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澗鎮

鎖定
蒙城縣小澗鎮位於縣城西北十三公里處(北緯33度22分,東經116 度28分 ),屬渦河蒙城段上游之北,形似糧袋,面積117平方公里,耕地11萬畝,人口6萬,是蒙城縣三大中心鎮之一(副縣級)。系宋朝女英雄劉金定故里,是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和省級優秀旅遊鄉鎮,亳州市第二屆文明鄉鎮。本地開發有近3000年曆史,小澗形成集市距今也近1400年。下轄14個村和社區,178個自然莊,272個村民小組。本地郵編:233527
小澗之名緣於“澗”(山間水溝),而“澗”又源於山和水。古時,因集鎮東側的雙鎖、黃伯兩山下瀉山水匯聚“康澗溝”,曲流至老集鎮內中南部,經原西大街“康澗橋”注渦而得名。
中文名
小澗鎮
行政區劃代碼
341622102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
地理位置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
下轄地區
小澗社區、郭店社區等
電話區號
0558
氣候條件
温帶氣候
著名景點
莊子祠
機    場
亳州機場
火車站
蒙城站
車牌代碼
皖S
方    言
中原話
村級區劃單位
14個

小澗鎮地理環境

小澗地處淮北平原,氣候温暖濕潤,土地肥沃,是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盛產小麥、大豆、玉米、紅芋、棉花等。流經本鎮的渦河總長16千米,航運發達,水產豐富,境內多山,且山石資源豐富。小澗久負盛名的土特產有狼山陶器、狼山藥材、狼山秋黃瓜、沙灘水蘿蔔、紅心紅芋、西瓜、 金絲瓜(絞瓜)、煙草、蜈蚣、黃花菜、黃桃、黃花梨、黃皮洋葱等。

小澗鎮人文地理

小澗鎮形似糧袋,南靠渦河,北依淝河,順渦、淝二水流向,呈西北、東南勢。境內自北向南有窯山、土山、狼山(又名靈山)、雙鎖山(又名齊山)、黃柏山、尖山等六座山丘,山清水秀,風光宜人,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為蒙城乃至亳州所獨有。她東臨壇城, 南接漆園,西面隔渦河與嶽坊、田橋兩鎮相望,北靠渦陽曹市、單集林場。境內從蒙小柏油路可直通縣城,僅為10多分鐘車程,南面渦河自古為黃金水道,水運繁忙,因此,水陸交通極為便利。小澗渦河大橋已開通,從淮北可直通阜陽、亳州。

小澗鎮風景名勝

小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古垂惠聚建於此, 秦末陳勝義軍退於此,西晉豫章王端建行台於此, 宋朝巾幗英雄劉金定樹“保家護鄉”大旗於此,宋民族英雄岳飛大敗金兵於此, 元末朱元璋義軍活動於此,清末捻軍血戰於此, 新四軍偵察科長羅會廉犧牲於此。
小澗鎮建鎮具有一千多年曆史,歷史悠久,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優美的風光,豐富的資源,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小澗古老而又燦爛的文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傑出的人物,留下了數不勝數的人文趣事和名勝古蹟,全縣3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小澗獨佔八處。雙鎖山劉金定飲馬泉、高瓊墓、漢墓、九鼎靈山寺等名勝古蹟,聞名遐邇,賦予小澗鎮深厚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其自然和人文優勢為全縣乃至全市各鄉鎮所僅有,具有得天獨厚的文化事業和旅遊業發展優勢。
為了表達對英雄先賢的景仰,激勵後人繼承先賢遺志,發揚先賢精神,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當地政府13年初在雙鎖山下開闢了金定廣場。13年5月18日,巾幗英雄劉金定塑像亦在該廣場落成開幕,該塑像由社會愛心人士出資近80萬元雕刻,高5米,重50噸,為一級漢白玉質地,生動再現了女英雄的颯爽英姿。

小澗鎮主要山丘

小澗集鎮為羣山環抱,渦水曲繞,鎮境內大小7座山丘,均各有歷史故事和美麗的神話傳説。當地民間流傳已久的“楊二郎擔山攆太陽”故事,就涉及此地的山水。相傳,遠古時期,天上有10個太陽,大地被烤得灼熱,萬物無法生存。玉帝急派二郎神到人間降服。二郎神領旨,先後4次擔着8座大山,追到天際,將8個太陽壓在山下。二郎神欲繼續追趕逃跑的兩個太陽,但附近只有1大2小三座山,為輕重相配,只得把兩座小山合併在後頭,擔起三山繼續追趕,終將兩個太陽壓在前後山之下。
隨即,二郎神稍作休息,揮汗如雨,汗水淌成一條溝,又脱下兩隻鞋,倒掉鞋內土,此時壓在後山之下的太陽,因山小,趁其不備,掙脱逃走。二郎神急忙四下尋找,忽聽蚯蚓喊,在這草叢裏,太陽慌忙又躲到附近的馬齒莧下,二郎神到處尋找不見。玉帝心想,天下黎民百姓、萬物生靈還要靠太陽才能生存,怎能一個不留,於是就留下一個太陽,為天下生靈萬物服務。後來二郎神的扁擔化作扁擔山(今齊山),所擔之山,前為狼山,後為黃伯山和尖山,兩隻鞋倒掉的土,分別為土山和月牙山。蚯蚓因告發太陽,終日在地下,不敢見光。馬齒莧救太陽有功,即使拔掉在太陽下暴曬幾日也不死。 [1] 
狼山(又名靈山)--海拔87米,為羣山之首,亦為蒙城至高點。古代林木參天,是豺狼出沒之所,故名。 由於獨特的土質和自然條件,盛產藥材,特別是“金頭蜈蚣”一向與“蒙蟬蜕”齊名。 此外,狼山陶器、狼山秋黃瓜等特產聞名四方。聞名皖北大地的九鼎靈山寺即坐落在此山頂。
雙鎖山(又名齊山)--雙峯並峙,北高75.6米,南高73米, 中高40米,形如駝背,故名駝腰山、雙鎖山,又名齊山。 南臨渦河,北接狼山,為古道關隘,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之西南為鎮政府所在地,東北為古紅城。五代時期女英雄劉金定據守此山, 樹“保家護鄉”大旗,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説。1983年春, 在南峯“劉金定飲馬泉”旁建“雙鎖山烈士陵園”。
黃柏山--海拔40米。相傳隱士黃柏陽隱居於此,故名。 1977年,建蒙城地震台於此,現為國家級標準地震觀測台站之一。2000年,小澗鎮黨委、政府引進外資,利用該荒山建立開發了“黃柏山靈安公墓”,現已建成對外開放。
尖山--海拔48米。山頂有太山奶奶廟,房舍十間,已圯。 現駐有某部雷達部隊,建有雷達站。滿山松柏,鬱鬱葱葱,景色宜人。

小澗鎮主要景點

劉金定飲馬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雙鎖山南峯。 泉水清碧透明,甘甜爽口,飲之沁人心脾。一池碧水,取之不竭, 四季不枯,宛若萬綠叢中的一顆明珠。相傳當年劉金定屯兵於此, 為飲戰馬,率兵鑿成,故名“劉金定飲馬泉”。1983年,小澗人民在泉旁建碑,以此紀念紅馬金刀、馳騁沙場的女英雄。
高瓊墓--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雙鎖山南麓。 面積約兩萬平方米。原為石砌,樹木參天,石碑林立,但歷經滄桑, 現僅存高出平地三米之土嶺。高瓊,燕人,劉金定丈夫。宋太祖擢御龍直指揮史,死後封為衞國武烈王,葬雙鎖山西南麓。
九鼎靈山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狼山頂峯。 唐朝時,曾於山南麓建昭明寺(又名當陽寺),僧人及好事者為招攬香客, 編造山神靈驗,以至善男信女、求神問卦者絡繹不絕。清道光年間在頂峯建九頂靈山寺。寺有和尚通四,武藝高強,傳説能用手犁地,故九頂靈山寺聞名遐邇。現該寺是我縣仍存舊貌的古寺。
紅城孜--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雙鎖山東北一公里處, 相傳漢朝劉旭練兵於此。 現存兩道城牆及護城河遺址。 外城東西寬1189米,南北長1300米,原城牆高3米許。城西有跑馬道,涼馬棚,中心路上有監獄陳跡。
羅會廉烈士墓--位於縣城西北十八公里王樓村後, 佔地一萬平方米。原新四軍第四師偵察科科長羅會廉之墓。 墓旁有韋國清、張震、吳之國的聯名輓聯碑三座。
雙鎖山烈士陵園--1983 年由小澗區委修建於雙鎖山南峯飲馬泉旁,有烈士墓、紀念碑和烈士遺物陳列室。每年清明, 都有大批的各屆人士及學生前來弔唁和掃墓。
狼峯霽雪--狼山諸峯,冬季積雪, 經久不化則如山舞銀蛇、十分壯觀。日出觀之,則紅妝素裹,分外嬌嬈。此景被列為蒙城八景之一。

小澗鎮社會

2010年以來,該鎮先後投資數百萬元,新建了小澗集渦濱路商業街,開發了新鎮路、蒙小路,重新規劃開發了郭店、吳圩兩個衞星集鎮。通過小集鎮開發建設,千餘間樓房拔地而起。小澗集主要大街實現了集水泥馬路、彩色方磚人行道、綠化帶、大轉盤、路燈、電纜,給排水管道“七位一體”的高標準配套,初步實現了淨化、亮化、美化,集鎮面貌煥然一新。

小澗鎮發展規劃

小澗鎮黨委、政府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決心立足資源優勢,對內優化環境,夯實基礎,對外招商引資,擴大開放,通過三至五年的努力,把古鎮小澗建成皖北重要“觀光農業旅遊地,歷史名鎮商貿城”。
(一)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以“建設新村居、完善新設施、營造新環境、造就新農民、形成新風尚、健全新保障”為重點,按照“政府推動、農民主動、市場互動、上下聯動”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引導特色優勢產業集中佈局,創立品牌,發展規模經營。按照“佈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要求,制訂好村鎮建設規劃。繼續整合各類資源,全面推進鄉村道路、人畜飲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村容村貌整治,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加快發展教育、衞生、文化等社會事業,不斷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努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繼續抓好全鎮8萬畝優質強筋小麥種植工作,推進“菜藍子”工程建設,發展重點村的蔬菜基地4000畝。着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建立產業化生產基地,扶持各類協會組織,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三)大力推進招商引資步伐,盤活國有閒置資產。
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引進農產品加工企業投資該鎮,完善規範山石資源開發,面向社會公開竟標拍賣山石開採權,增加財政收入。下一步我們將以更寬廣的胸懷,更遠的眼光,更優惠的政策,更優質的服務,廣納四方賓客,引進外資,開發我們的旅遊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盤活脱水蔬菜廠、軋花廠等閒置資產。建立項目信息通聯網絡,保持聯絡暢通,通聯正常,力爭全年招商引資700萬元。
(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投資環境。
繼續實施“村村通”工程項目,計劃實施齊山至韓橋段通村公路項目,力爭實施小澗至王集通達工程。力爭近幾年內,使小澗鎮的道路逐步有明顯的改善。繼續完善集鎮建設規劃,提升文明創建水平。

小澗鎮歷史沿革

小澗鎮位於蒙城西北部,形似糧袋,順渦、淝二水流向,呈西北東南勢,鑲嵌在淮北平原上。雙鎖(齊)、靈(狼)、尖、黃伯等山丘縱貫其中,宛若串珠,是渦河下游一座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古鎮。
據史料記載,小澗於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已形成集市,較蒙城置縣建城(唐·天寶元年742年)早113年,在本縣鄉鎮駐地中,歷史悠久僅次於壇城。
尤其是小澗鎮開發較早,據今已有近3000年曆史。在小澗未形成集市之前的春秋時期,齊山東北腳下,就矗立一座古城堡——兩朝王都“垂惠聚”(今紅城)。東漢梁王劉紆在此定都,西晉豫章王在此建行宮,五代末,為劉金定練兵的演武場。此城內外兩道城牆,內城有梁王金鑾殿遺址;外城南北長1300米,東西寬1190米,凸出地面的城牆遺址和護城河至今仍存。據史料記載,此城建於春秋初期,戰國、秦、漢、晉沿用,為這一時期小澗地區的經濟商貿、行政文化中心,直至隋末唐初,水路漸成為交通運輸的重要通道後,才逐步遷於4裏之遙的渦河之濱小澗。今紅城被列為縣級文保單位。
上述諸多史料,不僅足以證明小澗在千里皖北地區開發較早,歷史悠久,而且在隋末唐初至民國中期的近千年中,為蒙城地區罕見的重鎮。
小澗鎮的文明源頭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夏氏族在渦淝流域繁衍生息,創造了古老的文化。目前,全鎮有縣級歷史文化名勝保護區4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名勝古蹟40多處,地下文物遺存十分豐富。2002年,小澗鎮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首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史記·陳涉世家》、《水經注·渦水》、《後漢書·郡國志》所載的下城父、垂惠聚兩座古城均在其境內。下城父古城址已成為平地,垂惠古城址至今仍清晰可見。垂惠聚又名禮城,今名紅城,外城南北長1300米,東西寬1190米,內城長寬為外城的二分之一,原土砌城牆寬7米,高3.4米。劉和惠著《楚文化的東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稱“此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漢代沿用。”以紅城為中心,方圓20平方公里範圍內文物十分豐富。地面遍佈繩紋陶片和漢代磚瓦等,紅城東北3公里處有一原始社會遺址,叫芮集崮堆,內涵有新石器時期、商、周等文化層。紅城四周古墓羣很多,個別地方曾一次出土商、周、春秋時期的青銅鼎十餘件。這些文物説明小澗的歷史悠久。近幾年,考古學家又在紅城城牆夯層內及城垣附近,發現屬龍山文化的器蓋殘片和屬商代的陶禹殘片。從而證明紅城遺址文化內涵可上溯到更早的時期。這一史前時代及商代遺址的發現,豐富了人們對小澗乃至淮北平原史前文化及商代文化的認識。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臘月,陳王(陳勝)之汝陰,還至城父,其御莊賈殺以降秦。”西漢初年(公元前202年)蒙城西北境屬梁國蒙縣,建治紅城。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光武帝劉秀剿滅了割據睢陽(今河南商丘市)的梁王劉永。同年七月,永將蘇茂、周建扶劉永之子梁王劉纖南奔,都垂惠聚。次年七月,劉秀親到譙陵(今安徽亳州市)督戰,派捕虜將軍馬武、偏將王霸率軍攻打垂惠城,月餘未下,只好撤軍。建武五年二月,劉秀再次派馬、王二將攻打垂惠城。此次,他們吸取上次失敗教訓,一舉攻下垂惠城。這一仗以奇謀怒戰取勝之特色載入史冊,後被明代軍事家劉伯温收入他的著作《百戰奇略》中。西晉泰始二年(266年),武帝司馬炎伐吳路過紅城,遷中州豪族僑居於此。西晉永嘉五年(311)七月,豫章王司馬端被羣臣擁為太子,都禮城,建行台。九月,石勒軍克禮城,司馬端被俘。東晉時於紅城僑置蒙縣,為譙郡治。紅城從春秋古邑到梁王劉紆、太子司馬端的都城,以及作為縣冶、郡治,歷時千餘載,一個鄉鎮兩次建為王都,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
南北朝時,宋、 魏、齊、梁諸國,先後在小澗境內進行了數十次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災難。到了唐代始有小澗之名,是取雙鎖山、黃伯山諸山澗水匯成溪流,經鎮中康澗橋入渦河而得名。宋元以來,此名未有改變。明嘉靖年間,改名為惠安鄉。清朝中葉為西北路鄉,清光緒元年(1875)恢復小澗之名,首設小澗鎮。民國十三年(1924)改為小澗區。新中國成立後,先後設小澗區、小澗鄉、小澗公社。1979年,恢復小澗區,新置小澗鎮(屬小澗區)。1992年,撤小澗區和小澗鎮,建置副縣級小澗鎮,轄32個村民委員會,面積118平方公里,人口6萬。
一千多年前,為保護家鄉、統一和保衞祖國建功的女英雄劉金定就誕生在小澗。金定故里,世人矚目,數千年的歷史,名人輩出,肥沃的土地,名特物產豐富,到處留下了許多人文景觀,文物勝蹟。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今逢盛世,得天時、地利、人和之厚,文化之光輝照兩淮,文物大鎮經濟騰飛。數千年璀璨古文化與欣欣向榮的現代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相應增輝。正因如此,1998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王吉懷教授、許宏博士考察小澗後,分別題詞:“文化寶地,人才雲集”、“小澗文物源遠流長,功在當代,利惠千秋”。

小澗鎮名人軼事

古老的渦水橫貫小澗之中,聞名遐爾的蒙城之寶山—雙鎖(齊)山、九鼎靈山等全在其境內。古人説:蒙城縣之所以產生先哲莊子和世代人才輩出,“乃齊山渦水之秀也”。因此,這裏更是地靈人傑,羣星燦爛。僅《中國曆代名人勝蹟大辭典》、《安徽省人名大辭典》和黃山書社出版的《蒙城名人史蹟》就收入小澗籍名人近60位。這裏只能作從略介紹。
1、穆太后丁令光(484-526),祖籍小澗,世代居住襄陽。南朝梁武帝蕭衍貴嬪。其初生時,祥光照室,紫氣瀰漫,故取名為“光”。少年時勤於勞作,夏日常與鄰女月下紡織,諸女被蚊蟲叮咬得癢痛難忍,只有他無所覺,被視為奇女。其左臂生有一紅痣,久治不退,嫁給蕭衍後不翼而飛。
丁令光14歲時嫁給蕭衍,三年後生一子,即後來的著名文學家昭明太子蕭統。天監元年(502),蕭衍建梁國,其被冊封為貴嬪(僅次於皇后)備典章禮數,同平太子言則稱令。次年生次子蕭綱。丁令光待人寬厚仁愛,深得朝廷內外的喜愛。其生活儉樸,服裝及用具無一件華麗珍貴,從未為親戚向蕭衍提過要求。後專攻佛學,精通《淨名經》。普通七年(526)病逝,蕭衍悲痛萬分,詔令吏部郎張纘作衰冊文,對其大加讚揚,並諡為“穆”。大寶元年(550)蕭綱(簡文帝)即位後,被尊為太后,史稱“穆太后”。
2、劉金定與高瓊
劉金定(935--1010)小澗鎮雙鎖山東麓劉莊人。自幼學文習武,通經史,曉兵法,貌美藝精。在五代兵荒馬亂之時,年17歲受鄉親擁戴,在雙鎖山豎旗立寨,保護家鄉,屢敗騷擾百姓的兵匪,威震渦淮,使百里鄉民免受兵匪之禍,安居樂業。周顯德三年(956),周世宗柴榮和大將趙匡胤徵南唐,高瓊奉命自壽州去汴梁(今開封市)求援,途經雙鎖山,與之戰,因金定武藝超羣,感動高瓊。經瞭解,高知她有報國之志,相互愛慕,結為恩愛夫妻,旋隨高瓊發兵渡淮河,在八公山區一帶屢敗南唐軍,解趙匡胤被困壽州之圍,為統一祖國立下戰功。北宋建立,又北上抗遼,助夫鎮守雁門、寧武、偏頭三關等北部邊陲,為保衞北宋再立戰功。
高瓊(934--1006),字保臣,乳名君保,小澗鎮東南3.5公里高莊人。少年從軍,先在王審琦麾下為將,周顯德三年與劉金定結為夫妻。北宋初被太祖趙匡胤升為御龍直指揮史。太平興國四年(979)隨太宗北征,屢敗北漢、北遼,戰功顯赫。同年遷天武都指揮使,領西州刺史。五年,遷神衞右廂都指揮使,雍熙元年(986),任宋五路北伐軍總指揮。攻平州,克秦黃島,錦州。端拱元年(988)鎮守北部邊城,威鎮雁門三關,其勇武不亞於楊業鎮守雁門之時,後加授檢校太尉、忠武軍節度使。晚年進京任殿前都指揮使(國防部長)。景德元年(1004)冬,遼蕭太后率精兵20萬犯澶州,高瓊同太宗北征,澶州大捷,蕭太后被迫議和。景德三年,高瓊病故,贈待中、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追封衞國武烈王。
高瓊有14個兒子,均為武將,尤以高繼勳、高繼宣最知名,其後世子孫被封為王的有九人之多。如:康王高繼勳,楚王高遵甫、普安郡王高士遜、高士林、新興郡王高公繪、高公紀,忠節王高世則等,在歷史上素有高家將九王十八帥之稱。
3、宣仁聖烈高皇后(1031--1093),乳名滔滔,小澗鎮東南3.5公里高莊人。高瓊曾孫女,父高遵甫,母曹氏。曹氏是仁宗曹皇后之姐。高皇后自幼隨姨母長於宮中,與趙曙同歲。慶曆七年(1047),由仁宗作主與趙曙成婚,次年生子趙頊。嘉佑八年(1063)仁宗駕崩,趙曙即位,是為英宗皇帝,高為宣仁聖烈皇后。治平四年(1068)神宗趙頊即位,高為皇太后。元豐八年(1085)哲宗趙煦即位,尊高為太皇太后。
在高太后幾十年的宮廷生活中,曾兩次垂簾聽政,管理國家大事。第一次是元豐八年(1085)初,神宗病重期間,由她以皇太后身份料理朝政。當時最嚴重的問題是神宗沒立太子,誰來繼承皇位?成為千均大事,高太后臨危不亂,排除自己的兒子趙顥趙君頁繼承皇位,而立神宗長子趙煦為皇太子。神宗病逝後趙煦繼承了皇位,是為哲宗。一場宮廷內部的權力鬥爭,因她遇事果斷、無私,避免了大亂。第二次垂簾聽政是元豐八年三月,因繼位的哲宗幼小,由她以太皇太后的身份臨朝。聽政之初,一面起用司馬光、呂公著、蘇軾等人,一面降詔停修京城內已開工和將要開工興建的宮殿、府衙、寺院等,遣返從各地徵調的農民役夫;裁減皇城覘卒;嚴禁各級官吏行苛政,貪污肥私,聚斂財富;對遭受自然災害的農民,給予減免田賦。此詔下達後,農民讚口不絕,頌為“快樂條款”。
高太后執政的九年間,不拉裙帶關係,不徇私情,被《宋史》稱為“女中堯舜”。自漢代以來,高太后是蒙城縣最傑出的一位女性,過去蒙城縣城門樓用挑角,而脊吻不雕龍卻雕鳳,意在褒揚高太后之德。
4、高士談(?—1146),字子文,一字季默,小澗鎮人。南宋著名詩人。宋宣和九年(1125)任忻州(今山西忻縣)户曹參軍。後出使金國,被金留,官至翰林院直學士,為推動漢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傑出貢獻。著有詩集《蒙城集》等。《中州集》亦載有其詩文。
5、高元之,字端叔,號萬竹先生,小澗人。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南渡居明州(今寧波市)。家貧,受《易》、《春秋》學於沙隨程迥。所作《變騷》九篇,時宋儒莫能及者。集《春秋》説三百餘家,號《義宗》。又為《易》、《詩》、《論語》、《後漢書》歷志作註解。著有《茶甘甲乙稿》等。
6、丁齊(1316--1385),字日躋,原籍兗州陽穀(今山東陽穀縣),歷任縣令、知州、大理寺上卿、正議大夫等。丁齊因長期在地方工作,深知民間疾苦。元惠宗時,政治腐敗,水旱災荒嚴重,階級、民族矛盾尖鋭,農民起義如火如荼。至正十年(1350),實行變鈔,發行“至正寶鈔”,導致物價飛漲。次年又大舉開挖黃河,激起民變。對此,時任正議大夫的丁齊上疏力求息事安民,以緩和階級和民族矛盾。元惠宗不悦,加之哈麻等權貴大臣的排擠,丁齊被貶出京,任江淮巡察。
在江淮巡察任上,丁齊不因被貶而喪志。一到任就深入民間體察人民疾苦,不顧來自各方的壓力,減勞役、薄賦税、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很短時間,就已深得民心。不久,劉福通在潁州(今安徽阜陽市)起義,號稱“紅巾軍”。同時,郭子興在濠州(今安徽鳳陽縣)起義,也稱“紅巾軍”。後來,朱元璋領導了這支義軍,逐步發展壯大,節節勝利,元朝已處在崩潰的邊緣。此時,丁齊既不能回京,又不能回籍,路過蒙城時,見莊周故里土地肥沃,民風淳樸,遂定居於小澗。從此,他帶領子孫扶危濟貧,傳播文化,明洪武十八年(1385)病故,葬於小澗韓橋。
7、丁曙(1864--1732),字曉來,號梅庵,小澗鎮花園村人。清雍正元年(1732),任鳳陽府虹縣(今安徽泗縣)教諭。其幼好學,攻經史,重考據,博古通今,重視地方歷史的記述與考察,是蒙城縣地方史科研究的先行者,為蒙城的歷史研究做出了貢獻。古代正史記載人物居里只寫到縣,一但年代久遠,便不明其鄉里籍貫。有為國為民做了有益事的人,年久不記便淹沒於歷史長河。學識淵博而又有心於史的丁曙,作為小澗地方人,考究了小澗具有全國影響的歷史人物,記述了劉金定、高瓊故里住址和他們的事蹟,填補了歷史遺缺,為後人對歷史人物進一步全面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史料線索。丁曙“端方正直,忠於職守,丈行課士,任虹縣教諭九年,士風丕變,”深受虹縣人民愛戴。雍正十年(1732),壽終於虹縣任上,後葬於家鄉。
8、鄧鑑堂(1860--1938)字子瑩,號淡仙,小澗鎮三里鄧村人,一生以教書育人為已任,桃李滿園。民國初年,積極參於重修《蒙城縣志》工作。後又於張子云、張桂萼(字夢樓,小澗詩人)、楊景崧創辦“漆園詩社”,薈濟一大批詩人,將蒙城及小澗詩風推向一個高潮,使得幾千年悠久文化得以繼續。著有《鄧子嘉言》、《淡仙文集》、《金石考》、《性理補》等。
9、王守和(1874--1952),字雲中,小澗王樓人。著名泥塑壁畫家。自幼酷愛玩泥,9歲能捏泥人、泥馬,形象生動逼真。惜家貧乞討未能入學。12歲在黟縣同一和尚學會了竹扎藝術。15歲投奔開封名藝人李君義學習音律。17歲拜河南中牟縣著名泥塑壁畫家劉清之為師,學習泥塑和繪畫。三年間,悉心鑽研技藝,深得泥塑繪畫要領。從20歲開始,一生為蒙城、渦陽、亳州、合肥等縣市的20多處廟宇塑神300餘尊。這些塑像不僅形象逼真,而且色彩適度,聞名兩淮。
王定和不僅精於泥塑,還善長竹扎、國畫、音律、油漆,更是位壁畫高手。其壁畫代表作有《蘇武牧羊》、《關羽夜觀春秋》、《薛仁貴徵東》、《桃園三結義》、《禹王鎖蚊》、《水漫金山》、《柴王送傘》、《黃鶴樓》、《南極仙翁》、《拐李醉酒》、《和合二仙》、《五老觀太極》等。1941年,王守和為新四軍輝山烈士陵園繪製壁畫,受到四師首長的讚譽和表彰。

小澗鎮名勝古蹟

1、雙鎖山及其名勝古蹟羣
雙鎖山,又名齊山,縣級歷史文化名勝保護區。位於鎮東1.5公里處,西南東北向,全長2100米,海拔76米,面積1.8平方公里。因山兩頭高, 中部底,成古鎖(凹形)狀,故名。山不大,因劉金定在此樹旗立寨,保鄉衞國而享有盛名。又因劉金定、高瓊在這裏比武成親,又有他們的多處遺蹟和許多軼聞傳説,更增加了雙鎖山的誘人魅力,歷代慕名遊山者不絕,留下很多題詠,如國家原農牧漁業部長張維誠有《登雙鎖山》詩:“南鎮渦水一條龍,突起平原氣勢宏。遙想當年紮營寨,流傳至今女英雄。古蒙沃野民豪放,歷來革命有傳統。極目四望胸襟闊,千村萬落樹葱蘢。”主要名勝古蹟有:
①劉金定飲馬泉 為雙鎖山最著名古蹟,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山南峯東側,為劉金定在此立寨時所鑿,供人馬飲水之用。泉呈圓形,直徑6米,深3米。水碧綠,味甘美,四季不竭,含鉛量很低,是理想的天然優質礦泉水。相傳劉金定、高瓊在此傾吐互相愛慕之情,共飲泉中水,同商去南唐破敵之計。一池碧水在陽光照耀下,宛若萬綠叢中一顆明珠,故有“高山明珠”之稱。元代詩人佚名有《觀劉金定飲馬泉》詩:“萬綠雙鎖山,高峯有玉泉。何處落明珠,疑是銀河天。”
②高瓊墓 是高瓊與劉金定的合葬冢,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雙鎖山 西南麓。周顯德三年(956年),高、劉在雙鎖山成親時,金定曾對高瓊言明:你是朝廷大將,我是山野民女,門不當户不對,日後你會不會反悔?高瓊愛她有報國之志,貌美藝精,又是同鄉,是理想的伴侶,故而設誓:生死於共,白頭偕老,死葬此山。高瓊72歲病逝,果不食言,遂葬於雙鎖山麓。四年後,金定謝世,子孫們將他們合葬在一起。成為忠貞愛情的典範,傳為歷史佳話。高瓊墓有墓地500畝,歷代均有維修,並有專人守護。清嘉慶六年(1808年),蒙城知縣白玉福奉旨修墓“石砌冢垣,奇壙環 。”
③劉金定旗杆座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代時期文物。五代未,劉金定在雙鎖山立寨樹旗護鄉,故有此旗杆座。旗杆座為石質、色青、堅而圓,直徑1.1米,厚0.24米。石座正中有圓形旗杆洞眼,直徑0.14米。旗杆石座,世代相傳,妥善保護,是人們懷念劉金定的重要實物,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勇於反匪盜、反侵略、愛國愛鄉的歷史見證。
④劉金定梳妝樓 位於山南部東山坡上,始建於宋,明代重建。磚木結構,雙層飛檐凌空,宏偉秀麗,雕樑畫棟,是來雙鎖山的遊人必覽之處,歷代文人墨客多有題詠。清雍正年間,山東沂水詩人高淑曾登樓賦詩《妝樓擁春》:“柳暗花明二月天,樓邊春色正嫣然。錦傘紅妝人何在?桃李芬芳似昔年。”
⑤拉馬溝 此溝從雙鎖山東麓起向東延伸,經小澗、漆園、板橋三鎮,至板橋集入淝河,全長20公里。人民懷念劉金定護鄉之功,挖溝命名紀念。
⑥金閨玉帳 即劉金定的山寨後廳堂,位於雙鎖山正中平坦處,也是劉金定與高瓊成親的洞房,詩人冷如冰有《金閨玉帳》詩:“一曲當年鳳求凰,高劉攜手破南唐。愛情不若文章力,風月河山無盡藏。”
⑦劉金定涼馬棚、上馬台與縻馬樁 涼馬棚位於雙鎖山南100米處,方圓1.5公里,佔地40畝,是劉金定及將士餵養戰馬的地方。上馬台 在涼馬棚東側,青石基座,三個台階,高1米,旁飾花紋,十分美觀。縻馬樁在涼馬棚中間,石頭樁,質地色青,頭粗身細,上有飾獸。
⑧鳳凰台 劉金定紀念景物,位於雙鎖山東麓劉莊西頭。傳説劉金定出生的當天中午,有綵鳳落在劉金定家門前,後劉金定出生。後人為紀念劉金定,在鳳凰降落處修一鳳凰台,當地有民謠“雙鎖山上飛綵鳳,紅馬金刀劉金定。斬將殺敵破南唐,護鄉保國傳美名。”
⑨劉金定跑馬道、演武場與大小軍營 跑馬道有三:一位於雙鎖山東側,南北走向,北至紅城中部,南至雙鎖山南麓,全長2500米;二位於雙鎖山西側,也是南北走向,全長600米,在高瓊墓西側;三位於雙鎖山西,東西走向,從雙鎖山至姜西郢子,全長3500米。演武長有兩處:一在紅城內,是劉金定率士卒練習武藝,排兵佈陣的地方;二在雙鎖山南麓,今小澗鎮計生辦駐地,是劉金定的校軍場。當年,劉金定隨高瓊南唐救駕時,就是從這裏點將發兵的。大小軍營,俗名大小營,位於雙鎖山西北1公里處,是劉金定練兵護鄉時的軍營,大營住男兵,小營住女兵。
⑩五空橋位於雙鎖山西南600米處,原是座五空大橋,橋下深溝。劉金定曾在此打敗一支精鋭南唐軍,保護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雙鎖山和京、津、東北一帶流傳的一句話:“雙鎖山萬丈高烏鴉難過,五空橋萬丈深能擋百萬雄兵。五空橋即此。宋代詩人高士談有詩讚五空橋:“五空橋下浪如飛,垂柳兩岸映日暉。巾幗英雄今何在,鶯歌燕舞迎春歸。”
2、下城父 著名古城址,農民起義領袖陳勝遇難地。《史記·陳涉世家》載: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臘月,陳王之陰,還至下城父,其御莊賈殺以降秦。”《後漢書·郡國志》載:“汝南郡山桑候國有下城父聚。”《水經注·渦水》:“渦水又東經下城父北……又屈經其聚東狼山西。”明萬曆十年,(1582)年《蒙城縣志》載:“嘉靖二十二年(1543),大水,渦河改道,河牀南移。”以此看,當年的渦河故道當在今渦河的北邊,狼山之西。《水經注》以狼山確定下城父的位置,故下城父則在狼山西不遠處。《辭源》和翦伯贊《中國史綱》都説,下城父在蒙城縣西北,即今小澗境內。
3、紅城舊址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雙鎖山東300米處,古稱垂惠聚、禮城,自春秋至西晉一直是這一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紅城距今有3000多年曆史,現存內外兩道城牆遺址。外城東西寬1190米,南北長1300米,原土砌城牆寬7米,高3.4米,為夯土築成,外有丈深護城河,城址至今清晰可見,北城牆高處尚有1.7米,護城河遺址仍存,東城河至今有3--4米深。內城長寬為外城的二分之一。城內有梁王劉紆“金殿”遺址、豫章王行台、劉金定演武場等。今天,紅城為居民集居地,設立紅城村。
4、豫章王行台 建於西晉永嘉五年(311)七月,位於紅城內城,永嘉五年六月,前趙武帝劉聰發兵攻打西晉都城洛陽,懷帝司馬熾被俘,太子司馬詮被殺。詮弟豫章王司馬端聞訊東逃倉垣(今開封市),被羣臣擁為太子。七月,自倉垣繞屯禮城(紅城)。司馬端見此地農工商業發達,山青水秀,景色如畫,城市繁華,又是軍事重鎮,遂把它定為都城,建立了行台。因司馬端封號為豫章王,故行台名為“豫章王行台”。他以大將軍、大都督荀 日希 為太子太傅,任尚書,都督禮城內外諸軍。荀日希 驕奢、專權、苛暴,引起眾心離怨。九月,前趙徵東大將軍石勒奉命討伐司馬端,兵克禮城。今豫章王行台遺址仍存。
5、九鼎靈山 即《水經注》所載之狼山,縣級歷史文化名勝保護區。山有九峯,很是奇特,在山下只能望見一峯,只有站在山巔,才能看見九個山峯,故名“九鼎靈山。”海拔90.3米,面積3.07平方公里。山四周及山坡上常有商周、春秋銅鼎及其他文物出土,山東為東漢古墓羣。山上原有多處古建築,山上有上寺,山下有下寺,有殿房百餘間。今山上古寺仍在,下寺僅存一古井。山上古寺為蒙城縣現存的唯一古寺院。清代詩人郭永懋有詩寫道:“瑞應天門現白狼,九峯山肖鬱蒼蒼。雲對古廟聽山雨,花滿春城明雪光。”靈山特產:秋黃瓜、銀灰陶器、金頭蜈蚣、野生雲霧茶等,自唐朝以來,就久負盛名。
6、黃伯山 縣級歷史文化名勝保護區。因黃伯陽修煉於此,故名。黃伯山海拔55.9米,面積0.202平方公里。山岩下有黃伯洞、黃伯泉。黃伯山北臨雙鎖山,南依尖山,西環渦河,風光秀麗。山上遍植石榴樹,每年五月,遍山火紅,十分壯觀。有古詩讚曰:“青山千載萃山靈,傳得南華一卷經。石洞清泉留姓氏,乘風一去自忘形。”
7、尖山 縣級歷史文化名勝保護區。因其上尖下圓而名,海拔50.4米,面積0.296平方公里。昔日山上建有多座寺廟,每年農曆3月2日和3月22日逢廟會,香客雲集。遍山松柏,鬱鬱葱葱,深遂素雅,怡淡肅穆,十分宜人。清代詩人郭永懋有詩讚尖山:“小山雲起露青尖,古廟神旗yang酒帘。便擬誅茅對山住。一枝卓筆出前檐。”山南、山西和山西北經常出土商周、春秋時期的銅鼎及其它文物,為小澗出土銅鼎之最,近年來受到了文物部門的關注。
8、無影山 是小澗鎮一奇景,它位於雙鎖山東2.5公里的拔貢張莊。此處地表一尺之下,遍地皆優質青石,廣約十餘頃,高僅尺許,似山非山,故名“無影山”。宋代大詩人,曾任蒙城縣令的蘇舜欽有詩云:“意中山影目中無,一簣藐然澗水隅。豈是愚公移雲後,只餘犖确長秋荼。”
9、王爺莊與皇后莊 古代封“王”集中在一個小莊,可謂希少,小澗鎮就有一個王爺莊。它位於鎮東南3.5公里處的高莊,是個偏僻、景色秀麗的農家小村。該莊高姓42户,190多口人,因其祖上北宋著名愛國將領高瓊、女英雄劉金定為首的高家將,武功衞國,戰績卓著,被封為王的有九人之多,故名王爺莊。又因其中出了個垂簾聽政的賢德皇后—宣仁聖烈皇后,故又稱皇后莊。
10、寺廟 小澗鎮古時佛教昌盛,境內寺廟眾多。它們或疊梁翹角,或飛檐斗拱,或雕樑畫棟,或彩繪油漆,五光十色,絢麗多姿。如:九鼎靈山寺、華佗廟、魁星樓、火神廟、金定廟、東嶽廟、三奶奶廟、河神閣、文昌閣、觀音廟、玉皇廟、土地廟、地藏王廟、祖師(文)廟、三官廟、天齊廟、覺華寺、關帝廟、黃伯廟等30多座(有些寺廟還有僧塔)。下面略作介紹:
①九鼎靈山寺 位於鎮北2.5公里處的靈山之上,現存前中後11間大殿,6間偏殿,3間耳殿,總體為磚石結構,建築面積近千平方米,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蒙城現存的唯一古寺院。靈山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原寺院宏大,分上寺和下寺兩部分,共有殿宇百餘間,距今1300餘年。初名“昭明寺”,是取南朝梁武帝蕭衍長子蕭統之號命名的,蕭統德才兼備,天下頌仰,被武帝冊封為昭明太子,後在“候景之亂”中喪生。因小澗是其生母穆太后丁令光的故里,故以其號為命寺名,以示紀念。宋朝時更名為“當陽寺”,也有一典故。北宋元豐八年(1085)三月,小澗鎮南3.5公里高莊出了位垂簾聽政的高太后,她聽政之初,就對羣臣説:“我兒子(宋神宗)死了,孫子(宋哲宗)年幼,老身是不得已而為 之。婦女當陽非國家盛事也。”高太后母儀天下,是地方上的榮耀,於是地方主事者就用她話中的“當陽”二字,改昭明寺為“當陽寺”了。至元朝時,該寺毀於兵火。明初重修後,主持僧和地方主事者為擴大影響,招攬香客,傳説山神靈驗,就把寺改名為九鼎靈山寺。一千多年來,該寺聞名淮北,周圍數百里的善男信女紛紛來此求神問卜。該寺僧人或道士有習武的傳統,到民國十七年(1928)寺內仍有位曾參加過義和團起義,後被朝廷通緝,法名通四的武僧。女英雄劉金定當年就是在昭明寺拜師學藝,後來南征北戰,為國立功,成為一代名流的。小澗之所以成為武術之鄉,即源於此。靈山寺的磚雕藝術堪稱一絕,不僅逼真傳神,而且數量很多,它是靈山寺的瑰寶,在淮北地區很少見。2002年10月,經省政府批准,靈山寺正式對外開放。
②華佗廟 位於小澗鎮中九龍口處,此廟名震兩淮,是淮北地區較大的華佗廟,僅次於華佗家鄉亳州的華佗廟,居第二。此廟之大,是因傳説小澗鎮北首閆莊是華佗夫人閆氏的故里。據廟碑載,華佗廟建於唐朝貞觀年間,清嘉慶年間重修。整個廟宇造型別致,雕刻精細,分前中後三層院落,共有殿房40餘間。中大殿有高大華佗和閆夫人塑像。後大殿有扁鵲、張仲景、程思邈等十大名醫。1938年,華佗廟主殿被日本侵略軍炸燬,餘下殿房毀於“文革”期間。
③河神閣 又名大王閣,位於鎮西渦河岸上,下下兩層,磚木結構,下層在地平面下,是河下船隻裝卸貨物的走道。上層中間有河神木雕像,豹眼鋼須,手持鋼叉,面向河面,單腿站立,甚是威嚴。兩邊套間塑有蝦兵蟹將,形態各異。1938年,河神閣日軍炸燬。
④觀音閣 始建於明正德年間,位於鎮南渦河邊,俗稱“倒座觀音。”大門朝北,分前後十間大殿,均為磚木結構。後大殿正中置泥塑觀音像,面北慈眉善目。觀音閣及其他寺廟均毀於兵火和“文革”期間。
11、楚王墓 位於雙鎖山南麓,為北宋仁宗皇帝連襟,宋英宗宣仁聖烈高皇后之父高遵甫墓。高遵甫幼讀詩書,通武略,一生任職很低,至北作坊副使。高遵甫卒時,贈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追封楚王。
12、駝澗古戰場 即小澗西北之柳溝(柳王集)。南宋紹興十年(1140),金兀朮圍順昌(今安徽阜陽市)。時東京副留守劉琦守順昌,施計以少勝多,敗金兀朮十萬大軍,史稱“順昌大捷”。岳飛乘勝追擊金兀朮,一個多月接連收復六城。岳家軍中的精鋭奇兵“背嵬軍”,時駐駝澗一帶,作戰英勇,令金兀朮聞風喪膽。明嘉靖《壽州志》載:“駝澗在蒙城西北45裏,岳飛敗金兀朮於駝澗,即此。遺有營壘址基尚存。”清代詩人王大經有《駝澗營圖》詩云:“武穆儲糈傍澗津,背嵬貫陣掃胡塵。荒村憑弔多垂淚,何況朱仙鎮上人。”
13、丁齊墓 位於小澗韓橋村,是元正議大夫丁齊之墓。墓 前有石碑,上書“元正議大夫日躋公丁齊之墓”。旁置石馬、石桌、石凳和石香爐等。明正統五年(14400),其孫丁斌出粟1500石(9萬公斤)賑濟災民,明英宗朱祁鎮嘉賑濟事,稱讚丁齊教育有方,命户部侍朗席循為丁齊立坊,並賜之勒璽。牌坊位於丁齊墓前,高3.4米,上刻朱祁鎮御筆“亦政坊”。牌坊雕樑畫棟,十分壯觀。解放前墓前設施均已毀壞,今僅存一土堆。
14、陸石門與戴氏牌坊 陸石門,建於明萬曆七年(1579),位於小澗鎮西陸樓莊。石門上雕刻着“丹鳳朝陽圖”和各色花卉,兩邊有副對聯:“山青水綠,一陌土掩百年浩氣;玉質金鑲,兩肩頭擔萬古綱常。”石門後有一大冢,葬的是女塾師陸老姑娘。陸姑娘即陸樓人,終生未嫁,立志在家鄉辦學收徒,弟子遍淮北。她精通經史子集,博古通今,所教弟子大部分有功名。73歲去世時,她的黌門弟子,翰林院學士,山東河澤人吳鳳翔,專程從京都趕來祭奠。吳學士為報師恩,出資在墳前為陸老姑娘建造了一座石門,並親撰輓聯刻於石門上以示紀念。四百多年來,陸石門一直保存完好。“文革”時被當作四舊給拆除了,但陸古門對聯卻永遠留在當地人心中。
戴氏牌坊,位於鎮西大街南首,是座鋼箍青石牌坊。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歷時三年竣工。牌坊頂梁南面刻有“戴如松之妻張氏之坊”九個楷書大字;北面正中刻有“聖旨”,兩邊雕有二龍戲珠圖。立柱兩面各有一副楹聯,北面的一副褒張氏聯是當時的蒙城縣知縣王大經所撰:“五世同居,義門長炳丹心照;八旬完節,上壽端由苦志登。”橫樑上雕有“耕讀漁樵”、“二十四孝”圖和“七擒孟獲”、“打漁沙家”等戲曲圖案及鳥獸花卉;下方有八角軸,南北各十二個,軸下墜有銅質風鈴,清風徐來,鈴聲清脆,餘音嫋嫋,不絕如縷,令人陶醉。牌坊南北各有一對石獅子守門,十分威嚴,牌坊高8米,遠遠望去好象一座高樓立於街中,故俗稱“過街樓”。其上石雕皆為透花雕,立體感很強,在淮北地區十分罕見,有“淮北石雕瑰寶”的美譽。“文革”期間,牌坊遭劫而毀,透花石雕散佈於鎮中。
15、明清民房 小澗自唐朝形成集鎮以來,歷遭兵火,鎮內房屋屢建屢毀,直到明未清初,才留存一些完整的民居。1938年,日本軍侵略小澗,進行了幾次轟炸,致使鎮中古民居慘遭破壞,有的被炸為平地,有的只剩下一堆瓦礫。目前,只有西大街尚有幾處明清民居。知名的有兩處:一是丁家祖屋,二是高家老屋。它們的建築風格基本相同,具有典型的淮北地方傳統特色。堂屋居中,門朝南,東西兩邊配以廂房,前面為院牆、門樓,曰“三合院”。民居結構嚴謹,以疊梁式或懸樑式結構為主,總體為磚石木結構,青磚灰合瓦,龍形脊,兩頭翹角,上飾鳥獸。房檐下皆飾花鳥魚獸等,或磚雕,或彩繪,工藝精良,細緻入微,這些民居是小澗文明的象徵,歷史的見證。
16、小澗十景 小澗鎮自宋代以來就流傳十景之説,即:垂惠風雲、雙鎖秋色、狼峯霽雪、妝樓擁春、金閨玉帳、高山明珠、古剎晨鐘、渦水漁唱、月牙夜月、黃伯榴火。歷代文人尋古覽勝,留下了不少詩文佳句。歲月悠悠,滄桑鉅變,大部雖已不存,但它説明了小澗鎮的古老與文明。
垂惠風雲: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光武帝劉秀剿滅了割據睢陽的梁王劉永。同年七月,永將蘇茂、周建扶劉永之子劉紆為梁王,都垂惠。次年七月,劉秀派馬武、王霸攻打垂惠,月餘未下,後以火攻,燒紅了城牆也無濟於事,只好撤軍。建武五年二月,劉秀再次派馬、王二將攻打垂惠,此次他們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一舉克城。這一仗以奇謀怒戰取勝之特色載入了史冊。西晉永嘉五年(311)七月,豫章王司馬端被羣臣擁為太子,都禮城(垂惠城),建行台。九月,前趙大將石勒兵克禮城,司馬端被俘。
雙鎖秋色:雙鎖山因劉金定在此立寨護鄉而名揚四海,“雙鎖秋色”也因她而名列小澗十景之一。秋登雙鎖山,頓覺天高雲淡,心曠神怡。但見遍山閃金,千村溢彩,水果流韻,稼xuan飄香;南望漆園古城,萬佛寶塔近在咫尺;西望渦河銀波泛碧,白帆點點,漁人往來,美不勝收。有《雙鎖秋色圖》詩頌道:“千年雙鎖如龍卧,秋日登臨賞畫圖。塊塊芋田鋪綠錦,村村柿樹掛紅珠。長空碧宇飛鴻雁,雪海棉疇唱小姑。正是夕陽斜照美,漁人舉網得銀鱸。”
狼峯霽雪:也是蒙城八景之一,相傳趙匡胤徵南唐路過此地見狼山雪景迷人所賜。古時,此山林木葱鬱,雜草叢生,豺狼出沒,故名“狼山”、“狼峯”,又傳山神靈驗,又名靈山。冬季雪後天晴,山峯宛如玉筍聳立,加上雪樹銀花,景色十分迷人。因此吸引了不少遊人墨客。清代詩人王廷珍有詩讚曰:“狼峯霽雪誰比潔,六月寒光冷似鐵。奇峯突出玉筍斑,古寺造成銀官闕。”
妝樓擁春:(見本章“劉金定梳妝樓”條)
金閨玉帳:(見本章“金閨玉帳”條)
高山明珠:(見本章“劉金定飲馬泉”條)
古剎晨鐘:小澗鎮多寺廟,多數寺廟有大鐘。舊時,每日清晨,30幾座寺廟鐘聲皆鳴,猶以靈山寺的鐘聲為最,其居高臨下,有鍾首之稱。清晨該寺僧人率先撞響大鐘,其它寺廟緊隨其後,鐘聲此起彼伏,宏亮深遠,音傳數里,振聾發聵。於是,方園數里的羣眾便開始了一天的勞作,有詩寫道:“古剎鍾音宏,呼來百鳥鳴。千家齊啓户,商客鬧門楹。”
渦水漁唱:每當夕陽西下,紅霞滿天時,渦河彷彿披上了一層絳紗,葉葉漁舟盪漾在煙波之中,漁人放歌起網,頗具詩情畫意。《渦水漁唱》詩説:“百里渦河百里情,鍾靈小澗浴春風。漁人放唱捕紅鯉,踏浪暢行圖畫中。”
月牙夜月:月牙夜月位於尖山南240米處,因形似月牙而得名,又因山高僅4米許(海拔32米,面積0.008平方公里),土層卻極厚,故又名土山。昔日遍山皆松竹,鳥鳴林間,景色宜人。特別是夏秋之夜,明月當空,涼風習習,樹影搖曳,秋蟲嘰嘰,人臨其境,情趣盎然,故稱一景。清代詩人郭永懋有詩云:“土山相對是尖山,煙雨迷離半里間。豈是羅浮傳異事,仙峯泛海到人寰。”
黃伯榴火:黃伯山因黃伯陽修道於此,後傳飛昇成仙,而名聞兩淮。自古以來,遍山植石榴樹,每年五月盛花期,更是狸紅如火,姿態嬌美,神韻非凡,令詩人畫家為之揮毫潑墨,故名“黃伯榴火”。有詩讚道:“黃伯吹簫榴弄姿,露紅凝豔數千枝。山明夏早人爭賞,最美夕陽斜照時。”
另外,小澗境內還有護鎮圩牆遺址、雙鎖山烈士陵園、羅會廉烈士墓、新四軍四師師部舊址等30餘處名勝。

小澗鎮名特物產

1、狼山窯陶器 小澗鎮狼山西麓,有個村莊叫狼山窯,就是以燒製陶器而出名的。這一帶土質特別,不需潤水,不需淘水,不上色彩,燒出的陶器呈銀灰色,酷似錫器,熠熠發光,用指叩之,其聲如金屬,確是一寶。
狼山灰陶距今有1400多年曆史,一直暢銷不衰,當地有民謠:“黃礓泥沒有娘,越摔越長。不用圖彩釉,出國到處遊。泥窯本領強,美名四海揚。”狼山陶器生產各類有:花盆三套九種式樣,茶壺三套九種式樣,其它如面盆、陶缸、暖硯、火籃子、硯盤、坐鼓、温水壺、寒桶、痰孟子、煙囱管子、蒸飯籠、酒鏡子、酒壺、海號甬等50多個品種。製作工藝講究,造型美觀大方,古樸淡雅。陶器表面分別雕刻着各種花紋、花卉和龍鳳圖案,絢麗多彩,可與江蘇宜興陶器和山東德州黑陶媲美。除暢銷上海、蘇州、揚州、南京、杭州、開封及福建省各地外,還遠銷日本、新加坡、西歐等地。狼山陶器作為小澗一寶,因為它還有許多其他陶器無法相比的優點:花盆栽花,鬚根可穿透盆壁而盆不破,可謂園林培植盆景之上品;茶壺盛茶久放不餿,用久了在壺內能長出不同形狀的茶山;陶缸盛糧,長期存放不生蛀蟲;用來泡豆芽,不壞缸而又生長快;夏季放進水能保持清涼如冰;油炸食物久放不變質,還能保持原有香味,真可稱陶器一絕。1934年,國民黨安徽省主席來蒙城視察,專門向縣長劉治堂要了兩個狼山花盆作紀念。1992年,國家農業部華北平原農業項目十年大慶五年回訪會議在蒙城召開,縣人民政府以狼山陶器為禮品,送給美國、韓國專家,倍受歡迎。
據説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天到御花園賞月,發現有一盆花開得特別鮮豔,葉茂枝肥,唐太宗十分高興,用手捧花盆,發現花根鬚透出盆外,十分驚訝,讚歎不已,説:“花豔葉茂出於此盆也!”忙問隨從,此盆出在何地?太監忙道:“盆出於亳州蒙城狼山窯。”自此,狼山銀灰陶器便成了歷代貢品。
2、狼山秋黃瓜 在小澗鎮狼山南麓座落着一個三姓莊---潘劉於莊。該莊雖然不大,卻聞名數百里,其緣故是盛產秋黃瓜。狼山秋黃瓜具有個大、細長、色青、皮薄、子稀、肉嫩、肉厚等特點,多數在0.5公斤左右,最大的可達1公斤以上。吃起來清脆,甘甜爽口,還有清熱、健胃、利尿、提神、助消化等功能,一向被譽為宴席上佳品。當地有民謠:“狼山的黃瓜,碭山縣的梨,鮑沙灘蘿蔔響縣集!”以狼山東南麓18畝地所產的黃瓜最佳,其他地次之,畝產2000公斤左右。每逢秋季,其它瓜類基本結束,狼山秋黃瓜這時即上市,因此被稱為秋季“瓜王”。除本縣本省客商購買外,還遠銷開封、南京等地。目前,年產量已達10餘萬公斤。
3、鮑沙灘蘿蔔 小澗鎮南1.5公里處渦河邊有個風景秀麗的村莊,叫鮑沙灘。村東近千畝良田,盛產蘿蔔,品質特異,遠近聞名。鮑沙灘蘿蔔有兩個品種:一是“大紅袍”,二是“賊不偷”。大紅袍高出地面30--40釐米,賊不偷則生長在地下。最大的2--3公斤,一般1公斤左右,畝產4000--5000公斤。皮紅如火,瓤白如玉,外表光滑無毛須,無疤痕,耐貯藏。生吃脆嫩、爽口、無絲。鮑沙灘蘿蔔不但能充飢解渴,而且藥用價值很高,有健胃、清熱、順氣等功效,炒熟吃味道鮮美。自明朝以來,即遠銷開封、蚌埠、南京、揚州、鎮江等地,十分受歡迎。
4、銀魚與白蝦 渦河小澗境內的四條支流,丁花溝、吳溝、張溝、蔡溝入渦處盛產銀魚。銀魚又稱膾殘魚,白小,其頭扁平,體細長,光滑透明,潔白如銀,體長一至三寸,屬天然魚類。每年三四月間繁殖,在水草叢生的河口產卵,產卵後母魚即死去,壽命一年。每條魚能產卵幾千粒。卵化後迅速生長,五月和九月兩季捕撈。銀魚肉細嫩,鮮美可口,營養豐富,每百克含蛋白質8.2克,脂肪0.3克。由於出水鮮魚易死、易化,捕撈後多立即曝曬成銀魚乾。銀魚可炒菜、燴菜、湯菜等十幾種佳餚。
小澗境內渦河各水系,所產白蝦為銀白色,透明略顯棕色斑紋,殼簿、肉嫩、無泥沙,無水鏽味,比塘蝦鮮美,每百克含蛋白質20.6克,脂肪0.7克。可鮮食,又可製成蝦乾、蝦仁、蝦醬等。
除以上之外,小澗還有蟑蜕、金頭蜈蚣、艾草等名貴中藥材。
附:小澗風味食品
一座城鎮的歷史悠久,文化淵長,總離不開“食文化”,因為它是構成歷史文化的重要部分。
油酥燒餅 小澗油酥燒餅顏色呈桔黃色,層層薄如紙,透明流油,焦酥味美,傳譽省內外。小澗油酥燒餅已有300年曆史。清康熙年間,一丁姓人家在中大街以賣燒餅為生,幾十年不衰。後來,此技術代代相傳,至今已有14代,並在繼承傳統技術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油酥燒餅製作方法獨特,講究配料和火候,以前用桔杆火,現在用木炭或焦炭烤。質量要求底面一樣,層多邊不硬,出爐後點火即燃。和麪、製坯、上爐、火候都有講究。面要以鹽水和,並按季節調整用鹽量,反覆揉制,再拽成一二尺長的面帶,均勻抹上預先制好的生豬油、元茴、花椒、葱、姜混和佐料,捲成餅狀。入爐前塗以醬色油和芝麻。入爐烘烤時要掌握火候和爐温。烤熟至呈桔黃色時,即可出爐,出爐後用火鉗挑開,或幹吃,或用開水沖泡形成精美麥片吃。
湯,小澗 湯歷史也較長,始於清乾隆年間。用具是一口大鍋,上加尺把高的木製圈,上面再用鍋蓋,配製方法為:老母雞6只、豬排骨10斤、江米2斤、葱白2斤、生薑1斤、元茴、八角少許,食鹽適量,文火煨燉一夜。食用時,加胡椒粉、芝麻油或衝雞蛋,其味鮮美,營養豐富,開胃健脾,獨具地方特色風味。
豆腐腦 小澗豆腐腦,雖只有百餘年曆史卻聞名兩淮。它脱胎於
湯,只是用料與 湯有異。最著名的數祁氏豆腐腦,已傳三代。其用具與 湯相同。配製方法為:老母雞2只,豬白骨15斤,葱白2斤,生薑1斤,元茴、八角、黑芝麻少許,食鹽適量,麪筋2斤,文火煨燉一夜,然後用麪筋粉3斤勾兑成漿。食用時,衝豆腐腦(製作方法與豆腐相同,成漿後倒入桶中,降温後即可),加胡椒粉、辣椒油、芝麻油等。其味道鮮美,營養好,能增進食慾,老少皆宜。
小澗鎮承傳數千年文化底藴,民間藝術相當繁榮,至今不衰。有中國首創、小澗所獨有的、始於清乾隆年間的大型舞劇大幫會和馬叉舞,有龍舞、高蹺舞、旱船舞等;民歌、民謠相當豐富,限於篇幅,在此不作以介紹。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