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麥黃矮病

鎖定
小麥黃矮病又稱黃葉病、嵌邊黃等,是由大麥黃矮病毒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小麥上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表現為葉片變黃和植株變矮。 [1] 
小麥黃矮病主要分佈在中國西北、華北、東北、華中及華東等冬麥區、春麥區及冬春麥混種區。該病對小麥的產量影響較大,輕發生年份小麥產量損失率為3-5%,中度流行年份損失率為20-30%,大流行年份損失率為30-50%,個別病重田塊的損失率可達60%以上。 [2-3] 
小麥黃矮病的防治措施應以鑑定、選育和推廣抗、耐病豐產良種為主,從治蚜防病入手,改進栽培技術,以達到防病增產的目的。 [2] 
中文名
小麥黃矮病
外文名
Wheat yellow dwarf disease
別    名
黃葉病
別    名
嵌邊黃
為害植物
小麥
為害部位
葉片
病    原
大麥黃矮病毒

小麥黃矮病病原特徵

病原為大麥黃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簡稱BYDV),屬黃矮病毒組。根據在電子顯微鏡下,對用由麥二叉蚜傳毒的小麥黃矮病病株,經超提純所製備的抽提液進行觀察的結果,小麥黃矮病是一種球狀病毒,病毒質粒的直徑為24-30毫微米。小麥黃矮病毒感染小麥後,隨植株體內營養運轉到生長點部位。所以,抽出的新葉首先顯症,自下向上發展。在16-20℃下,病毒的潛育期為15-20天。温度降低,潛育期延長。25℃以上逐漸潛隱,30℃以上不易顯症。該菌除為害小麥外,還能侵染大麥莜麥糜子和多種禾本科雜草。 [2]  [2] 

小麥黃矮病為害症狀

小麥黃矮病
小麥黃矮病主要為害葉片,表現為葉片變黃和植株變矮。 [3]  病株葉片尖端出現鮮明的黃色,逐漸向下擴展,呈現與葉脈平行但不受葉脈限制的黃綠相間條紋。病株有不同程度的矮化。葉色的變化隨品種特性不同而不同,有的為黃色至橙黃色,有的為紅色至紫紅色。矮化程度與感病的早遲有關般苗期感病,植株明顯矮化,分櫱少,長勢差,後期不能抽穗或僅抽少量秕穗。中期發病植株較矮,新葉以下第一或第二葉變黃,能抽穗但穗小,結實率低。後期感病僅劍葉變黃,植株無明顯矮化,能正常抽穗,但穗粒少,秕粒多。 [1] 

小麥黃矮病分佈範圍

小麥黃矮病主要分佈在中國西北、華北、東北、華中及華東等冬麥區、春麥區及冬春麥混種區。 [2] 

小麥黃矮病侵染循環

小麥黃矮病初侵染源

小麥黃矮病毒的侵染循環在冬麥區,冬春麥混種區和春麥區是有差異的。 [2] 
冬麥區如中國陝西、甘肅、河南、山東、山西、河北、安徽、江蘇等省,5月中下旬,各地小麥逐漸進入黃熟期,麥蚜因植株老化,營養不良,產生大量有翅蚜向越夏寄主遷移,在越夏寄主上取食,繁殖和傳播病毒。越夏寄主包括玉米、高粱、糜子、穀子、水稻等作物以及自生麥苗和鵝觀草、野燕麥、雀麥、畫眉草、白羊草、馬唐、蟋蟀草、虎尾草等禾本科雜草。其中糜子、自生麥苗、虎尾草、小畫眉草、雀麥、野燕麥等又是小麥黃矮病毒的越夏寄主。秋季小麥出苗後,麥蚜又迂迴麥地特別是田邊的小麥上取食、繁殖和傳播病毒,並以有翅成蚜,無翅成、若蚜在麥苗基部越冬,有些地區也產卵越冬。冬前感病的小麥是第二年早春的毒源中心。返青後,在拔節期出現第一次發病高峯。發病中心的病毒隨着麥蚜的遷移擴散而逐漸蔓延,到抽穗期出現第二次發病高峯。 [2] 
冬、春麥混種區如甘肅河西走廊一帶,5月上旬,冬小麥上的麥蚜逐漸產生有翅蚜,向春小麥、大麥、玉米、糜子、高粱及禾本科雜草上遷移。晚熟春麥、糜子和自生麥苗是麥蚜和小麥黃矮病毒的主要越夏場所。9月下旬,冬小麥出苗後,麥蚜又迂迴冬小麥產卵越冬,小麥黃矮病毒也隨之傳到冬小麥苗上,並在小麥根部和分櫱節裏越冬。第二年3月中旬,越冬蚜卵開始孵化,4月中旬產生有翅蚜,遷移擴散,不斷地傳播病毒。 [2] 
春麥區較為複雜。據1965年以來的歷年調查,中國豫西關中晉南、隴東等冬麥區的麥蚜和小麥黃矮病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等春麥區的麥蚜和小麥黃矮病發生流行趨勢基本一致,説明春麥區的蟲源、毒源有可能來自部分冬麥區。但麥二叉蚜能在多年生禾本科雜草賴草、香草上產卵越冬,而香草又是小麥黃矮病毒的寄主。因此,春麥區既可能有外來蟲源及毒源,也有本地的蟲源及毒源。在流行中哪一種起主導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2] 

小麥黃矮病傳播途徑

小麥黃矮病毒不能由土壤、病棟種子、汁液等傳播,只能由麥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re)、麥長管蚜Macrosiphum granarium)、禾縊管蚜Rhopalosiphum padi)、麥無網長管蚜Acythosiphum dirhodum)及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dis)等傳播。一頭麥二叉蚜在病葉上吸食30分鐘即能獲得病毒。一頭帶毒的麥二叉蚜在健苗上吸食5—10分鐘即能使健苗感病。一頭剛產出的麥二叉蚜若蚜飼毒24小時以後,蜕皮、產仔蚜不影響傳毒。一般獲毒後的3—8天內傳毒機率較高,以後逐漸減弱,約傳毒20天,但不能終生傳毒。帶毒成蚜剛產的若蚜不帶毒。蚜卵不帶毒。 [2] 
麥蚜傳播小麥黃矮病毒的能力有明顯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在地區和年度之間有變化。在同一地區內,某些年份以麥二叉蚜傳播能力最強,某些年份以麥長管蚜傳播能力最強。在同一年份裏,有的地區以麥二叉蚜傳播能力最強,有的地區以麥長管蚜傳播能力最強。如1973年中國陝西、甘肅、河南等地測定,均以麥二叉蚜傳毒能力最強,而1974-1975年,則以麥長管蚜傳毒能力最強。但在病害流行年份,優勢傳毒媒介多為麥二叉蚜。這種與麥蚜傳毒的專化性有關的情況正在研究中。 [2] 

小麥黃矮病流行規律

小麥黃矮病在田間的發病規律一般是早播重,適期遲播輕(冬麥);點播稀植重,條播密植輕;陽坡地重,陰坡地輕;旱地重,水澆地輕;路邊地頭重,精耕細作,小麥長勢好的輕;缺肥、缺水,鹽鹼瘠薄地重。上述發病輕重的差異,主要是由麥蚜蟲口密度所決定的,與氣象因素、耕作栽培條件和毒源等也有一定關係。 [2] 
  • 麥蚜蟲口密度
從各地歷年麥蚜與小麥黃矮病發生規律調查結果看出麥蚜中麥二叉蚜蟲口密度的大小,特別是冬前越冬基數和早春蟲口密度的大小,是決定小麥黃矮病流行程度的重要條件冬前基數大,麥蚜傳播病毒的機率增大,為第二年提供蟲源和毒源的數量也大。而早春蟲口密度大,則為拔節及穗期提供大量蟲源、毒源。隨着麥蚜在田間的迅速擴散,使小麥黃矮病由點片向全田擴展。 [2] 
  • 氣象因素
影響麥蚜及小麥黃矮病發生程度的氣象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濕度。從中國陝西蒲城縣18年(截止1979年)的有關資料所做的分析中看出,頭年10月份的平均氣温和降雨量及當年1、2兩個月的月平均氣温與麥蚜及小麥黃矮病的發生程度有密切關係。這四項氣象指標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如頭年10月的月平均氣温高、降雨量小、當年1、2月的月平均氣温高,則對麥蚜取食繁殖、傳播病毒、安全越冬及早春提早活動等均較有利,這樣就容易導致麥蚜與小麥黃矮病的大流行。例如1960、1964、1966、1970及1973年等年份就是如此。如頭年10月的月平均氣温低、降雨量大,當年1、2月的月平均氣温低則對麥蚜的取食、繁殖不利,麥蚜的越冬基數小,越冬死亡率大,早春活動遲緩,象1969年和1974年那樣往往為輕微發生年。如頭年10月的平均氣温高、降雨量小,但當年1、2月的平均氣温低,雖然冬前的麥蚜蟲口密度大,但越冬死亡率大、早春活動遲緩。這樣的年份往往為輕度到中度流行,如1961、1964及1968年等。又如頭年10月平均氣温低、降雨量大,不利於麥蚜冬前取食、繁殖和傳播病毒,越冬基數小,但當年工、2月平均氣温較高,有利於麥蚜安全越冬和早春提早活動,則往往也導致輕度到中度流行,如1962年和1965年等。另外山西省晉南地區1966、1970、1973年麥蚜與小麥黃矮病的大流行就是由於上一年10月、當年2-3月乾旱少雨、氣温偏高的結果。甘肅張掖地區1975、1976年麥蚜與小麥黃矮病的大流行也是上一年冬季温暖、當年2-3月氣温偏高,4-5月乾旱少雨,適宜於蚜卵孵化、發育和繁殖蔓延的結果。 [2] 
温度能影響寄主植物的抗、耐病性及麥蚜的傳毒能力。凡有利於麥蚜繁殖的温度,對麥蚜傳播病毒也有利,病毒侵染後的潛育期也短。低於10℃或高於25℃,既不利於麥蚜取食繁殖,也不利於麥蚜傳播病毒,病毒即使侵染寄主,一般也不能顯症而成為隱症帶毒體。在中國河南新鄉市10月下旬於籠罩小麥苗上接帶毒蚜,潛育期24天,11月下旬接種,潛育期122天,到3月下旬麥苗返青後才表現症狀,3月下旬接種,潛育期21天,4月下旬接種,潛育期31天。因此,在冬麥區早春是麥蚜擴大傳播小麥黃矮病毒的主要時期。 [2] 
此外,據調查,小麥在拔節孕穗期如遇低温,倒春寒,生長髮育受到影響,抗、耐病性減弱,也容易發生小麥黃矮病。 [2] 
  • 毒源
小麥黃矮病毒的毒源數量對流行有一定影響。據陝西、甘肅調查,如秋播前糜子面積較大,自生麥苗較多,則麥蚜和毒源的基數較大,進入麥地的麥蚜自然帶毒率較高,形成的發病中心就較多,往往導致第二年小麥黃矮病的流行。甘肅張掖地區糜子面積較大,麥蚜與小麥黃矮病毒越夏基數較大,冬麥一出苗,大批的帶毒蚜遷移到冬麥地取食,傳播病毒,冬麥面積大又為春小麥積累了大量的蟲源及毒源,以致小麥黃矮病連年流行,就是一個突出例子。 [2] 

小麥黃矮病防治方法

小麥黃矮病的防治措施應以鑑定、選育和推廣抗、耐病豐產良種為主,從治蚜防病入手,改進栽培技術,以達到防病增產的目的。 [2] 
  • 選育推廣抗耐病良種
從各地對小麥抗耐病性多年鑑定的結果看出,一般當地農家品種大多有較好的抗耐病性。雜交品種或引自國外的品種有抗、感病兩種類型,一般抗條鏽病的品種不抗小麥黃矮病。雜交後代抗病性與選擇的親本有關,如選用抗病農家品種作母本,雜交後代抗病遺傳性較為明顯。不少地區已根據當地自然條件、耕作制度和栽培特點等因地制宜地選用抗、耐病性較強的小麥品種。冬麥區目前主要有太原89、太原116、晉農3號、晉農17、延安1號、4號、6號及11號、衞東1號、晉中849、北京5號等。春麥區有勁麥1號、內鄉5號等。 [2] 
  • 防治蚜蟲
麥蚜是小麥黃矮病毒的傳播媒介。因此,防治麥蚜,就能有效地控制小麥黃矮病的流行和危害。多年來,在生產和科研實踐中摸索並積累了一些經驗,在治蚜防病方面取得了較顯著的效果。
  1. 種子處理:據中國甘肅省張掖地區,陝西省蒲城縣多年大面積示範,冬小麥的早播麥地採用三九一一拌種,能治蚜併兼治地下害蟲。一般發生年拌種後冬前可以不治蚜。每50千克麥種用75%三九一一0.1-0.15千克加水3-4千克拌種,拌後堆悶12小時,殘效期35天左右。另外,用0.3%或0.5%可濕性滅蚜松粉劑拌種,殘效期達40天左右。滅蚜松是一種高效·低毒對人畜安全的內吸劑,可逐步取代三九一一。用0.3%樂果乳劑拌種,殘效期達15-26天,也有一定的治蚜效果。 [2] 
  2. 噴藥治蚜:在一般情況下,拌種地塊冬前可以不治蚜,但如氣温較高,乾旱,則必須加強田聞麥蚜調查,根據各地蟲情,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噴1次藥,以防止麥蚜在田間蔓延、擴散,減少麥蚜越冬基數。冬麥返青後,到拔節期防治1-2次,就能控制麥蚜與小麥黃矮病的流行。春麥區根據蟲情,在5月上、中旬噴藥效果較好。 [2] 
藥劑使用,50%滅蚜松乳油1:(1000-1500);40%樂果乳油1:(1000-1500);50%一六〇五乳油1:(2000-3000);50%甲基一六〇五1:2000;40%樂果乳油0.05千克,加水0.5千克,拌15千克砂土,配成毒土,每畝撒315千克;1%一六〇五粉或1.5%樂果粉每畝噴1.5千克。 [2] 
另外,當麥蚜開始在冬小麥根際附近越冬時,進行冬灌,有顯著的治蚜效果。中國甘肅省張掖地區經驗,冬前鎮壓、返青後耙耱,能有效地消滅田間殘茬和土塊上的蚜卵。 [2] 
  • 栽培管理
因地制宜,合理調整作物佈局,如在種植糜子的地區,儘量壓縮糜子的種植面積,可以減少麥蚜和病毒的越夏數量,起到一定的防病作用。 [2] 
此外,按排好茬口,冬麥區避免過早過遲播種小麥,春麥區適當早播,合理密植,抓緊月巴水管理等,對促進小麥生長髮育,增強對病毒的抗耐病性,減輕小麥黃矮病為害,也有一定作用。 [2] 
參考資料
  • 1.    黃新動,趙雲柱,韋加貴主編,農業綠色防控技術與有害生物綜合防控綜述,寧夏人民出版社,2017.12,第148-150頁
  • 2.    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農作物病蟲害 上,農業出版社,1979.12,第336-340頁
  • 3.    劉起營.小麥黃矮病綜合防治技術[J].種業導刊,2013,(第12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