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麥栽培技術

鎖定
為引導農民科學種田,實現小麥高產、優質、豐產豐收,根據作物生產規律,結合農時,總結工作技術經驗,理論聯繫實際,現就小麥優質高產配套栽培技術總結如下,以在農業生產中加以推廣應用。
中文名
小麥栽培技術
類    型
技術
方    法
栽培
對    象
小麥

小麥栽培技術選擇良種

選用品質優良、單株生產力高、抗逆性強、經濟系數高、不早衰的良種,有利於實現千斤以上的產量目標。 [1] 

小麥栽培技術整地施肥

2.1精細整地
為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播前進行精耕細整,翻耕23~25 cm,進行桔稈還田,不但增強土壤肥力,而且可以打破犁底層,達到深、細、透、平、實、足(水)的標準,即耕作層要深(旱地20~25cm,稻茬地15~20 cm),耕後耙細(碎)、耙透、整平、踏實,達到上松下實、蓄水保墒。 [1] 
2.2做畦開溝
壘築田埂,建立麥田灌、排水相配套的設施,挖好“三溝”(墒溝、腰溝、地頭溝),開春後及時疏通“三溝”,使溝渠相通,以滿足灌、排水要求。 [1] 
2.3平衡施肥
根據土壤綜合肥力狀況制定施肥方案,以有機肥為主,有機肥、無機肥結合施用,改善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從而達到均衡施肥的目的。在耕地的同時要施足基肥,施有機肥30~45 t/公頃、純N 225.0kg/公頃,P2O5 90.0~112.5 kg/公頃、K20 75.0~112.5 kg/公頃,為減少冬雪春雨造成的化肥流失損耗,避免小麥中後期脱肥早衰,將50%左右的氮素化肥後移到拔節至孕穗期間分2次追施,從而使小麥籽粒中賴氨酸、蛋白質含量提高。 [1] 

小麥栽培技術適期適量播種

3.1種子處理
播種前要進行藥劑拌種或直接選用包衣種子。 [2] 
3.2適期播種
為培育壯苗,形成根系發達、莖櫱數較多的小麥生產羣體,充分利用熱量資源,要適期播種,從而為小麥高產奠定基礎。一般小麥在田間持水量為70%~80%時最有利於出苗。因此,當播期、土壤墒情發生衝突時,一定要做到適墒播種,可晚播3~5天,從而使小麥全苗。一般在日均温、冬前>=0℃積温分別為16~17,650℃時播種最佳,在越冬期能夠形成6葉1心壯苗。 [2] 
3.3播種量
根據小麥品種特性、播種期確定小麥的播種量,一般半冬性、弱冬性品種分別在10月上中旬、9月底播種,播種量90~105 kg/公頃;弱春性、春性品種分別在10月中下旬、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進行播種比較適宜,播量120~150 kg/公頃,隨着播期推遲適當增加播量。7 500 kg/公頃以上的高產田塊,基本苗可控制在180萬~225萬株/公頃, 9月底10月初播種可降到150萬~180萬株/公頃。對於分櫱成穗低的大穗型品種,適宜基本苗195萬~270萬株/公頃。 [2] 

小麥栽培技術科學田間管理

4.1科學施肥與除草
為防止發生缺苗斷壟現象,保證小麥安全越冬,要及時進行灌水,使小麥形成壯根。為使雜草防治效果較好,可在1月中旬至2月下旬進行化學除草。2月中旬至2月底,3月中下旬分別追施化肥75~120、120~150 kg/公頃,促進小麥返青拔節,提高小麥的分櫱率。3月初要澆返青水,肥力中等、羣體偏少與肥力高、羣體適宜或偏大的麥田分別在拔節期稍前或拔節初期、拔節後期進行追肥澆水。 [2] 
4.2化學調控防倒伏
小麥倒伏分為根倒伏和莖倒伏2種,一般主要是莖倒伏,主要是由於前期氮肥施用量較大,造成小麥羣體過大,田間鬱閉,通風透光不好,小麥徒長旺長,基部節間過長,後期出現大風天氣小麥易發生倒伏。因此,在小麥生產中,應根據土壤的肥力狀況進行科學施肥澆水。 [3] 
4.3抽穗及灌漿成熟期
小麥抽穗揚花期(4月中、下旬),為防治小麥蚜蟲、吸漿蟲、粘蟲、鏽病、白粉病和赤毒病等,延長小麥生長期,提高產量,可噴施殺蟲劑,連續使用1~2次。同時,灌水1~2次,第1次灌水在初穗揚花期進行,以保花增粒促灌漿,達到粒大、粒重、防止根系早衰的目的;第2次灌麥黃水,以補充水分,併為復播第2茬作物做前期準備。 [3] 

小麥栽培技術適時收穫

一般在6月上中旬小麥基本成熟,整個麥田2/3的麥穗發黃時收割,小麥蠟熟末期是最佳收穫期。但小麥不可過於成熟,以免籽粒脱落而減少收成。小麥要分品種進行單收、單曬、單儲,以免品種混雜,降低小麥的商品性和經濟價值。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