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麥穎枯病

鎖定
小麥穎枯病是由穎枯殼針孢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小麥上的病害。主要為害小麥未成熟的穗部和莖稈,有時也為害小麥葉片、葉鞘和莖稈。受害植株,穗粒數減少,籽粒皺縮幹秕,出粉率降低,早期受害還可影響成穗率。一般減產1-7%,嚴重者可達30%以上。 [1-2] 
小麥穎枯病在中國冬、春麥區均有發生,以北方春麥區發生較重。一般葉片受害率為50-98%,穎殼受害率為10-80%。小麥穎枯病的流行與初染源、氣候條件、栽培措施和品種感病性等均有密切關係。 [1] 
因地制宜地選用抗(耐)病品種;選用無病種子或進行種子處理;麥收後深耕滅茬,清除田間病株殘體,集中漚肥或燒燬,消滅自生麥苗,以壓低越冬、越夏菌源,有條件的地區可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春麥適時早播,播種前施足底肥,並及時追肥,增施磷,鉀肥和微肥,以增強植株抵抗力,減輕病害;病重地可進行噴藥防治。 [1] 
中文名
小麥穎枯病
外文名
Wheat glume blotch
為害作物
小麥
為害部位
穗部、莖稈、葉片和葉鞘
病    原
穎枯殼針孢

小麥穎枯病病原特徵

小麥穎枯病病菌穎枯殼針孢(Septoria nodorum Berk.)是一種半知菌。其有性階段是一種子囊菌穎枯球腔菌(Leptosphaeria nodorum Muler),在中國尚未發現。分生孢子器埋生寄主皮層下,散生或成行排列,扁球形,暗褐色,大小為118.8-154.8微米×80-144微米,頂端孔口微露。分生孢子為狹圓柱形,直或微彎曲,無色透明,兩端鈍圓,大小15-32微米×2-4微米,初為單胞,成熟時有1-3個隔膜,隔膜處稍收縮,每個細胞含工個核。菌絲分枝、分隔,前期透明,後期變黑。有性時期在寄主組織上形成的假囊殼,球形,黑褐色,大小120-200微米,內含大量的棒形子囊,成排生在子囊腔內。子囊大小8-11微米×40-80微米,每個子囊含有8個並列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長柱形,兩端稍尖,無色至黃色,直或輕微彎曲,有3個隔膜,大小4-6微米×24-32微米。頂部第二個細胞為最大。 [1]  [3] 
分生孢子萌發和菌絲生長的最適温度為20-23℃,低於6℃或高於36℃,生長顯著延緩。侵染温度範圍為10-25℃,以22-24℃最適。在此温度條件下,潛育期一般7-14天。分生孢子萌發需濕潤的環境,相對濕度90%以上或有遊離水存在的條件下孢子萌發最好。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可在死的小麥組織上有周期性的再生。分生孢子活力很強。據國外報道,殘存穎上的病菌在室外經18個月後,分生孢子仍有30%以上的發芽率。在人工培養基和寄主組織中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可以發展;綜合培養基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減少到1-0.1%時,病菌生長衰弱,這與田間含糖量高的品種發病重的現象相符。另據中國以外報道,小麥穎枯病菌可能存在生理專化現象。大麥上的穎枯菌株對大麥具有高度毒性,面對小麥的毒性較弱;反過來,小麥上的穎枯菌株對小麥的毒性較強,對大麥的毒性較弱。中國國內發現該病只為害小麥,中國以外報道還可侵害大麥和許多禾本科雜草。 [1] 

小麥穎枯病為害症狀

小麥穎枯病
小麥從種子萌發至成熟期均可受小麥穎枯病菌為害,但主要發生在小麥穗部和莖稈上,葉片葉鞘也可被害。穗部症狀在乳熟期最明顯,多在穗的頂端或上部小穗上先發生,初在穎殼上產生深褐色斑點,後變枯白色,擴展到整個穎殼,並在其上長滿菌絲和小黑點(分生孢子器),病重的不能結實。葉片上病斑初為長橢圓形,淡褐色小點,後逐漸擴大成不規則形病斑,邊緣有淡黃色暈圈,中間灰白色,其上密生小黑點。病斑在葉的正、背面都可發生,但以正面為多。有的葉片受侵染後無明顯病斑,而全葉或葉的大部變黃;劍葉被害多捲曲枯死。葉鞘發病後變黃,上生小黑點,常使葉片早枯。莖節受害呈褐色病斑,其上也生細小黑點。病菌能侵入導管將其堵塞,使節部發生畸變,彎曲,上部莖稈變灰褐色而折斷枯死。 [1] 

小麥穎枯病侵染循環

春麥區,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絲體在病殘體上越夏、越冬。翌年春,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分生孢子器釋放出分生孢子,侵染春小麥。病粒上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殉子,也可引起初侵染;冬麥區,病菌在病殘體或種子上越夏,秋季侵入麥苗,以菌絲體在病株上越冬。寄主病斑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可借風、雨傳播,不斷擴大蔓延。據國外報道,有性時期的子囊孢子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初次侵染來源。 [1] 

小麥穎枯病流行規律

小麥穎枯病的流行與初染源、氣候條件、栽培措施和品種感病性等均有密切關係。 [1] 
菌源:病殘體和種手帶菌的有無和多少是影響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據國外報道,在濕潤年份,10%的種子帶菌即可為病害大流行提供足夠的菌源。在此基礎上,隨着種子帶菌率的增高,病害略有加重。在田間,如有1/5000的麥苗受侵染,便可造成小麥穎枯病的大流行。 [1] 
氣候:小麥穎枯病菌喜温暖潮濕環境,高温多兩氣候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和蔓延。據甘肅省康樂縣觀察,小麥灌漿期病葉數,病斑數的增加與前5天降雨次數,降雨時間和早8點鐘時的相對濕度成正相關,與日照時數成負相關。暴風雨、陣雨次數多和日照時數長,對病害的發展不利。 [1] 
生育期:小麥穎枯病菌僅能侵染未成熟的麥穗,隨着麥穗成熟度的增高,穎殼等組織內的含糖量減少,病菌感染程度也便逐漸減弱,至蠟熟期就完全不受侵染。 [1] 
栽培措施:麥田長期連作,田間病殘體多,使用帶菌種子和未腐熟的有機肥,均使病害初染源增多,病害發生重;土質瘠薄,土壤中缺乏磷,鉀和微量元素,則植株抗病力減弱,發病也較重;偏施氮肥過多,引起植株倒伏;春麥晚播,生育期延遲,也會加重發病。土壤含水量對病害的發生程度也有一定的影響。據中國甘肅省觀察,在康樂縣春麥區,川水地區發病率明顯高於高山地區,同一品種在乾旱地區比在川水地區的病葉率低17.5-53.4%,病情指數低25.5-43.2%。 [1] 
品種:小麥品種間對小麥穎枯病的抗病性有一定差異,但目前尚未發現對小麥穎枯病表現高度抵抗的品種。一般來説,含糖量高的品種比含糖量低的品種發病重,春性小麥品種比冬性小麥品種發病重,主要原因可能是春小麥含糖量較高;矮稈、晚熟品種比高稈、早熟品種發病重。據國外報道,小麥品種對小麥穎枯病菌的抵抗性大多是由多基因所控制,在耐病和中度抗病品種中尤其如此。 [1] 

小麥穎枯病防治方法

種子處理:播種前用50%多福合劑500倍液浸種48小時。也可用種子重量0.2%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40%福美·拌種靈可濕性粉劑,或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或15%三唑醇可濕性粉劑拌種。 [3] 
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實行2年以上輪作。選用無病種子。春麥適時早播,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麥收後深耕滅茬,清除病殘體,消滅自生麥苗。 [3] 
化學防治:重病區,可在小麥分櫱前期噴施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或25%丙環唑乳油2000倍液。每隔15-20天噴一次,連續1-3次。 [3]  [2] 

小麥穎枯病病害區別

小麥穎枯病的病斑,無論在任何部位其色澤均較小麥葉枯病為深,因而病斑上的小黑點(分生孢子器)不如葉枯病的明顯。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主編,中國農作物病蟲害 上,中國農業出版社,1979.12,第334-337頁
  • 2.    張玉華著;陳淑芹編,小麥病蟲害原色圖譜,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6,第70-73頁
  • 3.    黃新動,趙雲柱,韋加貴主編,農業綠色防控技術與有害生物綜合防控綜述,寧夏人民出版社,2017.12,第152-1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