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行星253

鎖定
小行星253是一顆主帶小行星。它是於1885年由Johann Palisa發現的,這名字用來向天文學家Moritz Loewy的妻子表示敬意,Moritz Loewy是巴黎天文台的台長。
中文名
小行星253
外文名
Mathilde
別    名
瑪蒂爾德
分    類
小行星
發現者
Johann Palisa
發現時間
1885年
質    量
(1.033±0.044)×1017kg
平均密度
1.4 g/cm³
直    徑
66*48*44千米
表面温度
174k
逃逸速度
22.9m/s
反照率
4%
絕對星等
10.3
自轉週期
17.4天
距地距離
0.939032AU(140.4772Gm)
半長軸
2.648402147AU
離心率
1.94AU
公轉週期
4.31年
平近點角
170.584348 度
軌道傾角
6.7427122 度
升交點經度
179.58936 度
距日距離
394000000千米
赤道表面重力
9.89mm/s
近日點輻角
157.39642°

目錄

小行星253隕石坑

小行星253上至少有5個直徑大於20千米的隕石坑(我們只能看到它一半多一點的表面)。它巨大的隕石坑和不規律的形狀表明它在過去與其他大型空間岩石發生了巨大的碰撞。小行星153的隕石坑比艾女星小行星951更大。它可能有點像泡沫塑料,內部多孔。這也許可以解釋形成那些大的隕石坑的原因。另外,儘管有許多深的隕石坑,它表面的顏色非常一致。這表明它的內部是均勻的,也許是太陽系早期的一個樣本。

小行星253信息

小行星253是我們第一次看到的C型小行星。C型小行星被認為是碳質地粒隕石的本源。Mathilde的密度僅為1.4克/立方厘米。它的反照率只有4%。
這顆名為“瑪蒂爾德”的小行星漆黑如炭,呈不規則球體,半徑為52公里,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圍繞着太陽轉,星體由多孔隙性的岩石和塵埃組成,所以它似乎能夠像枕頭吸收拳擊的力量一樣,吞食掉天空中的流星體。
由於天文學家相信像瑪蒂爾德這樣的小行星是太陽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殘留物,所以對其進行研究,就能幫助瞭解行星是如何由成羣的較小物體集合而成的。 [1] 
另一件怪事是它的自轉週期非常緩慢,為17.4天。也許正是這樣使它適應了那些劇烈的碰撞。舒梅克探測器得到的質量為1.3克每立方厘米,不到典型碳質粒球隕石的一半。這可能表明小行星可能是一堆礫石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