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尖子木

(中藥)

鎖定
尖子木,是野牡丹科尖子木屬灌木植物。尖子木的莖四稜形或鈍四稜形,常具槽;葉卵形、窄橢圓狀卵形或近橢圓形,具不整齊小齒;花萼窄漏斗形;花瓣紅或粉紅色,或深玫瑰紅色,卵形;子房無毛;蒴果倒卵圓形,頂端具胎座軸;宿存花萼較果長,漏斗形;花期為7-9月,果期為1-5月。 [2] 
尖子木產於中國西藏、貴州、雲南、廣西等地,尼泊爾、緬甸、越南也有分佈。尖子木生於山谷密林下,陰濕處或溪邊;也生長於山坡疏林下,灌木從中濕潤的地方; [3]  喜温涼濕潤的氣候,耐瘠耐寒。 [4] 
尖子木味苦,微甘,性涼,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消腫解毒的功效;主治濕熱瀉痢、月經過多、瘡腫、跌打腫痛等。 [5]  除此之外,尖子木的花大且美麗,是優良的庭園觀花植物。 [6] 
中文名
尖子木
拉丁學名
Oxyspora paniculata DC.
別    名
小煨罐
暴牙郎
秤桿菜
酒瓶果
映山紅 展開
別名
小煨罐
暴牙郎
秤桿菜
酒瓶果
映山紅
滿山紅
遍山紅 收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桃金娘目
野牡丹科
尖子木屬
尖子木
分佈區域
西藏、貴州、雲南、廣西
中藥名稱
尖子木
採收時間
7-9月採收全株;根全年可採挖
用    量
15-30g;外用適量

尖子木植物特徵

灌木,高1-2米,稀達6米;莖四稜形或鈍四稜形,通常具槽,幼時被糠秕狀星狀毛及具微柔毛的疏剛毛。葉片堅紙質,卵形或狹橢圓狀卵形或近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長12-24釐米,寬4.6-11釐米,稀長32釐米,寬15.5釐米,邊緣具不整齊小齒,7基出脈,葉面被糠秕狀鱗片或幾無,基出脈下凹,背面通常僅於脈上被糠秕狀星狀毛,脈明顯,隆起,細脈與側脈垂直;葉柄長1-7.5釐米,有槽,通常密被糠秕狀星狀毛,槽內被具微柔毛的剛毛。由聚傘花序組成的圓錐花序,頂生,被糠批狀星狀毛,長20-30釐米,稀較短,基部具葉狀總苞2;苞片和小苞片小,披針形或鑽形,長1-3毫米;花萼長約8毫米,幼時密被星狀毛,以後漸脱落,狹漏斗形,具鈍四稜,有縱脈8條,裂片扁三角狀卵形,長約1毫米,頂端急尖,具突起的小尖頭;花瓣紅色至粉紅色,或深玫瑰紅色,卵形,長約7毫米,於右上角突出1小片,頂端具突起的小尖頭並被微柔毛;雄蕊長者紫色,藥隔隆起而不伸長,短者黃色,藥隔隆起,基部伸長成短距;子房下位,無毛。蒴果倒卵圓形,頂端具胎座軸,長約8毫米,直徑約6毫米;宿存萼較果長,漏斗形。花期7-9月,稀10月,花期為7-9月,果期為1-5月。 [2] 

尖子木產地生境

尖子木產於中國西藏、貴州、雲南、廣西等地,尼泊爾、緬甸、越南也有分佈。尖子木生於海拔500-1900米山谷密林下,陰濕處或溪邊;也生長於山坡疏林下,灌木從中濕潤的地方; [3] 

尖子木生長習性

喜温涼濕潤的氣候,耐瘠耐寒。 [4] 

尖子木主要價值

尖子木藥用價值

入藥部位
全株。
性味
味甘、微澀,性涼。
歸經
歸大腸、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涼血止血。
主治
用於痢疾,疔瘡,腹瀉,吐血,尿血,月經過多,產後紅崩,帶下,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5] 
用法用量
15-30g;或研末。外用:適量,搗碎或研末撒。
採集加工
7-9月採收全株。根全年可採挖,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尖子木觀賞價值

尖子木的花大且美麗,是優良的庭園觀花植物。 [6] 
參考資料
  • 1.    尖子木 Oxyspora paniculat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2-09]
  • 2.    尖子木  .植物智.2023-04-13[引用日期2023-04-13]
  • 3.    徐曄春,朱根發編著,觀賞植物原色圖譜,4000種權威版,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2,第251頁
  • 4.    吳建勇主編;玉溪林業局編著,雲南玉溪園林綠化植物圖鑑,雲南科技出版社,2016.02,第223頁
  • 5.    李晚誼編,雲南藥用植物,2,英漢對照,雲南科技出版社,2014.06,第94頁
  • 6.    朱純主編,廣東野牡丹科植物與開發應用,貴州科技出版社,2009,第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