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少年中國晨報

鎖定
《少年中國晨報》,美國華文日報。孫中山在舊金山創辦的同盟會機關報。 [1] 
中文名
少年中國晨報
語    種
中文
類    別
華文報紙
主辦單位
中國同盟會舊金山分會
創刊時間
1910年8月19日
出版週期
日報
歷史沿革
1909年,孫中山由歐赴美,建議將少年學社的《美洲少年》週刊改為日報,並親自領導在同盟會會員中集資,每股1美元,第1期即籌得3000餘元,於1910年3月成立報社,同年8月19日(舊曆七月十五)出創刊號(80年代該報自稱創刊於1909年12月16日,原因待考)。名稱則按少年學社之英譯名定為《少年中國》(The Young China);鑑於當時舊金山各華文報紙均午間出版,該報首創於早晨出版,乃於發刊弁言標題之“少年中國”四字之下以小字加綴“晨報”二字。(後該報出現過在內頁報眉使用“少年中國晨報”、在英文名稱下小字加註Morning Paper等形式,並於1985年3月29日起在第1版報頭上也使用了孫中山遺墨集成的《少年中國晨報》,英文名The Young China Daily)。創刊號上黃超五寫的《少年中國晨報發刊弁言》,號召“傾覆現在強權專制惡劣貪淫之大清政府”,“恢復我中華祖國”,“回覆我民族獨立之性”。 [1] 
由少年中國晨報有限公司負責經營。初時黃伯耀(Bock You Wong)任總理兼營業部及翻譯員,黃超五任總編輯,李是南(See Nam Lee)任副刊和新聞編輯,黃芸蘇、崔通約、伍平一、張藹藴、馬禮馨、劉滌寰等先後任主筆。該報與同盟會和後來的國民黨中央的關係,曾由孫中山裁定:用人、行政歸股東,言論歸黨。1926年雖又有董事會所謂一切歸董事會主管的決議,實際上一直受中國國民黨中央控制。國民黨在美組織分裂為兩派期間,該報為右派所掌握,同左派的《美洲國民日報》相抗衡。 [1] 
1927年起發生寧陽會館抵制少年中國晨報事件。緣起是該報批評寧陽會館“盤踞中華會館首席”,引起該會館宣佈抵制該報;不少人迫於形勢而退股、退訂、退廣告,使該報營業大受影響。雖經中華會館、各會館、一些僑領和當時中國政府駐舊金山領事的調解,均徒勞無功。直到1935年經廣東省主席派人前往調停,雙方才達成協議。這一延續8年的糾紛基本上是美國華僑社會內有外來力量支持的集團同傳統地方勢力矛盾的表現。 [1] 
負責人多次變動,但一直執行中國國民黨中央的宣傳政策。70年代時宣稱要“號召團結海內外華胄力量,匯成反共洪流”,80年代又説“凡一切共產暴政,必口誅筆伐,不稍容情”。由於其明顯反共的立場和編輯方面的保守落後,從60年代起已形衰落,靠產業入息始得維持。又因1962年編印英文週刊造成巨大虧損等原因,債台高築。國民黨當局在陸續關閉其他一些海外黨報情況下,卻幾次派人注資力圖挽救。1970年,由台灣《中央日報》和在美國民黨員集資15萬美元承購,但起色不大。1986年,台灣當局再次注資和派人前往改組、加強。此後即將篇幅由對開3張12版增至6張24版,擴大了新聞版面和改進編排,並於1986年4月1日增出洛杉磯版(英文名China Daily News)。但終於未能挽回頹勢,兩地版同時於1991年4月1日停刊。停刊前董事長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曾任海外黨務委員會主任的陳裕清(1918- ),社長徐紹銘,總編輯王紹志。由創刊起延續共82年,為美國存續時間最長的華文報紙。 [1] 
參考資料
  • 1.    《華僑華人百科全書·新聞出版卷》編輯委員會.華僑華人百科全書 新聞出版卷: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年05月: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