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時了了

(漢語成語)

鎖定
小時了了(拼音:xiǎo shí liǎo liǎo)是一則漢語成語,該成語出自於《世説新語·言語》。 [1] 
該成語原意是人少年時聰明,因為下文有“大未必佳”,就指人不能因為少年時聰明而斷定他日後定有作為。在句中一般可作謂語;含褒義。 [1] 
中文名
小時了了
外文名
Early indications
拼    音
xiǎo shí liǎo liǎo
近義詞
幼而好學
反義詞
年少無知大器晚成
注音字母
ㄒㄧㄠˇ ㄕˊ ㄌㄧㄠˇ ㄌㄧㄠˇ
成語出處
世説新語·言語》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

小時了了成語出處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 [3]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言語》)
成語“小時了了”即出自於此。 [3] 

小時了了成語故事

漢朝末年(東漢),北海地方出了一個很博學的人,名叫孔融,字文舉,是孔子的二十世孫。他從小就很聰明,尤其長於辭令,小小年紀,已是在社會上享有盛名。孔融10歲那年,跟他父親到洛陽(今河南洛陽縣。洛陽是歷代帝王的陪都,因位於長安之東,稱為東都),當時在洛陽的河南太守,是很負盛名的李元禮,由於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來的人除了他的親戚,其餘都是當時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訪,守門的人照例是不通報的。年僅十歲的孔融,卻大膽地去訪問這位太守。他到府門前,對守門人説:“我是李太守的親戚,給我通報一下。”守門人通報後,李太守接見了他。李元禮問他説:“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陽(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禮節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有很多賀客在座,李氏和他的賓客對孔融的這一番話都很驚奇。 [2] 
其中有一箇中大夫陳韙,恰恰後到,在座的賓客將孔融的話告訴他後,他隨口説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聰明的孔融立即反駁地道:“我想陳大夫小的時候,一定是很聰明的。”陳韙給孔融一句話難住了,半天説不出話來。 [2] 

小時了了成語寓意

後來的人便引用這段故事中的兩句話,將“小時了了”引成成語,來説明小孩子從小便生性聰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語,故這句成語的意思便變成了:小時雖然很聰明,一到長大了卻未必能夠成材的。故表面上雖是讚揚的話,骨子裏卻是譏誚人、輕蔑人的。所以在應用時便不能將它來稱讚別人,否則將被人誤解有心譏剌、輕視人的意思。 [2] 
一個小孩子,先天的聰明自然是好的,但若無後天的培養和努力,也會變成一塊無用的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聰明,不肯好好學習,聰明反被聰明誤,長大後反會變成最無用之人。 [2] 

小時了了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小時了了”指人少年時聰明,偏正式結構;作謂語;含褒義。 [1] 
運用示例
明·凌漾初二刻拍案驚奇》:“小時了了大時佳,五歲孩童已足誇:計縛劇盜如反掌,直教天子送還家。” [4] 
參考資料
  • 1.    小時了了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27]
  • 2.    王娜主編. 青少年最愛閲讀的成語故事[M]. 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193-194
  • 3.    (清)紀昀等著;馬松源主編. 四庫全書 第5冊 圖文珍藏版[M]. 北京:線裝書局, 2014.06:1932
  • 4.    遲紅葉編寫;戴友生等繪畫. 寫給孩子的中華成語故事 智慧篇[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8.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