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宦官

(中國古代專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僕)

鎖定
宦官,又稱太監,是中國古代專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僕。 [5]  宦官在先秦和西漢時期並非全是閹人,自東漢開始,宦官則全由閹人擔任。又稱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等。 [11]  在東漢、唐、明等朝代存在着宦官掌握國家政務大權的情況。
中文名
宦官
外文名
Eunuch
定    義
中國古代專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僕
別    名
太監
宦者
別    名
中官
內臣
俗    稱
公公、老公、伴伴
開始朝代
商朝
代表人物
蔡倫鄭和李連英

目錄

  1. 1 稱呼
  2. 2 制度
  3. 3 歷史
  4. 先秦
  1. 秦漢
  2. 遼宋
  1. 近代
  2. 4 影響

宦官稱呼

“宦”,星座之名,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而用以為帝王近幸者的名稱。太監即宦官,在不同朝代有多種紛繁的稱呼,又稱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中監、內監、巷伯、中涓、中貴涓人、中涓、寺人、婦寺、小人、小臣、中人、中臣、宦豎、閹人、寵臣、黃門 [12]  、倖臣、常侍、閽人、中使、刑人、刑餘 [4]  等。
1912年攝於奧斯曼帝國
1912年攝於奧斯曼帝國(2張)
“太監”本為官名,唐高宗時,改殿中省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監,少監,隋、唐有大監,“大”或作“太”,與閹人無關。明代內廷有十二監,主官稱太監。只有地位較高的內監被稱為“太監”。清朝時所有宦官都稱為太監,宦官與太監遂為同義詞

宦官制度

在中國,商朝時的甲骨文中曾出現“凸刀”字,其義與閹字相通,可見當時已有將人閹割;但未見有將他們作宮廷內侍的記述。西周時開始有使用閹人的記載,《周禮》內有“宮者使守內,以其人道絕也”。當時的閹人被用來作“寺人”、“內豎”、“閽人”等職,但是人數不多且地位低下,只是負責雜役、傳令等工作,是家臣的一種。隨着專政王權的發展,到了戰國、秦朝時,受宮刑的人大量增加,使用閹人的機構亦增多,閹人當政亦開始出現。
宦官之名出自拱衞在天帝星旁一個叫“宦者”的星座。至東漢時,規定宦官全部要用閹人,大規模宦官當政亦在當時首次出現,東漢末年成為宦官與外戚之間彼此廝殺的舞台,稱為“第一次宦官時代” [11] 
唐代開始有所謂的“市舶宦官”,即“中人之市舶者”,專門負責管理東南沿海地區海外貿易,《資治通鑑》亦載:“唐置市舶使於廣州,以收商舶之利,時以宦者為之”。韋某是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市舶宦官。唐肅宗時,設觀軍容使,專以宦官中的掌權者充任,作為監視出征將帥的最高軍職。從德宗朝開始,宦官掌握了神策軍、天威軍等皇帝的禁衞機構,其中的護軍中尉中護軍等要職均由宦官擔任。宦官掌握皇帝的禁衞機構,甚至廢立皇帝。 [2]  [6-7] 
宋代對宦官參政防範較嚴,趙匡胤不允許宦者“預政事”,宦官到一定年資必須轉出外任。故宋代雖有童貫梁師成等禍國的宦官,但宦官之權力並沒有凌駕於宰相之上的權勢。
至明朝時,宮廷內設十二監二十四衙門,提領者被稱為掌印太監,俱由宦官出任。低階宦官名“少監”、“中監”,高階宦官是“太監”;於是“太監”變成了高級宦官的稱謂,後來成了對宦官的統稱。宦官在明代發展至頂峯,雖然明太祖明令禁止宦官干政,但明成祖奪權後開始重用宦官。明初交趾監軍馬騏激發交趾人起兵脱離中國獨立,明末時曾經有過宦官數萬名,據王世貞《龠山堂別集·中官考十》記載:“南海户淨身男九百七十餘人復乞收入。”宦官遍佈政府各部門,以太監充任的特務分佈全國,尤其是天津、泉州、寧波、廣州等對外商船貿易海港港口必定派駐“税監”太監,稱為“第三次宦官時代”。崇禎多次怒斥太監:“將我祖宗積蓄貯庫傳國異寶金銀等,明比盜竊一空。”
王夫之在《沿書引義·舜典四》中針對太監議論:“宮刑施之,絕人生理,老無所養,死無與殯。無罪之鬼,無人除墓草而奠懷染。故宮者,均於大辟也。且宮刑之後,二氣時乖,肢體外痿,性情內琢。故閹瘸之子,豹聲陰鷙,安忍無親。且刑人並齒於天地之間,人道絕而發已凋、音已雌矣,何懼乎其不冒死而求逞於一朝,而又美其名曰,姑且憐其無用,引而置之官府之間,不知埋下禍根深矣。宦寺之惡,甚於士人,只因其無廉隅之借,子孫之慮耳,故憫不怕死,何況乎其以淫而在傍君主之側耳。”
到清朝時,宦官統稱為太監。清初模仿明朝制度,設立十三衙門(明為“二十四衙門”)統管太監事務。順治末期一度出現權監吳良輔,深為皇帝倚重。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治,也結束了延續數千年之久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宦官制度。民國初年袁世凱稱帝時,宣佈宮中永遠不用宦官,宮中僕役全部由女官擔任。 [3]  偽滿洲國仍有少量太監,抗戰勝利後太監製度成為歷史。

宦官歷史

宦官先秦

宦官在中國出現的很早,根據現有的資料推測,大約早在夏商的宮廷中可能就有了宦官的存在。周朝及各諸侯國大都設置了宦官。《詩經》《周禮》《禮記》中都有關於宦官的記載。

宦官秦漢

宦官一般由身份卑賤的人充當。其來源以宮刑的罪人充任,或從民間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選。秦漢以後,宦官制度更加詳備,宦官作為一種特殊政治勢力,對許多朝代政局產生重大影響 [1] 
秦國嫪毐假冒宦官,受太后寵幸,權勢顯赫,封為長信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宦官由少府管轄。 [9]  秦始皇死後,宦官趙高亂政導致秦朝滅亡。 [10] 
漢高祖劉邦鑑於秦亡教訓,間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制宦官勢力。直到呂后臨朝,重用宦官張釋,並將其封侯,成為了後世漢代宦官專權的肇始。 [14]  漢宣帝開始,宦官弘恭石顯等長久掌管中央政權的機要部門,以至於漢元帝即位後,政事無論大小都委任宦官石顯決斷,導致宦官專權。 [13] 
東漢開始,侍從皇帝的宦官專由閹人充任(“宦官悉用閹人,不復雜調它士”)。他們傳達詔令,掌理文書,左右皇帝視聽。皇帝常利用宦官牽制外戚士大夫,造成宦官集團專政局面。 [11] 

宦官

唐代設內侍省,其長官為監及少監。宦官由內侍省、掖廷局、宮闈局奚官局內僕局內府局管理。掌管宮內的簿冊、門衞、病喪、倉庫供應等事項。各局長官稱令或丞。
  • 唐太宗時,對宦官限制較嚴格,規定內侍省宦官最高官階為三品,數額亦有限制。太宗死後,制度漸弛。
  • 唐中宗時,宦官總數增至3000名,被授七品以上者多達千人。
  • 唐玄宗時,宦官多而濫,僅四、五品者就在千人以上。授予三品左(右)監門將軍銜者大有人在。
  • 安史之亂後,宦官勢力膨脹,部分宦官還染指軍權。
唐德宗一朝開始,宦官掌握了神策軍、天威軍等皇帝的禁衞機構。軍中的護軍中尉中護軍等要職均由宦官擔任。 [2] 
唐代中後期,李輔國,第一個跳出來想專權的大宦官,靠討好唐肅宗,得到機會,但同時分權的還有張皇后,當擁立誰為太子時,張皇后站錯了隊,於是李輔國又成了擁立唐代宗的功臣,但是第二個月李輔國就被唐代宗貶職發配,數月後被“盜賊”所殺,而且未留個全屍。
古代繪畫中的宦官形象 古代繪畫中的宦官形象
宦官直到唐德宗中期以後才又得到重用,因為涇卒之變中,這些宦官着實忠心耿耿了一把,德宗不敢相信大臣卻可以相信這羣宦官。但要出李輔國第二,機會依然渺茫。直到唐順宗即位,用了王叔文搞改革,要知道搞改革的最得罪人了,還盡得罪既得利益者,以太子為首的反王叔文的集團形成,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在宮裏最容易活動,唐順宗又是個全身癱瘓的植物人,被逼退位,太子即位,這就是唐憲宗。唐憲宗奪權,宦官立了功,大為重用,但是憲宗時期的宦官反而更像唐明皇時的楊思勖高力士了。俱文珍因為其他宦官表現優秀後來居上,他反而失寵了,鬱鬱而終,實際上他算幸運了,歷史證明:越是權勢大的宦官,死得越慘。
憲宗晚年又遇到了太子的問題,郭妃是郭子儀的孫女,在後宮和朝堂都形成了強大的勢力,她的兒子不即位是不行的,但憲宗不喜歡這個兒子。唐憲宗、敬宗被王守澄等宦官所殺(“上服金丹,多躁怒,左右宦官往往獲罪,有死者,人人自危。庚子,暴崩於中和殿。時人皆言內常侍陳弘志弒逆。”) [6-7] 
唐代宦官 唐代宦官
資治通鑑》記載:“自元和(唐憲宗)之末,宦官益橫,建置天子在其掌握,威權出人主之右,人莫敢言。” [7] 
唐文宗用大臣李訓鄭注,誅殺宦官陳弘志王守澄。因為大臣李訓、鄭注開始爭功,發展成勢不兩立的局面,仇士良才有了活路。仇士良眼見一代大宦官王守澄被唐文宗處死,又險些在甘露之變中做了糊塗鬼,已經極端惱怒瘋狂,但是“甘露之變”後,仇士良卻不敢廢掉唐文宗。到唐武宗時期,仇士良就被整倒了。 [8] 
到了唐朝末期最後的兩位皇帝唐僖宗唐昭宗時,宦官田令孜楊復恭專權。唐僖宗喜歡玩樂,田令孜就把唐僖宗伺候得舒服,可惜黃巢之亂打破了美夢。過了幾年苦日子的唐僖宗終於成長了一些,加上田令孜誘發藩鎮大戰,他就徹底拋棄了田令孜,田令孜逃跑,被節度使王建所殺。之後是楊復恭,這個人沒田令孜那麼張揚,但畢竟是個宦官頭子,新即位的唐昭宗只要是見了宦官就痛惡不已,於是處死了楊復恭。正應了仇士良的話,讀書多了就不妙。至於劉季述,唐昭宗的時候,唐朝已經陷入名存實亡的境地,各地藩鎮真正崛起,劉季述也無權可專了。

宦官遼宋

宋代也設內侍省,由宦官主管。但宋代宦官干政的現象不如外戚專權嚴重。而遼國,據《遼史·百官志》載,南面官諸“監”職名中,有“太監”之稱,但在具體稱呼上,僅稱監,如太府監秦翰王繼恩竇神寶童貫、李神佑、李憲李舜舉等等宦官曾領兵。

宦官

元代的太府和各監,多有“太監”一官(如儀文監、典牧監、典室監、太府監等均設太監),太監一詞並非宦官。 [5] 

宦官

電視劇中的宦官形象 電視劇中的宦官形象
明代諸監不設此官,但在宦官所領的二十四衙門,各專設掌印太監等,在宮廷內專門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明中葉以後,太監的權力擴大,擁有出使、監軍、鎮守、偵察臣民等大權。
明太祖朱元璋規定宦官不得識字,壓低其官階,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職銜,並懸鐵牌於宮門上,明示不許干政的警戒。從永樂朝始,宦官漸受重用。皇帝親信的太監經常被派出巡出洋,擔任監軍。永樂十八年(1420)設東廠,由宦官執掌,從事特務活動,諸事直接報告皇帝。宣宗時,改太監不得識字的祖制,在宮內設內書堂。令學官教授小太監識字。
成化十三年(1477)在東廠外另設西廠,以宦官任提督,加強特務統治。此外,宦官任職機構膨脹,宮廷中設有司禮、內官、御用、司設、御馬等12監。惜薪、鐘鼓、寶鈔、混堂等4司及兵仗、銀作等8局,總稱為二十四衙門,各設專職掌印太監。宦官人數激增,至明末多達數萬之眾。英宗時,掌權宦官王振網羅部分官僚為黨羽,形成閹黨,開明代宦官專政先聲。此後,宦官之禍迭起。成化年間的汪直武宗時期的劉瑾、熹宗時期的魏忠賢等,都是權傾朝野、勢力顯赫的權宦。他們專橫跋扈,排斥異己,巧取豪奪,屢興大獄,加劇了明朝政治上的腐敗,給人民帶來無窮災難。

宦官

清代“太監”一詞成為宦官的統稱,設總管太監等為首領,隸屬於內務府
宦官歸內務府管轄,具體由敬事房管理。敬事房亦稱宮殿監辦處,設總管、副總管等職。康熙時總管宦官為五品,雍正時改成四品。
裁明代“二十四衙門”為“十三衙門”,人數大幅度縮減。順治時設置宦官千餘人,乾隆年間增至3000人,直至清末未過此數。宦官升遷降調由內務府移文吏部決定。
宦官犯法,內務府可先拿後奏。嚴禁宦官干政。順治帝仿朱元璋舊制,鑄鐵碑立於交泰殿,明文規定宦官凡有不法行為,均凌遲處死。

宦官近代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治,也結束了延續數千年之久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宦官制度。偽滿洲國仍有少量太監,抗戰勝利後太監製度成為歷史。

宦官影響

黃宗羲於《明夷待訪錄》表示明朝宦官之失:“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傳,後有票擬。天下之財賦,先內庫而後太倉,天下之刑獄,先東廠而後法司,其它無不皆然。則是宰相六部,為奄宦奉行之員而已。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