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尖瓣瑞香

鎖定
尖瓣瑞香(Daphne acutiloba Rehder in Sargent.)是瑞香科瑞香屬的常綠灌木植物,高可達0.5-2米。樹皮黃褐色,乾燥後具皺紋;密分枝,幼枝貼生淡黃色絨毛;革制葉互生,長圓狀披針形至橢圓狀倒披針形或披針形,葉柄無毛;花白色,組成頂生頭狀花序;葉狀苞片呈長圓狀披針形;果實橢圓形;種皮暗紅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 [5]  尖瓣瑞香又名“阿爾泰瑞香”,始載於《新疆中草藥》。 [6] 
尖瓣瑞香分佈於中國湖北、四川、雲南等省區。生於海拔1400-3000米的叢林中。 [7]  喜散射光照,怕強烈的陽光直射,喜温暖的環境和肥沃疏鬆、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 [8] 
尖瓣瑞香全株可入藥,其味辛、苦,性温,具有祛風除濕、行氣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等症狀。 [9]  其株形美觀,可作為庭園觀賞樹,其莖皮纖維可做造紙原料, [10]  其花含芳香油。 [11] 
中文名
尖瓣瑞香
拉丁學名
Daphne acutiloba Rehder in Sargent.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4] 
錦葵目
瑞香科
瑞香屬
尖瓣瑞香

尖瓣瑞香植物學史

尖瓣瑞香又名“阿爾泰瑞香”,始載於《新疆中草藥》。 [6] 

尖瓣瑞香形態特徵

尖瓣瑞香線稿圖 尖瓣瑞香線稿圖
瑞香科瑞香屬的常綠灌木 [5]  ,高0.5-2米;樹皮黃褐色,乾燥後具皺紋;密分枝,幼枝貼生淡黃色絨毛,老枝無毛,紫紅色和棕紅色。葉互生,革質,長圓狀披針形至橢圓狀倒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10釐米,寬1.2-3.6釐米,先端漸尖或鈍形,稀下陷,基部常下延成楔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隆起,側脈7-12對,在下面較上面顯著;葉柄長2-8毫米,無毛。花白色,芳香,5-7朵組成頂生頭狀花序;苞片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6毫米,寬1毫米,頂端鈍尖,稀尾尖,外面密被淡黃色細柔毛,早落,葉狀苞片數枚,長圓狀披針形,長3-3.5釐米,寬0.5-1釐米,無毛,通常宿存;花梗短,長0.5-2毫米,被淡黃色絲狀毛;花萼筒圓筒狀,長9-12毫米,無毛,裂片4,長卵形,長5-6毫米,頂端漸尖,稀急尖;雄蕊8,2輪,下輪着生於花萼筒的中部以上,上輪着生於花萼筒的喉部,部分花葯伸出喉部之外,花葯長圓形,花絲長約0.5毫米;花盤環狀,邊緣整齊,長約1毫米;子房綠色,橢圓形,無毛,長3-4毫米,花柱白色,柱頭頭狀,膨大,表面具乳突。果實肉質,橢圓形,幼時綠色,成熟後紅色,具1顆種子;種子長5毫米,種皮暗紅色,微具光澤。 [1]  花期4-5月;果期7-9月。 [5]  [12] 

尖瓣瑞香產地生境

尖瓣瑞香分佈於中國湖北、四川、雲南等省區。生於海拔1400-3000米的叢林中,俄羅斯阿爾泰和蒙古西北部也有分佈。 [7] 

尖瓣瑞香生長習性

尖瓣瑞香喜散射光照,怕強烈的陽光直射,喜温暖的環境和肥沃疏鬆、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 [8] 

尖瓣瑞香栽培技術

尖瓣瑞香選地

尖瓣瑞香盆土宜選用肥沃、疏鬆、透氣好的沙壤土,可選用腐葉土、園土和沙混合配製的培養土,最好加入適量的腐熟的餅肥。 [2] 

尖瓣瑞香栽植

尖瓣瑞香應在春、秋季栽植。地栽時應選在半陰環境.且排水良好的地方。在南方地區可地栽觀賞。在北方地區宜盆栽,室內越冬。 [2] 

尖瓣瑞香撫育

光照與温度生長適宜温度10-15℃。生長期內應放在陽光充足處。夏季需要遮蔭或放在樹下疏萌處,避免強陽光直射,井置於迎風陰涼處。 [2] 
澆水與施肥載植後澆透水。春季2-4月花期過後,瑞香開始萌發生長新枝葉,此時不能缺水,保持盆土濕潤。澆水一般要澆過路水,即澆後多餘的水從盆底馬上流山,因此必須保證盆土疏鬆、排水好。夏季幾乎處於休眠狀態30℃以上,此時澆水應遵循“寧幹勿濕”的原則,少澆多噴,使盆土略幹,周圍空氣濕度增加,既降低了高温氣候,又可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秋季為孕蕾期,不叫水大,否則易使瑞吾變生殖生長為營養生長,影響來年開花。一般此期依照“乾透澆透”的原則,冬季為了保證其冬末春初開好花,水要跟上,但水温應接近室温,一般每週1次水或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施肥結合澆水,上盆或栽植時施好底肥,馬蹄片墊底較好。忌施人糞尿,平時洗稀薄的礬肥水,花期應施一些磷、鉀肥,花後則以施氮肥為主,保證營養生長的需要。炎夏季節禁止施肥。 [2] 
整形修剪主要將影響株形的枝條修去,如干枯枝、病弱枝、過密枝、徒長枝等,使株形優美,觀賞性強。
[2] 

尖瓣瑞香主要價值

尖瓣瑞香全株可入藥,其味辛、苦,性温,具有祛風除濕、行氣止痛、發汗解表、止咳祛痰、温中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外感風寒等症狀。 [9]  其株形美觀,可作為庭園觀賞樹,其莖皮纖維可做造紙原料, [10]  其花含芳香油。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