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尖刀蟶

鎖定
左右兩殼相等,殼薄而窄長,側扁,長度、高度和寬度之間的比例約為5.5:1.9:1。淡黃色無斑點。貝殼前端稍尖,後端較圓,前端小於後端,前端開口較大,後端開口狹縫狀,兩殼在腹緣合攏。背緣和腹緣近似平行。
拉丁學名
Cultellus scalprum(Gould)
別    名
劍蟶
動物界
分佈區域
中國南海和印度尼西亞、新加坡
中文學名
尖刀蟶

尖刀蟶形態特徵

左右兩殼相等,殼薄而窄長,側扁,長度、高度和寬度之間的比例約為5.5:1.9:1。淡黃色無斑點。貝殼前端稍尖,後端較圓,前端小於後端,前端開口較大,後端開口狹縫狀,兩殼在腹緣合攏。背緣和腹緣近似平行。殼頂位於背面靠前方約1/4處,殼頂的近後緣有狹三角形的黃褐色至棕褐色的韌帶,韌帶長為貝殼長的1/8~1/7。殼面稍凸,光滑。同心生長線細密。自殼頂起斜向腹緣,中央部略有縊痕,但不如縊蟶明顯。殼面有自殼頂向腹緣呈放射狀的細弱放射肋14~24條,小個體較少。殼前端殼皮明顯,殼緣四周有薄的延伸出來的殼皮。殼面淡黃綠色。 殼內麪粉白色,略有光澤。鉸合部左殼上有3枚主齒,中間一齒分叉呈“Y”字形,右殼具主齒2枚,呈鐮形片狀。鉸合齒前腹方有卵圓形的前閉殼肌痕。殼頂內下方有前收足肌痕和緊靠下方的伸足肌痕。距後端1/3處有近似三角形的後閉殼肌痕,緊靠其前方有一月牙形的後收足肌痕。外套痕清楚,呈“U”字形。外套竇較淺。 [1] 

尖刀蟶地理分佈

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熱帶種。分佈於中國南海和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國。廣東、福建和浙江沿海廣泛分佈,以霞浦縣福寧灣產量較大。 [1] 

尖刀蟶生活習性

棲息於中潮區,低潮區至潮下帶淺海,以中潮區下部為主。在潮下帶0.3~7.2米水深都採到尖刀蟶。尖刀蟶棲息的底質以泥為主,泥沙混合底質也能生活。在底質中營穴居生活,鑿穴深度一般為10~25cm。 潛泥穴居的尖刀蟶,靠出入水管的水流進行攝食、呼吸和排泄等活動。出入水管在灘塗面上留下二個孔洞。但這二個孔一般不易觀察到,只有在積水的凹窪中才能看到。洞為橢圓形,一大一小,大孔為入水管伸縮處,小孔為出水管所留下的。 尖刀蟶有築“巢”的現象。在其棲息點的塗面,出入水孔的周圍有一圈環繞自身的呈橢圓形“巢”,它並不突出塗表,但質地較鄰近塗面的底質稍硬,粘性也較強。 尖刀蟶的攝食強度大,食物以硅藻為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