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麥秸

鎖定
小麥秸(Wheat spike)是小麥成熟脱粒後剩餘的莖葉部分,有很多用處。
中文名
小麥秸
外文名
Wheat spike

小麥秸小麥秸杆作用

第一,利用秸稈腐熟劑堆制有機肥。利用生物化學技術加速作物秸稈腐爛,提高堆肥的温度、速度、縮短堆肥的週期,一年四季均可生產,並且操作方便、省工、省時、堆肥養分含量高。
第二,利用麥秸進行圈積肥。利用豬圈加麥秸、加土、加水在7、8、9三個月的高温、多雨季節漚制有機肥,堆漚方法與腐熟劑堆肥相同,不同的是不用腐熟劑和尿素,而用圈肥代替,層次隨意,但漚制時應控制好秸稈和土的比例,一般1:3為好,此法堆漚時間長,50~60天后便可使用。同時要注意及時起圈。圈外堆積時,應注意翻倒和泥封。圈內不要倒草木灰,以免引起氮的揮發,損失養分。
第三,利用秸稈作動物飼料。作物秸稈可以直接用作食草動物的飼料,但適口性較差,採食量少。秸稈氨化處理後,粗蛋白由3%~4%提高到8%左右,有機物的消化率提高10~20個百分點,並含有多種氨基酸,可以代替30%~40%的精飼料。還可殺死野草籽,防止黴變。因此,氨化秸稈餵羊、牛等,效果很好。秸稈也可以粉碎成草糠,作動物輔助飼料。
第四,秸稈還可以作為工業原料。經輾磨處理後的秸稈纖維與樹脂混合物在金屬模中加壓成型處理,可製成各種各樣的低密度纖維板材。再在其表面加壓和化學處理,可用於製作裝飾板材和一次成型傢俱,具有強度高、耐腐蝕、防火阻燃、美觀大方及價格低廉等特點。這種秸稈板材的開發,對於緩解國內木材供應數量不足和供求趨緊的矛盾、節約森林資源、發展人造板產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還可用來生產一次性衞生筷、快餐盒,使用後可自然生物降解,無毒無害不產生任何環境污染。
第五,秸稈作能源。秸稈能源技術包括秸稈氣化制氣、秸稈壓塊成型制炭、生活燃料等形式。其中秸稈氣化在國內已開始得到較大規模的推廣應用。秸稈氣化是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在缺氧狀態下加熱反應而實現能量轉換,使秸稈中的碳、氫、氧等元素變成一氧化碳、氫氣、甲烷等可燃性氣體,並去除焦油、灰分等雜質,由此,秸稈中的大部分能量都轉移到氣體中,可燃氣體燃燒時,能量釋放出來,成為可直接供生活和工業生產用的優質能源。

小麥秸麥秸代替稻草

日本苫米地達生等人對尚未被利用的資源——小麥秸進行了飼料化試驗,並討論了它對奶牛的嗜好性;對產奶量及生理等方面的影響。 6頭日產奶量均為30公斤左右的奶牛作為試驗對象;市售配合飼料(80%)和牛草Timothr(9%)為基本飼料。3頭奶牛喂配合飼料(80%)和11%的稻草作為對照組;3頭奶牛喂配合飼料(80%)和11%的小麥秸(經氨水處理。其方法是加入小麥秸重量2%的氨水,密封25天后開封,待氨水氣味散失後使用)。試驗結果表明:奶牛對小麥秸的嗜好性明顯優於稻草;產奶量和體重變化二者均無明顯差異;血中的氨氮濃度和肝臟功能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