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尖吻蝮

鎖定
尖吻蝮(學名:Deinagkistrodon acutus)俗稱五步蛇,是蝰科尖吻蝮屬的中大型管牙類毒蛇。頭大,明顯呈三角形,吻尖上翹,具頰窩。幼體頭背淺褐色,體背粉棕色,尾尖淺黃色。隨着年齡增長,體色逐漸加深,成年後頭背呈黑褐色,體背呈棕褐色,上有20對左右對稱的三角形深色斑,三角形色斑邊緣呈黑褐色,內部為深褐色,尾尖轉為黑褐色。腹面白色,具有如棋盤般交錯排列的黑褐色斑。
棲息於潮濕,陰涼的山林中。主要捕食小型齧齒動物、幼體亦捕食蛙類、蜥蜴、蛇類甚至小型無脊椎動物。在中國廣泛分佈於長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在中國以外分佈於越南北部、老撾。
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23年6月30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中文名
尖吻蝮 [1] 
拉丁學名
Deinagkistrodon acutus
別    名
五步蛇
蘄蛇
白花蛇
百步蛇
外文名
Chinese Moccasin
國際瀕危等級
易危(VU) [8]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蝰科
尖吻蝮屬
尖吻蝮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蛇亞目
亞    科
蝮亞科
亞    種
[11] 
分佈區域
亞洲
命名者及年代
Günther, 1888 [11] 
保護級別
“三有”保護 [7] 

尖吻蝮物種學史

尖吻蝮原隸屬於廣義蝮屬Agkistrodon(sensu lato)。Gloyd在1979年以尖吻蝮獨特的形態,建立了單型屬——尖吻蝮屬Deinagkistrodon
在第三紀早期的始新世屬乾燥、亞熱帶的中國東南部為尖吻蝮的起源地。古地理的研究表明,從早第三紀晚第三紀,中國東南、南部、西南部,地勢平坦,起伏不大,為乾燥的亞熱帶氣候,適宜於尖吻蝮的生活,尖吻蝮在始新世起源後,由於受高緯度氣候的限制,它只能在低緯度地區擴散。到漸新世,由於印度板塊與中國大陸的碰撞,引起了青藏高原的隆升,隨後的某一時期,當尖吻蝮擴散至此時,隆升的高原阻止了它進一步向西擴散,形成了尖吻蝮在大陸現今的分佈格局。至於該種在台灣的分佈可作如下解釋,地質資料顯示,台灣在晚第三紀時才聳立成島嶼,在島嶼與大陸第一次分離時尖吻蝮可能還未進入該島。第四紀,自然界經歷了多次海退和海侵冰期間冰期、地殼上升和下降等的交替變化的影響,台灣島嶼與大陸亦出現了數次的分離和聯接,尚未徹底隔離,而尖吻蝮在其中的某一時期進入該島直到晚更新世(約39000年前),世界上發生了最大的一次海侵——里斯一武木間冰期的海侵和隨後台灣海峽的斷裂,台灣遂與大陸徹底隔離,生活於該島上的尖吻蝮亦開始與大陸種類隔離,但在如此短的時間裏是不可能形成獨立的物種的。 [2] 

尖吻蝮形態特徵

尖吻蝮鱗被

尖吻蝮
尖吻蝮(7張)
體型粗大,雄性最大體全長1541毫米,雌性最大體全長 1403毫米。頭大,明顯呈三角形;頸較細;尾較短而細。頭背有9枚大鱗,富有疣粒;吻鱗高,上部窄長,構成尖吻的腹面;鼻間鱗1對,窄長,構成尖吻的背面;前額鱗長,略呈三角形;眶上鱗寬;眶下鱗1枚,較大。鼻鱗大,分為前後兩半,前半大於後半,鼻孔開口朝後略偏外;頰窩下鱗2枚,前枚較大,後枚較小,往往被下枚眶前鱗及眶下鱗前段遮蓋;頰鱗3~6枚,上枚明顯大於其餘幾枚;眶前鱗2枚,上枚較大;眼較小,瞳孔直立呈紡錘形;眶後鱗1枚,後端嵌入顳鱗間;顳鱗數變化較大。上唇鱗7枚,偶有6或8枚;第2枚較高,向上構成頰窩前緣;第3、4枚最大,位於眼正下方。下唇鱗10~11枚,個別為9或12枚,第1對在額鱗後相切,前2~3對切頷片;枕區及顳區各小鱗間起強稜或具結節的強稜。頷片1對,前寬後窄;頷部其他小鱗排成5~6排,正中者往往成對排列,形成頷溝。背鱗21(22,23)-21(23)-17(18,19)行,最外1~3行具弱稜,其餘均為較強的、具結節的稜。雄性腹鱗152~169枚,雌性腹鱗162~172枚;肛鱗完整;雄性尾下鱗50~61對,雌性尾下鱗43~63對,少數成單行。尾後段側扁,尾尖最後一枚鱗側扁而尖長。 [5] 

尖吻蝮色斑

尖吻蝮幼體
尖吻蝮幼體(3張)
幼體頭背淺褐色,體背粉棕色,尾尖淺黃色。隨着年齡增長,體色逐漸加深,成年後頭背呈黑褐色,體背呈棕褐色,身體及尾背面有20多個方形大塊斑,邊緣色深,中間色淺,前後兩個方斑以尖角彼此相連,形成明顯的“X”形斑,有的塊斑不完整,呈“乙”字形。腹面白色,有排列不規則、大小不一致的黑褐色斑塊,腹鱗兩側斑塊較大,略呈縱行。頭背黑褐色,頭自吻鱗經眼斜至口角以下為黃白色,偶有少許黑褐色點;頭腹及喉部為白色,散有稀疏黑褐色粉塵狀點斑。尾背後段純黑褐色;尾腹面白色,散有疏密不等的黑褐色點斑。 [5] 

尖吻蝮頭骨

尖吻蝮頭骨背面觀(A)腹面觀(B) 尖吻蝮頭骨背面觀(A)腹面觀(B)
頭骨寬長比約為0.6。後額骨短小,不與額骨接觸;頂骨骨嵴特別明顯,呈寬”T”形;鱗骨後末端超出腦匣。翼骨齒列後末端超出翼骨與外翼骨關節處後端;外翼骨前外側突寬;基枕骨和基蝶骨突起均發達。齶骨高而尖,具齒5枚;翼骨齒15枚;下頜骨齒15枚。 [5] 

尖吻蝮半陰莖

尖吻蝮半陰莖 尖吻蝮半陰莖
收縮態半陰莖長達第11~13對尾下鱗,分叉於第4對尾下鱗,基部裸露無刺。遠端被萼,近端具刺,萼區和刺區面積約等,分界線明顯;萼片邊緣光滑,在遠端和靠近精溝處變小;刺區有刺60~70枚,分佈於半陰莖外側的刺略大於靠近精溝處的刺。精溝分叉於第4對尾下鱗,向上直達兩葉頂端,溝唇明顯。半陰莖大牽引肌起於第26對尾下鱗,分叉長2~4對尾下鱗。 [5] 

尖吻蝮棲息環境

一般棲息於海拔100~1700米的丘陵或山區。常見於林木茂盛、陰濕的地方,曾發現於大的岩石縫中、路邊岩石下、草叢中、玉米地內、草棚糞堆內、公路上、住宅附近或室內。 [5] 

尖吻蝮生活習性

尖吻蝮食性

尖吻蝮食性較為多樣,已記錄的捕食對象有鼠類(社鼠、黃胸鼠、針毛鼠、大足鼠等)、兩棲類(黑斑側褶蛙棘胸蛙澤陸蛙中華蟾蜍湍蛙等)、蜥蜴類(石龍子、草蜥、龍蜥)、蛇類(赤鏈蛇烏梢蛇等)、鳥類、昆蟲(蝗蟲、金龜子等)、魚類(黃鱔、泥鰍等)。尖吻蝮屬於坐等式捕食者,其捕食行為模式與絕大多數蝰科蛇類的一般性模式一致,分為定位、警戒、轉頭、接近、預備、攻擊、再接近、搜尋及吞嚥等9個階段。 [5]  [4] 

尖吻蝮冬眠

每年的10月份,尖吻蝮隨着氣温的下降,開始進行頻繁的活動、為越冬積蓄能量。從11月中下旬陸續進入冬眠。尖吻蝮越冬的洞穴大多位於避風利水的向陽山坡半山腰附近,洞穴朝南或東南朝向,成蛇和幼蛇大致在相近的地方越冬。越冬洞穴多選擇以樹倒後所形成的樹根洞,或竹根、樹根腐爛形成的洞,少部分選擇其它動物遺棄的洞穴,如鼠洞,極少選擇石縫。越冬場所周圍環境為下疏上稍密的林地,也有為接近裸露的山坡,前者避風,有少量光照,後者光照較充足,但洞穴都是在避風拐角處。
冬眠期中,大部分尖吻蝮是單條藏匿於洞穴中,少部分是雌雄成對,或數條幼蛇在一起,極少的與其它蛇類在一起。尖吻蝮屬於兼性冬眠動物,在整個冬眠期間並非均處於深眠狀態,當氣温回升或偏高時,特別是氣壓低、氣候悶熱時,小部分蛇會暫時驚醒游出洞外或將頭伸出洞口,而後入洞繼續冬眠。3月初驚蟄以後,氣温回升,大地回春,便漸醒眠。但3月份天氣往往乍暖還寒,氣温變化較大,故尖吻蝮只是在越冬窩穴附近覓食、活動,遇到返寒天氣,即及時返回窩穴中,到4~5月份時,氣候適宜,氣温相對穩定,尖吻蝮才相繼離開越冬的山坡,遊向山下。 [3] 
尖吻蝮自然越冬洞穴結構示意圖(單位cm) 尖吻蝮自然越冬洞穴結構示意圖(單位cm)

尖吻蝮分佈範圍

在中國分佈於四川、貴州、重慶、廣西、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廣東、福建、安徽、台灣。中國以外分佈於越南、老撾。 [5] 
尖吻蝮分佈範圍 尖吻蝮分佈範圍

尖吻蝮繁殖方式

卵生。在其活動季節均見到有交配現象,曾觀察到在8~9月產卵4~20枚,卵長橢圓形,長徑40~45毫米,短徑25毫米;產4枚者,長徑48~59毫米,短徑23~27 毫米。孵化期約1個月,且有護卵行為。 [6] 

尖吻蝮保護現狀

尖吻蝮保護級別

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23年6月30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未經批准私自捕捉、飼養是違法的; [7] 
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1年 ver 3.1)——易危(VU); [8] 
已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瀕危(EN)。 [9] 

尖吻蝮主要威脅

種羣數量呈下降趨勢,森林採伐和城市化導致的棲息地質量衰退以及破碎化是該物種面臨的主要威脅,同時在一些地區還受到以食用、藥用為目的過度捕捉。據報道,在1990年~2000年有4195條個體從中國出口。 [8] 

尖吻蝮毒理研究

尖吻蝮頭部局部剖開示毒器構造 尖吻蝮頭部局部剖開示毒器構造
尖吻蝮的毒液以血循毒素為主,主要為強烈的抗凝血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毒素,且排毒量巨大。被咬後通常傷口紅腫、疼痛、流血不止。不久後傷口周圍出現血水皰,全身出現內出血(紫癜)。嚴重者會出現組織壞死、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被尖吻蝮咬傷,不可用刀片劃開傷口擴創,這會導致血流不止且傷口久久不可癒合。亦不建議長時間用繃帶結紮傷口,否則可能會由於局部毒液濃度過高而造成組織壞死。應及時趕往附近醫院注射抗蛇毒血清。 [10] 
參考資料
  • 1.    Deinagkistrodon acutus (ploskolebec nosorohý)  .Obrázek | BioLib.cz[引用日期2023-12-12]
  • 2.    郭鵬,張服基.尖吻蝮屬和中國產亞洲蝮屬的系統發育和生物地理學探討[J].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02):378-381.
  • 3.    張世能.尖吻蝮自然越冬洞穴的結構觀察[J].動物學雜誌,2002(02):55-57.DOI:10.13859/j.cjz.2002.02.015.
  • 4.    林植華,樊曉麗,計翔.尖吻蝮和舟山眼鏡蛇初生幼體的捕食性攻擊行為[J].生態學報,2010,30(09):2261-2269.
  • 5.    郭鵬,劉芹,吳亞勇,祝非,鍾光輝.中國蝮蛇:科學出版社,2022
  • 6.    趙爾宓.中國蛇類.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2
  • 7.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告(2023年第17號)(發佈調整後的三有名錄)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引用日期2023-12-13]
  • 8.    Chinese Moccasin  .IUCN[引用日期2023-12-13]
  • 9.    王躍招,蔡波,李家堂.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 第三卷 爬行動物(上冊):科學出版社,2021
  • 10.    齊碩.常見爬行動物野外識別手冊.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9.6
  • 11.    Deinagkistrodon acutus  .The Reptile Database[引用日期2023-12-1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