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河鑼鼓

(重慶市的傳統鼓樂)

鎖定
小河鑼鼓是重慶市的傳統鼓樂。沒有華麗高檔的現代樂器,只有農民家常見的腳湓,簸箕,嗩吶等便演奏相互歡快,悦耳別有鄉土風味的樂曲,這就是渝北獨特的小河鑼鼓。
中文名
小河鑼鼓
批准時間
2019年11月
起源時間
十六世紀
所屬地區
重慶市

目錄

小河鑼鼓起源

起源於十六世紀的渝北吹打樂,歷史淵源流長,小河鑼鼓以盆鼓、更鑼、小缽、鐺鑼等組合,係一種純打擊樂,在渝北西部地區更為獨特.演奏曲目短小精幹,節奏明快高亢,通過各種樂器的巧妙搭配,複雜的節奏交替出現,表現特定的意境、氣氛甚至思想感情,給人以美的享受.演奏形式以坐堂,行走均可.民間樂手大部分是以農為主,兼習嗩吶鑼鼓.他們以樂班為組織進行活動,以口傳心授的方式進行代代傳承.歷史較長的樂班已經傳了五,六代人了.樂班結構多以家族或近親成年男子為成員.1986年普查時,發現有娃娃樂手和女子樂手,全區民間樂班114個,民間樂手657人。

小河鑼鼓特色

渝北地區傳統民間吹打樂與民俗活動緊密相連.如有關婚俗吹打的民謠有:"嗚哩吶嗚哩吶接個堂客來燒茶東東燈東東燈東個龍燈東東燈……"這就是傳統民間吹打樂的嗩吶、盆鼓、包包鑼聲音的諧音,具有濃厚地方特色。

小河鑼鼓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重慶市渝北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小河鑼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