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艙中的現代

鎖定
《小艙中的現代》是近代詩人朱自清於1922年7月30日創作的一首新詩。全詩四節,第一節很像小艙中的速寫,通過記錄小艙中擁擠的商販們的喧囂聲,展現社會的一角;第二節寫這些人實際都是城市貧民;第三節寫作者的觀感;第四節畫龍點睛,作者説自己也是參戰的一員,並且從這小艙的一幕,認識了窒息的現代。全詩通篇用現代口語寫成,不雕琢,不修飾,顯得自然素樸,通俗生動。
作品名稱
小艙中的現代
作    者
朱自清
出    處
朱自清作品集
作品體裁
新詩
創作時間
1922年7月30日

小艙中的現代作品原文

小艙中的現代
“洋糖百合稀飯,
三個銅板一碗,
那個吃的?”
“竹耳扒,破費你老人家一個板;
只當空手要的!”
“吃麪吧,那個吃餃面吧?”
“潮糕要吧?開船早哩!”
“行好的大先生,你可憐可憐我們孃兒倆啵——
肚子餓了好兩天羅!”
“梨子,一角錢五個,不甜不要錢!”
“到揚州住那一家?
照顧我們吧;
有小房間,二角八分一天!”
“看份報銷消遣?”
“花生,高粱酒吧?”
“銅鎖要把?帶一把家去送送人!”
“郭郭郭郭”,一疊春畫兒閃過我的眼前;
賣者眼裏的聲音,“要吧!”
“快開頭了,賤賣啦。
梨子,一角錢八個,那個要哩?”
擁擁擠擠堆堆疊疊間,
只剩了尺來寬的道兒;
在溷濁而緊張的空氣裏,
一個個畸異的人形
憧憧地趕過了——
梯子上下來,
梯子上上去。
上去,上去!
下來,下來!
灰與汗塗着張張黃面孔,
炯炯的有飢餓的眼光;
笑的兩頰,
叫的口
檢點的手,
更都有着異樣的展開的曲線,
顯出努來的痕跡;
就像餓了的野獸們本能地想攫着些鮮血和肉一般,
他們也被什麼驅迫着似的,
想攫着些黯淡的銅板,白亮的角子!
在他們眼裏,
艙裏擁擠着的堆疊着的,
正是些銅元和角子!——
只飾着人形罷了,
只飾着人形罷了。
可是他們試試攫取的時候,
人形們也居然反抗了;
於是開始了那一番戰鬥!
小艙變了戰場,
他們變了戰士,
我們是被看做了敵人!
從他們的叫囂裏,
我聽出殺殺的喊呼;
從他們的顧盼裏,
我覺出索索的顫抖;
從他們的招徠裏,
我看出他們受傷似地掙扎;
而掠奪的貪婪,
對待的殘酷,
隱約在他們間,
也正和在沙場士兵們間一樣!
這也是大戰了哩。
我,參戰的一員,
從小艙的一切裏,
這樣,這樣,
悄然認識了那窒着息似的現代了。
1922年7月21日,鎮江揚州小輪中所感,30日作於揚州 [1] 

小艙中的現代創作背景

在二十年代初,中國新文學已經引進了西方文學理論,對朱自清這樣一些作家的創作有積極的影響。文學研究會倡導的寫實主義(現實主義)是進步的理論。在當時,許多作者對現實主義的本質是通過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真實地反映生活,還沒有明確的認識,因而還不善於在創作實踐中區別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這首詩作於1922年7月30日。這時,朱自清已經是文學研究會的一員,與文學研究會的其他作家一道,提倡“為人生的藝術”和寫實主義文學。這首詩是他的創作實踐之一。 [2] 

小艙中的現代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取材於現實以揭露人生真象的詩篇。詩作生動地描繪了輪船未開航前,小販們競相叫賣的景象,一個個爭先恐後,喧囂掙扎,一片嘈雜混亂躍動在字裏行問。朱自清一向主張對描寫對象要作縝密的審察,事事物物都要拆穿來看,於“平淡的日常生活”中,發現“獨得的秘密”。在這首詩中,他就高明地攫住各種各樣販賣者的叫囂聲,予以組合排列,構成鮮明的立體畫面,展現了各種人的表情,並又從中挖掘這些“畸形的人形”的“畸形”心理。於是,在詩人想象力的催化下,輪艙“尺來寬”的過道,陡然化成一片戰場:小販們就是“戰士”,乘客們則成了“敵人”,他們的“叫囂”就是“殺殺的呼喊”,他們的“顧盼”,透出“索索的顫抖”,他們的“招徠”,就是“受傷的掙扎”。在詩人的感覺中,他們“掠奪的貪婪,對待的殘酷”,“也正和在沙場上兵們間一樣”。可見詩人是多麼敏鋭地去觀察生活,大膽地拆穿現實社會中人與人的複雜關係。這樣,一幅可憐的為生存而相互爭奪的血淚人生情景,在航船一隅豁然展開了,人們終於在那溷濁而緊張的氣氛中,“悄然認識了那窒息着似的現代”。這種於平淡生活中顯示怵目驚心景象,於微小鏡頭之中展現廣闊的社會內容,穿透表面。深入底裏,正是朱自清藝術創作的特色之 。這也充分地反映了詩人深邃的生活觀察力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朱自清注重形象思維,強調“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畫”。他對芸芸眾生為生存而競爭的言行,是既厭惡又同情的,但詩中並沒有絲毫抽象的表述,而是把自己的觀感融注於鮮明的畫面裏,把理性的認識藴蓄在可感的具體形象之中,讓讀者自己思而得之。
在語言上,這首詩通篇用現代口語寫成,但具體分析又有所不同。詩前半部分大量羅列小販們的種種叫賣聲,這些擷取於勞動者的生活用語,不雕琢,不修飾,一切都顯得自然素樸,通俗生動。詩後半部分雖仍以口語出之,但更多地運用了疊字疊句、復沓排比的形式,如“梯子上下來,席子上上去。/上去,上去!/下來,下來!”、“從他們的叫囂裏,/我聽出殺殺的喊呼;/從他們的顧盼裏,/我覺出索索的顫抖;/從他們的招徠裏,/我看出他們受傷似地掙扎;”等等。這樣,既有一種力度和氣勢,又有一種節奏感和韻律之美。 [3]  [4] 

小艙中的現代名家點評

中國詩經學會會長夏傳才:作者在這首六十六行詩裏,真實地展現了二十年代初中國社會經濟凋敝、貧窮落後的縮影。(《朱自清名作欣賞》) [2]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孝全:全詩通篇用現代口語寫成,那開頭小販的種種叫賣,均擷取於勞動者的生活用語,不雕琢。不修飾,一切都顯得自然素樸,通俗生動。詩篇形式自由,不講格律,不拘長短,以自然語氣形成自然節奏,押大致的韻,加上疊字疊句、復沓排比的運用,使音律十分協凋,讀來琅琅上口。(《新詩鑑賞辭典》) [3]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劉泰隆、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孝全:這首詩藝術上的成就還表現在它通篇是用現代口語寫的,那開頭小販的種種叫賣,完全摘取於勞動人民的生活用語,一切都顯得十分自然素樸,通俗生動。詩篇的節奏緊湊,押大致的韻,音調也很優美。在當時封建復古主義者瘋狂攻擊白話新詩時刻,詩人以“行車賣漿之徒所操之語”入詩,本身既是抗爭,也是創造,象這樣靈活地運用通俗口語生動地反映現實生活的詩篇,在當時詩壇上是極為難得的。(《朱自清作品欣賞》) [5] 
深圳大學文學院院長郭傑:《小艙中的現代》則描繪了那些重壓之下痛苦掙扎、呻吟的下層勞動人民。一個航行中狹小的輪艙成了爭搶生存的戰場,朱自清通過對船上各種下層百姓為生計做出的各種努力,反映了舊中國經濟的凋敝,窮貧百姓遭受的苦難。(《圖文本·中國文學史話·現當代文學》) [6] 

小艙中的現代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文學研究會”的早期成員,現代散文家、學者。原任清華大學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轉西南聯合大學任教。在抗日民主運動的影響下,政治態度明顯傾向進步。晚年積極參加反帝民主運動。他的散文,結構嚴謹,筆觸細緻,不論寫景抒情,均能通過細密觀察或深入體味,委婉地表現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抒發自己的真摯感情,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主要作品有《毀滅》、《蹤跡》、《背影》、《歐遊雜記》、《倫敦雜記》等。 [7] 
參考資料
  • 1.    朱自清著.朱自清精品集:北方文藝出版社,2009.01:282-284
  • 2.    林非編寫.朱自清名作欣賞:中國和平出版社,1993年06月:37
  • 3.    公木主編.新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03:39-40
  • 4.    呂桂田,代漢林等編.精美詩歌賞析·遊蹤景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2:32
  • 5.    劉泰隆,陳孝全 .朱自清作品欣賞:廣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09月:29
  • 6.    郭傑 等主編.圖文本·中國文學史話·現當代文學: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5:55
  • 7.    彭祝斌.大學語文與寫作.長沙市:湖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