年譜 1912-1949: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05:第119頁
  • 14.    姜進主編.二十世紀上海報刊娛樂版廣告資料長編 1907-1966 第1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5.03:第43-46頁
  • 15.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天津文史資料選輯 第48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10:第162頁
  • 16.    王庚生講述;吳同賓,李相心整理.京劇生行藝術家淺論: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10:第153-167頁
  • 17.    王文祥編著.國學知識實用百科 下 線裝版:萬卷出版公司,2010.09:第519-520頁
  • 18.    孫紅俠著.桃李不言 一代宗師 王瑤卿評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05:第196頁
  • 19.    翁思再著.餘叔巖傳 修訂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08:第110-111頁
  • 20.    翁偶虹著;張景山編.菊圃掇英錄:北京出版社,2018.07:第76頁
  • 21.    梅蘭芳著;傅謹主編.梅蘭芳全集 第8卷:中國戲劇出版社,2016.08:第228頁
  • 22.    周霞,祁山主編.芝罘歷史文化叢書 歷史卷 古城春秋:齊魯書社,2016.08:第123頁
  • 23.    劉勇,李怡總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編年史 1895-1949 第2卷 1906-1915:文化藝術出版社,2015.11:第81頁
  • 24.    王芷章著.中國京劇編年史:中國戲劇出版社,2014.01:第600頁
  • 25.    王芷章著.中國京劇編年史:中國戲劇出版社,2014.01:第603頁
  • 26.    王芷章著.中國京劇編年史:中國戲劇出版社,2014.01:第613頁
  • 27.    陳潔編.民國戲曲史年譜 1912-1949: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05:第1頁
  • 28.    常人春著.老北京的風俗:北京出版社,2019.04:第284-285頁
  • 29.    陳超編.圭璋藴璞 京劇小生祭酒姜妙香紀念集:中國書店,2010.10:第110頁
  • 30.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寶坻縣委員會文史研究委員會編.寶坻文史資料選輯 第1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寶坻縣委員會文史研究委員會,1988.12:第27頁
  • 31.    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北京文史資料 第62輯:北京出版社,2000.12:第253頁
  • 32.    丁秉鈞主編.孟小冬與言高潭馬: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03:第168頁
  • 33.    陳超編.圭璋藴璞 京劇小生祭酒姜妙香紀念集:中國書店,2010.10:第134-136頁
  • 34.    陳超編.圭璋藴璞 京劇小生祭酒姜妙香紀念集.:中國書店,2010.10:第139頁
  • 35.    陳超編.圭璋藴璞 京劇小生祭酒姜妙香紀念集:中國書店,2010.10:第154頁
  • 36.    陳超編.圭璋藴璞 京劇小生祭酒姜妙香紀念集:中國書店,2010.10:第157-158頁
  • 37.    陳超編.圭璋藴璞 京劇小生祭酒姜妙香紀念集:中國書店,2010.10:第165-166頁
  • 38.    王興昀.報裏乾坤 北洋畫報 中的天津城市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11:第177頁
  • 39.    黃鈞,徐希博主編.京劇文化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12:第311頁
  • 40.    李世強著.馬連良藝事年譜 1901-1951:中國戲劇出版社,2012.01:第301頁
  • 41.    李世強著.馬連良藝事年譜 1901-1951:中國戲劇出版社,2012.01:第316頁
  • 42.    陳潔編.民國戲曲史年譜 1912-1949: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05:第29頁
  • 43.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 黑龍江卷:中國ISBN中心出版社,2000.07:第27頁
  • 44.    邵愛生,邵幼生編.京劇二百名段 續篇 唱腔 琴譜 劇情:武漢出版社,2012.12:第435頁
  • 45.    陳義敏著.園識小錄: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05:第49頁
  • 46.    程永江編撰;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程硯秋史事長編 下:北京出版社,2000.12:第385頁
  • 47.    陳潔編.民國戲曲史年譜 1912-1949: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05:第172頁
  • 48.    陳潔編.民國戲曲史年譜 1912-1949: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05:第228-229頁
  • 49.    蘇移主編.中國京劇史:中國戲劇出版社,2019.01:第232頁
  • 50.    李世強著.馬連良藝事年譜 1901-1951:中國戲劇出版社,2012.01:第329頁
  • 51.    李世強著.馬連良藝事年譜 1901-1951:中國戲劇出版社,2012.01:第332頁
  • 52.    蘇移著.京劇發展史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04:第167頁
  • 53.    簡平主編.王朝聞全集 第2卷 新藝術論集:青島出版社,2019.01:第182頁
  • 54.    陳義敏著.梨園識小錄: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05:第23頁
  • 55.    高玉璞著.牛子厚與中國京劇事業 北京喜連成談訪錄: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第120頁
  • 56.    陳超編.圭璋藴璞 京劇小生祭酒姜妙香紀念集:中國書店,2010.10:第180頁
  • 57.    李世強著.馬連良藝事年譜 1901-1951:中國戲劇出版社,2012.01:第398-399頁
  • 58.    陳超編.圭璋藴璞 京劇小生祭酒姜妙香紀念集:中國書店,2010.10:第197頁
  • 59.    劉潤.劉潤文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16.04:第271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