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左宗棠

(中國晚清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

鎖定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 [276]  湖南湘陰人。 [281]  是中國近代史上舉足輕重、功勳蓋世的人物, [281]  是近代民族英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 [277] 
左宗棠在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舉人,後來屢試不第,但留意農事,遍讀羣書,鑽研輿地、兵法,任湖南巡撫駱秉章幕僚,參贊戎機,抵抗太平軍。後由曾國藩保舉,特旨為四品京堂,率兵號“楚軍”,與太平軍作戰,為扭轉戰局之關鍵人物,歷官浙江巡撫、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協辦大學士,封恪靖伯。光緒元年(1875年)任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討伐阿古柏,收復失地。中、俄伊犁交涉中,主張“先之以談判,繼之以戰陣”。光緒七年(1881年),任軍機大臣,調兩江總督,後病歿福州。 [277] 
左宗棠是清末湘軍首領之一,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和收復新疆維護中國統一等重要歷史事件,其還造就了一批優秀的中國近代工業技術人才和傑出的海軍將士,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中國近代化的先驅者、近代中國國家主權完整的捍衞者、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者、傳承者。 [278] 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並稱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279]  左宗棠著有《楚軍營制》《樸存閣農書》等。 [280] 
(概述圖來源 [106]  [199] 
全    名
左宗棠 [1] 
別    名
老亮,今亮
季高,一字樸存 [1] 
湘上農人
諡    號
文襄
所處時代
晚清
民族族羣
漢族 [1] 
出生地
湖南省長沙府湘陰縣左家塅
出生日期
1812年11月10日(清嘉慶十七年十月初七)
逝世日期
1885年9月5日(光緒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逝世地
福建省福州府皇華館行營(今福州第三中學二校部) [282] 
陵    墓
左宗棠墓 [282] 
安葬地
湖南省長沙府善化縣八都楊梅河柏竹塘之陽(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 [282-283] 
主要成就
鎮壓太平天國
興辦洋務
平定陝甘
收復新疆
建設西北
主要作品
左文襄公全集
爵    位
一等恪靖伯→二等恪靖侯 [3] 

左宗棠人物生平

左宗棠湘上農人

左宗棠湘陰的故居
左宗棠湘陰的故居(5張)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清嘉慶十七年十月初七)生於湖南省長沙府湘陰縣左家塅。生性穎悟,少負大志。1816年(嘉慶二十一年),他隨父親左觀瀾到省城長沙讀書。 [4]  1827年(道光七年)應長沙府試,取中第二名,同年因母親病重放棄院試,不久母親去世,丁憂期間至少從1829年(道光九年)起涉獵經世致用之學,對那些涉及中國歷史、地理、軍事、經濟、水利等內容的名著如《皇朝經世文編》、《天下郡國利病書》、《讀史方輿紀要》及《水道提綱》等視為至寶,這對他後來帶兵打仗、施政理財起了很大的作用。 [5] 
1830年(道光十年),左宗棠喪父。 [5]  丁父憂期間,在長沙拜訪的著名務實派官員和經世致用學者賀長齡,賀長齡“以國士見待”。 [5] 
1831年(道光十一年),進入長沙城南書院讀書,賀長齡之弟賀熙齡是左宗棠當時的老師,對自己的這位弟子,賀熙齡非常喜愛,稱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學則確然有所得”,後來師生還結成了兒女親家。同年,左宗棠又入湖南巡撫吳榮光在長沙設立的湘水校經堂。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在這年的考試中,7次名列第一。 [5] 
1832年(道光十二年),左宗棠參加在省城長沙舉行的鄉試,因“搜遺”中第,取得舉人功名,但此後的6年中,3次赴京會試,均不及第。科場失意,左宗棠未能沿着“正途”入仕,但他由此更加潛心經世之學,其志向和才幹也得到了包括賀氏兄弟在內的許多名流顯宦的賞識和推崇。 [6]  同年,左宗棠與周詒端成婚。 [7] 
1833年(道光十三年),左宗棠首次進京應會試,與胡林翼在北京訂交。寫成組詩《燕台雜感》,涉及新疆形勢。 [7] 
1835年(道光十五年),左宗棠再赴會試,錄為湖南省第十五名,不料因超額而被撤下,僅取為“謄錄”。左宗棠不甘屈就,棄職返鄉,在周夫人幫助下潛心輿地研究。 [8] 
1836年(道光十六年),左宗棠在湖南醴陵主講淥江書院期間,結識兩江總督陶澍 [9-11]  1838年(道光十八年)左宗棠第三次落第歸鄉,途中於南京拜見陶澍,後者主動提議讓他的獨子陶桄與左宗棠的長女定婚。 [12]  不久陶澍去世,左宗棠於1840年(道光二十年)至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在安化陶家任教八年,並協助料理陶家事務,期間他廣讀陶家藏書,經營柳莊,鑽研農學、輿地,並對鴉片戰爭予以關注,提出“更造火船、炮船之式”等應對方針。 [13]  [14] 
雕塑《湘江夜話》(湖南省長沙市瀟湘大道) 雕塑《湘江夜話》(湖南省長沙市瀟湘大道) [15]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左宗棠返回湘陰柳莊。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湘陰大水,左宗棠賑濟鄉鄰。 [13]  同年,胡林翼向時任雲貴總督林則徐推薦左宗棠,但左宗棠因事未赴任。 [16] 
1850年1月(陰曆仍為道光二十九年),林則徐返鄉,約左宗棠於長沙舟中相見;兩人徹夜長談,涉及古今形勢、人物品評、“西域時政”(例如屯政、水利)等。後來,林則徐還與人談起這次會見,稱讚左宗棠是“不凡之才” [17]  、“絕世奇才”,期許良厚。 [8] 

左宗棠戎幕坐嘯

左宗棠畫像(《近代中國教育人物像傳》) 左宗棠畫像(《近代中國教育人物像傳》)
1852年(咸豐二年),當太平天國大軍圍攻長沙,省城危急之際,左宗棠在郭嵩燾等人的勸勉下,應湖南巡撫張亮基之聘出山,投入到了保衞大清江山的陣營。左宗棠在炮火連天的日子裏縋城而入,張亮基大喜過望,將全部軍事悉數託付給左宗棠。左宗棠“晝夜調軍食,治文書”、“區畫守具”,建議大都被採納並立即付諸實施,終於使太平軍圍攻長沙三個月不下,撤圍北去。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就從此開始。 [18] 
1853年(咸豐三年),左宗棠隨張亮基入湖廣總督幕府,同年,張亮基調任山東巡撫,左宗棠不再隨往,轉而返回湘陰。 [8]  [18] 
1854年(咸豐四年)4月,左宗棠又應湖南巡撫駱秉章之邀,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撫幕府,長達6年之久。其時,清王朝在湖南的統治已岌岌可危,太平軍馳騁湘北,長沙周圍城池多被佔領,而湘東、湘南、湘西廣大貧苦農民,連連舉事,此伏彼起。左宗棠焦思竭慮,日夜策劃,輔佐駱秉章“內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撐大局。同時,革除弊政,開源節流,穩定貨幣,大力籌措軍購:軍械、船隻。駱秉章對他言聽計從,“所行文書畫諾,概不檢校”。由於左宗棠的悉心輔佐和籌劃,不但湖南軍政形勢轉危為安,湘軍出省作戰連連奏捷,其它各項工作也取得顯著成效。 [19] 
1855年(咸豐五年),御史宗稷辰疏薦左宗棠。 [19] 
1856年(咸豐六年),因左宗棠有接濟曾國藩部軍餉之功,清廷“以兵部郎中用”,賞戴花翎。 [19] 
1858年(咸豐八年),在駱秉章的保薦下,左宗棠加四品卿銜。 [20] 
1859年(咸豐九年),樊燮京控案發,左宗棠被迫於當年末、次年初離開駱秉章的幕府。左宗棠出佐湘幕,初露崢嶸,引起朝野關注,時人有“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之語,一些高官顯貴在皇帝面前競相舉薦,咸豐帝亦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但也因此而引起了一些人的忌恨和誹謗,特別是這次湖南永州鎮總兵樊燮的構陷,險些使左宗棠性命不保,幸得胡林翼、郭嵩燾、潘祖蔭等人相助,才使一場軒然大波得以平息。 [21-22]  不僅如此,左宗棠的命運很快還出現了新的轉機。 [19] 

左宗棠東平閩浙

1860年(咸豐十年),在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後,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補,隨同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襄辦軍務。 [23]  並在湖南招募5000人,組成“楚軍”,赴江西、安徽與太平軍作戰。 [24-25] 
1861年(咸豐十一年),曾國藩疏薦左宗棠任浙江巡撫;太平軍攻克杭州後,清廷正式補授左宗棠為浙江巡撫(1862年1月 [13]  ),督辦軍務。 [26] 
1862年(同治元年),左宗棠進軍浙江,在隨後的兩年中,他在中法混合軍“常捷軍”、中英混合軍“常安軍”、“定勝軍”的配合下,先後攻陷金華、紹興等地,1863年(同治二年)升閩浙總督 [27] 
1864年(同治三年)3月,左宗棠攻陷杭州,加太子少保銜,賜黃馬褂 [28]  他在浙江採取種種恢復經濟的舉措,並攻克湖州等地,從而控制浙江全境。論功,封二等恪靖伯。 [29]  旋奉命率軍入江西、福建追擊太平軍李世賢汪海洋部,至1866年(同治五年)2月,左宗棠最終攻滅李世賢等於廣東嘉應州(今梅州)。 [30-31] 
在鎮壓太平天國後,左宗棠倡議減兵並餉,加給練兵。1866年(同治五年),上疏奏請設局監造輪船,獲准試行,即於福州馬尾擇址辦船廠,派員出國購買機器、船槽,並創辦求是堂藝局(亦稱船政學堂),培養造船技術和海軍人才。時逢西北事起,旋改任陝甘總督,推薦原江西巡撫沈葆楨任總理船政大臣。一年後,福州船政局(亦稱馬尾船政局)正式開工,成為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 [32] 

左宗棠西靖陝甘

渭河戰圖 渭河戰圖
1862年(同治元年),在陝西的回民趁太平天國和捻軍進入陝西的機會發動叛亂。其初期的主要首領有赫明堂、馬生彥、馬振和、白彥虎等。同時在寧夏也爆發了大面積的回民暴動,其主要首領有馬兆元和馬化龍。由於當地起義軍的活動,陝甘局勢幾近糜爛,而總督楊嶽斌不能有效控制局勢。這種情況下,清廷於1866年(同治五年)9月諭令左宗棠前赴陝甘。 [13] 
1866年(同治五年)末,左宗棠動身,準備率領各軍平定回民起事,但因西捻軍進犯陝西 ,加之左宗棠認為捻強於回,遂首先重點鎮壓捻軍。 [32] 
1867年(同治六年),左宗棠以欽差大臣身份督統軍隊(陝甘總督由穆圖善署理),屢次擊敗捻軍,但因回軍牽制、捻軍機動靈活等因素而難以徹底取勝;延川、綏德還多次被回民軍攻破。 [16]  是年末,捻軍由陝入晉,繼而入河南、直隸,京師震動。左宗棠與李鴻章、李鶴年官文皆受革職處分。左率軍追擊,並且建言獻策,最終於1868年(同治七年)協助李鴻章消滅了西捻軍。左宗棠在入京覲見時指出平定陝甘仍需五年時間。 [33] 
左宗棠在陝甘總督任上的素描像 左宗棠在陝甘總督任上的素描像 [34]
1868年(同治七年)末,左宗棠進軍陝北的延安、綏德、榆林一帶,至1869年(同治八年)初先後逼降扈彰、董福祥等統領的起義軍。 [13]  隨後他進兵董志原,大敗盤踞和被驅逐於此的回民軍,4月攻佔該地,肅清慶陽、涇州。在此期間,劉松山高連升部相繼發生兵變,高被殺,左宗棠大怒,對叛變兵勇嚴加懲處。 [13]  [35]  左宗棠並在當地推廣代田法區田法,努力恢復生產,並撥款救濟饑民和歸降者。 [13]  [36]  這時,左宗棠已認定盤踞金積堡一帶的馬化龍是回民起事的罪魁禍首之一,遂派劉松山進攻馬化龍的金積堡。同年,左宗棠由涇州進駐平涼,接陝甘總督印。 [13] 
1870年(同治九年)2月,劉松山陣亡,左宗棠痛感“失我右臂”。 [13]  [37]  其後,馬化龍鼓動回民軍大舉進犯陝西,不過這些部隊缺乏系統組織、有效領導,被清軍擊敗,也未能動搖左宗棠攻克金積堡的決心。左宗棠以松山之侄劉錦棠代替劉松山,又調動重兵圍攻金積堡,終於在1871年1月(農曆仍為同治九年)取勝,馬化龍父子投降後於3月(同治十年正月)被處死,其部眾1800餘人、“偽官”80餘人亦予駢誅。 [8]  [38]  左宗棠賞加騎都尉世職。 [39] 
1871年(同治十年),肅清後方後,左宗棠進攻甘肅河州,當地回民軍領袖馬佔鰲頑強抵抗,清軍屢屢受挫,但始終堅持作戰。在清軍的強大壓力下,馬佔鰲於1872年(同治十一年)投降,所部被左宗棠編入清軍。回民軍的主力至此已經被消滅。 [40]  [41] 
1872年(同治十一年),左宗棠派劉錦棠克復西寧白彥虎等退入甘肅;他另派徐佔彪進攻肅州,但肅州久攻不下。同年,左宗棠駁斥朝臣宋晉停造輪船的主張, [42]  並在蘭州創辦甘肅機器製造局(即蘭州製造局)。8月,左宗棠入駐陝甘總督駐地蘭州。 [13] 
陝甘回民起事平定後的甘肅(1875年)
陝甘回民起事平定後的甘肅(1875年)(9張)
1873年(同治十二年),西寧回民軍首領馬桂源投降,被押往蘭州並處死。隨後左宗棠集合徐佔彪宋慶金順、劉錦棠等部大舉圍攻肅州,其後還親往肅州督戰。此役中,白彥虎等退到新疆。11月,肅州回民軍首領馬文祿被迫投降,後被處死,其部屬和部分老幼共約有七千人被屠殺; [43]  左宗棠事後承認“自辦軍務以來,於發、捻投誠時,皆力主‘不妄殺,不搜贓’之禁令,弁丁犯者不赦”,而肅州之役,則“不能盡行其志”。 [44-45]  隨着肅州克復,陝甘回變告終。 [40]  清廷着左宗棠以陝甘總督協辦大學士,賞加一等輕車都尉世職。 [13] 
1874年(同治十三年),左宗棠推動甘肅省與陝西省分闈鄉試、分設學政,以免甘肅考生赴陝鄉試之苦;他還推動西北茶政改革,鎮壓閔殿臣之叛。8月,左宗棠補授大學士,不久又補為東閣大學士。 [46-47] 

左宗棠進軍新疆

左宗棠像(Adolf Erazmovich Boiarskii,1875) 左宗棠像(Adolf Erazmovich Boiarskii,1875) [48]
1864年(同治三年),受太平天國運動和同治陝甘回變影響,新疆各地豪強趁機而起,出現了割據紛爭、各自為王的混亂局面。其中,圍繞喀什噶爾展開爭奪的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馬木提艾和柯爾克孜族部落頭目司迪克相繼致書中亞的浩罕汗國,由此引來該國的軍事頭目阿古柏,他於1867年(同治六年)建立“洪福汗國”盤踞新疆。沙俄亦趁機於1871年(同治十年)7月侵佔伊犁。 [49] 
伊犁被攻佔引起清廷重視,清廷命景廉成祿等率軍出關,並令左宗棠派兵進剿,因陝甘回民起事尚未平定,左宗棠認為:“此時興師遠舉,並非穩着。”但他仍於1872年(同治十一年)1月派徐佔彪進兵肅州。
1873年(同治十二年)3月,左宗棠致信總理衙門,指出“欲收伊犁,必先克烏魯木齊”。如果烏魯木齊城克復,“我威維揚”,再大興屯田以保證長期後勤供應,安撫新疆各部族耕牧如常,“即不遽索伊犁,而已穩然不可犯矣”。烏城形勢既固,然後明示以伊犁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讓人”。若外交失敗、不得已與俄軍交戰,清軍亦未必不能夠勝利。 [50]  這樣,左宗棠提出了先安定新疆回部再準備收回伊犁的方針。 [51] 
1874年(同治十三年)日本侵台,清廷由此發生“海防”與“塞防”之爭。李鴻章等人力主海防,以日本為主要假想敵,主張放棄塞防,“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湖南巡撫王文韶主張塞防。左宗棠則主張海防與塞防並重,指出,不收復新疆,陝甘清軍便會被長期牽制,不僅不能裁減兵餉、助益海防 [49]  ,而且“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尤其招致英、俄滲透。 [52]  軍機大臣文祥贊同左見,全力支持之。與此同時,左宗棠彈劾景廉、成祿等原受命收復新疆而逡巡不進者,成祿被革職,景廉被調任。 [53]  於是1875年(光緒元年)5月,清廷下詔授左宗棠以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全權節制三軍,以將軍金順為幫辦軍務 [13]  ,擇機出塞平叛新疆。 [51] 
確定戰略
左宗棠像(Adolf Erazmovich Boiarskii,1875) 左宗棠像(Adolf Erazmovich Boiarskii,1875) [54]
在軍事戰略上,左宗棠提出要“先北後南”、“緩進急戰”(又稱“緩進速決”):
“先北後南”,即先安定北疆(但不急取伊犁),再進軍南疆。這是考慮到進軍新疆重點在打垮阿古柏,而阿古柏的勢力主要在達坂城托克遜吐魯番一線,其在北疆勢力比較薄弱,進軍困難較小;同時,位於北疆的烏魯木齊有重要政治意義。從地理區位上講,收復北疆,也可為進一步收復伊犁創造必要條件。 [13] 
“緩進急戰”中的“緩進”,就是積極治軍。左宗棠用一年半的時間籌措軍餉,積草屯糧,整頓軍隊,減少冗員,增強軍隊戰鬥力。即使是自己的主力湘軍,也剔除空額,汰弱留強。他還規定,凡是不願出關西征的,一律給資,遣送回籍,不加勉強。至出關時,左宗棠指揮的西征軍有劉錦棠所部湘軍25個營(後迭增至32營),張曜所部嵩武軍14個營和徐佔彪所部蜀軍5個營,金順的部隊整編為40營,加上擔任防守任務的清軍,共有馬、步、炮軍150餘營,兵力總數約7、8萬。 [40]  但真正開往前線作戰的只有50餘營,2萬多人。
“急戰”,就是考慮國庫空虛,以及西北交通不便、人煙稀少、田地荒蕪,為了緊縮軍費開支,大軍一旦出發,必須速戰速決,力爭在一年半左右獲取全勝儘早收兵。
準備物資
俄國攝影師鏡頭下的清軍(1875年,甘肅)
俄國攝影師鏡頭下的清軍(1875年,甘肅)(7張)
左宗棠此前已在蘭州建立“蘭州製造局”(亦稱“甘肅製造局”),為西征軍修造槍炮。為了對付阿古柏軍的洋槍洋炮,並由廣州、浙江調來專家和熟練工人,在蘭州造出大量武器,還仿造了德國的螺絲炮和後膛七響槍,改造了中國的劈山炮和廣東無殼抬槍。
左宗棠事先命西征軍前鋒部隊統帥張曜,駐軍哈密興修水利、屯田積穀。1876年(光緒二年)一年收穫糧食5160餘石,基本上可以解決該部半年軍糧所需。然而畢竟緩不濟急,為運輸軍糧,左宗棠又建立了四條路線:一是從甘肅河西採購軍糧,出嘉峪關,過玉門,運至新疆的哈密;二是由包頭、歸化、寧夏經蒙古草原運至新疆東部的巴里坤或古城(今奇台);三是在新疆東部採買;四是向俄國人購買,1875年左宗棠曾接待俄國索斯諾夫斯基一行並與之訂立購糧合同 [13]  [40]  ,一説這部分糧食實際來自伊犁。 [49]  此外,左宗棠廣設運糧台站,並於官運之外借用民力,節節轉運。 [13]  [55] 
籌措軍費
左宗棠西征途中的運糧隊伍 左宗棠西征途中的運糧隊伍 [56]
1876年(光緒二年)1月,開戰在即,各省積欠陝甘軍費已達2000餘萬兩,只靠各省關協餉不能解決軍費。 [13]  左宗棠援引沈葆楨為台灣防務借款之舊例,請求借洋款一千萬兩。 [51]  [57]  不料遭沈葆楨反對。幾經波折,清廷最終下詔,令户部撥款200萬兩、各省協餉300萬兩,準左宗棠自借洋款500萬兩。但經費仍為不足。左宗棠後又曾於1877年(光緒三年)、1878年(光緒四年)、1881年(光緒七年)三次為西征軍借洋款,總計於1874年(同治十三年)至1881年(光緒七年)間向洋商借款1375萬兩,另向華商借款846萬兩。 [13] 
克復北疆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示意圖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示意圖
1876年(光緒二年)4月,左宗棠在肅州祭旗,正式出兵。左宗棠坐鎮肅州,命劉錦棠、金順分兵兩路,先後率師出關。考慮到飲水困難,他把大軍分作千人一隊,隔日進發一隊,劉錦棠走北路,金順走南路,到哈密會齊。 劉錦棠率領西征軍主力自肅州入新,至哈密行程約1700裏,很順利地進入哈密。部隊各營到達哈密後,把從肅州等地陸續運往哈密的軍糧再輾轉搬運,翻過東天山九曲險道,分運至巴里坤和古城。
很快,劉錦棠的前鋒部隊,佔據了距離烏魯木齊只有不足三百里的濟木薩(今吉木薩爾縣)。 [51]  8月,劉、金兩軍協力,經激戰攻下烏魯木齊外圍的古牧地;阿古柏的幫兇白彥虎、馬人得棄烏魯木齊而逃,劉錦棠遂兵不血刃收復烏城(8月18日)。隨後,金順進佔昌吉,榮全在劉錦棠協助下攻克瑪納斯城。至此,北路蕩平。 [13]  [58] 
打開南疆
達坂、托克遜、吐魯番三城,是南疆的門户,對戰局影響甚大。左宗棠告誡劉錦棠不要急於進兵;他並佈置三路進軍計劃,促金順留守烏城,而以劉錦棠為前線總指揮。 [13] 
1877年(光緒三年)4月,劉錦棠出兵,迅速收復達坂城(4月20日)和托克遜城(4月26日);徐佔彪與張曜在鹽池會師,攻克吐魯番門户七克騰木(4月21日)。阿古柏逃往焉耆,留其幼子駐守庫爾勒為其墊後。不久,劉、張、徐三軍合擊,又收復吐魯番(4月26日) [59]  ;阿古柏一看通往南路的門户打開,自知大勢已去,乃服毒自殺(一説被毒殺)。阿古柏的長子伯克胡裏為爭權奪位殺死其弟,率領殘部逃往喀什。 [60]  白彥虎率領餘眾逃竄到開都河一帶。 [61] 
清軍收復新疆過程中,英使威妥瑪多次對清廷展開恫嚇,此時又勸清廷停止進軍、將阿古柏勢力認作藩屬,海防派亦運作朝廷,清廷讓左宗棠“統籌全局”,提出己見。左宗棠上疏據理力爭,強調新疆的戰略意義、當前的大好形勢,並提出要在新疆實行省制,最後得以繼續新疆收復戰。 [62-64] 
收復南疆
反映左宗棠西征的畫作 反映左宗棠西征的畫作
此時,沙俄又和土耳其發生第十次俄土戰爭,金順建議乘虛襲取被沙俄霸佔的伊犁。左宗棠認為師出無名,反遭其謗,留下不打。同年8月,大軍從正道向西挺進,先收復南疆東四城(喀喇沙爾、庫車阿克蘇烏什),再收復西四城(喀什噶爾、英吉沙、葉爾羌和田),伯克胡裏與白彥虎逃往俄國。1878年1月2日(農曆仍為光緒三年),和田克復。 [13]  [62]  [65]  至此,這場由英、俄兩國支持的阿古柏之亂乃告平息。見此情景,住在山中的布魯特(今柯爾克孜族)十四個部落,爭相內附。 [66] 
僅一年多時間,左宗棠就指揮西征軍,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領土。清廷嘉其功,詔封二等恪靖侯。新疆各地也於大小村鎮建立左公祠,燒香禮拜。 [51] 

左宗棠壯士長歌

主詞條:中俄伊犁條約
左宗棠雕像 左宗棠雕像
1871年(同治十年),沙俄乘阿古柏侵佔新疆之機,派兵侵佔了伊犁,宣佈“伊犁永遠歸俄國管轄”,但當時沙俄因克里米亞戰爭,比較虛弱,其駐華公使不得不在照會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時説些外交辭令,稱佔領伊犁是為了“安定邊疆秩序”,“只因回亂未靖,代為收復,權宜派兵駐守,俟關內外肅清,烏魯木齊、瑪納斯各城克服之後,當即交還”。但不料清軍果真收復了烏魯木齊、瑪納斯等城,被落了口實。左宗棠藉此強調俄方有歸還許諾在先,所以要先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伊犁問題。 [51] 
1878年(光緒四年),左宗棠多次上書朝廷,討論在新疆設省以及收回伊犁,引渡胡裏、白彥虎等事宜。他也與俄國方面有所交涉,並曾致書俄國土耳其斯坦總督康斯坦丁·彼得洛維奇·考夫曼 [67]  ,但無果。清廷派遣崇厚為全權大臣出使俄國進行談判。然而談判中,沙俄條件苛刻,且在談判的同時,白彥虎和伯克胡裏仍數次武裝侵擾中國邊境。
1879年(光緒五年),在沙俄的威逼下,崇厚簽訂《里瓦幾亞條約 [13]  。左宗棠聞訊,向清廷陳奏分析利弊,並痛陳:“武事不競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茲一矢未加,乃遽議捐棄要地,饜其所欲,譬由投犬以骨,骨盡而噬仍不止。目前之患既然,異日之憂曷極。此可為嘆息痛恨者矣。”他提出:“為今之計,當先之以議論,委婉而用機,次決之以戰陣,堅忍而求勝。臣雖衰慵無似,敢不勉旃。” [68]  清廷被説服,於是治崇厚罪。 [69] 
蘭州織呢局內景 蘭州織呢局內景 [70]
1880年(光緒六年),清廷派曾紀澤出使俄國,重議條約。 [69]  與此同時,左宗棠兵分三路向伊犁方向挺進:命金順部出精河為東路;命張曜部駐特克斯河畔為中路:命劉錦棠部出布魯特遊牧地為西路。左宗棠認為“壯士長歌,不復以出塞為苦也,老懷益壯”,遂親自由肅州出發入疆,坐鎮哈密親領後路聲援,並表示收復伊犁血戰到底的決心。左宗棠在哈密生活了四個月,為了減輕內地長途調運軍糧的困難,改善天山運道,修築盤曲山路;籌集糧秣,發動軍民屯田墾荒,興修水利,增糧積穀。並在哈密大本營加緊訓練,提高部隊戰鬥力。 [71]  此外,1880年(光緒六年)9月,左宗棠籌建已久的“甘肅織呢總局”(亦稱“蘭州機器織呢局”)正式開工,這是中國第一個機器紡織廠。 [51] 
《中俄伊犁條約》原件(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中俄伊犁條約》原件(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7張)
沙俄聞訊,火速增兵堅守伊犁,並派出艦隊遊弋在海上,中國沿海地區天津、奉天(今遼寧)、山東先後警報,都處於戒備狀態。清廷在此情形下,召回左宗棠,左宗棠交棒劉錦棠,踏上回京之旅。 [72]  當時正值俄土戰爭結束後不久,沙俄相對虛弱,加之其他的種種考慮 [73-74]  ,不欲開戰,聞知左宗棠入京,反而擔心中俄全面決裂,在談判桌上終於讓步。 [8]  [75] 
1881年(光緒七年)2月24日,曾紀澤與俄方代表訂立了《中俄伊犁條約》和《陸路通商章程》。較之《里瓦幾亞條約》,中國雖賠款增加,並仍割去了伊犁霍爾果斯河以西之領土,但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一帶地方,在領事等問題上也收回一些利權。次日左宗棠抵京。他對這一條約態度複雜,一面説“界務無損”、“商務亦尚相安” [76-77]  ,對曾紀澤也讚揚道:“劼剛此行,於時局大有裨益,中外傾心,差強人意也。” [78-79]  另一面,他一年多後致信劉錦棠時又説:“伊犁僅得一塊荒土,各逆相芘以安,不料和議如此結局,言之腐心!” [7]  [80] 

左宗棠外放兩江

左宗棠赴兩江任前與醇親王奕譞宴飲合影 左宗棠赴兩江任前與醇親王奕譞宴飲合影
1881年(光緒七年),左宗棠應詔至北京任軍機大臣兼在總理衙門行走,管理兵部事務,在此期間參與練兵、治河、禁煙等事。但他與同僚不和,自己也不習慣於任職中樞。同年10月,左宗棠調任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 [81]  兩江總督任上,左宗棠興辦水利,改良鹽務,支持洋務,重視海防。 [13]  [82]  1883年(光緒九年),他還曾鎮壓王覺一起義。 [83] 
1882年(光緒八年),沙俄正式交還伊犁,左宗棠第五次向清朝政府奏請新疆建省,提出乘新疆收復伊始和西征大軍未撤之威,不失時機地建省設縣。這樣順應民心,有利於百廢待舉,恢復元氣,實行切實有效的管理。左宗棠懇切陳詞説服了清朝政府,同意着手在新疆建省。經過籌劃,1884年(光緒十年),新疆省正式建立。 [51] 

左宗棠督師抗法

油畫《敕治兩江》,居中者為左宗棠,左二為李鴻章 油畫《敕治兩江》,居中者為左宗棠,左二為李鴻章
1883年(光緒九年),越南局勢惡化。左宗棠上奏分析局勢,自請赴邊督軍,並令王德榜招募士兵組成恪靖定邊軍,準備作戰。清廷同意了左宗棠的部分請求,但未同意其親赴前線。 [84-85] 
1884年(光緒十年)1月,左宗棠因目疾請求回籍調治。4月,因中法戰爭戰事緊張提前銷假,6月,入京任軍機大臣,並管理神機營事務。8月,孤拔所率法軍於在馬尾海戰全殲駐紮福建馬尾的中國海軍(習稱福建水師),破壞福州船政局。9月,堅決主戰的左宗棠奉旨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閩海軍務,挽救戰局。12月,左宗棠抵達福州,積極佈防,並組成“恪靖援台軍”東渡台灣。 [86-87] 
1885年(光緒十一年)3月,黑旗軍、恪靖定邊軍等取得鎮南關大捷,奪取了諒山。清政府“乘勝即收”,令前線各軍停戰撤軍,與法國議和。左宗棠不滿,上《密陳要盟宜慎防兵難撤折》,但沒能改變清廷的方針。同時,潘鼎新劉銘傳等陷害攻擊“恪靖定邊軍”首領王德榜、台灣道劉璈,使他們失去兵權。 [88]  左宗棠上書朝廷為屬下鳴冤叫屈,並稱病求退。 [89-91] 

左宗棠抱憾而終

1885年(光緒十一年)7月29日,病重的左宗棠連上兩折,其一請求專設海防大臣,其二請求將福建巡撫改為台灣巡撫。不久,清廷成立總理海軍事務衙門,台灣設省也終於實現。 [13]  [92] 
1885年9月5日(光緒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左宗棠在福州病故,享年七十四歲。 [273]  他在臨終口授遺折時先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又説:“惟此次越事和戰,實中國強弱一大關鍵。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遺憾平生,不能瞑目!”並提出諸多富強之策和對光緒帝的勸勉。 [93-94]  清廷聞知訃訊,於9月27日(八月十九日)追贈太傅,諡號“文襄”。 [95]  入祀京師的昭忠祠賢良祠,並建專祠於湖南及他所立功的諸省。 [8]  [96] 

左宗棠主要影響

左宗棠政治貢獻

鞏固邊疆
1908年清王朝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 1908年清王朝全圖(《中國歷史地圖集》)
學者楊東梁指出,左宗棠為捍衞祖國領土、主權完整而作出的最大貢獻,是他在19世紀70年代力排眾議,克服種種困難,率師一舉收復新疆地區。在收復新疆的過程中及新疆重歸版圖後,左宗棠力圖“為新疆劃久安長治之策”。在經濟上,他着力於減輕賦税,修築道路,興修水利,推廣蠶絲;在政治上提出“設行省,改郡縣”,先後五次奏請在新疆建省以鞏固國家統一。 [97]  左宗棠力主新疆置省,這一舉措進一步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據勢力,實現了新疆與全國其他各省行政制度的統一;它大大加強了新疆與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對於恢復和發展遭到破壞的經濟、對於保衞祖國西北邊防,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98] 
此外,左宗棠還最終促成了台灣建省,這主要是為了加強海防,此後經巡撫劉銘傳的努力經營,台灣經濟發展,成為全國的一個先進省份。 [99-101]  然而,甲午戰爭後,台灣仍在《馬關條約》中被割讓給日本。 [102-103] 
整飭吏治
左宗棠對清廷吏治問題有清醒的認識,指出“講求吏治”是“天下切要之政”之一。 [104]  為此,左宗棠在罷免貪庸、任用良吏、革除陋規等方面多有舉措。他還強調“察吏”、“訓吏”以及“恤吏”,即注重考察官員的性情才識、為政得失,對官吏進行教育訓導,以及對官員施以體貼親恤、促其為善。儘管清朝吏治昏暗已成積重難返之勢,但左宗棠的主張對後世仍有借鑑意義。 [105] 

左宗棠軍事勳勞

左宗棠半身像 左宗棠半身像
左宗棠一生功業,始自戎馬。鑑於清朝八旗、綠營兵業已腐朽、失去戰鬥力的狀況,左宗棠提出了仿效戚繼光束伍”之法編練軍隊的主張,這與曾國藩等人的見解相合,由此推動了湘軍的建立。 [107-108]  左宗棠將“練兵”視為治軍的關鍵,其中除加強軍事技術的訓練外,還要對官兵進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方面的訓導。左宗棠也強調紀律的重要性,在西北用兵時曾強調“臨陣外不準濫殺,不準姦淫婦女、搜搶財物、燒燬糧食”等,明知故犯者軍法從事。他還注重對將士勤苦耐苦作風的培養,能夠自覺地與將士同甘共苦,且以身作則,誠以待下,廉以率屬,從而鼓勵了士氣,使整軍經武得以可靠的保證。 [109] 
在臨敵用兵時,左宗棠所堅持的原則在於“慎”字:在制定指導戰爭全局的戰略計劃時,要清晰掌握“軍情、賊勢、地形”等方面的信息,通盤籌劃,較為準確地確定重點打擊目標;在進行戰爭的戰略策略上,要注重“佈置後路”和加強後勤保障,以便前線部隊層層推進、穩紮穩打;反對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急於出兵,主張“緩進急戰”,以“緩進”為速戰速決創造必要的條件。作為統帥,左宗棠改變了作為將領時事必躬親的態度,主要對戰略計劃和策略予以確定,並對進兵戰術提出建議,而把戰役的指揮權和戰略、戰術的具體實施交給前敵將領負責,避免遙制,從而充分發揮前敵將領的才能。此外,他還講求陣法,並善於採取“分道進搗”(即分進合擊)的戰術方法,等等。 [110] 
在國防觀上,左宗棠主張“海防與塞防並重”。在海防上,他尤其重視以新式輪船取代老式戰船,以順應海防近代化的潮流;他也一貫主張在海防建設中須統一指揮權,由此促成了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的成立;他還提倡在海防建設中兵民聯合禦敵,倡辦“漁團”,這都豐富了近代中國的海防思想,也推進了中國近代的海防建設。在海防與塞防的關係問題上,左宗棠也於1875年(光緒元年)的討論中給出了合理的意見,即:“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並重。” [52]  在塞防上,左宗棠除堅持國家領土“尺寸不可讓人”的原則外,尤其看重新疆的戰略位置,並把“整齊隊伍,嚴明紀律,精求槍炮,統以能將”以及“籌餉”、“籌糧”、“籌轉運”,視為規復新疆以重塞防的可靠保證。 [111] 
憑藉其軍事才能,左宗棠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捻軍起義、陝甘回變乃至收復新疆等的歷史事件中,為清廷立下汗馬功勞。以收復新疆之戰為例,左宗棠不僅在政治上有力地粉碎了英、俄兩國的政治陰謀,在政策上採取了有利於團結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對敵的方針,在物質供應上解決了“兵、餉、糧、運”四大困難;而且在軍事指導上,也十分出色。除了制訂“先北後南”的正確的戰略部署外,他還巧妙地運用了“緩進速戰”的原則。在左宗棠用兵新疆的三年中,真正作戰的時間不過四個多月,其他大部分時間都用於物質準備,選擇戰機,對敵人的動態進行周密的研究和計算。學者孫佔元評價説:左宗棠的用兵,的確達到了“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地。 [98] 

左宗棠洋務興辦

綜述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左宗棠在湖南鄉間已密切注視"洋事"的動向。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左宗棠的洋務思想日臻成熟。 [112]  根據學者沈傳經劉泱泱的概括:在閩浙任上,左宗棠的洋務活動主要是興辦福州船政局,這對建立中國近代造船工業、近代學堂以及近代海軍起到開創與奠基作用。陝甘任上,左宗棠的洋務活動的規模和重要性遠不如前一階段,但開始由軍用向民用轉化,由單一造船和駕船變成製造槍炮、火藥、機器、織呢、開礦多種經營,由官辦的產品經濟向官辦商品經濟和民營商品經濟發展。 [113]  兩江任上,左宗棠洋務活動的範圍和內容更為廣泛;經營體制上,由以官辦為主轉為更多采用招商集股的方式,且非官督商辦,而是“官倡商辦”;反侵略保利權的目的,也更為鮮明突出。晚年所上《藝學説帖》 [114]  ,則成為其長年洋務實踐的理論概括,並體現出新的發展。 [115] 
軍事工業和新式學堂
福州船政局(1870-1871年前後,JohnThomson攝) 福州船政局(1870-1871年前後,JohnThomson攝) [116]
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左宗棠認為自造新式槍炮並非難事,興辦洋務的關鍵在於“整理水師”;關於水師用船,他力排僱船和買船的議論,主張自造。 [117]  經過左宗棠的聲請, [118-119]  設廠造船的建議得到清廷批准。 [120-121]  此後,左宗棠立即投入船政局的籌建中,儘管中途奉調陝甘,仍抓緊進行人事、購機、籌款、制訂船政章程、藝局章程、購買局廠地基、挑選駕船人才等事宜的落實,確保了福州船政局的設立。 [122] 
左宗棠籌劃設立福州船政局,被池仲祜(一作池仲祐)、陳紹寬等人評價為“中國海軍萌芽之始”。 [123-127]  船政局所轄船廠,經左宗棠所推薦的沈葆楨的經營,成為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機器造船工廠, [97]  也是一座設備比較完備的造船工廠, [128]  其造船水平雖與西方先進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但畢竟實現了中國近代造船業從無到有的跨越。船政局所附設的船政學堂,則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專習“西藝”的洋務學堂,造就了中國第一代輪船製造和駕駛人才,並從學員中產生了近代中國第一屆官派赴歐洲的留學生。 [122] 馬尾船政學堂後,專習“西藝”的洋務軍事學堂紛紛在各地創立,它們基本是仿行左宗棠為船政學堂擬定的章程,到李鴻章創辦天津水師學堂才在模仿的同時有所突破; [129]  但是,天津水師學堂所用吳贊誠嚴復,仍與福州船政密切相關。 [130] 
在西北任上,左宗棠仍致力於軍事工業的興辦。他先設置西安機器局,後改蘭州機器局。後者以精通西洋槍炮製作的記名提督賴長為該局總辦,主要生產槍炮及其彈藥, [131]  兼制開河、鑿井、織呢和水龍等機器,實為軍、民兩用的近代工業。此外,左宗棠還在新疆阿克蘇設製造局,在蘭州和庫車均設火藥局。這些機器局、火藥局,不僅直接生產軍火,而且起到機器母廠的作用,開中國西北近代工業之先河。 [113] 
民用工業
左宗棠(正中)與清廷其他軍政要員(《北清名勝》) 左宗棠(正中)與清廷其他軍政要員(《北清名勝》)
軍事工業的興辦,促成了民用企業的興起。左宗棠興辦的蘭州織呢局,是近代中國第一家毛紡織工廠, [97]  [131]  其產品既供軍用,也投向市場。因原料、水源、管理、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制約,織呢局僅維持三年便告停辦,其中左宗棠籌劃不詳,也有一定責任。 [113]  儘管如此,這仍不失為一項創舉,並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經驗與教訓。 [131]  此外,左宗棠在西北還嘗試使用機器治理涇河、勘探並開採礦藏,以及招商興辦烏魯木齊鐵廠等等。 [113] 
兩江任上,左宗棠除了支持和發展金陵製造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原有洋務事業外,還支持由商人集資興辦近代工礦企業,包括徐州利國驛煤鐵礦、安徽池州煤鐵局等,並架設沿長江的陸路電報線,此外還對西方商人在上海開設紡織廠以及購買土地等行為加以抵制。 [132] 

左宗棠經濟民生

左宗棠注重民生,這體現在他方方面面的舉措中。
在興修水利方面:在西北,左宗棠治理涇河, [133]  此外還興辦了一系列灌溉工程; [134-136]  在京畿,治理永定河 [137]  在兩江,則治理淮河並籌劃恢復其入海故道(未成),修復范公堤以抵禦海潮侵襲,興辦朱家山工程以治理滁河,興辦赤山湖圩壩工程以平息江寧、鎮江水患,等等。 [138] 
左宗棠雕像(位於湘陰左宗棠文化園) 左宗棠雕像(位於湘陰左宗棠文化園)
鴉片問題上:當時鴉片有中國自種的“土煙”從海外進口的“洋煙”兩類。為解決土煙問題,左宗棠在陝甘任上飭令屬官嚴禁種植罌粟,在“嚴禁罌粟”的同時,為解決民眾生計問題而“勸種棉花”,除勸諭農民種植棉花外,且購置紡織工具、僱請民婦教習棉紡技能,還刊行《種棉十要》及《棉書》,分行陝、甘兩省,對於不宜棉的地區也要求廣種雜糧以改善生計; [131]  對於在禁種罌粟的問題上督查不嚴的官員,左宗棠亦報請清廷嚴懲。 [139-140]  針對洋煙,左宗棠在軍機大臣任上也希望通過增加捐税的方式限縮其銷路並減少進口數量,但他與威妥瑪談判未果,後由曾紀澤接手,最終與英方達成《煙台條約續增專條》,税率有所提高。 [141-142] 
至於荒政 [143]  、茶務 [144]  、鹽政 [138]  [145]  等等領域,左宗棠也均有其舉措。

左宗棠歷史評價

賀熙齡:左子季高,少從餘遊,觀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學則確然有所得,察其進退言論,則循循然有規矩,而不敢有所放軼也。餘已心異之。 [146] 
張亮基:全恃季翁為我部署,此君天下才也,辦土匪,殲粵匪,以戰則克,以守則固,進賢進能激勵兵將,以殘破之兩湖而漸有生氣。僕何能為,皆季翁之力。 [18] 
胡林翼:①橫覽七十二州,更無才出其右者,倘事經閲歷,必能日進無疆。 [147-148]  ②精熟方輿,曉暢兵略,在湖南贊助軍事,遂已克復江西、貴州、廣西各府州縣之地。名滿天下,謗亦隨之。其剛直激烈,誠不免汲黯太戇、寬鐃蓋寬饒少和之譏。要其籌兵籌餉,專精殫思,過或可宥,心固無他。 [149-150] 
郭嵩燾:左宗棠才盡大,無不了之事,人品尤端正,所以人皆服他。 [151-152] 
潘祖蔭: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 [153] 
曾國藩:論兵戰,吾不如左宗棠;為國盡忠,亦以季高為冠。國幸有左宗棠也。 [154] 
李鴻章:周旋三十年,和而不同,矜而不爭,唯先生知我;焜耀九重詔,文以治內,武以治外,為天下惜公。 [155] 
彭玉麟:忠君愛國,直做到全始全終。 [155] 
曾國荃:①東戡閩越,西定回疆,天恩最重武鄉侯,實同是鞠躬盡瘁。 [13]  ②壯聖主威靈於九萬里,聲光遠爍海東西。 [156] 
翁同龢:其豪邁之氣,俯仰一世。 [13] 
楊昌濬:用兵善於審機,堅忍耐勞,洞燭先幾。······克一城、復一郡,即簡守令以善其後。用人因材器使,不循資格;為政因時制宜,不拘成例。外嚴厲而內慈祥,所至威惠並行。甘省安插回眾十餘萬,不聞復有叛者;固措置之得宜,亦恩信之久孚也。廉不言貧,勤不言勞。綰欽符十餘稔,從未開支公費;官中所入,以給出力將士及親故之貧者。督兩江時,年七十餘矣;檢校簿書、審視軍械,事事親裁。居嘗以漢臣諸葛亮自命;觀其宅心澹泊、臨事謹慎、鞠躬盡瘁以經王事,可謂如出一轍。 [157] 
劉錦棠:宗棠事無鉅細精粗,必從根本做起,而要以力行。師行萬里沙磧之地,雖酷暑嚴寒,必居營帳與士卒同甘苦。壘傍隙地,悉令軍士開墾;荒蕪既闢,招户承種,民至如歸。城堡、橋樑、溝渠、館舍,乘戰事餘暇,修治完善;蠶織、牧畜,罔不因勢利導,有開必先。軍興日久,文教浸衰;宗棠身在行間,講學不輟。每克一城,招徠撫綏,興教勸學。俄官索斯諾福斯齊遊歷,過甘闡説西教;宗棠接見,講《孟子》“三必自反”之義,俄官為之斂容。其能以誠感人如此。 [157] 
左宗棠頭像 左宗棠頭像
光緒帝:①大學士左宗棠,學問優長,經濟閎遠,秉性廉正,蒞事忠誠。由舉人、兵部郎中帶兵剿賊,迭著戰功,蒙文宗顯皇帝特達之知,擢升卿寺。同治年間,剿平發逆及回、捻各匪,懋建勳勞。穆宗毅皇帝深資倚任,畀以疆寄,洊陟兼圻,授為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運籌決勝,克奏膚功。簡任綸扉,優加異數。朕御極後,特命督師出關,肅清邊圉,底定回疆,厥功尤偉。竭謀贊畫,悉協機宜。旋任兩江總督,盡心民事,裨益地方,揚歷中外,恪矢公忠,洵能終始如一。 [95]  [158]  ②東平浙水,南靖閩都,西極崑崙,北清畿甸。 [159]  ③書勳則鐘鼎千秋,論治而堂廉一德。 [155] 
林世燾:絕口不言和議事,千秋獨有左文襄。 [155] 
吳汝綸:①公用兵,規遠勢,防後路,尤善審機,隨賊勢變化,不常其方略。②公性剛行峻,不為曲謹小讓。③公精吏事,所至恤民、興學、理財、治水利。閩浙裁兵加餉,各省援用為法。而於製造船炮尤兢兢。議者惜公才用之未竟其志也。 [160] 
徐宗亮:胡文忠之注重安慶,左文襄公宗棠之注重衢州,李文忠公鴻章之注重上海,皆謀之於豫,持之以恆,卒皆收其全功。 [161-163] 
朱孔彰:論者謂粵寇未平,無以制捻;捻寇未殄,無以制西陲叛回,其次序宜然。文襄盡瘁馳驅,白首臨邊,不易初志,功成名立,與日月爭光矣。當其排眾議,揣夷情,決勝算,我戰則克,何其智且勇也!語曰: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偉矣哉! [164] 
唐才常:左、彭彭玉麟二公之直燭鉅奸,不顧身家,絕無附會。 [165-166] 
譚嗣同:歷觀近代名公,其初皆未必了了。更事既多,識力乃卓。……左文襄晚達,故沈觀最久。 [167] 
裴景福:左文襄佐駱文忠駱秉章,僅一幕職而得行其志,似愈於曾文正(曾國藩)之為相;奉命出征,發謀出慮,朝廷亦從不牽制,此老一生際遇,文正不如也。 [168] 
楊昌濟毛澤東筆錄):宋韓韓琦、範范仲淹並稱,清曾(曾國藩)、左並稱,然韓、左辦事之人,範、曾辦事兼傳教之人也。 [169-170] 
劉體仁:豐功偉業,媲美武鄉,可稱佳話。常謂後人思想薄弱,不敢以今擬古。武侯所當曹操司馬懿,對手較為勁敵。然文襄勳績,南平閩、越,西定河、湟,過於六出祁山遠矣。 [171-172]  [173-175] 
徐珂:文襄獨引邊荒艱鉅為己任,力斥眾論,而西域遂平。 [163]  [176-177] 
葛虛存:左文襄公,天資豪爽,圭角畢張,一切睥睨視之。……文襄剛毅強果,已屆耄年,精力不衰,雖日曆兵間疾苦,未嘗以況瘁形於顏色。······遇將士不尚權術,惟以誠信相感孚,貪夫悍卒一經駕馭,罔不帖然。……公雅喜自負,與友人書,恆末署老亮,以諸葛自況,砥礪剛介之操老而益力。 [178] 
梁啓超:左、李齊名於世,然左以發揚勝,李以忍耐勝。語其器量,則李殆非左所能及也。······其實兩人洋務之見識不相上下,左固非能守舊,李亦非能維新也。文襄幸早逝十餘年,故得保其時俗之名,而以此後之艱鉅謗詬,盡附於李一人,文襄福命亦云高矣。 [179] 
左欽敏:綜古今論之,鄧鄧禹、馬馬援、李李光弼、郭郭子儀中興帝室,無此戰績;衞衞青、霍霍去病、韓(韓琦)、範(范仲淹)功高邊塞,無此雄威。班定遠班超生入玉門,尚須陳乞;嶽忠武岳飛痛飲黃龍,徒成虛名。勳名之盛,秦漢以後,誰與比倫? [180] 
趙爾巽等《清史稿》:①宗棠為人多智略,內行甚篤,剛峻自天性。……國籓以學問自斂抑,議外交常持和節;宗棠鋒穎凜凜向敵矣,士論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門者,成德達材不及國籓之盛雲。 [3]  ②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過人。廉不言貧,勤不言勞。待將士以誠信相感。善於治民,每克一地,招徠撫綏,眾至如歸。論者謂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則以王道行之,信哉。 [3] 
蔡東藩:吳説似迂,左議近誇,但得吳可讀之一疏,見朝廷尚有效死敢諫之臣工,得左宗棠之一折,見疆臣尚有老成更事之將帥。光緒初年之清平,幸賴有此。或謂吳之爭嗣,何裨大局?俄許改約,全恃曾襲侯口舌之力,於左無與?······外交以兵力為後盾,微左公之預籌戰備,隱攝強俄,雖如曾襲侯曾紀澤之善於應對,能折衝樽俎乎?直臣亡,老成謝,清於是衰且亡矣。人才之不可少也,固如此夫! [181] 
亨利·阿加德·華萊士: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偉大人物之一,他將中國人的視線擴展到俄羅斯,到整個世界……我對他抱有崇高的敬意。 [182] 
威廉姆·萊斯利·貝爾斯:左宗棠具有真正偉大的靈魂。他是一位偉大的將軍,一個偉大的管理者,也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在國外知者甚少,在他自己的國家裏也未享有應得的聲望。倘若他的同胞能仔細研究他的生平與功績,就能夠獲益匪淺。他熱愛自己的祖國,對國人在悠久歷史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深感自豪。他對古代聖賢懷有敬畏之心,且一直遵循聖賢之道。他為自己的祖國嘔心瀝血,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的力量和才智。他懷有堅定的信念,深信國人能依靠自己的努力,為多災多難的祖國找到一條出路。左宗棠不愧為國家之光、民族之光。 [40] 
蕭一山:國藩以嚴謹勝,宗棠以豪邁勝。 [183] 
繆鳳林:唐太宗以後,對於國家領土貢獻最大的人物,當首推左宗棠,實非過譽。 [184-185] 
王震:①左宗棠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歷史情況下,立排投降派的非議,毅然率部西征,收復新疆,符合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是愛國主義的表現,左公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值得我們後人發揚的。②左宗棠西征是有功的,否則,祖國西北大好河山很難設想。③左公帶兵出關,消滅阿古柏、白彥虎,收復失地,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這是抗禦外侮,是值得讚揚的。 [186] 

左宗棠個人作品

民國以來左宗棠部分傳記
民國以來左宗棠部分傳記(8張)
左宗棠的部分作品在生前即出版,其中《盾鼻餘瀋》為左宗棠首部問世的結集,內容主要由詩文構成。 [187]  左宗棠死後,其奏稿、書牘、札件、詩文等於清末輯為《左文襄公全集》;20世紀80、90年代嶽麓書社與湖南省社科院又編纂了《左宗棠全集》,內容增較前書加了三分之一 [2]  。此外,尚有各類選集若干種, [187]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七》亦收錄有其詩。 [188]  除前述結集作品外,尚著有《樸存閣農書》(失傳)、《楚軍營制》 [189]  (附條規)等等。

左宗棠軼事典故

左宗棠自比諸葛

秦翰才輯錄、嶽麓書社1986年版《左宗棠逸事彙編》 秦翰才輯錄、嶽麓書社1986年版《左宗棠逸事彙編》
左宗棠自負,自詡為諸葛亮,常以“今亮”、“老亮”(與被稱為“新亮”的郭昆燾相對)等自稱,時人也常以諸葛亮比之。 [172] 
清稗類鈔》記載,左宗棠在陝甘總督任內,藩司林壽圖,能詩善飲,性極詼諧,二人常飲酒談論。某日,林與宗棠正笑談間,前方捷報至,林盛稱宗棠妙算如神,佩服不已,宗棠拍案自誇道:“此諸葛之所以為亮也。” 隨即二人又談論人物,宗棠痛責時人自稱諸葛者之多,林拍案道:“此葛亮之所以為諸(豬)也。”左宗棠以為林是在諷刺自己,二人由此結怨。 [190-193] 
按,左宗棠確曾在書信中自稱今亮,甚至曾在致郭崑燾的書信中説:“以今方古,則今亮似猶勝於古亮矣。” [194]  然自誇之餘,左宗棠也自知有“氣質粗駁”的缺點,曾以“寡言,養靜二條實下功夫,強勉用力”。 [195-196] 

左宗棠結識陶澍

1836年(道光十六年)的春天,兩江總督陶澍回鄉省親。途經醴陵,縣公館的一副對聯讓他怦然心動:“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這副對聯,表達了故鄉人對陶澍的敬仰和歡迎之情,又道出了陶澍一生最為得意的一段經歷。走進公館,迎面是一幅山水畫,上有兩句小詩:一縣好山為公立,兩度綠水俟君清。意思是醴陵縣那傲然屹立的山峯,皆是仰載陶公一腔凜然正氣而生。小小醴陵,居然有我的知己!這位年近60歲的封疆大吏,當即提出要見見這詩文作者。而作者,便是左宗棠。 [197-198] 

左宗棠湘江夜話

左文襄公像 左文襄公像 [199]
左宗棠布衣時,林則徐就已聞其名。1850年(道光二十九年末),林則徐途經湖南,兩人終在長沙舟中得見。《清稗類鈔》記載,左宗棠早慕林則徐大名,急於相見,不料慌忙之間落入水中,一身濕衣爬上林則徐的船,行過禮後説:“聽説古時對待士人有‘三薰三沐’的禮節,‘三沐’已然拜領,不過‘三薰’還沒有。”林則徐笑道:“還打什麼文語?快去更衣,彆着涼。”兩人相談達旦。説到新疆局勢,林則徐忽然用手拍左的肩膀,嘆道:“他日完成我的志向的人,大概是你吧!”林則徐還於舟中手書一聯贈左宗棠:“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在落款時林自稱“愚弟”,稱左為“仁兄”。左宗棠極為感動,晚年猶懸此聯於齋壁。 [200-201]  此外,還有説法稱:林則徐將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資料和繪製的地圖全部交給左宗棠;後來左宗棠征戰新疆,帶的就是林則徐繪製的地圖。 [274] 
按,《清稗類鈔》顯有演繹色彩。“湘江夜話”之事,胡林翼、左宗棠等都有相關記述。左宗棠晚年為《林文忠公政書》作序時還曾回憶説感慨説:“軍書旁午,心緒茫然,刁斗嚴更,枕戈不寐,展卷數行,猶彷佛湘江夜話時也。” [104] 

左宗棠前後對聯

左宗棠楹聯作品
左宗棠楹聯作品(6張)
二十三歲時,左宗棠曾自寫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三十年後的同治五年三月,左宗棠在福州寓所為兒女寫家訓時,也是寫的這副聯語。 [202] 
左宗棠敬重陶澍和林則徐。林去世時,左曾題輓聯。若干年後他得以像陶、林二人一樣任職江寧(今南京),又給陶、徐合建專祠,並題聯:“三吳頌遺愛,鯨浪初平,治水行鹽,如公皆不朽;卌載接音塵,鴻泥偶踏,湘間邗上,今我復重來。” [202-203] 
在有關曾左失和的傳聞中,還有一些涉及對聯的故事,例如“季子自命才高,與人意計時相左”對“藩臣以心為國,問伊經濟又何曾”,又如“看如夫人洗腳”對“賜同進士出身”(其中有的類似聯句還被放到左李之爭中 [193]  [204]  ),但經考證,其可信度較低。 [205]  著名的“發上等願”聯亦非左宗棠原作。 [206] 

左宗棠左都御史

左宗棠在湖南巡撫駱秉章處為幕友時,深得信任,權柄遂大。《清稗類鈔》稱,駱秉章有時來到幕府,見左宗棠等高談闊論、慷慨激昂,只是靜聽,不置可否; [201]  [207]  又《歸廬譚往錄》稱(《清稗類鈔》並載),駱秉章終日飲酒行樂,政務委諸左,左對他説:“您好似木偶,沒有我牽着,哪裏動得起來呢?”駱秉章也只是笑笑罷了。 [161]  [208-209] 庸盦筆記》則稱,世傳駱秉章一日聽聞撫署轅門傳來炮聲,趕忙問身邊人出了什麼事,回答説:“是左師爺在拜發軍報折。”駱點點頭,徐徐説:“要不把摺子拿來給我看看?”傳言雖有誇大,但左之“乾綱獨斷”亦可見一斑。當時巡撫駱秉章不過是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而湖南人戲稱左宗棠為“左都御史”,以示左的權力還要超過駱。 [210] 

左宗棠樊燮案

左宗棠贈與潘祖蔭的大盂鼎(現藏國家博物館) 左宗棠贈與潘祖蔭的大盂鼎(現藏國家博物館)
世載堂雜憶》等稱,左任駱秉章幕僚期間,某次總兵樊燮來訪,發生爭議。一説樊燮拒絕行禮請安,左對輕慢於他的樊燮非常不悦,舉腳欲踢,大罵:“忘八蛋,滾出去!” [211]  另説是左樊意見不合,左掌摑樊燮,此後兩人相互檢舉。 [212-213]  不久之後,樊燮即被革職。 [211] 
樊燮大怒,返鄉後,在先人牌位旁邊,寫下“忘八蛋滾出去”六個字之木牌,名為“洗辱牌”。並聘請名師教導其兩子,要求兩子在超越只有舉人功名的左宗棠,為父報復。且命令兩子有所成就前須身穿女裝:“考秀才進學,脱外女服;中舉人,脱內女服;中進士,焚洗辱牌,告先人以無罪。”後樊次子樊增祥高中光緒三年(1877年)丁丑科進士,焚燒洗辱牌以告慰當時已作古的樊燮。 [211] 
按,研究者劉江華認為,左掌摑、腳踢樊燮諸事不可信。不過,樊燮確曾因事被駱秉章參劾(奏稿系左宗棠撰寫),為求反撲而控告左宗棠,意圖以此扳倒駱秉章,卻因潘祖蔭等人支持左宗棠而失敗,樊燮終被革職;樊燮之子也的確文采卓著,成就了一番功名; [214-215]  至於左宗棠,則善待在樊燮案中營救自己的潘祖蔭,曾以大盂鼎見贈。 [216] 

左宗棠左公柳

左公柳 左公柳 [217]
左宗棠兩次率部西征,一路進軍,一路修橋築路,沿途種植榆楊柳樹。不出幾年工夫,從蘭州到肅州,從河西到哈密,從吐魯番到烏魯木齊,凡湘軍所到之處所植道柳,除戈壁外,皆連綿不斷,枝拂雲霄,這就是被後人所稱的“左公柳”。清代詩人肖雄等均曾吟詠, [218] 楊昌濬的七絕《恭頌左公西行甘棠》流傳尤廣:
上相籌邊未肯還,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219-220] 
民國年間,羅家倫作詞的《玉門出塞》,首句即是“左公柳拂玉門曉”。 [218]  [221-222] 

左宗棠巡視上海

左宗棠 左宗棠
左宗棠在擔任兩江總督期間,為檢查江海防務,曾四次巡視上海。首次巡視時(1882年6月),左宗棠帶親兵數百人,有人(一説為工部局路警 [223]  ,另説為“租界工部局” [8]  )告知左結刀持械通過須有照會。左宗棠大怒,説:“上海本中國地,外人只租借爾。以我中國軍人行中國之地,何照會之有?”他命令所有親兵槍實彈,刀出鞘。洋人不僅不敢阻攔,而且派巡捕沿途照料、 [224-225]  清除道路,還換升中國龍旗,鳴炮十三響以迎接。 [226-227]  此後巡視,洋人愈加恭謹有禮。 [228-229]  第四次巡視時(1884年2月),外國洋行人員和英、美、德、俄、奧等國領事均前往坐船晉謁。 [8] 
按,羅正鈞左文襄公年譜》將租界當局鳴炮十三響迎接左宗棠之事繫於1882年(光緒八年)首次巡視上海時, [230]  然據左宗棠致親友的書信,此當為1883年(光緒九年)事。 [228] 

左宗棠左宗棠雞

著名菜式左宗棠雞彭長貴於1952年“海軍總司令”梁序昭宴請美國時任海軍上將阿瑟·威廉·雷德福時(另説70年代招待蔣經國 [231]  )發明,當客人問菜名時,彭因為自己是湖南人,希望菜名響亮又能與湖南有點關係,就隨口回答“左宗棠雞”。 [232-233]  20世紀70年代,彭長貴赴美開辦“彭園”餐館,因媒體報道一次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彭園”品嚐“左宗棠雞”之事,這道菜名氣大震,逐漸成為美國人眼裏中餐“第一菜”。 [272] 

左宗棠人際關係

左宗棠家世

  • 曾祖父:左逢聖
  • 曾祖母:蔣氏
  • 祖父:左人錦
  • 祖母:楊氏
  • 父:左觀瀾(1778-1830)
  • 母:餘氏(1775-1827)

左宗棠妻妾

  • 妻:周詒端,字筠心(1812-1870 [234]  ),湘潭黃荊坪辰山人
  • 妾:張氏

左宗棠兄長

  • 長兄:左宗棫(1799-1823)
  • 二哥:左宗植(1804-1872)

左宗棠子女

  • 兒子
  1. 長子:左孝威(1846-1873),字子重,周詒端所生 [234] 
  2. 次子:左孝寬(1847生)
  3. 三子:左孝勳(1853生)
  4. 四子:左孝同(1857-1924),字子異。
  • 女兒
  1. 長女:左孝瑜(1833-1894 [235]  ),字慎娟,適陶澍之子陶桄,著有《小石屋詩草》。
  2. 次女:左孝琪(1834-1873),字靜齋,未適人,著有《猗蘭室詩草》。
  3. 三女:左孝琳(1837生),字湘娵,張氏所生,適湘潭黎福昌,著有《瓊華閣詩草》。
  4. 四女:左孝璸(1837-1870 [234]  ),字少華,適湘潭周翼標,著有《淡如齋遺詩》。 [236] 

左宗棠後裔

  • 孫輩:左念謙,襲侯爵; [3]  左念恆,詩人,等等。 [237] 
  • 曾孫:左景祜,襲侯爵; [238]  左景伊,中國化工大學教授, [239]  主攻腐蝕與防護領域; [240]  左景鑑,外科手術專家; [241]  左景權,旅法華裔漢學家,治敦煌學 [239]  等等。
  • 玄孫:左煥琛:上海醫科大學教授,曾任上海市副市長等職; [242-243]  左煥琮,醫學專家, [239]  任教於清華大學,等等。 [237]  [244] 
家族成員參考資料 [3]  [245] 

左宗棠後世紀念

左宗棠人物墓地

墓文 墓文
左宗棠墓位於善化縣八都楊梅河柏竹塘之陽 [282]  (今長沙市雨花區跳馬鎮白竹村 [283]  ,墓體為石構,由花崗岩砌成,墓的四周有鐵柵欄圍護。該墓始建時規模較大,佔地有10畝,內有石碑、石人、石馬、石象、墓廬享堂等,後遭人為破壞,1986年重修。該墓立有《左文襄公傳略》和《重修左文襄公墓記》大理石碑,皆由長沙市人民政府建立,碑文由潘基躓撰文,趙家寰書寫。1996年,左宗棠墓被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46] 

左宗棠人物故居

柳莊故居
柳莊故居(4張)
左宗棠舊居分佈於湘陰、湘潭、北京等地。左宗棠在湘陰故居包括湘陰界頭鋪鎮新光村左家段(即“左宗棠家祠”)和柳莊。其中,柳莊於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建成,左宗棠與他的家人居住約13年。 [241]  [247]  位於湘潭的桂在堂是左宗棠入贅周家時的舊居,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48]  左宗棠在北京的故居,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西堂子衚衕25-27號,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249] 

左宗棠祠堂供奉

左宗棠去世後,清廷曾准許於福建蠶桑局 [250-251]  、馬尾船廠, [252]  安徽婺源, [253]  江蘇江寧, [254]  廣東廣州, [255]  江西南昌 [256]  ,新疆迪化、巴里坤 [257]  、哈密, [258]  浙江衢州, [259]  湖南長沙 [260]  等地為左宗棠興建祠堂。今湖南湘陰尚有左文襄公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61] 

左宗棠紀念公園

左宗棠雕像(烏魯木齊水磨溝白塔山公園) 左宗棠雕像(烏魯木齊水磨溝白塔山公園) [262]
左宗棠收復新疆的過程中,烏魯木齊城幾乎是兵不血刃。1876年(光緒二年)8月18日 [263]  ,劉錦棠部架大炮於六道彎山樑上,僅施放一炮,炸燬一處城牆,清軍官兵奮勇殺入城內,殘敵如驚弓之鳥狼狽逃竄,烏魯木齊一舉克復。後來,人們在六道灣山樑上修建了炮台,命此炮台為“一炮成功”以資紀念。原炮台垮塌後,後世重新建造了左宗棠雕像、炮台及“一炮成功”紀念館。雕像旁邊銘刻對聯:“左公張正氣,千年神武靖邊;火炮卷狂飆,一發雄威退敵。” [262]  [264-265] 
除新疆外,在左宗棠故鄉湖南湘陰興建的左宗棠文化園,同樣樹立左宗棠雕像:左宗棠手握地圖,目視疆土的形象,表現了他不畏強勢、敢於擔當的愛國情懷。 [266-267] 

左宗棠研討會

2022年12月10日,由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共岳陽市委、岳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左宗棠思想文化與湖湘精神研討會”在湘陰縣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左宗棠思想文化與湖湘精神這一主題展開深入探討。 [275] 

左宗棠史料記載

國史館編《國史本傳》 [155] 
羅正鈞纂《左文襄公年譜》 [230] 
朱孔彰《中興將帥別傳》卷五《左文襄公宗棠別傳》 [155] 
清史列傳》卷五十一《大臣畫一傳檔後編七·左宗棠》 [268] 
趙爾巽等《清史稿·列傳一百九十九·左宗棠傳》 [3]  ,等等。(史料來源參考資料 [269] 

左宗棠影視形象

左宗棠影視形象
年份
電視劇/電影
飾演者
1988
曲偉麟
1994
安振吉
1996
胡雪巖
1998
左宗棠
2000
2002
2004
任仕一
2005
2006
2008
參考資料
  • 1.    金闕奏凱----左宗棠(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引用日期2020-06-28]
  • 2.    道承湘學 言納百家  .新浪網.2005-05-11[引用日期2017-11-18]
  • 3.    《清史稿·列傳一百九十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9-07]
  • 4.    左宗棠評傳·第01章 鄉間寒士 第1節 出身於以“耕讀為業”的“寒素”之家  .勸學網[引用日期2019-10-31]
  • 5.    《左宗棠評傳》01.2節 舉業坎坷與涉足經世致用之學  .勸學網[引用日期2019-10-31]
  • 6.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陰人。父觀瀾,廩生,有學行。宗棠,道光十二年舉人,三試禮部不第,遂絕意仕進,究心輿地、兵法。喜為壯語驚眾,名在公卿間。嘗以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亟稱之,謂橫覽九州,更無才出其右者。年且四十,顧謂所親曰:“非夢卜夐求,殆無幸矣!”
  • 7.    楊東梁.左宗棠.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186,222
  • 8.    沈傳經 劉泱泱.左宗棠傳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24-25,30-32,49-62,256,414-416,525-526,555-556,
  • 9.    陶澍年譜[J].益陽師專學報,1984(S1):1-119+5-9.
  • 10.    王煥錪,薛英.陶澍年譜(節錄)[J].文獻,1985(03):81-98.
  • 11.    劉泱泱. 左宗棠主講淥江書院時間考正[J]. 城市學刊, 1998(4):48-52.
  • 12.    《春冰室野乘》:文毅得子晚,其公子尚在髫齡。而文襄有一女,年與相若。文毅一日置酒,邀文襄至。酒半,為述求婚意,文襄遜謝不敢當,文毅曰:“君毋然,君他日功名,必在老夫上。吾老而子幼,不及睹其成立,欲以教誨累君,且將以家事相付託也。”文襄知不可辭,即慨然允諾。
  • 13.    王林.大家精要:左宗棠.昆明:雲南出版社,2009:9-10,22-26,35,53-54,59-69,72-85,93-94,121-122,126-128,129-134,148-152
  • 14.    王保蘅 編著.左宗棠傳.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2年:26,189
  • 15.    環球人物:左宗棠新疆謀略  .觀察者.2014-06-30[引用日期2017-10-26]
  • 16.    羅正鈞 纂 王雲五 主編.清左文襄公宗棠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 17.    胡林翼《胡文忠公遺集》卷五十三《啓湖廣總督程晴峯》(咸豐二年九月三十日):林翼入都無期,老母年高,因黎平道險,尚住鎮遠,兩地心懸,頗深馳思。倘得異日仍依仁幪,得效馳驅之力,實所心願。湘蔭孝廉左君宗棠有異才,品學為湘中士類第一,林翼曾薦於林文忠,因文忠引疾,故未果行。文忠過湖上時,招至舟中,談論竟夕,稱為不凡之材。老夫子大人愛士如歐陽永叔,如便中訪問,必能有裨高深矣。
  • 18.    《左宗棠評傳》02.1節 出山入幕  .勸學網[引用日期2019-11-01]
  • 19.    《左宗棠評傳》02.2節 再入湘幕  .勸學網[引用日期2019-11-01]
  • 20.    《清史列傳》:咸豐二年,粵匪竄湖南,犯長沙;先後佐巡撫張亮基、駱秉章戎幕,洊保同知、直隸州知州。五年,御史宗稷辰奏稱:『宗棠通權達變,疆吏倚重之跡甚微而功甚偉。若使獨當一面,必不下於胡林翼諸人』。詔湖南巡撫送部引見。六年,侍郎曾國藩敍宗棠濟餉功,請以郎中分兵部行走,並賞戴花翎;允之。八年,駱秉章疏保宗棠運籌得力,加四品卿銜。湖北巡撫胡林翼亦兩疏薦之。
  • 21.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咸豐初,廣西盜起,張亮基巡撫湖南,禮闢不就。林翼敦勸之,乃出。敍守長沙功,由知縣擢同知直隸州。亮基移撫山東,宗棠歸隱梓木洞。駱秉章至湖南,復以計劫之出佐軍幕,倚之如左右手。僚屬白事,輒問:“季高先生云何?”由是忌者日眾,謗議四起,而名日聞。同裏郭嵩燾官編修,一日,文宗召問:“若識舉人左宗棠乎?何久不出也?年幾何矣?過此精力已衰,汝可為書諭吾意,當及時出為吾辦賊。”林翼聞而喜曰:“夢卜夐求時至矣!”
  • 22.    王震將軍評左宗棠:屠夫還是功臣?  .新浪[引用日期2017-05-02]
  • 23.    《清史列傳》:十年三月,少詹事潘祖蔭復疏薦宗棠,謂「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疏下曾國藩;尋復奏:『宗棠剛明耐苦,曉暢兵機;請破格簡用』。四月,詔以四品京堂候補,隨國藩襄辦軍務。
  • 24.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六年,曾國籓克武昌,奏陳宗棠濟師、濟餉功,詔以兵部郎中用,俄加四品卿銜。會秉章劾罷總兵樊燮,燮構於總督官文,為蜚語上聞,召宗棠對簿武昌,秉章疏爭之不得。林翼、國籓皆言宗棠無罪,且薦其才可大用。詹事潘祖廕亦誦言總督惑於浮辭,故得不逮。俄而朝旨下,命以四品京堂從國籓治軍。初,國籓創立湘軍,諸軍遵其營制,獨王珍不用。宗棠募五千人,參用珍法,號曰“楚軍”。
  • 25.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十年八月,宗棠既成軍而東,偽翼王石達開竄四川,詔移師討蜀。國籓、林翼以江、皖事急,合疏留之。時國籓進兵皖南,駐祁門,偽侍王李世賢、忠王李秀成糾眾數十萬圍祁門。宗棠率楚軍道江西,轉戰而前,遂克德興、婺源。賊趨浮樑景德鎮,斷祁門餉道。宗棠還師擊之,大戰於樂平、鄱陽,殭屍十餘萬,世賢易服逃,而徽州賊亦遁浙江。自是江、皖軍勢始振。
  • 26.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一十一年,詔授太常寺卿,襄辦江南軍務,乃率楚軍八千人東援浙。朝命國籓節制浙江,國籓薦宗棠足任浙事。宗棠部將名者,劉典、王開來、王文瑞、王沐,數軍單薄,不足資戰守;乃奏調蔣益澧於廣西,劉培元、魏喻義於湖南,皆未至,而宗棠以數千人策應七百餘裏,指揮若定,國籓服其整暇。已而壕州陷,復疏薦之,遂授浙江巡撫。
  • 27.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同治元年正月,詔促自衢規浙。宗棠奏言:“行軍之法,必避長圍,防後路。臣軍入衢,則徽、婺疏虞,又成糧盡援絕之勢。今由婺源攻開化,分軍扼華埠,收遂安,使饒、廣相庇以安,然後可以制賊而不為賊制。”二月,克遂安。世賢自金華犯衢州,連擊敗之。而皖南賊復陷寧國,遣文瑞往援,克績溪。十一月,喻義克嚴州。二年正月,益澧及高連升、熊建益、王德榜、餘佩玉等克金華、紹興,浙東諸郡縣皆定。   杭州賊震怖,悉眾拒富陽。時諸軍爭議乘勝取杭城,宗棠不喜攻堅,謂皖南賊勢猶盛,治寇以殄滅為期,勿貪近功。乃自金華進軍嚴州,令劉典將八千人會文瑞防徽州,以培元、德榜駐淳安、開化,而益澧攻富陽。劾罷道府及失守將吏十七人,舉浙士吳觀禮等賑荒招墾,足裕軍食。四月,授浙閩總督,兼巡撫事。劉典軍既至皖南,遂留屯。益澧攻富陽,軍僅萬餘人,皆病疫,宗棠亦患瘧困憊,富陽圍久不下,乃簡練舊浙軍,兼募外國軍助之攻。
  • 28.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七月,李鴻章江蘇軍入浙攻嘉善,嘉興寇北援,於是水陸大舉攻富陽,克之。益澧等長驅搗杭州,魏喻義、康國器攻餘杭。宗棠以杭賊恃餘杭為犄角,非先下餘杭,收海寧,不能斷嘉、湖援濟,躬至餘杭視師。是時皖賊古隆賢反正,官軍連下建平、高淳諸邑。金陵賊呼秀成入謀他竄,獨世賢踞溧陽,與廣德賊比,中梗官軍。鴻章既克嘉善,上言當益軍攻嘉興。會浙師取常州,而廣德賊已由寧國竄浙。宗棠慮賊分擾江西、福建,乃檄張運蘭率所部趨福建,召劉典防江西。海寧賊蔡元隆以城降,更名元吉,後遂為驍將。三年二月,元吉會江蘇軍克嘉興。杭州賊陳炳文勢蹙約降,猶慮計中變,乘雨急攻之,夜啓門遁,杭州復,餘杭賊汪海洋亦東走。捷聞,加太子少保銜,賜黃馬褂。
  • 29.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移駐省城,申軍禁,招商開市,停杭關税,減杭、嘉、湖税三之一。益澧為布政使,亦輕財致士,一時翕然稱之。羣賊聚湖州,乃移軍合圍,先攻菱湖。三月,江蘇軍克常州,賊敗竄徽、婺,趨江西。世賢踞崇仁,海洋踞東鄉,宗棠以賊入江西為腹心患,奏請楊嶽斌督江西、皖南軍,以劉典副,從之。六月,曾國荃克江寧,洪秀全子福瑱奔湖州,俄復潰走,磔於南昌。七月,克湖州,盡定浙地。論功,封一等恪靖伯。
  • 30.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餘賊散走徽、寧、江西、廣東,折入汀州,福建大震。乃奏請之總督任,以益澧護巡撫,增調德榜軍至閩。四年三月,江蘇軍郭松林來會師,賊棄漳州出大埔。五月,進攻永定。世賢、海洋既屢敗,傷精鋭過半,歸誠者三萬。宗棠進屯漳州,躡賊武平。於是賊竄廣東之鎮平,而福建亦定。   乃檄康國器、關鎮平兩軍入粵,王開琳一軍入贛防江西,劉典軍趨南安防湖南,留高連升、黃少春軍武平,伺賊進退。六月,賊大舉犯武平,力戰卻之。世賢投海洋,為所戕,賊黨益猜貳。詔以宗棠節制三省諸軍。十月,賊陷嘉應,宗棠移屯和平琯溪。德榜慮帥屯孤懸,自請當中路。劉典聞德榜軍趨前,亦引軍疾進。猝遇賊,敗,賊追典,掠德榜屯而過,槍環擊之,輒反走。是夜降者逾四萬,言海洋中炮死矣,士氣愈奮。時鮑超軍亦至,賊出拒,又大敗之。合閩、浙、江、粵軍圍嘉應。十二月,賊開城遁,扼諸屯不得走,跪乞免者六萬餘,俘斬賊將七百三十四,首級可計數者萬六千,詔賜雙眼花翎。
  • 31.    《清史稿·卷二十一·本紀二十一》:五年丙寅春正月辛酉朔,停筵宴。甲子,捻匪擾鄂,曾國藩檄劉銘傳援黃州。馬化龍乞撫,獻寧夏漢城。乙丑,桂軍復那檀。免福建例貢。己巳,命穆圖善辦撫回善後事宜。庚午,雲南巡撫林鴻年赴昭通。乙亥,馬賊入踞伯都訥,旋及雙城堡,吉林危急。文祥、寶善檄黑龍江兵暨馬隊援之。己卯,黃岩總兵剛安泰巡洋,遇艇匪,死之。癸未,林鴻年坐畏葸貽誤褫職,劉嶽昭代之。左宗棠督諸軍復嘉應,粵匪平。左宗棠以次論功賞敍。
  • 32.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五年正月,凱旋。宗棠以粵寇既平,首議減兵並餉,加給練兵。又以海禁開,非製備船械不能圖自強,乃創船廠馬尾山下,薦起沈葆楨主其事。會王師徵西陲回亂久無功,詔宗棠移督陝、甘。十月,簡所部三千人西發,令劉典別募三千人期會漢口,中途以西捻張總愚竄陝西,命先入秦剿賊。
  • 33.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六年春,提兵萬二千以西。議以炮車制賊馬,而以馬隊當步賊。捻倏見炮車,皆不戰狂奔。時陝西巡撫劉蓉已解任,總督楊嶽斌請歸益急。詔寧夏將軍穆圖善署總督,宗棠以欽差大臣督軍務。分軍三道入關,而皖南鎮總兵劉松山率老湘軍九千人援陝,山西按察使陳湜主河防,其軍皆屬焉。松山既屢敗捻,又合蜀軍將黃鼎、皖軍將郭寶昌,大破之富平。捻掠三原,沿渭北東趨,回則分黨西犯,麕集北山。宗棠以捻強於回,當先制捻。檄諸軍憑河結營,期蹙而殲之涇、洛間。捻乘軍未集,又折而西渡涇、渭,窺豫、鄂。已而大軍進逼,勢不復能南,乃趨白水。乘大風雨,鋌走入北山。宗棠防捻、回合勢,且北山荒瘠,師行糧不繼,因急扼耀州。十月,捻敗走宜川,別黨果竄耀州,合回匪攻同官。留防軍不能御,典、連升軍馳救,大破之。諸軍將雖屢敗捻,終牽於回,師行滯;而捻大眾在宜川者益北擾延長,掠綏德,趨葭州,回亦自延安出陷綏德。宗棠自以延、綏迭失,上書請罪,部議革職。時北山及扶、岐、汧、隴、邠、鳳諸回,所在響應。捻自南而北,千有餘裏,回自西而東,亦千有餘裏。陝西主客軍能戰者不及五萬,然回當之輒敗。松山等克綏德,回走米脂,捻復分道南竄。於是劉厚基出東北追回,松山等循西岸要捻。師抵宜川,回大出遮官軍,留戰一日,破之;而捻遂取間道逾山至壺口,乘冰橋渡河。宗棠奉朝旨,山右毗連畿輔,令自率五千人赴援,以劉典代督陝甘軍。   是年十二月,捻自垣曲入河南,益北趨定州,遊騎犯保定,京師戒嚴。詔切責督兵大臣,自宗棠、鴻章及河南巡撫李鶴年、直隸總督官文,皆奪職。宗棠至保定,松山等連破賊深、祁、饒、晉。當是時,捻馳騖數百里間,由直隸竄河南、山東,已復渡運越吳橋,犯天津。鴻章議築長圍制賊;宗棠謂當且防且剿,西岸固守,必東路有追剿之師,乃可掣其狂奔之勢:上兩從其議。於是勤王師大集,宗棠駐軍吳橋,捻徘徊陵邑、濟陽,合淮、豫軍迭敗之,總愚走河濱以死,西捻平。
  • 34.    王鶴鳴,馬遠良主編.西方人筆下的中國風情畫.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1997:36
  • 35.    《清史稿·卷二十二·本紀二十二》:三月癸酉朔,林自清戕興義知縣,提督陳希祥誘誅之,賞希祥黃馬褂。甲戌,援黔湘軍復鎮遠府、衞兩城。己卯,甘肅提督高連升部兵變,戕連升,部將周紹濂擊逆黨於同官,殄之。
  • 36.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七年十月,率師還陝,抵西安。時東北土寇董福祥等眾十餘萬,擾延安、綏德,西南陝回白彥虎等號二十萬,踞甘肅董志原。松山至,破土寇,降福祥;而回益四出剿掠,其西南竄出者,併力擾秦川,黃鼎破之。宗棠進軍乾州,諜報回巢將徙金積堡,分軍擊之,遂下董志原,連復鎮原、慶陽,回死者至三萬。督丁壯耕作,教以區田、代田法。擇嶮荒地,發帑金鉅萬,悉取所收饑民及降眾十七萬居焉。遂以八年五月進駐涇州。
  • 37.    《清史稿·卷二十二·本紀二十二》:二月辛丑,劉松山督剿金積堡回匪,中炮卒。賞道員劉錦棠三品卿銜,接統其軍。
  • 38.    平毀金積各巢首要各逆伏誅寧靈肅清折(1871年3月15日)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9-11-01]
  • 39.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化隆以新教煽回民,購馬造軍械,而陽輸誠紿穆圖善。董志原既平,陝回竄靈州,化隆上書為陝回乞撫。宗棠察其詐,備三月糧,先攻金積堡,以為收功全隴之基。及松山追陝回至靈州,扼永靈洞。化隆懼,仍代陝回乞撫,謀緩兵,穆圖善信之,日言撫,綏遠城將軍至劾松山濫殺激變。然化隆實無意降也,密召諸回並出劫軍餉。十一月,宗棠進駐平涼。九年,松山陣歿,以其兄子錦棠代之,戰屢捷,而中路、南路軍亦所向有功,陝回受撫者數千人。及奪秦壩關,化隆益窘,詣軍門乞降,誅之,夷其城堡。遷甘回固原、平涼,陝回化平,而編管鈐束之,寧、靈悉定。
  • 40.    貝爾斯.左宗棠傳.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14年
  • 41.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第一百九十九》:十年七月,自率大軍由平涼移駐靜寧。八月,至安定。寇聚河州,其東出,必繞洮河三甲集,集西太子寺,再西大東鄉,皆險要。諸將分擊,悉破平之。時回酋朵三已死,佔鰲見官軍深入,西寧回已歸順,去路絕,遂亦受撫。河州平。
  • 42.    復陳福建輪船局務不可停止折(1872年5月2日)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9-11-01]
  • 43.    克復肅州盡殲醜虜關內肅清折(1873年11月26日)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9-11-01]
  • 44.    《左宗棠全集·書信三·1609答金和甫》:弟自辦軍務以來,於發、捻投誠時,皆力主不妄殺、不搜贓之禁令,弁丁犯者不赦;而於安插降眾一事,尤為盡心。即如克復肅州時,尚有不能盡行其志者,亦麾下所深知也。現在辦法,尤宜慎之又慎。漢回視此為從違,固不待言;俄人且從旁窺探,如有所藉口,必為大局之害,瑪納斯即其前鑑。,剿不成剿,撫不成撫,責將焉逃?弟於此不免惴惴,伏希鑑察及之。
  • 45.    左宗棠卷 - 楊東梁   .豆瓣閲讀[引用日期2017-10-20]
  • 46.    左文襄公奏牘-左宗棠-免費電子書-在線閲讀  .網易雲閲讀[引用日期2017-10-20]
  • 47.    《國史本傳》:十三年正月,請甘肅省城添建貢院,與陝西分闈鄉試;並分設學政。二月,奏改甘肅茶務;略言:『國家按引收課,東南惟鹽、西北惟茶。鹽可改票,茶何不可?前擬仿淮鹽之例,以票代引;官商尚形裹足。應改擬商販並招,正課照定例徵收、雜課並歸釐税項下徵收;商販領票,先納正課。並添設南櫃,招徠湖茶;其無票私茶,設卡盤驗,令補領官票』。均下部議,如所請行。七月,授大學士,仍留陝甘總督任。八月,補東閣大學士。十一月,河州撫回閔殿臣復叛,檄劉錦棠討平之。
  • 48.    身着官服,項掛朝珠的陝甘總督左宗棠。中國甘肅省蘭州市,1875 年  .世界數字圖書館[引用日期2019-03-12]
  • 49.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海: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0-124
  • 50.    第81節 上總理各國事務衙門(1873年)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8-05-17]
  • 51.    左宗棠收復新疆: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對外的結果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3-09-07]
  • 52.    復陳海防塞防及關外剿撫糧運情形折(1875年4月12日)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9-11-03]
  • 53.    左宗棠奏摺:遵旨密陳片(1875年4月12日)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9-11-03]
  • 54.    身着便裝,頭戴頂戴花翎的陝甘總督左宗棠。中國甘肅省蘭州市,1875 年  .世界數字圖書館[引用日期2019-03-12]
  • 55.    《國史本傳》:光緒元年三月,命以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六月,宗棠奏陳籌畫情形;略雲:『北路歸化、包頭至射台、大巴一帶十數站,大巴至巴里坤十六站,產糧之處甚多,僱駝價亦平減。北局設於歸化,分局設於包頭;已運四十餘萬斤至巴里坤,每百斤合銀八兩內外。寧夏採運,僱駝數百,由察罕廟試行。俄國遊歷官稱其國在山諾爾地方,距古城不遠,產糧甚多;由俄代辦起運送交古城,每百斤費銀七兩五錢。比與訂定:年內運交二百萬斤、明夏運足三百萬斤。南路肅州、安西二局存糧,趕緊灌運。哈密報墾荒地萬九千餘畝,獲糧數千石;新糧市價漸減,轉運亦較易。由甘運肅、運安西,用車馱;由安西運哈密、運巴里坤,用駝只。節設廠局,濬水泉、刈草薪以利運道,派員經畫哈密、巴里坤、古城屯墾事宜。西路旂、綠諸營宜劃兵農為二:精壯者束以營制,不任戰者散之為農;庶營伍實、屯墾增。哈密、巴里坤、古城所駐各大臣就見在存營核定糧餉,如缺額過多,準照舊額馬步就地挑募丁壯補數;但令保守城隘,不必責以戰事』。上如所請行。八月,奏以劉錦棠率所部老湘全軍從徵,並委總理行營事務。十二月,奏『整軍出關餉源涸竭,請籌借洋款一千萬兩』。下部議行。
  • 56.    發現東亞(三七)︱ 從“天下”到“區域”:東亞秩序的重組_  .澎湃新聞 .2017-03-08[引用日期2017-10-26]
  • 57.    “千秋獨有左文襄”:歷史上的左宗棠及其功績  .光明日報[引用日期2017-05-02]
  • 58.    《左宗棠評傳》06.2節 運籌帷幄,進規北疆  .勸學網[引用日期2019-11-03]
  • 59.    《國史本傳》:三年三月,徐佔彪會張曜部將孫金彪克闢展、魯克沁、哈拉和卓城,會湘軍部將羅長祜復吐魯番滿漢城,劉錦棠克達坡、托克遜兩城。
  • 60.    《國史本傳》:四月,逆酋帕夏阿古柏仰藥自斃;子海古拉負屍西竄,為其兄伯克胡裏所殺。
  • 61.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二年三月,次肅州。五月,錦棠北逾天山,會金順軍先攻烏魯木齊,克之。白彥虎遁走托克遜。九月,克瑪納斯南城,北路平,乃規南路。令曰:“回部為安酋驅迫,厭亂久矣。大軍所至,勿淫掠,勿殘殺。王者之師如時雨,此其時也。”三年三月,錦棠攻克達坂城,悉釋所擒纏回,縱之歸。南路洶懼,翼日,收托克遜城,而佔彪及孫金彪兩軍亦連破諸城隘,合羅長祜等軍收吐魯番,降纏回萬餘。帕夏飲藥死,其子伯克胡裏戕其弟,走喀什噶爾。
  • 62.    《左宗棠評傳》06.3節 決勝千里,底定南疆  .勸學網[引用日期2019-11-03]
  • 63.    《國史本傳》:六月,宗棠奏言:『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衞京師。西北臂指相聯,形勢完整,無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匪特各邊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將無晏眠之日。況俄人拓地日廣,由西而東萬餘裏,與我北境相連,僅中段有蒙部為之遮閡,尤不可不豫為綢繆。今北路止伊犁未收,南路已復吐魯番全境;惟白彥虎率其餘黨偷息開都河西岸,喀什噶爾尚有叛弁逃軍,終須兵力。此外各城,則如去虎口、投慈母之懷,無更抗顏行者。新秋採運,足供鼓行而西;且勦且撫,無難挈舊有疆宇,還隸職方。安集延、布魯特諸部落,則等諸邱索之外,聽其翔泳故區。俄人方爭土耳其,與英相持;我收復舊疆,兵以義動,設有意外爭辯,在我仗義執言,決無撓屈。竊以為地不可棄、兵不可停,餉事匱絕,非速復腴疆,無從著手。至省費節勞,為新疆畫久安長治之策,紓朝廷西顧之憂,則設行省、改郡縣,其事有不容已者』。奏入,上諭令督飭將士戮力同心,剋期進勦;並揆時度勢,將如何省費節勞為新疆計久遠之規,與擬改行省郡縣,一併通盤籌畫具奏』。
  • 64.    1877年8月17日 左宗棠奏請在新疆設行省  .人民網.2003-08-01[引用日期2017-10-26]
  • 65.    《國史本傳》:七月,劉錦棠由托克遜進師。九月,復喀喇沙爾、庫車等城。十月,復阿克蘇、烏什等城。十一月,複葉爾羌、和闐、英吉沙爾、喀什噶爾等城;安集延賊黨及陝、甘、新疆逆回悉數誅戮,南路回疆肅清。
  • 66.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第一百九十九》:白彥虎走開都河,宗棠欲遂擒之,奏未上,適庫倫大臣上言西事宜畫定疆界,而廷臣亦謂西征費鉅,今烏城、吐魯番既得,可休兵。宗棠嘆曰:“今時有可乘,乃為畫地縮守之策乎?”抗疏爭之,上以為然。時俄方與土耳其戰,金順請乘虛襲伊犁。宗棠曰:“不可。師不以正,彼有辭矣。”八月,錦棠會師曲會,遂由大道向開都河為正兵,餘虎恩等奇兵出庫爾。白彥虎走庫車,趨阿克蘇,錦棠遮擊之,轉遁喀什噶爾。大軍還定烏什,遂收南疆東四城,何步雲以喀什漢城降。伯克胡裏既納白彥虎,乃效力攻漢城。大軍至,復遁走俄。西四城相繼下,宗棠露布以聞,詔晉二等侯。布魯特十四部爭內附。
  • 67.    第119節 與俄國圖爾齊斯坦總督(1878年)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8-01-12]
  • 68.    復陳交收伊犁事宜折(1879年12月4日)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8-04-22]
  • 69.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第一百九十九》:四年正月,條上新疆建行省事宜,並請與俄議還伊犁、交叛人二事。詔遣全權大臣崇厚使俄。俄以通商、分界、償款三端相要。崇厚遽定約,為朝士所糾,議久不決。宗棠奏曰:“自俄踞伊犁,蠶食不已,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勢。俄視伊犁為外府,及我索地,則索償盧布五百萬元。是俄還伊犁,於俄無損,我得伊犁,僅一荒郊。今崇厚又議畀俄陬爾果斯河及帖克斯河,是劃伊犁西南之地歸俄也。武事不競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茲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務之不可許者也。俄商志在貿易,其政府即廣設領事,欲藉通商深入腹地,此商務之不可許者也。臣維俄人包藏禍心,妄忖吾國或厭用兵,遂以全權之使臣牽制疆臣。為今之計,當先之以議論,委婉而用機,次決之以戰陣,堅忍而求勝。臣雖衰慵無似,敢不勉旃。”上壯其言,嘉許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紀澤使俄,更前約。
  • 70.    左宗棠把蘭州帶入近代化門檻4  .蘭州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10-20]
  • 71.    晚清名臣左宗棠的京城歲月(組圖)  .網易[引用日期2017-05-02]
  • 72.    《國史本傳》:七月,上諭:『左宗棠奏:見已行抵哈密;關外軍務,諒經佈置周詳。見在時事孔艱,正須老於兵事之大臣,以備朝廷顧問;左宗棠著來京陛見,一面慎舉賢員堪以督辦關外一切事宜者,奏明請旨,俾資接替』。九月,命通政使劉錦棠督辦新疆軍務,宗棠交卸啓程。
  • 73.    《俄國在東方》:若米尼認為“佔領伊犁與烏蘇裏這樣一些破爛地方,補償不了我們的軍費。”
  • 74.    《俄國在東方》:若米尼説“如果(英國人戈登)的意見正確的話,我認為這是我們不能冒險引起中華帝國崩潰的又一理由,因為那樣將使我們面臨一個可怕的不可知的未來。”
  • 75.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六年四月,宗棠輿櫬發肅州,五月,抵哈密。俄聞王師大出,增兵守伊犁、納林河,別以兵船翔海上,用震撼京師,同時天津、奉天、山東皆警。七月,詔宗棠入都備顧問,以錦棠代之。而俄亦懾我兵威,恐事遂決裂。明年正月,和議成,交還伊犁,防海軍皆罷。
  • 76.    《左宗棠全集·書信三》第1875件《答楊石泉》:“中俄和議,伊犁全還,界務無損。領事只設嘉峪關、吐魯番兩處,此外均作罷論,則商務亦尚相安。吉林俄船撤還,松花江不許俄船來往。”
  • 77.    第140節 答楊石泉(1881年)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8-04-22]
  • 78.    西域狂沙東海浪  .網易財經.2009-10-10[引用日期2017-11-18]
  • 79.    《左宗棠全集·書信三》第1886件《答楊石泉》
  • 80.    《左宗棠全集·書信三》第1944件《答劉毅齋爵帥》
  • 81.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其初入京師,內城有教堂高樓,俯瞰宮殿,民間讙言左侯至,樓即毀矣,為示諭曉,乃止。其威望在人如此。然值軍機、譯署,同列頗厭苦之。宗棠亦自不樂居內,引疾乞退。九月,出為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嚐出巡吳淞,過上海,西人為建龍旗,聲炮,迎導之維謹。
  • 82.    《國史本傳》:八年三月,籌辦導維入海水利工程,修復淮南通泰場地堤墩。四月,奏請興復淮鹺引地;為川、鄂兩省總督奏格,不果行。十一月,奏開採銅山縣屬煤鐵、酌減税銀;從之。
  • 83.    《國史本傳》:九年,山東教匪王覺一等謀逆,飭將弁緝獲匪目,解散餘黨。三月,出省勘收大江下游及朱家山、赤山湖水利工程。
  • 84.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九年,法人攻越南,自請赴滇督師。檄故吏王德榜募軍永州,號“恪靖定邊軍”,法旋議和,止其行。
  • 85.    《國史本傳》:時法蘭西兵擾越南,奏籌辦海防機宜;略言:『自古談邊防者,不外戰、守、和三事。要必能守,而後能戰;能戰,而後能和。吳淞為進黃浦江之口,系蘇、松門户。敵船若不進黃浦,即由崇明趨狼、福山,徑入長江;長江海口,應以狼、福山為第一要隘,江陰次之。臣因驗工之便,會集各營將領熟商佈置·添造炮船、修理炮台,庶期有備無患』。詔嘉之。七月,因越南告警,請令前福建布政使王德榜募勇出關助勦,並請緩開龍江、西新、滸墅各關。詔如所請。
  • 86.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十年,滇、越邊軍潰,召入都,再直軍機。法大舉內犯,詔宗棠視師福建,檄王珍子詩正潛軍渡台灣,號“恪靖援台軍”。
  • 87.    《國史本傳》:十年正月,以病尚未痊,仍懇開缺;諭曰:『左宗棠宣力疆圻,勞勩懋著,朝廷深資倚任。屢次陳請開缺,均經賞假調理。茲復疊據奏稱目疾增劇、氣血漸衰,非靜心調攝,斷難見效;情辭懇摯,不得不勉如所請。左宗棠著準其開缺,賞假四個月,回籍安心調理』。尋內閣學士周德潤奏:『勳臣不宜引退,請旨責以大義,令其在任調理』。有詔:『趕緊醫治。一俟稍愈,不必拘定日期,即行銷假』。四月,遵旨銷假;命即入朝。五月,到京;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諭曰:『左宗棠卓著勳績,年逾七旬,著加恩無庸常川入直。遇有緊要事件,豫備傳問;並著管理神機營事務。所有應派差使,毋庸開列』。時法兵擾及福建台灣;七月,命以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十月,抵福州;恭遇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皇太后五旬萬壽,恩賞御書扁額並上方珍物。時法人封禁海口,宗棠派軍潛僱商船渡台助勦。
  • 88.    董蔡時.左宗棠評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257
  • 89.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詩正至台南,為法兵所阻,而德榜會諸軍大捷於諒山。和議成,再引疾乞退。
  • 90.    《國史本傳》:十一年三月,法人議和;宗棠密陳要盟宜慎,防兵難撤。五月,和議成,懇交卸差使,回京覆命;並懇先行開缺,回籍調理。詔賞假一個月。
  • 91.    《清史列傳》:十一年三月,和議興,宗棠密奏「要盟宜慎、防兵難撤」。五月,和議成,以舊疾請開缺;詔賞假一月。
  • 92.    《國史本傳》:六月,請設海防全(船)政大臣,並保薦兵部侍郎曾紀澤堪勝海防重任。又奏:『台灣孤注大洋,為七省門户,關係全局;請將福建巡撫移駐台灣,以資鎮攝』。卒如所請行。旋因病劇,再懇開缺。諭曰:『覽奏病情,殊深廑念。左宗棠著準其交卸差使,不必拘定假期,回籍安心調理。該大學士吏治、戎機久深閲歷,如有所見,仍著隨時奏聞,用備探擇。一俟病體稍痊·即行來京供職』。
  • 93.    左宗棠遺折見《申報》光緒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陳忠倚輯《皇朝經世文三編》(上海書局,光緒二十八年石印本)卷五十亦收錄此折,題作《遺疏》,文字略有不同。《左宗棠全集》以《申報》為底本,以《皇朝經世文三編》校之(其中“□其不起”《皇朝經世文三編》作“勢難復起”),校訂全文如下: 奏為主恩未報,臣病垂危,口授遺折,仰祈聖鑑事。    竊臣衰病日劇,籲懇天恩,寬予假期調理,於七月二十五日接到,具折叩謝,將欽差大臣關防及臣所部恪靖各營,移交督臣楊昌濬接受。本擬即日就道,〔忽〕於〔近〕兩日中得患腰痛,起坐維艱,手足瘛(痴)〔瘲〕熱痰上湧,〔氣弱病深〕,□其不起!     〔伏念〕臣以一介書生,蒙文宗顯皇帝特達之知,屢奉三朝,累承重寄,內參樞密,外總師幹,雖馬革裹屍,亦復何恨!而越事和戰,中國強弱一大關鍵也。臣督 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懷恨生平,不能瞑目!渥蒙皇太后、皇上恩禮之隆,叩辭闕廷,甫及一稔,竟無由再覲天顏,犬馬之報,猶待來生。禽鳥之鳴, 哀則將死。    方今西域初安,東洋思逞,歐洲各國,環視眈眈。若不併力補牢,先期求艾,再有釁隙,愈弱愈甚,振奮愈難,雖欲求之今日而不可得。伏願皇太后、皇上於諸臣中海軍之議,速賜乾斷。凡鐵路、礦務、船炮各政,及早舉行,以策富強之效。   然居心為萬事之本,臣猶願皇上益勤典學,無怠萬機;日近正人,廣納讜論;移不急之費以充軍食,節有用之財以濟時艱;上下一心,實事求是。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喘息涕淚,謹口授(繕)〔遺〕折,縷縷上陳,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鑑。謹奏。
  • 9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軍機處錄副奏摺全宗之左宗棠遺折《奏為自陳病危事》,檔案號03-5834-086
  • 95.    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二百十四 光緒十一年 八月 十九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19-10-26]
  • 96.    《清史稿·卷四百十二·列傳一百九十九》:七月,卒於福州,年七十三,贈太傅,諡文襄。祀京師昭忠祠、賢良祠,並建專祠於湖南及立功諸省。
  • 97.    “千秋獨有左文襄”:歷史上的左宗棠及其功績  .光明網.2016-04-09[引用日期2019-10-26]
  • 98.    中國通史-第11卷-中古時代 近代前編(1840-1919)(下冊 )-丁編傳記-第六節 收復新疆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6]
  • 99.    呂一燃主編.中國海疆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165-168
  • 100.    車興飛編著.寶島骨血.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98
  • 101.    台灣設省  .中國台灣網.2005-01-25[引用日期2019-10-26]
  • 102.    台灣人民的反割台鬥爭  .中國青年網.2009-12-04[引用日期2020-08-31]
  • 103.    台灣人民的反割台鬥爭  .人民網.2005-08-22[引用日期2019-10-27]
  • 104.    《林文忠公政書》敍【左宗棠】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9-10-26]
  • 105.    左宗棠評傳(孫佔元著)·思想篇·第一章左宗棠的政治思想·第四節"天下切要之政莫如講求吏治"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6]
  • 106.    左宗棠全身彩像取自清人繪《左宗棠克復杭州戰績圖》,北京大學圖書館藏。
  • 107.    左宗棠評傳·思想篇·第七章左宗棠的軍事思想·第一節"兵之用在精,兵之精在將"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7]
  • 108.    張宏傑. 既生左,何生曾——曾國藩與左宗棠一生恩怨考[J]. 當代, 2010(4):163-185.
  • 109.    左宗棠評傳·思想篇·第七章左宗棠的軍事思想·第二節"整軍,乃可經武"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7]
  • 110.    左宗棠評傳·思想篇·第七章左宗棠的軍事思想·第三節"用兵之道"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7]
  • 111.    左宗棠評傳·思想篇·第七章左宗棠的軍事思想·第四節"海防與塞防並重"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7]
  • 112.    左宗棠評傳·思想篇·第五章左宗棠的洋務思想·第一節"求強"觀與創辦近代軍事工業的主張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7]
  • 113.    沈傳經,劉泱泱著.左宗棠傳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426-441
  • 114.    第52節 藝學説帖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9-10-27]
  • 115.    沈傳經、劉泱泱著.左宗棠傳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511-516
  • 116.    Foochow, Fukien province, China. Photograph by John Thomson, 1870/1871.  .Wellcome Collection[引用日期2019-10-26]
  • 117.    左宗棠書信集·第52節 上總理各國事務衙門(1866年)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9-10-26]
  • 118.    擬購機器僱洋匠試造輪船先陳大概情形折(1866年6月25日)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9-10-26]
  • 119.    復陳籌議洋務事宜折(1866年6月25日)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9-10-26]
  • 120.    大清穆宗毅皇帝實錄 卷之一百七十八 同治五年 六月 三日  .국사편찬위원회[引用日期2019-10-26]
  • 121.    左宗棠傳論·生平篇·第四章 創辦福州船政局·第一節 近代海防的產物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6]
  • 122.    第二節 福州船政局的籌建與早期經營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6]
  • 123.    中國史學會主編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編輯室 中央檔案館明清檔案部編輯組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 洋務運動 (八).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61:481
  • 124.    謝忠嶽編著.北洋海軍資料彙編 (下冊).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4:1076
  • 125.    池仲祜(一作池仲祐)《海軍大事記》:五年丙寅,閩浙總督左宗棠議興船政,奏稱“我國三面瀕海,各國火輪兵船直達津沽,藩籬幾同虛設,商務減色,漕運艱難,非設局急造輪船不為功。”又稱“福建馬江一帶,水深土實,開漕浚渠,可為建廠之地。”朝旨允行,是為中國海軍萌芽之始。
  • 126.    翁軍,馬駿傑編.民國時期中國海軍論集.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4:149
  • 127.    陳紹寬《我國海軍之建設及演進》(此文發表於《軍事雜誌》1937年第100期):世界各國在三千年之歷史中,凡屬濱海國家其臻強盛者,無不繫於海權,而海權之能發展與否,亦無不繫於海軍實力之強弱。中國系三面瀕海之國,海權之得失,關乎國力,國防之趨勢,尤重海疆。我國從前對於此種重要之點,漠然視之,寢至國勢危殆,岌岌不可終日,失可為之機,肇積弱之象,撫今思昔,良深痛惜!查我國海軍基礎,肇造於前清中葉,其時左、沈、曾、李諸公鑑於海禁大開,列強艦堅炮利,虎視鷹瞵,極威脅之能事,國防日亟,無海軍不足禦侮,力主造艦育才。同治五年,左宗棠任閩浙總督,以福建馬江一帶,水深土實,開漕浚渠,可為建廠之地,建議興辦船政,卒邀清廷允准,是為中國海軍萌芽之始。同治六年,沈葆楨總理船政,購機器,築廠塢,設前後兩學堂,招致髫年聰穎子弟,肄習駕駛製造諸科,由是而海軍艦船之建造,人才之培植,皆發源於此。同治八年,“萬年青”兵船成,為福州船政第一次所創造者,九年復造成“湄雲”、“福星”兩兵船,其後陸續添造,船政漸次推擴,同時兩江總督曾國藩在同治四年間,賃洋廠於上海虹口,創設製造局,兼造船炮,嗣以地場狹窄,華洋雜處,亦多不便。同治六年,江蘇巡撫李鴻章遷移局址於高昌廟,名日“江南製造局”,營建新廠,建築船塢,計長三百二十五英尺,塢成後,即從事造船。同治七年初,造成“惠吉”兵船,翌年造成“測海”、“操江”兩兵船,嗣後歷歲均有建造。在此期間,並分向各國添購新艦,派遣學生陸續出洋留學。洎光緒六年,在天津設立水師學堂,七年在大沽海口選購民地,建造船塢一所,光緒十六年,北洋則設水師學堂於劉公島,南洋則設水師學堂於南京,一時人才輩出,海軍規模略具。由此簡略之情形觀之,中國海軍在發軔之初,經左、沈、曾、李及海軍諸先進之苦心孤詣,慘淡經營,甫樹基礎,苟朝議能一致鼓吹,則中國海軍之發展,正未可量。無如清廷中間有暗汶無識之輩,昧於國際潮流,動持異議。
  • 128.    中國通史 第十一卷 近代前編1840-1919(上冊)-乙編綜述-第六章 外國的經濟侵略和官員的洋務活動-第三節 軍用工業和新式海陸軍的建立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7]
  • 129.    中國通史 第十一卷 近代前編1840-1919(上冊)-丙編典志-第十五章 新式學堂的開辦與留學運動興起-第一節 洋務學堂的開辦與留學生的派遣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7]
  • 130.    沈傳經、劉泱泱著.左宗棠傳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217,222
  • 131.    左宗棠評傳·第六章收復新疆與開發西北·第五節"引得春風度玉關"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7]
  • 132.    左宗棠評傳·思想篇·第五章左宗棠的洋務思想·第二節"求富"觀與興辦近代民用企業的主張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7]
  • 133.    馬嘯. 左宗棠與涇河治理[J]. 寧夏師範學院學報, 2004, 25(1):43-46.
  • 134.    馬嘯.左宗棠與甘肅水利建設[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6):57-60+109.
  • 135.    馬嘯. 左宗棠對西北水利開發與建設的貢獻[J]. 求索, 2003(2):212-214.
  • 136.    劉永強. 論左宗棠在晚清新疆水利開發中的作用[J]. 學術交流, 2009(9):183-187.
  • 137.    崇世健.左宗棠與京西水利建設[J].北京檔案,2014(07):55-56.
  • 138.    經盛鴻.左宗棠治蘇政績述略[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02):98-103.
  • 139.    特參查禁罌粟辦理兩顢頇並失察委員丁役詐索之知縣請分別革降折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9-11-03]
  • 140.    甘肅禁種罌粟請將查禁不力及實在出力各員分別懲勸折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9-11-03]
  • 141.    睢萌萌.從英國議會文件看《煙台條約續增專條》簽訂前中英關於鴉片税釐的紛爭[J].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11,10(05):38-42.
  • 142.    林滿紅:晚清的鴉片税(1858~1906年)  .近代中國研究.2017-08-24[引用日期2019-11-03]
  • 143.    高中華.試論左宗棠的荒政思想及其邊疆救荒實踐[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5(03):40-45+147.
  • 144.    陶德臣.左宗棠與西北茶務[J].安徽史學,2005(01):48-53.
  • 145.    徐衞崗.鹹同時期左宗棠鹽政改革思想與實踐初探[J].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02):15-22+41.
  • 146.    左宗棠評傳·生平篇·第一章 鄉間寒士·第二節 舉業坎坷與涉足經世致用之學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8]
  • 147.    胡林翼《胡文忠公遺集》卷七十四《復郭崑燾》:來示言季丈用人不疑,有誤用之人不肯自承為誤,可嘆哉!是為諸葛孔明之一蔽。鄙人今春不欲與季丈抬槓,恐傷其氣。實則應諫之事、應抬之槓均俟之異日也。然橫覽七十二州,更無才出其右者,倘事經閲歷,必能日進無疆。十一日廷旨,欲以督辦四川軍務寄之。季公督辦四川,鄂、湘受福,潤可千里;襄辦兩江,善良保全,氣類感通。蜀亂始生,吳亂已極,功效又大不同林翼有私愛於季公,此事競不能為房、杜矣。請覓之新亮,迅速函覆為要。此稿應推滌帥專主也。老亮於自己之事往往偏執一念不暇自謀。
  • 148.    (清)胡林翼撰;胡漸逵,胡遂,鄧立勳校點.胡林翼集 二.長沙:嶽麓書社,2008:534
  • 149.    胡林翼《胡文忠公遺集》卷三十七《敬舉賢才力圖補救疏》(咸豐十年五月初三日):又, 湖南在籍四品卿銜兵部郎中左宗棠, 精熟方輿, 曉暢兵 略, 在湖南贊助軍事, 遂以克復江西、貴州、廣西各府州縣之地。 名滿天下, 謗亦隨之。其剛直激烈, 誠不免汲黯太想、寬饒少和 之譏。要其籌兵籌餉,專精禪思, 過或可宥, 心固無他。臣與左宗棠同學, 又兼姻親。咸豐六年, 曾經附片保奏。其在湘南情形, 久在聖明澗鑑之中。
  • 150.    (清)胡林翼撰;胡漸逵,胡遂,鄧立勳校點.胡林翼集 一.長沙:嶽麓書社,2008:649
  • 151.    (清)郭嵩燾著,湖南人民出版社校.郭嵩燾日記 第1卷 咸豐時期.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203-204
  • 152.    《郭嵩燾日記 第一卷 (咸豐時期)》:上曰:汝可識左宗棠?曰:自小相識。上曰: 自然有書信來往?曰:有信來往。上曰:汝寄左宗棠書,可以吾意諭知,當出為我辦事。左宗棠所以不肯出,系何原故?想系功名心淡。曰:左宗棠自度賦性剛直,不能與世合,所以不肯出。撫臣駱秉章辦事認真,與左宗棠性情契合,彼此亦不能相離。上日:左宗棠才幹何如?曰:左宗棠才盡大,無不了之事,人品尤端正,所以人皆服他。上曰:年若干歲?曰:四十七歲。上曰:再過兩年五十歲,精力衰矣。趁此時尚強健,可以一出辦事,也莫自己遭踏。汝須一勸勸他。曰:臣也曾勸過他:他只覺自己性太剛,難與時合。在湖南亦是辦軍務。現在廣西、貴州兩省防剿,籌兵籌餉,多系左宗棠之力。曰:聞渠尚想會試?曰:有此語。上曰:左宗棠何必以科名為重。文章報國,與建功立業,所得孰多?渠有如許才,也須得一出辦事才好。曰,左宗棠為人是豪傑,每談及天下事,感激奮發。皇上天恩如果用他,他也斷無不出之理。
  • 153.    沈雲龍主編;潘祖蔭著.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第36輯 潘文勤公(伯寅)奏疏.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25-26
  • 154.    心憂天下 風範勵人  .搜狐網.2012-11-24[引用日期2013-02-10]
  • 155.    劉泱泱、梁小進等.左宗棠全集·附冊.長沙:嶽麓書社,1996:616-641,642-657,783
  • 156.    劉泱泱:左宗棠的傳奇人生  .紅網.2017-03-08[引用日期2017-11-18]
  • 157.    台灣文獻清史列傳選·左宗棠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8-05-17]
  • 158.    《諭賜祭文》:大學士左宗棠,學問優長,經濟閎遠,秉性廉正,蒞事忠誠。由舉人、兵部郎中帶兵剿賊,迭著戰功,蒙文宗顯皇帝特達之知,擢升卿寺。同治年間,剿平發逆及回、捻各匪,懋建勳勞。穆宗毅皇帝深資倚任,畀以疆寄,洊陟兼圻,授為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運籌決勝,克奏膚功。簡任綸扉,優加異數。朕御極後,特命督師出關,肅清邊圉,底定回疆,厥功尤偉。加恩由一等伯晉為二等侯。宣召來京,管理兵部事務,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並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竭謀贊畫,悉協機宜。旋任兩江總督,盡心民事,裨益地方,揚歷中外,恪矢公忠,洵能終始如一。上年命往福建督辦軍務,勞瘁不辭。前因患病籲懇開缺,特經賞假,並準其交卸差使,回籍安心調理。方冀醫治就痊,長承恩眷,詎意未及就道,遽爾溘逝。披覽遺疏,震悼良深!
  • 159.    對左宗棠的評價數度反覆 梁小進出書解讀  .中新網.2012-12-11[引用日期2012-12-31]
  • 160.    吳汝綸《桐城吳先生全書·文集》卷二《左文襄公神道碑》,清光緒三十年刊本;載《左宗棠全集·附冊·傳記資料選編》,嶽麓書社,1996年,頁658-663。
  • 161.    歸廬譚往錄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8]
  • 162.    清稗類鈔·戰事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8]
  • 163.    徐珂.《清稗類鈔》:中華書局,2010-02
  • 164.    朱孔彰《中興將帥別傳》卷五,清光緒二十三年刻本;載《左宗棠全集·附冊·傳記資料選編》,嶽麓書社,1996年版,頁642-657。
  • 165.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編.唐才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221
  • 166.    唐才常《上父書(十五)》(“乙未新正初十日”,即1895年2月4日):遼陽消息,甚屬不佳,奉天危若累卵,不知宋、吳諸帥可能支持否?山東榮成失守,已扼煙台之背,登州亦被圍甚急,東撫李秉衡素號知兵,聞已派前法人畏服之丁鎮軍槐赴援,能了此事與否,尚未可知。且丁軍兵力甚單,器械亦寡,倉卒調去,大可寒心!李中堂已經破臉,朝廷內召數次,皆置不理,跋扈之跡,路人皆知。目下雖派劉峴帥節制關內外各軍,王夔帥幫辦北洋事務,然中外大軍,久為合肥所握,劉、王二帥,暮氣已乘,恐亦不能如前日左、彭二公之直燭鉅奸,不顧身家,絕無附會。天下事變,伊于胡底?
  • 167.    譚嗣同·《報貝元徵》
  • 168.    裴景福.《河海崑崙錄》.甘肅:甘肅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6頁
  • 169.    毛澤東著;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澤東早期文稿》編輯組編.毛澤東早期文稿 1912.6-1920.11.長沙:湖南出版社,1990:591,613,621
  • 170.    《講堂錄(一九一三年十月至十二月)》:十一月二十三日 修身 張子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58〕為生民立道,相生相養相維相治之道也;為萬世開太平,大宗教家之心志事業也。   有辦事之人,有傳教之人。前如諸葛武侯範希文,後如孔孟朱陸王陽明等是也。〔59〕   宋韓範並稱,清曾左並稱。然韓左辦事之人也,範曾辦事而兼傳教之人也。〔6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澤東早期文稿》編輯組編《毛澤東早期文稿 1912·6-1920·11》該部分注1謂:“毛澤東在長沙求學期間的筆記,現在保存下來的很少,只有四十七頁,九十四面。筆記用的是直書九行紙本,前十一頁是手抄的《離騷》和《九歌》;後三十六頁冠名《講堂錄》,主要內容是聽課筆記,也包括一些讀書札記。收入本篇的是《講堂錄》部分。記錄時間是10月至12月,原件未標明年份。經考證,其中修身課記錄內容,很多與楊昌濟有關著作內容相同,可能是聽楊昌濟講課時的記錄;而國文課記錄的內容,大多是聽講韓愈文章的課堂記錄,也有毛澤東自己閲讀韓文的筆記。毛澤東與斯諾談話時曾説,他的國文教員袁仲謙不贊成他學梁啓超的文體,他便轉而鑽研韓愈的文章,學會了古文文體。因此這一部分可能是聽袁仲謙講國文課的記錄。毛澤東是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的。據1914年出版的《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一覽》記載,1913年楊昌濟在四師教預科修身,而袁仲謙則任預科國文、習字教員。1914年春,四師合併於一師,這時楊、袁二人到一師繼續任教。這年7月,袁仲謙“因期滿退職”,不在一師任教。而《講堂錄》中修身與國文兩課的記錄是相互穿插的,這隻有1913年下半年楊昌濟和袁仲謙同時在四師任教時才有可能。據此,可以認定此課堂記錄是1913年10月至12月毛澤東在第四師範學校讀預科時所錄。本篇前面部分主要是修身和國文的課堂記錄,也有少量算術課記錄;後面部分則主要是讀韓文的筆記。記錄中的文句凡能找到出處者,均予註明。本篇按原件用不同字體排印。”注60謂:“韓,指韓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北宋大臣。範,指範仲俺。韓琦於寶元三年(1040)出任陝西安撫使,與范仲淹共同防禦西夏,時人以韓範並稱。 曾,指曾國藩。 左,指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陰人。湘軍將領,與曾國藩共同鎮壓過太平天國革命。傳教,指範、曾均推崇義理之學,注重抓大本大源。”】
  • 171.    劉體仁著;劉篤齡點校.異辭錄.北京:中華書局,1988:97
  • 172.    劉體仁《異辭錄》卷二《左宗棠媲美武鄉侯》:左文襄幼年自負,幾不可以一世,人稱之為小諸葛。公有時遊戲筆墨,致友人書自稱“老亮頓首”。其後豐功偉業,媲美武鄉,可稱佳話。常謂後人思想薄弱不敢以今擬古,武侯所當曹操、司馬懿,對手較為勁敵,然文襄勳績,南平閩、越,西定河、湟,過於六出祁山遠矣。
  • 173.    劉體仁著;張國寧點校.異辭錄.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79
  • 174.    異辭錄·卷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6]
  • 175.    劉秀鳳. 《異辭錄》作者辨[J]. 文獻, 1993(03):271-273.
  • 176.    清稗類鈔·明智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8]
  • 177.    《清稗類鈔·明智類·左文襄力斥眾論 》:光緒初,帕夏之未平也,左文襄肅清關內,禡旗啓行。英使威妥瑪居間調停,倡議封帕夏為外藩,朝士和之,併為一談。文襄獨引邊荒艱鉅為己任,力斥眾論,而西域遂平。
  • 178.    《清代名人軼事》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6-11-11]
  • 179.    梁啓超著.李鴻章傳.北京:中華書局,2012:107
  • 180.    左欽敏《湘陰人物傳·清丞相左宗棠列傳》,民國乙卯春刊;載《左宗棠全集·附冊·傳記資料選編》,嶽麓書社,1996年,頁664-666.
  • 181.    吳侍御尸諫效忠 曾星使功成改約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7-28]
  • 182.    一個湘人的國家歷史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9-08]
  • 183.    蕭一山:《清代通史》
  • 184.    左宗棠幕府研究  .中國知網[引用日期2017-12-02]
  • 185.    左宗棠是唐太宗後對國家主權領土功勞最大的人?  .中華網.2014-10-13[引用日期2015-06-10]
  • 186.    王震將軍評左宗棠:屠夫還是功臣?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2-12-30]
  • 187.    左宗棠評傳· 生平篇·第七章入京輔政與督師東南·第五節立言傳世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7]
  • 188.    徐世昌.《晚晴簃詩匯》:中華書局,1990年10月
  • 189.    李彬.《楚軍營制》整理註釋[J].近代中國,2018(02):361-392.
  • 190.    《清稗類鈔·譏諷類》:光緒初,左文襄督陝甘,時布政使為林壽圖。一日,文襄招飲,左右報某處捷音至,林頌其神算,文襄拍案大聲曰:「此諸葛之所以為亮也。」已而臧否人物,文襄謂時下諸賢,類皆自稱諸葛,林亦拍案曰:「此葛亮之所以為諸也。」文襄以其諷己而惡之。
  • 191.    清稗類鈔·譏諷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1-06]
  • 192.    歷史聲音36:左宗棠與林壽圖結怨(圖)  .人民網-文史頻道.2011-06-08[引用日期2018-02-19]
  • 193.    “落榜生”左宗棠  .新華網.2017-06-09[引用日期2017-10-27]
  • 194.    《左宗棠全集·書信一》0449《答郭意誠》:趙淡如到,出示九月二十三日一函,具承一切。 趙文恪生前無赫赫之名,而至今三十載,甌越之人猶思誦之。昨林聽孫來此,數閩、浙上座之賢者,猶舉文恪以對。吾鄉老輩之崇實行、厭聲稱如此,可敬也,然則其有後宜矣。 餉事一言難罄。天下之盜賊易除,人心之盜賊難去。正恐時局非目前可了耳。米捐事,兄意不忍久累桑梓,非薄此不為也,沅浦既踵吾後,大張網羅,則兄之此舉應作罷論。惟沅浦尚索及粵東協浙之款,實似不情,如何如何!吾湘軍火撥給外省者多,兄固知之,惟浙省向不產硝磺,不得已仍為乞鄰之請。次山中丞昨有公牘,堅為謝卻,兄已復之。牛平厭人糾纏,亦不欲以此加諸人。 阿霖輩久無信到,亦不暇念之。皖南賊頭隊入浙,已經克庵分軍擊敗。石埭、太平、旌德之賊,均已降已散,吾車已可折回。當遂由昌化、於潛、臨安以會攻餘杭。此城一下,則杭垣之賊勢孤,而吾攻嘉、攻湖之乍亦不愁餉饋之梗。近因士卒之死亡病弱者多,乃調浙兵補勇缺,既足供補輯之需,復可收練兵之效,始 信老亮之妙用無窮也。 至餉事,則一籌莫展,將來仍不免“糧盡引還”四字。蓋浙當傾覆殆盡之餘,未若益州為天府之國。以今方古,則今亮似猶勝於古亮矣。 賤恙漸平,而元氣難以遽復,亦與今日浙江事勢等耳。 李復猷一股,聞已入粵西融縣,言者頗謂其必踵舊轍,由吾湘邊境人江西,然後或皖或浙。請預籌於湘境遏之。若過湘境,則江西必不能御,仍是敝軍之患。即由江入皖,亦是敝軍之患耳。
  • 195.    《左文襄公全集·書牘》卷一第十頁:“宗棠自維氣質粗駁,動逾閒則,年來頗思力為克治,冀少變化其舊。然而,消融不盡,乖戾時形,即或稍有覺察,旋自寬假,病根蟠固愈深,隨處輒見。尋思致此之由,覺先儒‘涵養須用敬’五字真是對症之藥。現已深自刻勵,嚴為課程,先從寡言、養靜二條實下功夫,強勉用力。”
  • 196.    左宗棠事功成就的文化積澱與學術涵養探究  .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湖南省文史研究館.2015-07-08[引用日期2018-02-19]
  • 197.    左宗棠之死--破碎山河成就生前身後名  .華夏經緯網.2005-12-14[引用日期2020-08-31]
  • 198.    左宗棠之死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7-11-18]
  • 199.    蘭州的近代工業(圖)  .每日蘭州.2013-06-06[引用日期2020-01-08]
  • 200.    《清稗類鈔》卷三十《林文忠知左文襄》:左文襄微時,為林文忠所知。道光戊戌,林起自原籍,督師廣西,胡文忠騰書薦左。林過湘,使縣令覓左。時歲晚,將歸家,孥舟江岸,縣吏從小舟中大索得之,與共登林舟,忽失足落水,衣履盡濕。登舟,敍禮畢,即謂林日:“聞古者待士以三薰三沐之禮,今三沐,已拜領之矣,若三薰,則猶未也。”林笑日:“子猶作文語耶?速易衣,防中寒也。”是日,即宿舟中,為竟夕談。談次,及新疆邊事,忽舉手拍左肩日:“他日竟某之志者,其惟君乎!”左亦殊自負,後卒如林言。左晚年嘗引以語幕僚,謂一生榮幸,此為第一。是時,林即於舟中手書一聯贈左,聯雲:“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上款書“季高仁兄先生大人法正”,下款署“愚弟林某某”。左極感之,晚年,猶懸此聯於齋壁。
  • 201.    清稗類鈔·知遇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7]
  • 202.    左宗棠著 劉泱泱等點校.《左宗棠全集·家書 詩文》.長沙:嶽麓書社,2014:419,427,428,432
  • 203.    左宗棠對聯欣賞  .淮陰新聞網[引用日期2017-05-02]
  • 204.    晚清的"瑜亮之爭":左宗棠與李鴻章的交惡史  .網易新聞.2017-10-25[引用日期2017-10-27]
  • 205.    文伯倫. 曾國藩與左宗棠互訐聯考辨[J]. 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3):45-46.
  • 206.    左宗棠的對聯人生 逸聞與真相  .新華網.2017-05-30[引用日期2019-11-03]
  • 207.    《清稗類鈔》卷三十《駱文忠信任左文襄》:咸豐初年,左文襄以在籍舉人,就張石卿中丞亮基之幕。張去位,駱文忠公秉章繼之,信任文襄尤專。文忠每公暇,適幕府,值文襄與幕僚數人慷慨論事,援古證今,風發泉湧,文忠靜聽而已,未嘗置可否也。
  • 208.    徐珂《清稗類鈔·幕僚類·左文襄佐駱文忠》:左文襄公宗棠,初以舉人居駱文忠公秉章幕府,事無大小,專決不顧。文忠日與諸姬宴飲為樂,文襄嘗嘲之曰:“公猶傀儡,無物以牽之,何能動邪!”文忠乾笑而已。
  • 209.    清稗類鈔·幕僚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10-27]
  • 210.    薛福成《庸庵筆記》卷二《駱文忠公遺愛》:張公既去,駱公復賓禮之。左公練習兵事,智略輻湊,駱公專任以軍謀,集餉練兵,選用賢將,屢卻悍賊,兩敗石達開數十萬之眾。復分兵援黔援粵援鄂援江西,丰采幾與曾、胡二公相併,則左公帷幄之功也。駱公每公暇適幕府,左公與幕賓二三人慷慨論事,證據古今,談辯風生,駱公不置可否,靜聽而已。世傳駱公一日聞轅門舉炮,顧問何事,左右對曰:“左師爺發軍報折也。‘駱公頷之,徐曰:“盍取折稿來一閲?”此雖或告者之過,然其專任左公可知。惟時楚人皆戲稱左公曰“左都御史”,蓋以駱公官銜不過右副都御史,而左公權尚過之也。
  • 211.    劉禺生《世載堂雜憶·左宗棠與樊雲門》:近歲避地施南,尋樊雲門老輩故居,老屋在恩施縣城內梓潼街,尊人諱燮總戎所置宅,雲門先生兄弟讀書處也。數椽欲傾,一角讀書樓,巍然尚存,旁支居之。恩施父老有聞見當時事者曰:"樊燮公作某鎮掛印總兵官,有戰功。駱秉章為撫帥,左宗棠尊居帥幕,樊謁大帥畢,再謁左師爺,謁大帥請安,謁師爺不請安。左怒,奏劾免官回籍。遂有賣宅延師,嚴課雲門兄弟一段佳話。"各日記、雜載,多志其事。然據見聞所及,有足補記載之缺者。施城吳老人,年九十矣,幼時曾見燮公,其言曰:"燮公謁駱帥,帥令謁左師爺,未請安。左厲聲喝曰:'武官見我,無論大小,皆要請安,汝何不然?快請安。'燮曰:'朝廷體制,未定武官見師爺請安之例,武官雖輕,我亦朝廷二三品官也。'左怒益急,起欲以腳蹴之,大呵斥曰:'忘八蛋,滾出去。'燮亦愠極而退。未幾,即有樊燮革職回籍之朝旨。燮公攜二子增祹、增祥歸,治梓潼街宅居之。樓成,置酒宴父老曰:'左宗棠一舉人耳,既辱我身,又奪我官,且波及先人,視武人如犬馬。我宅已定,敬延名師,教予二子,雪我恥辱,不中舉人、進士、點翰林,無以見先人於地下。'於是以重金禮聘教讀,以樓為書房,除師生三人外,不準上樓。每日治饌,必親自檢點,具衣冠,延先生下樓坐食,先生未下箸者,即易他品。增祹、增祥在家,不準着男裝,鹹服女衣褲。曰:'考秀才進學,脱女外服;中舉人,脱內女服,方與左宗棠功名相等;中進士、點翰林,則焚吾所樹之洗辱牌,告先人以無罪。'當燮歸施,即寫'忘八蛋,滾出去'六字於板上,制如長生祿位牌,置於祖宗神龕下側,朔望率二子禮之。曰:'不中舉人以上功名,不去此牌,汝等總要高過左宗棠。'樊山中進士後,樊家始無此牌。恩施父老談樊家遺事相同。"云云。   按:增祹學問切實,高於樊山,張之洞督學湖北,刻江漢炳靈集,載增祹文多篇。樊山得庶吉士後,增祹不久病死,士林惜之。至若樊山作陝西藩司時,左宗棠賜建專祠於西安,巡撫委樊山致祭;樊山辭焉,曰:"寧願違命,不願獲罪先人。"此又尋常盡知之事。鄰近又一老人言,從前樊家樓壁上,尚存墨筆"左宗棠可殺"五字,想系樊山兄弟兒時發願文也。
  • 212.    徐宗亮《歸廬談往錄》:左文襄初以舉人居駱文忠公幕府,事無大小,專決不顧。文忠日與諸姬宴飲為樂,文襄嘗面嘲之日:“公猶傀儡,無物以牽之。何能動邪?”文忠乾笑而已。嘗夜半創一奏草,叩文忠內室大呼。文忠起讀叫絕,更命酒對飲而去。監司以下白事,輒報請左三先生可否。一日樊提督詣文忠,延文襄出共談,意大齟齬,遽起批樊頰大詬。樊不能堪,致為互揭查辦之舉。文襄回籍,樊亦奉旨罷任。樊歸謂子增祥日:“一舉人如此,武官尚可為哉!若不得科第,非吾子也!”增祥卒入翰林,甚有才名。
  • 213.    柴小梵《梵天廬從錄》:文襄初以舉人居駱文忠籲門幕府,事無大小,專決不顧,監司以下白事,輒報請左三先生可否。一日,樊提督詣文忠,延文襄出共談,意大齟齬,遽起批樊頰大詬。樊不能堪,致為互揭查辦之舉。
  • 214.    劉江華.左宗棠傳信錄.長沙:嶽麓書社,2017年
  • 215.    劉江華.從清宮檔案看左宗棠樊燮案真相[J].紫禁城,2012(07):76-85.
  • 216.    “絕無良心科第二名”(2)  .人民網-文史頻道.2011-11-03[引用日期2018-02-19]
  • 217.    一代名臣左宗棠與他的左氏家風  .ZAKER新聞.2017-06-27[引用日期2017-10-27]
  • 218.    仰讀左公柳  .蘭州新聞網.2014-08-18[引用日期2018-02-19]
  • 219.    鄧明.“左公柳”與左宗棠的生態情結[J].檔案,2003(04):32-34.
  • 220.    王叔磐,孫玉溱主編.歷代塞外詩選.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580-581
  • 221.    潘旭瀾. 《玉門出塞》及其它[J]. 同舟共進, 2002(3):27-29.
  • 222.    潘旭瀾. 並非只為一支歌——《〈玉門出塞〉及其它》續篇[J]. 同舟共進, 2003(6):24-29.
  • 223.    陳明福著.晚清名將左宗棠全傳 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9:846-847
  • 224.    楊公道《左宗棠軼事·外人之畏服》:某年,公過申江,帶有護兵數百十人。或告公日:“照租界章程, 凡結刀持械而往者,例須先向工部局請得照會,方能通過。”公 大怒日:。上海本中國地,外人只租借爾。以我中國軍人行中國地, 何照會之有?’’乃故令所攜親兵槍實彈、刀出鞘而行。外人仰公 威望,非惟不加干涉,預令巡捕沿途照料,且戒之曰:“左公中華名將,今以驅馳王事過此,慎毋犯其怒也。”(載《左宗棠逸事彙編》)
  • 225.    秦翰才輯錄.左宗棠逸事彙編.長沙:嶽麓書社,1986:177-178
  • 226.    《古紅梅閣筆記·左宗棠籌邊》:左公督江南在光緒七年辛巳之十二月,時七十歲。明年壬午四月,因閲兵出吳淞至上海。過租界,西人除道,換升中國龍旗, 聲炮十三響。觀者如堵,詫為從來未有之事。
  • 227.    張一麟著.古紅梅閣筆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2-3
  • 228.    第143節 與周荇農閣學(1883年)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9-03-16]
  • 229.    左宗棠書信·第147節 與孝寬孝同(1883年)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9-03-16]
  • 230.    羅正鈞著,朱悦、朱子楠校點.左宗棠年譜.長沙:嶽麓書社,1983:394-395
  • 231.    新湘菜大師彭長貴病逝 發明的“左宗棠雞”紅遍美國  .大眾網.2016-12-03[引用日期2018-02-19]
  • 232.    揭開“左宗棠雞”身世之謎  .鳳凰網.2014-06-06[引用日期2018-02-19]
  • 233.    一代湘菜大師謝幕 留下“左宗棠雞”傳奇  .瀟湘晨報.2016-12-10[引用日期2018-02-19]
  • 234.    亡妻周夫人墓誌銘【左宗棠】  .歷史追學網.2015-10-24[引用日期2018-04-22]
  • 235.    《資江陶氏族譜》卷一之九,宣統元年木刻木活字宣紙精印本
  • 236.    《左文襄公年譜》卷一,第十一、十二、十五頁
  • 237.    左宗棠家風清白 後代良醫輩出  .新浪網.2010-04-16[引用日期2019-11-06]
  • 238.    《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五百六十五:(光緒三十二年 十月 三日)予故二等恪靖侯左宗棠孫度支部員外郎左景祜襲爵。加恩以四五品京堂候補。
  • 239.    左宗棠第五代外孫梁小進:應成立左宗棠文化研究會  .廣東新聞網.2012-08-13[引用日期2019-11-06]
  • 240.    慎交友勤耕讀 篤根本去浮華 ——晚清名臣左宗棠的家風故事  .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引用日期2019-11-06]
  • 241.    左宗棠後裔知名學者數十位,九代傳人無一“不肖之徒”  .新湖南.2017-05-15[引用日期2017-11-18]
  • 242.    原上海副市長左煥琛:改革開放永不止步,我也將繼續奮勇前進  .中新網上海.2019-01-08[引用日期2019-11-06]
  • 243.    左宗棠誕辰200週年紀念大會在湘陰舉行 許又聲致辭  .湖南日報網.2012-11-25[引用日期2019-11-06]
  • 244.    左煥琮院長訪談錄  .清華大學新聞網.2004-04-23[引用日期2019-11-06]
  • 245.    尋霖、龔篤清.《湘人著述表》:嶽麓書社,2010-01
  • 246.    左宗棠墓  .星沙新聞網 [引用日期2013-09-07]
  • 247.    【家規·文化地理】左宗棠故居——柳莊  .中央紀委監察部.2017-06-20[引用日期2017-11-18]
  • 248.    左宗棠的“閨中聖人”周詒端及他的第二故鄉湘潭桂在堂  .新湖南.2017-07-03[引用日期2017-11-18]
  • 249.    中國旅遊新聞網:北京剛公佈16處名人故居 大部分已成大雜院  .中國旅遊新聞網.2012-09-06[引用日期2017-11-18]
  • 250.    《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二十:(光緒十一年 十一月 二十四日)閩浙總督楊昌濬奏、閩浙兩省。皆原任大學士左宗棠立功之地。遵旨擇地建立專祠。報聞。 摺包
  • 251.    《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三十:(光緒十二年 七月 十二日)閩浙總督楊昌濬奏、故大學士左宗棠、督閩日久。擬就原設蠶桑局。修建專祠。以伸報享。報聞。 摺包
  • 252.    . 《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九十九:(光緒十七年 七月 五日)追予故大學士左宗棠、兩江總督沈葆楨、在福建馬江船廠。合建專祠。從閩浙總督卞寶第請也。 摺包
  • 253.    《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四十二:(光緒十三年 閏四月 四日)追予故大學士左宗棠在安徽婺源縣建立專祠。從兩江總督曾國荃請也。
  • 254.    《德宗景皇帝實錄》 卷之二百四十八:(光緒十三年 十月 二十四日)予故大學士左宗棠於江甯省城建立專祠。從兩江總督曾國荃請也。 摺包
  • 255.    《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五十二:(光緒十四年 二月 二十一日)予故大學士左宗棠在廣東省城建立專祠。從兩廣總督張之洞等請也。 摺包
  • 256.    《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五十四:(光緒十四年 四月 十七日)予故大學士左宗棠於江西省城建立專詞。從江西巡撫德馨請也。
  • 257.    《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五十五:( 光緒十四年 五月 二十五日)追予故大學士左宗棠在新疆省城、及巴里坤東關立功地方。捐建專祠。從巡撫劉錦棠請也。 摺包
  • 258.    《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三百十六:(光緒十八年 九月 十八日)甘肅新疆巡撫陶模奏、哈密漢城捐修左宗棠祠宇。請飭部立案。下部知之。
  • 259.    《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九十:(光緒十六年 十月 二十六日)壬戌。予故大學士左宗棠、於浙江衢州府建立專祠。衢州府知府吳艾生、提督饒廷選、總兵李定太、西安縣知縣吳來鴻、一併附祀。 摺包
  • 260.    《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之三百十七:(光緒十八年 十月 六日)又奏、湖南省城建立故大學士左宗棠專祠。請飭部立案。從之。 摺包
  • 261.    瑰麗的遺產 | 左文襄公祠  .湘陰縣政府網.2019-09-26[引用日期2020-01-08]
  • 262.    “一炮成功”銘記歷史(圖)  .烏魯木齊晚報--電子版.2012-11-07[引用日期2017-10-26]
  • 263.    管守新.劉錦棠與清軍收復新疆之戰[J].西北民族研究,1996(01):66-83.
  • 264.    左宗棠與烏魯木齊“一炮成功”  .新疆天山網.2013-01-04[引用日期2017-10-27]
  • 265.    左宗棠與烏魯木齊“一炮成功”   .光明網.2017-08-04[引用日期2017-10-27]
  • 266.    岳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對岳陽市政協八屆一次會議第083號提案的答覆  .岳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17-07-31[引用日期2017-11-18]
  • 267.    高11.1米左宗棠雕像組裝完成 手握地圖目視疆土  .中國新聞網.2012-09-06[引用日期2017-11-18]
  • 268.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全二十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4050-4070
  • 269.    左宗棠資料連結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引用日期2019-03-11]
  • 270.    電視劇《船政風雲》正在橫店拍攝鮑國安飾演左宗棠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09-07]
  • 271.    電視連續劇《台灣·1895》主創人員名單  .新浪網.2008-04-22[引用日期2018-06-06]
  • 272.    台灣寫真:蔣家“御廚”96歲高齡再做“左宗棠雞”  .中國新聞網.2014-05-29[引用日期2021-04-07]
  • 273.    左宗棠享年,吳汝綸文集所載《神道碑》作七十三歲(“以其年七月癸亥薨於福州,年七十三”);但是,《神道碑》在記述左宗棠中舉時則作二十一歲(“年二十一,與兄宗植並舉於鄉”)。按左宗棠中舉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病逝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兩者相去五十三年,若中舉時二十一歲,則病逝時當為七十四歲。而羅正鈞所纂《年譜》,也的確將光緒十一年記為左宗棠七十四歲之年。這種做法也符合左宗棠自己的看法,如他在光緒二年(1876年)的奏疏中有“臣年六十有五”的表述,由此推算,光緒十一年(1885年)去世時確應按七十四歲計。
  • 274.    林則徐左宗棠“湘江夜話”  .新浪網.2022-10-18[引用日期2022-10-18]
  • 275.    大力弘揚左宗棠的愛國主義精神——左宗棠思想文化與湖湘精神研討會綜述 - 湘江副刊 - 湖南在線  .華聲在線[引用日期2022-12-17]
  • 276.    左宗棠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31]
  • 277.    陶琦.張全義選注.甘州古詩選注[M].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20.06.第68頁
  • 278.    張桂輝著.南薰樓遐思[M].北京.團結出版社,2020.12.第140-141頁
  • 279.    陶琦.張全義選注.甘州古詩選注[M].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20.06.第368頁
  • 280.    鄒裕.甘肅記憶中的歷史人物[M].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21.01.第44頁
  • 281.    人民日報客户端|左宗棠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岳陽日報客户端百家號[引用日期2024-02-11]
  • 282.    左宗棠逝世及歸葬長沙略述  .湖南省文史研究館.2017-06-21[引用日期2024-03-24]
  • 283.    提級保護左宗棠墓 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湖南日報數字報刊.2024-01-29[引用日期2024-03-2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