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麥散黑穗病

鎖定
小麥散黑穗病(Ustilaga tritici) [4]  ,是由裸黑粉菌引起的、發生在小麥的病害。該病以為害穗部為主,初期病穗外面包有一層灰白色薄膜,病穗尖端露出苞葉時,即有黑粉散出。病穗上的小穗幾乎全部被毀,一株發病,主莖和所有分櫱都出現病穗。 [2] 
小麥散黑穗病分佈範圍廣,在中國各小麥產區均有分佈。田間病穗率一般在1-2%,嚴重的達3-5%。穗部受害後小穗全部或部分被毀,一般減產10-20%,嚴重的減產30%以上,對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 [1-2] 
小麥散黑穗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用抗病品種,繁殖無病種子,建立無病留種田,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以及生長期使用化學藥劑防治。 [1]  [3] 
中文名
小麥散黑穗病
外文名
Ustilaga tritici [4] 
病    原
裸黑粉菌
危害作物
小麥
危害部位
穗部

小麥散黑穗病病原特徵

小麥散黑穗病病原為裸黑粉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厚垣孢子球形,褐色,一邊色稍淺,表面佈滿細刺,直徑5-9微米。厚垣孢子萌發温限5-35℃,以20-25℃最適。萌發時生先菌絲,不產生擔孢子。侵害小麥,引致散黑穗病,該菌有寄主專化現象,小麥上的病菌不能侵染大麥,但大麥上的病菌能侵染小麥。厚垣孢子萌發,只產生四個細胞的擔子,不產生擔孢子。 [3] 

小麥散黑穗病為害症狀

小麥感染小麥散黑穗病在孕穗前不表現症狀。感病植株較健株矮,病穗比健穗較早抽出。最初感病小穗外面包有一層灰色薄膜,成熟後破裂散出黑粉(厚垣孢子),黑粉吹散後,只殘留裸露的踰軸。感病麥穗上的小穗全部被毀或部分被毀,僅上部殘留少數健康小穗。主莖、分孽的麥穗都能發病,在抗病品種上,部分分孽麥穗不發病。 [1] 
小麥散黑穗病

小麥散黑穗病侵染循環

小麥散黑穗病是花器侵染病害,1年只侵染1次。帶菌種子是該病的唯一傳播途徑。病菌以菌絲潛伏在種子胚內,當帶菌種子萌發時潛伏的菌絲也萌發,隨小麥生長髮育經生長點向上發展,侵入穗原基。孕穗時病原菌絲體快速發育,使麥穗變為黑粉(即病原的厚垣孢子)。小麥揚花期,厚垣孢子隨風落在健穗濕潤的柱頭上,孢子萌發產生菌絲侵入子房,隨小麥發育進入胚珠,種子成熟時潛伏在胚內。帶菌種子當年不表現症狀,翌年發病,侵染小麥種子並潛伏,完成侵染循環。剛產生的厚垣孢子24小時後即能萌發,萌發温度5-35℃,最適温度20-25℃。厚垣孢子在田間僅能存活幾周,不能越冬、越夏。 [1] 

小麥散黑穗病流行規律

小麥揚花期微風天氣、空氣濕度大或多霧、連續陰雨天氣多,利於病原孢子傳播、萌發和侵入,形成較多的帶菌種子,翌年發病重;反之,氣候乾燥,種子帶菌率低,翌年發病就輕。大雨易將病原孢子衝淋入土中,失去侵染機會,故揚花期大雨可使翌年發病減輕。品種之間抗病性有差異。 [1]  [2] 

小麥散黑穗病防治方法

  • 農業防治
可選用抗病品種,合理輪作,精耕細作,足摘適時下種,使用無菌肥等,可增強小麥抗(耐)病能力。繁殖無病種子,建立無病留種田,種子田距大田至少在100米以外,播種所用的種子必須保證無病。 [1]  [3] 
  • 化學防治
種子處理:用25%粉鏽寧可濕性粉劑按種子質量的0.2%拌種、6%立克秀懸浮種衣劑按種子質量的0.03-0.05%拌種。用變温處理,先將種子在冷水中預浸4-6小時,再用49℃水浸10分鐘,然後浸入52-54℃水中10分鐘。可用生石灰0.5千克加清水50千克,浸麥種30-50千克,水温20℃時浸3-4天,晾乾播種。 [3] 
生長期防治:小麥抽穗揚花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噴霧。 [1] 
參考資料
  • 1.    張玉華.小麥病蟲害原色圖譜.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6:66-69
  • 2.    谷增輝. 小麥散黑穗病的發生與防治[J]. 現代農村科技, 2010, (11):76.
  • 3.    張淑豔.遼寧省優秀自然科學著作 北方農作物主要病蟲害診斷與防控.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0:29
  • 4.    俞大紱編. 植物病理學和真菌學技術彙編 卷1[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9.09.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