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溪鎮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下轄鎮)

鎖定
小溪鎮,隸屬於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地處漳州市西南部,平和縣中部偏北,東與文峯鎮接壤,北與山格鎮相連,西鄰霞寨鎮,南接坂仔鎮 [10]  行政區域總面積137.1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小溪鎮有户籍人口99591人。 [6] 
1950年,小溪鎮境域屬山格區;1987年,城關鄉併入小溪鎮。 [10]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小溪鎮下轄8個社區,23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平和縣小溪鎮東風路158號。 [12]  2020年,小溪鎮人民政府收入總決算7091.62萬元。 [7] 
2021年11月10日,小溪鎮被農業農村部推介為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2-3] 
中文名
小溪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
地理位置
平和縣中部偏北
面    積
137.19 km² [6] 
下轄地區
8個社區、23個行政村 [4] 
政府駐地
小溪鎮東風路158號 [12] 
電話區號
0596
郵政編碼
3637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閩E
人    口
99591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6] 

小溪鎮歷史沿革

1950年,屬山格區。
1958年,屬山格公社。
1962年,從山格公社析出,設立城關公社。
1963年,分拆為小溪鎮、城關公社。
1969年,撤銷小溪鎮回屬城關公社。
1980年11月,再分拆為小溪鎮、城關公社。
1984年底,城關公社改為鄉。
1987年,城關鄉併入小溪鎮。 [10] 

小溪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小溪鎮下轄豆坪、楓埔、舊樓、厝坵、金光、古樓、共和、聯星、西林、產坑、聯光、五村、溪州、高南、南寨、內林、湖田、巖坂、坑裏、舊縣、玉溪、寶善、新橋23個行政村,建設、九一七、東風、東大、城東、廣寶6個社區;下設42個居民小組、224個村民小組。 [10]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小溪鎮下轄8個社區,23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平和縣小溪鎮東風路158號。 [12]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小溪鎮行政區劃詳情
城東社區
建設社區
東大社區
東風社區
九一七社區
廣寶社區
城南社區
新東社區
共和村
古樓村
聯星村
西林村
高南村
玉溪村
寶善村
新橋村
豆坪村
楓埔村
舊樓村
厝丘村
金光村
產坑村
聯光村
五村村
溪州村
南寨村
巖坂村
湖田村
內林村
坑裏村
舊縣村


小溪鎮地理環境

小溪鎮位置境域

小溪鎮地處漳州市西南部,平和縣中部偏北,為平和縣人民政府駐地。東與文峯鎮接壤,北與山格鎮相連,西鄰霞寨鎮,南接坂仔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7.1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4.7千米, [10]  行政區域總面積137.19平方千米。 [6] 

小溪鎮地形地貌

小溪鎮境內東、西部為山丘,南、中、北部為平原。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30—40米之間,最高點十八齒山海拔1008米,最低點善魚亭山115米。 [10] 

小溪鎮氣候

小溪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23.5℃,年平均降水量1500—1700毫米。 [10] 

小溪鎮水文

小溪鎮境內屬九龍江水系, [10]  主要河流有花山溪和牛頭溪,兩溪在境內中部的城區東南溪口處匯合,流經山格、南靖、漳州,匯入九龍江 [8] 

小溪鎮自然災害

小溪鎮主要自然災害有颱風及其引發的暴雨、洪水。颱風一年4—5次,最嚴重一次發生在2006年5月18日,造成農作物、道路、橋樑等受災,直接經濟損失8600萬元。 [10] 

小溪鎮自然資源

小溪鎮境內主要有花崗岩和銅等礦產資源;地質儲量6億立方米,可採儲量為1800萬立方米,集中分佈在東南西一帶;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950萬立方米。 [10] 

小溪鎮人口

2011年末,小溪鎮轄區總人口8.9萬人,其中城區常住人口6.5萬人,城鎮化率73%,另有流動人口1.1萬人。總人口中,男性43788人,佔49.2%;女性45212人,佔50.8%。14歲以下17355人,佔19.5%;15—64歲62478人,佔70.2%;65歲以上9167人,佔10.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88947人,佔99.99%。人口出生率11.6‰,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長率6.8‰。 [10] 
2017年末,小溪鎮有常住人口88946人。 [5] 
截至2019年末,小溪鎮有户籍人口99591人。 [6] 

小溪鎮經濟

小溪鎮綜述

2011年,小溪鎮財税總收入1.44億元,税收440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2%、29.8%。 [10] 
2018年,小溪鎮全年實現區域生產總值57.5億元,增長8.8%;農民人均純收入27116元,增長7.5%。 [11] 
2020年,小溪鎮人民政府收入總決算7091.62萬元。 [7] 

小溪鎮農業

2011年,小溪鎮有耕地面積2.7萬畝,山地面積8666.7公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000公頃,以種植水果為主。
小溪鎮主要經濟作物有琯溪蜜柚等。2011年,小溪鎮蜜柚種植面積4000公頃,產量21萬噸。
小溪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小溪鎮生豬飼養量3.2萬頭,年末存欄2.4萬頭;羊飼養量1000只,年末存欄950只;家禽年飼養量6.8萬羽。 [10] 
2018年,小溪鎮農業總產值12.3億元,增長7.2%。 [11] 

小溪鎮工業

2011年,小溪鎮工業以食品、機械製造、服裝成衣、紙箱網袋包裝品、傢俱、石板材等為主。
2011年,小溪鎮工業生產總值17.6億元,有工業企業113家,職工52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6億元,比上年增長21%。 [10] 
2018年,小溪鎮工業總產值45.26億元,增長9.6%。 [11] 
截至2019年末,小溪鎮有工業企業15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 [6] 

小溪鎮商貿

2011年末,小溪鎮有商業網點345家,賓館酒店飲食業86家,水果購銷大棚116家,農貿市場6個,職工1700人。 [10] 
截至2019年末,小溪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綜合商店或超市16家。 [6] 

小溪鎮金融業

2011年末,小溪鎮有人民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及保險公司等1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辦事處,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60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各項貸款餘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10.6%。 [10] 

小溪鎮郵電業

2011年,小溪鎮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1.3萬份(冊);全年電信業務收入9300萬元。 [10] 

小溪鎮社會事業

小溪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小溪鎮有幼兒園13所,在園幼兒3400人,專任教師204人。小學9所,在校生7500人,專任教師54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5500人,專任教師64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高中2所,在校生3800人,專任教師420人。
2011年,小溪鎮教育經費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9%。 [10] 

小溪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小溪鎮有農技推廣服務機構1個,農技推廣服務從業人員12人,農民技術員76人;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17個,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成員350名,各類科技人才202人。 [10] 

小溪鎮文體事業

2011年,小溪鎮綜合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35處,各類文化專業户57户,各類圖書室18個,藏書10餘萬冊。有農民體育場所35處,90%以上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42%。
2011年末,小溪鎮全面完成有線電視覆蓋。有線電視用户2.1萬户,入户率98.6%;落地電視頻道133個。 [10] 

小溪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小溪鎮有醫院、衞生院4個,門診部(所)43個;有牀位725張,每千人擁有牀位8.1張,固定資產總值130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720名,其中執業醫師160人,執業助理醫師210人,註冊護士350人。
2011年,小溪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8.3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10] 

小溪鎮社會保障

2011年,小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54户,人數1017人,支出102520元,比上年增長1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57户,人數1003人,支出5412萬元,比上年增長14.5%。敬老院1家,幸福園2個,牀位15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25人。社區服務設施52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6個,社區服務站6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20萬元,使450人(次)困難羣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2萬人、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1.6萬人,參保率98%。 [10] 

小溪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小溪鎮有郵政局1處,快遞公司8家。電信服務網點2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萬門,固定電話用户1.4萬户,電話普及率96%;移動電話用户4.6萬户,寬帶接入用户1.2萬户。 [10] 

小溪鎮交通運輸

小溪鎮境內有瀋海高速複線,省道牛舊線、郊柏線在城區交匯,並貫穿全境,形成以城區為中心的三個方向對外交通道路。距漳州港82千米,距廈門高崎國際機場100千米。 [10] 

小溪鎮歷史文化

小溪鎮地名由來

小溪鎮因鎮政府駐地位於漳州九龍江西溪上游花山溪畔而得名。 [10] 

小溪鎮文物古蹟

小溪鎮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各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境內有城隍廟、侯山宮、坑巖觀音廟等古蹟和革命紀念地烈士墓。 [10] 

小溪鎮民俗文化

小溪鎮作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龍藝)之鄉”,是福建省唯一被命名為“中國龍藝之鄉”的鄉鎮。每年元宵節期間,小溪李姓為主的迎關聖玄壇廟會,有“龍藝、弄獅、彩車”等各種豐富多彩的迎春文藝活動。
“龍藝”是平和縣廣泛流行的一種民間遊藝,至今已有數百年曆史。“龍藝”由“龍頭”、”龍段”(藝棚)、“龍尾”三部份組成。各節藝板之間有木製旋紐連接,活動自如,蜿蜒成龍。“龍藝”踩街時還配套有彩燈隊、彩旗隊、彩車隊、舞獅隊、鑼鼓隊等。 [13] 
小溪鎮龍藝 小溪鎮龍藝

小溪鎮地方特產

小溪鎮綜述

小溪鎮有琯溪蜜柚、小溪枕頭餅等特產。 [8-9] 

小溪鎮琯溪蜜柚

琯溪蜜柚已有近500年的栽培歷史,早在清乾隆年間,琯溪蜜柚被列為朝廷貢品。如今平和琯溪蜜柚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農產品。 [14] 
琯溪蜜柚 琯溪蜜柚

小溪鎮枕頭餅

平和小溪的枕頭餅因形似長枕得名。傳説明代嘉靖年間,小溪西城有位太常名叫李文察,告老還鄉了。一年夏天,夫人張氏得病,李文察焦急地請遍遠近名醫,皆不見好。萬般無奈時,只好張榜求醫。榜文剛貼出去,就被一個衣裳襤褸、獨眼跛腳的遊方和尚揭下了。和尚給夫人望病後,説:“尊夫人所患乃脾濕虛症,宜補氣健脾化濕,貧僧配製有參苓白朮散金丹,請差人隨貧僧去銅鼓巖取藥。”藥取來後,李文察一看,盒內裝着八小條形似四方長枕的藥餅。和尚交代:日服兩條,早晚飯後服下,五日後再來看病。李夫人服下這藥後,果然病就好了八成。第五日,和尚又來看病,他説,“夫人病體已有起色,還宜慢慢調養。”於是又開一帖“黃芪健中湯”,並交代説:“請將方中的黃芪、桂枝、白芍、炙甘、生薑、大棗搗碎研末,佐以飴糖做餡,再將茯苓研成粉做皮,加工製成四方長枕狀,温火烤後即可服用。每日三條,飯後服。此藥甘温香脆,補氣和中,定能治癒夫人之病。”李文察側耳傾聽,心悦誠服,和尚走後,他遵囑制好藥餅,給夫人繼續服用,不久夫人的病就完全好了。和尚仙藥治病的故事傳遍了全城,又傳到了京城。嘉靖皇帝知道了,欽命西山李氏將枕頭餅作為貢品獻上。這下可急壞了李文察,因為枕頭餅是藥餅,並非茶點,皇上豈能亂嘗?他只好將藥餅改制成茶點,聘請溪口著名的制餅師傅,用香柑、芝麻、花生仁做餡,麪粉作皮,拌以豬油,精工製成枕頭餅,貢奉給皇帝品嚐,果然,此餅小巧精緻,香甜酥脆,佐茶絕妙。上至天子,下至王公大臣,嘗後莫不交口稱讚,小溪枕頭餅於是身價百倍了。後來,西山李氏家道中落,他的後裔以出售枕頭餅作為謀生之道,從此此餅的製法便流入民間。 [15] 

小溪鎮榮譽稱號

2020年11月,小溪鎮入選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1] 
2021年11月10日,小溪鎮被農業農村部推介為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 [2-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