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

鎖定
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是由一對齒數相差很少的內齧合齒輪和輸出機構組成的行星齒輪傳動。
中文名
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
外文名
Less tooth differential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本    質
行星齒輪傳動
解決辦法
採用短齒並進行適當的變位
通常齒數
1~4

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簡介

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通常齒數差為1~4。外齒輪通過軸承和偏心套裝在減速器的輸入軸上。為了平衡部分慣性力和提高承載能力,通常採用兩個外齒輪,偏心套上有兩個偏心並互成180°。內齒輪大多固定不動。輸出機構將外齒輪的轉動通過銷軸傳到輸出軸上,並保持它的角速度不變。常用的輸出機構有銷軸式和浮動盤式等 [1] 

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結構和原理

少齒差行星傳動是普通行星傳動的一種演化型式,其結構較普通行星傳動更加簡單,包括內齒圈、行星架、行星輪、盤形輸出軸。這種結構行星架是主動件,行星輪是從動件,和普通行星傳動相反。 
雙萬向聯軸器的結構不僅軸向尺寸大,而且不能用於多個行星輪的場合,現已基本不用。用得最廣泛的是孔銷式盤形輸出機構。在行星輪的輻板上沿圓周均勻分佈有若干個銷孔,在輸出軸的圓盤的對應位置均勻分別有同樣數量的圓柱銷,將圓柱銷插入行星輪的銷孔中。 
內齒圈和行星輪的中心距(即行星架的偏心距)必須等於銷孔和銷軸半徑的差,這樣就能保證銷孔和銷軸始終保持相切,行星輪就能夠推動盤形輸出軸等速同向轉動。這時內齒圈中心、行星輪中心、銷孔中心和銷軸中心正好形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 

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應用

行星傳動廣泛應用於動力傳動的行星減速器中,其具有尺寸設計緊湊、重量輕、傳動功率大等優點。少齒差行星傳動是行星傳動的一種特殊型式。行星輪的運動是自轉和公轉的複合運動,其傳動比的計算比較複雜。

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單級傳動

漸開線少齒差單級傳動一般採取的傳動比為20~100以上,效率為0.8~0.9。它的齒輪可用一般齒輪機牀加工。如外齒輪的齒數為Z0,內齒輪的齒數為Zb,則內齒輪固定時,輸入軸和輸出軸的傳動比ib=-Z0/(Zb-Z0);輸出軸(F)不動時,輸入軸和內齒輪的傳動比iF=Zb/(Zb-Z0)。內、外齒輪的齒數差越少,每級傳動得到的傳動比越大,但齒數差少到一定程度時,例如採用壓力角為20°的標準漸開線齒輪,當內齒輪數少於180、齒數差少於5~7時,內齧合齒輪就會產生齒形重疊干涉。解決的辦法是採用短齒並進行適當的變位 [3] 
參考資料
  • 1.    戴紅娟, 周紅良, 曾勵. 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技術現狀及發展[J]. 機械工程師, 2005(12):32-33.
  • 2.    朱才朝, 黃健, 唐倩. 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實際接觸齒數及載荷分配的研究[J]. 中國機械工程, 2002, 13(18):1586-1589.
  • 3.    張文照. 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J]. 中國機械工程, 1984(5):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