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飛鼠

(齧齒目松鼠科動物)

鎖定
小飛鼠是齧齒目松鼠科飛鼠屬哺乳動物, [7]  又稱飛鼠,普通飛鼠等。 [8]  體背面為灰土黃色、棕土黃色;觸鬚黑色,皮翼背面黑色,前緣呈棕土黃色,後緣漸呈污白色。尾扁,毛蓬鬆,尾背面淡棕橙色,雜以黑褐色,兩側淡黃至橙色;前後足背面黑褐色;眼下方、唇、頰及體腹面和四肢內側均為污白色,雜有棕土黃色。 [9] 
小飛鼠主要分佈於芬蘭的北部,波羅的海南岸到東岸,向東一直到俄羅斯的楚科奇以及蒙古國,朝鮮半島和日本的北海道。在中國的西北部、東北以及中部均有分佈。 [7]  棲息于山區茂密林地帶,巢穴築於樹洞,亦見於石縫內,夜間活動,白天隱匿於洞中, [10]  以松子、漿果、樹枝的嫩芽為食,也食蘑菇。 [11]  3月和4—5月為繁殖高峯,妊娠期為40—42天,典型的胎仔數為2—3只。 [7] 
小飛鼠被列入中國《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12] 
中文名
小飛鼠 [1] 
拉丁學名
Pteromys volans
別    名
鼯鼠
外文名
Siberian Flying Squirrel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齧齒目
松鼠科
飛鼠屬
小飛鼠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種
5個
分佈區域
亞歐大陸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2] 

小飛鼠形態特徵

小飛鼠
小飛鼠(5張)
小飛鼠體小,體長小於200mm。吻較鈍。眼大,耳正常,四肢粗短。前足掌裸露,具掌墊和指墊,後足蹠部被毛,無蹠墊,而僅具4個趾墊。尾扁平,尾毛呈羽狀排列。雌性乳頭4對,即胸部2對,腹部2對。
小飛鼠冬夏毛兩色,夏毛背面褐灰色,毛基灰黑色,毛尖端棕灰色;在背毛中雜有基部黑色、上段灰色、尖端黑色的針毛,使整個背面呈現灰黑色波紋。飛膜與體背色基本一致。腹面為灰色,針毛毛基淡灰色,尖端白色。眼眶周圍具黑棕色眼圈。耳被淡棕色短毛。四足背面棕色,足蹠被以淡棕黃色毛。尾背、腹中央有1條深褐色略染灰色的條紋,兩側橙黃色。冬毛較夏毛淺,呈淡黃或黃灰色。 [3] 
小飛鼠頭骨顱全長不超過41mm。吻短,僅及顱全長的1/4。腦顱部凸圓,眶上突前具1個缺刻,眶上突沿眼眶向後突出。顴弓較平。鼻骨較短,其末端小於前頜骨末端之寬。聽泡較大,其長大於上齒列之長。枕骨大孔呈近圓形。 [3] 
小飛鼠門齒的前方光滑面稍微突出。第1上前臼齒很小,第2上前臼齒很大,其齒冠面略大於其後的臼齒齒冠面。臼齒低冠型,咀嚼面十分清晰,與松鼠科的臼齒原型極為相似。齒式=22。 [3] 

小飛鼠棲息環境

小飛鼠棲息於温帶、寒温帶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在青海,一般均棲息於密林環境中,棲息地內主要喬木樹種有雲杉白樺黑樺山楊等。 [4]  [5] 

小飛鼠生活習性

小飛鼠無冬眠習性。夜行性,多於黃昏後活動,白晝也偶爾可見。日間受到驚動後,即慢慢爬至洞口,有的即竄出往下滑翔,着地後急速爬上就近的樹幹,最後緊貼身子隱沒於樹杈或枝葉密集處;有的則往往在其洞口探視片刻,視其周圍的動靜而竄出洞滑翔或留守洞內。常在樹上攀爬,或在樹枝間滑翔。滑翔時,尾平展,伸直四肢,撐開皮翼,向下飄動,遠達50m。 [5] 
小飛鼠築洞及營巢的樹種主要是山楊和樺樹,佔據營巢的喬木,由於其髓部被挖空,致使該樹不久即枯死,而小飛鼠居住其中,日積月累,洞穴不斷加深,但洞徑始終不變,洞口大小恆定,僅有時會增加出入的洞口數。巢穴底部主要以苔蘚類為巢材加以填充。小飛鼠馳洞口距地面的高度無規律性,低的2-3m,高的可至6-7m。 [5] 
小飛鼠以松子、漿果、樹枝的嫩芽為食,也食蘑菇,秋末常儲存堅果等食物過冬。 [5] 
小飛鼠的天敵有食肉類的豹、野貓鼬類,以及鷹鵰類猛禽。 [3] 

小飛鼠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愛沙尼亞、芬蘭、日本、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拉脱維亞、蒙古、俄羅斯聯邦;可能滅絕:白俄羅斯;區域性滅絕:立陶宛。 [2] 
在中國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北京、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四川、新疆等地。 [4] 

小飛鼠繁殖方式

小飛鼠在每年的4~7月間會進行繁殖,每年分娩1~2窩幼崽,每次分娩有2~3只幼崽。第一窩幼崽會在5月份出生,第二窩幼崽在6月底或7月初。妊娠期為30天,斷奶期為生產後46天后。圈養的小飛鼠最大壽命為11.4年,野生的小飛鼠平均壽命在3.8年。 [5] 

小飛鼠亞種分化

小飛鼠5亞種
序號
中文名
學名
命名人及年代
1
Pteromys volans arsenjevi
Ognev, 1935
2
Pteromys volans buechneri
Satunin, 1903
3
Pteromys volans turovi
Ognev, 1919
4
小飛鼠指名亞種
Pteromys volans volans
Linnaeus, 1758
5
Pteromys volans wulungshanensis
Mori, 1939
(資料來源: [3]  [6] 

小飛鼠保護現狀

小飛鼠保護級別

2000年8月1日小飛鼠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2] 
2016年被列入《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VU-易危。
2020年6月23日小飛鼠被列入《遼寧省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2022年小飛鼠被列為山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13] 

小飛鼠種羣現狀

種羣分佈不零散。由於混交林的破壞,該種數量在許多地方持續下降。在芬蘭,該種非常普遍,但數量仍下降,詳細研究表明在1980到2001年間,數量下降了20-58%,也沒有數量穩定或增加的地區,並預計在未來繼續下降。2002到2005年,芬蘭雌性小飛鼠的數量估計在134800-151300只(95%可信度)。小飛鼠在俄羅斯和日本北海道極為普遍。該種總體種羣數量呈下降趨勢。 [2] 

小飛鼠瀕危原因

小飛鼠瀕危的主要原因如下:
原因分類
詳細原因
人為因素
被獵殺用於商業用途的皮草
環境因素
成熟的雲杉和闊葉林(最佳棲息地)減少
繁殖能力
繁殖能力低下和物種通過開闊地區的傳播能力差

小飛鼠保護措施

芬蘭林業和農業部以及環境部發布了關於如何處理林業飛鼠的詳細指南,在保護區保護已知的覓食和築巢地點(在築巢樹周圍30米的範圍內保護樹木,並保留“走廊”,使築巢地點不被孤立)。
中國於2018年修訂野生動物保護法,要求建立開展野生動物科學研究,培育公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避讓相關自然保護區域、野生動物遷徙洄游通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相關保護規劃和措施,將野生動物保護經費納入預算;支持有關科學研究機構因物種保護目的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等。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