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花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創作詩歌)

鎖定
《小花》是俄羅斯詩人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創作於1828年的詩歌。
該詩的第一段,詩人給出一個概括的思想:在一本書裏偶然發現一朵乾枯的小花,這激起了詩人“奇異的幻想”。接下來的全詩,便是這一主題的繼續發展,或者説,便是對這一“奇異的幻想”的細細梳理和深入剖析,一系列的假設由此攤開,一連串的問題相繼提出,給讀者創造出一個想象空間,營造了一個個富有浪漫情調和温柔色彩的意境。全詩完全由問題構成,詩人沒有提供答案,似乎,讀者也不需要答案。 [1] 
作品名稱
小花
作    者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作品體裁
詩歌
外文原名
ЦВЕТОК
作品別名
一朵小花
創作時間
1828年

小花作品原文

ЦВЕТОК
Цветок засохший, безуханный,
Забытый в книге вижу я;
И вот уже мечтою странной
Душа наполнилась моя:
Гдецвел когда какой весною?
И долго ль цвел и сорван кем,
Чужой, знакомой ли рукою?
И положен сюда зачем?
На память нежного ль свиданья,
Или разлуки роковой,
Иль одинокого гулянья
В тиши полей, в тени лесной?
Ижив ли тот, и та жива ли?
И нынче где их уголок?
Или уже они увяли,
Как сей неведомый цветок? [6] 

小花中文譯文

版本一
小花
我在書裏發現一朵小花,
它早已乾枯了,也不再芬芳,
因此,我的心裏就充滿了
許許多多奇異的遐想:
是哪一個春天,在哪一處
它盛開的?開了有多久?
為什麼夾在這裏?誰摘來的?
是朋友還是陌生人的手?
可是為了紀念温柔的會見?
還是留作永久的別情?
或者只是由於孤獨的散步
在田野的幽寂裏,在林蔭?
是他還是她?還在世嗎?
哪一個角落是他們的家?
呵,也許他們早已枯萎了,
像這朵不知名的小花?
查良錚譯) [2] 
版本二
一朵小花
我看見一朵被遺忘在書本里的小花,
它早已乾枯,失掉了芳香;
就在這時,我的心靈裏
充滿了一個奇怪的幻想:
它開在哪兒?什麼時候?是哪一個春天?
它開得很久嗎?是誰摘下來的,
是陌生的或者還是熟識的人的手?
為什麼又會被放到這兒來?
是為了紀念温存的相會,
或者是為了命中註定的離別之情,
還是為了紀念孤獨的漫步
在田野的僻靜處,在森林之蔭?
他是否還活着,她也還活着嗎?
他們現在棲身的一角又在哪兒?
或者他們也都早已枯萎,
就正像這朵無人知的小花?
戈寶權譯) [1] 

小花創作背景

在一本書中,詩人發現了一朵乾枯的、失掉了芳香的小花,面對這朵被遺忘的花,詩人敏鋭地體味着生活,以他對萬物的温情不禁浮想聯翩:這花於何時開在何處?是何人為何將它採下?採花人如今又何在?這聯翩的浮想由一句接一句簡潔明瞭的提問來加以體現,一連串的問句構成了《小花》這一首小詩。 [1]  [3] 

小花作品鑑賞

《小花》表達的是一種人生感悟,一種生命思考,婉約纏綿,自然清新。
詩歌的結構依據生活的邏輯來安排,即發現小花——小花遐想,“發現”是“遐想”的由頭,“遐想”是詩歌的重心。第一節從兩方面着筆,簡潔地敍事。前兩句寫小花本身:“小”“早已乾枯”“不再芬芳”,應該説這太不起眼了;但它又很特別,它不是落在泥土上,而是夾在書頁裏,而夾在書頁裏絕不是無緣無故的。於是,就引發了詩人一連串“遐想”,這枯花是那麼的不起眼,而詩人的遐想卻豐富而“奇異”,這一反差就造成了閲讀懸念,誘使人閲讀,促使人思考——與詩人一同思考。
下面三節緊扣“遐想”漸次展開:何人所夾——有何寄託——其人命運。
第二節前兩句遐想小花開的季節、開的地點、開的狀態、開的久暫,每一問都無形中勾起一幅自然圖景。後兩句由花及人,又是一連串疑問,這些疑問都是前後鈎連的,第一問呼應首句,“夾”顯見是人為的,那麼這個人是誰?是朋友還是陌生人?疑問一步步深入,令人想見詩人沉醉於遐想的生動情狀。
第三節又作進一層的猜測,具體而詩意化地描述人生悲歡離合的生活內容。花在人手中是情感的媒介,或許它見證過一次戀人的幽會;或許它目睹過一次摯友的別離;或許它慰藉過一次心靈的幽獨。這些遐想雖然只有寥寥幾筆.但富於暗示性和現場性。“會見”用“温柔”修飾,那就不是普通的男女相聚;“別情”用“永久”修飾,那就意味着雙方情感濃度非同一般。“孤獨的散步”寫得富於畫面感,有具體場景,即”田野”或“林蔭”;有情境氛圍,即“幽寂”;有主體情狀,即“孤獨”。這朵小花不管是在什麼情況下被什麼人摘下的,它都與人的情感經歷有關,它是一個物化的情感符號、情感象徵。小花雖小,也曾有它的色彩,也曾有它的芬芳。但究竟是一朵什麼樣的花,毋忘我?矢車菊?紫羅蘭?都沒有明確所指,一指實,它傳輸的情感內容就要受到限制。
最後一節,遐想還在繼續,“是他還是她”同前面“是朋友還是陌生人”相比,揣想範圍縮小了,摘花人應該是與作者相關的人,是詩人朋友圈子裏的人。“他”與“她”這兩個詞不只具有性別意義,且具有特定個體的指認意義,可能的摘花人的影像一個接一個從詩人的腦海中浮出又隱去,他無法確知。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摘花夾進書頁的朋友還在不在人世,如果健在他又在何方。文勢沉重一跌,詩歌由此過渡到藴涵主旨的結穴之處,一系列無由確證的追憶最終歸結於對人生的感悟,對生命的思索,“也許他們早已枯萎了/一如這朵不知名的小花”,與前面所有的遐想不同,前面的遐想是從花與人的關係上着眼的,而這裏直接把人與花視為同一,花即是人,人即是花,人如花一樣從“盛開”走向“枯萎”。詩句寄託了對歲月流逝的感傷,對生命消殞的悵惘,但又催人警醒,弦外之音是告誡世人珍惜生命的芳華。
該詩看起來平易,整個遐想過程像流水一樣自然,似乎任何情感細膩、思維敏鋭的人都能想到這些,只不過沒有付諸文字罷了。這正是該詩高妙的地方。創造藝術即是創造奇蹟,一朵枯萎的小花園了普希金的妙筆而獲得了永恆的生命,它永遠不會“枯萎”。 [2] 

小花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1837),俄國詩人,俄羅斯近代文學的奠基者和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1799年6月6日誕生在莫斯科的一個貴族家庭。童年時由法國家庭教師管教,8歲時就開始用法文寫詩;同時又從保姆那裏學到了俄羅斯人民語言。在皇村中學學習時,受到當時愛國思潮和進步思想的影響,結交了許多十二月黨人。1817年皇村中學畢業後任職於外交部,此後數年間寫作了大量作品。1823年受敖德薩總督誣陷,被送到他父母的領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監視居住。1825年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尼古拉一世將普希金召到莫斯科,但仍受憲警監視。1833年回到彼得堡,1837年死於與法國流亡貴族丹特斯的決鬥。代表作有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等,詩體小説《葉甫蓋尼·奧涅金》,小説《上尉的女兒》《黑桃皇后》等。 [4-5] 
參考資料
  • 1.    (俄)普希金著;“青少年成長必讀經典書系”編委會主編. 普希金詩選 俄國文壇流傳百世的精品詩歌[M].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3.10:94-95.
  • 2.    張鵬振,張祥平,鄒志生主編;金敏,王麗坤,周菁副主編. 大學語文新編[M].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5.01:287-288.
  • 3.    閆微編著. 普希金詩歌、小説詮釋與解讀[M]. 北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3.01:134.
  • 4.    西渡著. 名家讀外國詩[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03:332.
  • 5.    西安. 閲讀的彼岸 世界文化名人談閲讀[M]. 西安:西安出版社, 2019.01:80-81.
  • 6.    (俄)普希金著;劉文飛譯. 普希金的詩[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9.01: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