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果香草

鎖定
小果香草(Lysimachia microcarpa Hand.-Mazz. ex C. Y. Wu)為報春花科珍珠菜屬下的一個種。
中文名
小果香草
拉丁學名
Lysimachia microcarpa Hand.-Mazz. ex C. Y. Wu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杜鵑花目
報春花科
珍珠菜屬
小果香草
分佈區域
產於雲南南部。緬甸北部亦有分佈。
保護級別
近危(IUCN標準)

小果香草形態特徵

小果香草線稿圖 小果香草線稿圖
株高10-25釐米,幹後芳香。莖通常多條叢生,近直立或上升,下部常匍地生根,圓柱形或微具肋,基部直徑約1.5毫米,上部密被紅褐色短柄腺體。葉互生,位於莖下部的退化成鱗片狀,中部葉卵形,菱狀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向上漸次變狹成卵狀披針形,長1.5-3 (6) 釐米,寬0.7-3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很少近圓形,邊緣微呈波狀,無毛或幼時上面疏被小剛毛,下面被短柄腺體,兩面網脈明顯;葉柄長4-8毫米,被褐色短柄腺體。花單生於莖上部葉腋;花梗纖細,長2-4釐米,疏被短柄腺體;花萼長3.5-4毫米,分裂近達基部,裂片自卵圓形的基部漸尖成鑽形;花冠黃色,長7-10毫米,分裂近達基部,裂片狹長圓形,寬2.7-4毫米,先端圓鈍;花絲基部連合成高0.75毫米的環並與花冠基部合生,分離部分不明顯,約與花葯的心形基部等長;花葯長3-4毫米,頂孔開裂;花柱纖細,長3.5-5毫米。蒴果直徑3-4毫米,與萼片近等長。花期5月;果期10月。 [1]  [4] 

小果香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540-2150米的林下、溪邊和草叢中。 [1] 

小果香草分佈範圍

分佈於雲南、南部緬甸北部。

小果香草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2] 

小果香草藥用價值

【來源】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小果香草的全草。
【化學成份】從揮發油中鑑別出106種化合物,主要有月桂酸(lauric acid),龍腦(borneol)和六氫金合歡烯基丙酮(hex-ahydrofarnesyl acetone);從地上部分分離出5種化合物,分別鑑定為豆甾醇(stigmasterol),豆甾醇-3-O-吡喃葡萄糖甙(stigmas-terol-3-O-glucopyranoside),2-三十三烷酮(2-tritriacontanone),棕桐酸十六醇酯(hexadecyl palmitate)和仙客來甙元A-3-O-β-D-吡喃木椿(1→2)-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甙;cyclamiretin A-3-O-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2)-[β-D-gucopyranosyl(1→4)]-a-L-arabinopyranoside。
【性味】甘;辛;性平
【功能主治】解表宣肺;止咳平喘。主感冒;咳嗽;哮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