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雙橋遺址

鎖定
小雙橋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石佛鄉小雙橋村,為商代文化遺址。小雙橋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340米,面積15萬平方米。 [4] 
小雙橋遺址文化層堆積厚度在0.5~2.0米之間, [5]  小雙橋遺址發現了夯土建築基址,窖穴,灰坑,灶面,墓葬等文化遺蹟,還發現了眾多文化遺物,有祭祀坑、青銅冶鑄遺存,為研究小雙橋遺址的年代和性質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4]  小雙橋遺址是處於鄭州商城和安陽洹北商城之間的一個白家莊期的、具有都邑規模和性質的遺址,小雙橋遺址的發掘與研究,拉近了鄭州商城早期商文化與安陽殷墟晚商文化之間的距離,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商代中期考古研究的空白, [12]  是夏商周考古學上的一個新突破。 [7] 
2006年5月25日,小雙橋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小雙橋遺址
地理位置
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石佛鄉小雙橋村
佔地面積
150000 m² [4]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時    代
[3] 
批准時間
2006年5月25日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0139-1-139 [3] 

小雙橋遺址歷史沿革

1985年夏,在小雙村遺址西北農田中發現銅器,並且在中心區“周勃墓”封土上發現過商代遺物。 [5] 
1989年12月,小雙橋村農民發現青銅器,遂上交文物部門, [5]  並發現小雙橋遺址。 [9] 
1990年,考古人員開始對小雙村遺址進行了全面調查,並且對重點地區進行了多次鑽探和發掘。 [5] 
1996年“夏商周斷代工程”啓動,專家學者對夏商周時期的許多重大問題進行了長達5年的認真考察,研考和探索,最終鄭州被“夏商周斷代工程”確定為商湯定都的亳都。 [8] 
200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鄭州小雙橋遺址中心區域進行了大面積的發掘。 [6] 

小雙橋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小雙橋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西北20公里處的石佛鄉小雙橋村及其西南部,文化堆積主要分佈於小雙橋、嶽崗、葛寨、於莊、師家河等幾個自然村之間,南北、東西各2000米,遺址面積經鑽探約達150萬平方米。地理位置為東經113°30′,北緯34°38′。 [1]  小雙橋遺址規模宏偉,至少有600萬平方米,遺址四周迄今尚未發現城牆和城壕。都邑佈局不是特別清晰,但規模宏大的宮殿宗廟區已被考古工作者揭露出來,北部和西北一角還發現了斷續的夯土牆基槽,該區域發現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基址和數量豐富的祭祀遺存。 [11] 
堆積文化層
小雙橋遺址 小雙橋遺址
小雙橋遺址文物層堆積厚度在0.5~2.0米之間,夯土牆北部則少見商代文化層。 [4] 
祭祀坑
小雙橋遺址 小雙橋遺址
祭祀坑分人祭和牲祭兩種。人祭坑發現一處,為不規則橢圓形,坑內埋4人,分上下兩層,上層埋3個個體,其中兩個僅殘留頭蓋骨,另一具為側身屈肢葬。下層為一具俯身屈肢葬,這兩具骨架經鑑定均為女性,年齡15~17歲:牲祭坑數量較多,出土遺物豐富,可分為大型不規則祭祀廢棄堆積坑、牛頭(角)坑、狗坑等幾種。大型祭祀廢棄堆積坑共發現兩個,平面星不規則形,其中包含有大量的牛頭或牛角以及象頭、象牙、豬、狗、鹿、鶴等動物骨骼,用牛頭或牛角作祭品的祭祀坑數量較多,坑口形狀分圓形、橢圓形、不規則形等幾種,坑中包含物也不盡一致。 有的是一具 從頂骨經過顱骨向下切至下領骨的面骨部位,兩側則保留兩個完整的牛角;有的則是數具牛頭或帶局部頭骨的牛角無規律地擺放在一起有的僅有一隻或幾隻帶牛頭骨的牛角;有的坑內牛頭(角)與陶器殘片等遺物。發現牛數量在60頭以上。經鑑定,這些牛均為黃牛。狗骨祭祀坑一個,平面呈橢圓形,內埋一具幼狗骨架,狗骨的一旁發現一件殘破的石圭。陶器器類有鬲、盆、簋、航、爵、尊、缸、刻槽盆、中柱盂、甑、甕、大口尊等。石器有鏟、鐮、刀、斧、圭等。還發現海貝十多枚,以及原始青瓷尊片、青銅器、卜骨等。同時還出土有能反映商代禮樂制度的大石磬和長方形石圭。採集的2件青銅建築構件尤為重要,整體近方形。其中一件平面為“凹”字形,高18.5釐米,正面寬18.8釐米,側面寬16.5釐米,兩側面各有一個6*4.2釐米的長方孔,壁厚0.6釐米,重6公斤。正面飾單線饕餮紋,側面在長方孔四周為一組龍虎鬥象圖,龍、虎形象生動,象為藝術變形。據分析應是宮殿正門兩側枕木前端的裝飾性構件,由其形體推測,該建築規模很大,非商王莫屬。 [13] 
周勃墓夯土台
小雙橋遺址 小雙橋遺址
小雙橋遺址中心區域東部有一座被稱為“周勃墓”的高台,經過考古鑽探調查,確認這裏是一處建築於商代的夯土台基。專家認為,“周勃墓”商代夯土台基是搞清小雙橋遺址性質等學術問題的關鍵。經過考古發掘,發現高台地層歷商代、戰國、漢代、隋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也就是説,這座夯土台基,歷代都有使用。在夯土台基的頂部,發現了大量的商代建築遺蹟。最後確定了建築夯土的年代為商代小雙橋時期(商代中期偏早)。夯土台基上大量商代遺存的發現,對探討夯土台基的性質具有一定幫助,也有助於對小雙橋遺址佈局和性質的認識。 [10] 

小雙橋遺址文物遺存

遺址出土的文化遺物可分為青銅器、玉石器、陶器、原始瓷器、金箔飾及卜骨等。 [9] 
青銅器
小雙橋遺址 小雙橋遺址
青銅器有建築飾件、鼎、學、爵、戈、鏃、番、圓形銅泡等。 [9] 
玉器
小雙橋遺址 小雙橋遺址
玉器多為綠松石類裝飾品。 [9] 
小雙橋遺址 小雙橋遺址
石器
石器以工具類居多。 [9] 
小雙橋遺址 小雙橋遺址
陶器
陶器器類有鬲、單、爵、醖、觚、缸、大口尊,尊、盆、捏口罐、甕、豆、盤、簋、器蓋等,卜骨多為牛、羊肩胛骨。 [9] 
朱書陶文
小雙橋遺址收穫了一次重要發掘,在陶缸,大口尊器表及口沿內壁發現有朱書文字和符號。 [9]  在陶器表面書寫的朱書陶文,約有8個字,書寫工具是毛筆,顏料為紅色的硃砂。這些文字與股墟出土的甲骨文一脈相承,這是發現的商代最早的書寫文字,對研究中國文字發展史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由此可知,小雙橋遺址決不是漢代遺址,而的確是商代遺址。 [8] 
2005年9月,“周勃墓”前面豎立的牌子中間的幾個大字被塗抹住了。一位上了年紀的村民像解説員似的述説着:“這是鄭州市第一批重點保護的歷史文物”。並以清朝乾隆十年《鄭州志》中的“州北三十里雙橋村有漢丞相周勃墓”的記載為佐證,以示有根有據,並非訛傳。瞭解到商湯戰勝夏桀,消滅夏朝,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二個奴隸制國家商朝。商湯把都城定在了亳。據《史記》記載,商代共有28個帝王,商湯立都於亳後,商朝第10位國王仲丁棄亳而遷都於陬,歷史上將這次事件稱作“仲丁遷陬”。但“陬”在什麼地方,史學界考古界一直在尋找線索,卻始終沒有找到。 [8] 

小雙橋遺址研究成果

歷史學、考古學界的有關專家又進行了認真的,深入的研究,認為小雙橋遺址就是仲丁遷敝的做都遺址,這主要表現為: [8] 
其一,從規模上看,小雙橋遺址面積達144萬平方米,商代一般的百姓聚居地,甚至一般的城池,都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規範,只有國都才可能建得如此之大。另外,這裏出土的金、玉、銅、瓷等高檔次器物,也從側面印正了這裏應是商都做城。 [8] 
其二,從年代上推測,小雙橋遺址與仲丁遷做應當處於大體一致的歷史年代。經檢測小雙橋遺址的文化年代比鄭州商城稍晚,而比安陽殷墟年代稍早,這一時期正是小雙橋商城的繁榮期,鄭州商城的廢棄與小雙橋商城的興起前後時間銜接相續,仲丁遷敬的歷史事件也發生於此期間,由此可以推斷鄭州商城是商湯的亳都,而小雙橋商城就是仲丁自亳遷饊的微都。 [8] 
其三是小雙橋商城的位置與仲丁傲都的地望相合。小雙橋商城位於鄭州商城西北40裏,處於索須河南岸的台地上,再往西北10裏是滎陽故城。 [8] 

小雙橋遺址保護措施

2006年5月25日,小雙橋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21年10月12日,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2] 

小雙橋遺址所獲榮譽

1995年,小雙橋遺址於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1] 

小雙橋遺址旅遊信息

小雙橋遺址地理位置

小雙橋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石佛鄉小雙橋村。

小雙橋遺址交通信息

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北四環路與016鄉道交叉口東南50米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