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菊頭蝠

鎖定
小菊頭蝠R. blythi andersen: Least horseshoe bat體形在菊頭蝠中較小。體形在菊頭蝠中較小,鞍狀葉基部寬,頂部窄而成三角形,兩側緣微凹入;聯接葉側面呈尖三角形;馬蹄葉鈍而圓,具兩顆小乳突。耳短。翼膜不甚延長。體背鏽棕黃色,腹面棕褐色。
中文名
小菊頭蝠
外文名
Rhinolophus blythi
國內分佈
華東、四川和海南
國外分佈
越南北部
拉 丁 名
Rhinolophus blythi
哺乳綱
翼手目
菊頭蝠科
菊頭蝠屬
是否藥用動物
是否經濟動物
經濟用途
消滅蛾蚊而有益,糞可入藥
生 境
棲於低山山洞、坑道或居民點附近的洞穴內
體 型
體長35-44mm,前臂長35-38mm,體重4g左右
食 性
捕食蛾、蚊類
習 性
1-5頭成一羣,偶見20只大羣。季節性出現同性羣。多與其他蝠類共居
繁 殖
6月中旬產仔
形態描述
小菊頭蝠R. blythi andersen: Least horseshoe bat體形在菊頭蝠中較小。鞍狀葉基部寬,頂部窄而呈三角形兩側緣微凹入;聯接葉側面觀呈尖三角形;馬蹄葉鈍而圓,具兩顆小乳突。耳短。翼膜不甚延長。體背鏽棕黃色,腹面棕褐色。體長35—44mm,前臂長35-38mm,體重4g左右。棲於低山山洞、坑道或居民點附近的洞穴內。多與其他蝠類共居。數量較少,1-5頭成一羣,偶見20只大羣。季節性地出現同性羣。捕食蛾、蚊類。6月中旬產仔。消滅蚊蛾而有益。糞可入藥。國內分佈於華東、四川和海南;國外見於越南北部。該種分為2個亞種。(1)東南亞種R.b. calidus (. Allen.分佈於華東、四川、浙江。(2)海南亞種R.b. arcus (. Allen.分佈於海南 [1] 
小菊頭蝠、單角菊頭蝠和角菊頭蝠在形態上甚相似,關於小菊頭蝠和單角菊頭蝠的分類地位問題存有不同觀點.通過分析細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探討了小菊頭蝠和單角菊頭蝠的分類地位.應用MEGA2軟件計算出小菊頭蝠與單角菊頭蝠之間的未修正序列分歧僅為1.2%~1.4%,二者與角菊頭蝠之間的未修正序列分歧分別為2.5%~3.0%和2.1%~2.5%,未達到種間分歧值,因此認為小菊頭蝠、單角菊頭蝠和角菊頭蝠應為同一種,並支持Ellerman(1951)和Koopman(1993)的觀點:小菊頭蝠和單角菊頭蝠是角菊頭蝠的兩個亞種.同時計算出小菊頭蝠和單角菊頭蝠最早從角菊頭蝠中分化出來的時間大約在136.7萬年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