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董鎮

鎖定
小董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北區,地處欽北區中部,東鄰靈山縣,南與大垌鎮相接,西北與邕寧區接壤,鎮人民政府距欽州市城區28千米,距欽州港55千米,距首府南寧82千米 [2]  ,總面積162.62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小董鎮有户籍人口98130人 [3] 
1984年9月,小董公社撤改為小董鎮 [2]  。截至2020年6月,小董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4]  ;小董鎮駐小董社區 [2] 
2011年,小董鎮財政總收入27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72萬元,比上年增長8.51%,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17.6萬元,增值税1302萬元,企業所得税243.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4126元,比上年增長29% [2]  。2019年,小董鎮有工業企業24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3] 
中文名
小董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欽北區
地理位置
欽北區中部
面    積
162.62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小董社區
電話區號
0777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桂N
人    口
98130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小董鎮建置沿革

清朝時期,小董鎮境域屬欽州。
民國十九年(1930年),設小董鎮及小董鄉,屬欽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合併為小董鎮。
1950年,改為小董鄉。次年春,分設12個鄉(鎮)。
1957年10月,12個鄉(鎮)合併為小董鄉。
1958年秋,併入設小董公社。
1961年6月,分設小董、奇陵2個公社。
1963年春,2個公社合併為小董公社。
1984年9月,小董公社撤改為小董鎮。
1989年,小董鎮設16個村公所、1個居委會、37個村委會 [2] 

小董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小董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小董社區、那蘭村、多隆村、中花村、那料村、那學村、榃頭村、那道村、東聯村、道遙村、吉水村、板董村、奇陵村、榃樓村、龍眼村、西陵村、那陵村 [2] 
截至2020年6月,小董鎮下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小董社區、那蘭村、多隆村、中花村、那料村、那道村、那學村、榃頭村、東聯村、吉水村、逍遙村、板董村、奇陵村、榃樓村、龍眼村、西陵村、那陵村 [4]  ;小董鎮駐小董社區 [2] 

小董鎮地理環境

小董鎮位置境域

小董鎮地處欽北區中部,東鄰靈山縣,南與大垌鎮相接,西北與邕寧區接壤,鎮人民政府距欽州市城區28千米,距欽州港55千米,距首府南寧82千米 [2]  ,總面積162.62平方千米 [3] 

小董鎮地形地貌

小董鎮系半丘陵平原,丘陵多為砂頁岩和花崗岩建造,平原屬山間盆地,分佈於河流兩岸,鎮內地勢總體呈東北高,並向西南傾斜 [2] 

小董鎮氣候

小董鎮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高温多雨,日照長,無霜期長,年平均日照時數約1800小時,平均氣温2℃,極端最高氣温達37℃,極端最低氣温為0℃,無霜期達345天左右,年均降雨量為2000毫米 [2] 

小董鎮水文

小董鎮境內茅嶺江(上段)和板城兩江在鎮中部匯合,自東北向西南經那蒙、大直等鎮注入茅尾海 [2] 

小董鎮自然災害

小董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大風、低温霜凍等 [2] 

小董鎮自然資源

小董鎮有花崗岩、錳、鈦鐵、石灰石稀土等礦藏,植被屬桂南植被區,為高温濕潤氣候綠闊葉、針葉林兼有類型,以松木為主,間有椎木、荷木、杉木、油茶、桉樹等,還有野牡丹、鐵芒箕等植被羣落 [2] 
2011年,小董鎮有耕地面積55859.25畝,人均0.585畝。其中水田面積39108.3畝 [2] 

小董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小董鎮轄區總人口9634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4726人,城鎮化率36%,總人口中,男性53127人,佔55%;女性43215人,佔45%;14歲以下19268人,佔20%;15-64歲6262人,佔65%;65歲以上14451人,佔1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2950人,佔54.96%;壯族4392人,佔4.04%,主要居住在榃樓村 [2] 
截至2017年,小董鎮常住人口92630人 [1] 
截至2019年末,小董鎮有户籍人口98130人 [3] 

小董鎮經濟

小董鎮綜述

2011年,小董鎮財政總收入27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72萬元,比上年增長8.51%,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17.6萬元,增值税1302萬元,企業所得税243.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4126元,比上年增長29%,農民人均純收入6012元 [2] 
2019年,小董鎮有工業企業24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3] 

小董鎮農業

2011年,小董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大部分水庫灌溉,少部分山泉引水灌溉,完成農業總產值6.6億元,比2007年增長78%,主要農作物有水稻、蘿蔔、頭菜、花生、玉米、番薯、甘蔗豆類等,水果有荔枝、龍眼、楊梅、波蘿、李子、沙梨、方柿、青棗、香蕉、柑橙、芒果等,完成水稻種植面積3800公頃,水稻產量2.24萬噸,肉雞飼養量315萬羽,荔枝產量5580噸,生豬飼養量3.9萬頭,出欄3.5萬頭,家禽飼養量330萬羽,利用那料、吉水、卜丹、東聯蔬菜基地發展蔬菜種植,並擴建那料蔬菜生產基地,實現蔬菜種植面積2466.67公頃,其中那料蔬菜基地連片種植蔬菜達到1733.33公頃,成為欽北區最大的蔬菜種植基地 [2] 

小董鎮工業

2011年,小董鎮有2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3.2億元,税收1354萬元,礦業生產效益明顯,全鎮礦業企業7家,實現產值3.7億元,創税1012萬元,佔全鎮工業產值的59.6%,佔全年税收的52% [2] 

小董鎮商貿

2011年,小董鎮商業外貿是邕、欽、靈三縣交界地帶20多個鄉鎮的農副產品的集散地和工業品銷售交易中心,商業網點102個,職工1974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6806.7萬元,比上年增長14.35%,2個農貿市場年交易額2988.26萬元 [2] 

小董鎮金融

2011年末,小董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4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各項貸款餘額2.2億元,比上年增長11.4% [2] 

小董鎮社會事業

小董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小董鎮有高完中1所,在校生3370人,專任教師194人;初中1所,在校生1532人,專任教師95人;全日制村完小39所,幼兒園12所,在校生1.2萬多人,小學專任教師54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學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教育經費達5291.9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5010.1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007萬元,比上年增加294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99.99%,比上年提高了2.76% [2] 

小董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小董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6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96人,經營管理人才67人,農村實用技術人才103人 [2] 

小董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小董鎮有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個;各類文化專業户5户;各類圖書室17個,藏書5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130人 [2] 

小董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小董鎮中心衞生院是集醫療、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一級甲等衞生院,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2個;牀位145張,每千人有病牀1.5張;固定資產總值1427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69名,其中執業醫師23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55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3315人次,16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2] 

小董鎮社會保障

2011年,小董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26户,人數8963人次,支出183.2萬元,比上年增長31.2%,月人均204.41元,比上年增長27.36%;醫療救助11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967人次,共支出12.3萬元,比上年增長15.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580户,人數5993人,支出197.43萬元,比上年增長69.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10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12.9萬元,比上年增長18.3%,社會福利費用40萬元,比上年增長9.7%,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8萬人,參保率93.6% [2] 

小董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02年以來,小董鎮實現全鎮移動電話信號全覆蓋,全鎮有移動電話用户約5萬户,固定電話約13200萬户,寬帶用户約7500户 [2] 
  • 給排水
小董鎮鎮區自來水廠始建於1975年,累計總投資3000萬元,有供水管道27千米,取水點設在小董鎮大蟲嶺、回頭嶺、石梯水庫,日產水5530立方米,大小用户4000户 [2] 
  • 供電
2011年末,小董鎮有11萬伏變電站1座,年用電量達到1.5億千瓦時,年售電量累計完成5322.54萬千瓦時 [2] 
水利
2011年小董鎮有茅坳(石梯灌區)、那亭等2座小型水庫,灌既面積180公頃;小型水庫10座,灌溉面積381.33公頃。轄區14座水庫總庫量為736萬立方米 [2] 
道路
2011年末,小董鎮鎮區道路總長61千米,橋樑2座,總長300米,完成安裝街燈630盞,電子眼4個 [2] 

小董鎮交通運輸

小董鎮距離西北方向的南寧吳圩國際機場100千米。南寧至防城港市鐵路和南寧至欽州、欽州至靈山縣太平鎮,欽州至南寧市邕寧區等公路經過境內。2008年,完成小董至那蒙、板城、西陵、榃頭、那道上片自然村、那道下片自然村、奇陵板暮自然村、那蘭村等8條35千米村級水泥道路硬底化。2011年12月,新修小董至大垌水泥硬化道路,2012年4月完工,極大地加強了小董跟欽州市區的聯繫。公共交通鎮區汽車客運站於1996年建成,分長途和短途客運。2011年末,有小董至各地長途客運汽車11輛;短途客運汽車有小董至欽州22輛,小董至大直9輛,小董至那蒙9輛,小董至南寧27輛 [2] 

小董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明萬曆年間,董茂蘭、董茂顧兄弟二人倡建,請命於欽州知州董延賜圩名為小董,廣西曆史四大名鎮之 [2] 

小董鎮風景名勝

小董鎮境內有銅魚書院、小董伏波廟等景點。

小董鎮銅魚書院

銅魚書院,是小董鎮小董中學的前身,創建於清光緒癸巳十九年(即公元一八九三年),由小董吉水村鄉紳、有識之士方鳳元倡議,民族英雄馮子材大力贊助,地方羣眾集資興建而成。校址位於欽北重鎮——小董圩中部回頭嶺處,佔地四十多畝,周圍地勢平坦,西臨小董江,北距欽州名山——銅魚山(即古竇嶺)不遠,故名“銅魚書院”。書院大門寬闊,上方石刻“銅魚書院”,兩邊石刻對聯“銅柱功勳地,魚龍變化時”,系欽州知名人士王士宗(字希曾)所書。聯中“銅柱功勳”,是引用歷史典故而成。

小董鎮小董伏波廟

小董伏波廟俗稱大王廟,位於欽北區小董鎮東南糖行街011號,瀕臨小董江畔。據民國《欽縣誌》載,此廟建於清道光年間,與康熙嶺橫山伏波廟基本同時興建。這是一座紀念歷史名人的廟宇。整座古建築保存基本完好。該廟屋脊堆塑蝠迎玉出,陽塑“富貴榮華”四字。該廟曾在光緒、民國年間重修幾次。臨街匾書“大王廟”,古廟坐東北向東南,遙望交趾。

小董鎮小董名人

方鳳元(1849年—1895年):小董吉水灘人,曾於本村建三樹齋書房授徒,後率子投筆從戎抗擊法帝國主義侵略軍,任馮子材襄理文牘。班師回國後以軍功授訓導縣丞,後不滿官場黑暗重操舊業,集資創建銅魚書院,任校務主持兼教席。
張之英(1884年—1960年):名海忠,字兆雄,小董那蘭村人。曾任孫中山領導的粵軍排長、連長、營長。陳濟棠主粵期間,任欽廉邊防警衞總隊長、粵軍第四獨立團團長、教導師副師長、廣東海軍艦隊司令員,1936年授少將軍銜,1941年任蔣介石二十二軍參謀長。
朱守剛(1918年—1979年):小董鎮中山街人,出身貧寒,曾在國民黨19師政工隊、26集團軍政工隊和靈山縣自衞大隊從事抗日救亡宣傳工作,期間受中共地下黨教育,轉回小董開展地下革命工作,創辦聯保小學。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欽縣武裝起義,擔任“欽縣人民解放軍”指揮。之後任三支隊參謀長、副司令員、十萬山地委委員。人民政權成立後,歷任欽縣工委書記、縣長;東蘭縣縣長、縣委副書記;百色地委副秘書長、宣傳部副部長、部長、地委副書記;自治區文化局副局長。
古德就:小董鎮多隆村人,1965年考上華南農學院,後留學英國,回國後任華南研究院院長。
陳健:小董鎮多隆村人,1962年考上華南工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任院黨委書記。
韓瑜,女,1983年出生,廣西欽州市欽北區小董鎮中心小學教師。2003年,榮獲中華孝親敬老楷模提名獎和全國孝親敬老之星,200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中華孝親敬老楷模。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407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韓元利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廣西壯族自治區卷·下[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8.01.1276-1277.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418.
  • 4.    2020小董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