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尖突黃堇

鎖定
尖突黃堇 (拉丁學名:Corydalis mucronifera Maxim.)是罌粟科紫堇屬植物,草本植物。高約5釐米,幼葉常被毛,具主根。莖數條發自基生葉腋,不分枝,具葉。基生葉多數,長約5釐米,葉柄長約4釐米,寬2-3毫米,扁,葉片卵圓形或心形,約長1釐米,寬1.2釐米,三出羽狀分裂或掌狀分裂,末回裂片長圓形,具芒狀尖突。生長於海拔4200-5300米的高山流石灘。有醫藥作用。 [2] 
中文名
尖突黃堇
拉丁學名
Corydalis mucronifera Maxim.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茛目
罌粟科
紫堇屬
尖突黃堇
分佈區域
中國新疆、青海、西藏

尖突黃堇形態特徵

尖突黃堇
尖突黃堇(7張)
墊狀草本,高約5釐米,幼葉常被毛,具主根。莖數條發自基生葉腋,不分枝,具葉。基生葉多數,長約5釐米,葉柄長約4釐米,寬2-3毫米,扁,葉片卵圓形或心形,約長1釐米,寬1.2釐米,三出羽狀分裂或掌狀分裂,末回裂片長圓形,具芒狀尖突。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常高出花序。花序傘房狀,少花。 [3] 
苞片扇形,多裂,下部的約長1.2釐米,寬1釐米,裂片線形至匙形,具芒狀尖突。花梗長約1釐米,果期頂端鈎狀彎曲。花黃色,先直立,後平展。萼片長約1毫米,寬約2毫米,具齒。外花瓣具雞冠狀突起。上花瓣長約8毫米;距圓筒形,稍短於瓣片,輕微上彎;蜜腺體約貫穿距長的2/3。內花瓣頂端暗綠色。柱頭近四方形,兩側常不對稱,具6乳突,頂生2枚短柱狀,側生的較短,較靠近。蒴果橢圓形,約長6毫米,寬2.3毫米,常具4種子及長約2毫米的花柱。 [1] 

尖突黃堇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4200-5300米的高山流石灘。

尖突黃堇分佈範圍

分佈於新疆東部(諾羌)、甘肅西部(肅南)、青海南部(格爾木、札多、囊謙、鐵卜加、治多、可可西里)、西藏北部(索縣、巴青、安多、黃河源、羌塘、雙湖、日土)。 [1] 

尖突黃堇主要價值

全草有解熱止痛之效。用於胃脘痛,痢疾,腰腿痛;外用於瘡癰腫癤,毒蛇咬傷。 [1] 

尖突黃堇物種區別

該種與下一種不易區分,但仔細觀察較多標本後發現本種多呈綠色小團狀,花隱於葉叢中,不甚顯露,也較小;幼葉多被毛,但葉裂片的芒狀尖突卻短小,並無下一種的顯著。基生葉多伸出團塊外,但花枝卻不伸出。新疆、甘肅、青海等黃河流域標本多屬此類。西藏東北部(索縣、巴青至安多)的標本也與前者基本一致,特別是在毛被這一點上。但可可西里標本則部分有毛,部分近無毛。後者卻近於狹義的C. boweri Hemsl.。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