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布村

(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鹽田街道東海社區下轄村)

鎖定
小布村是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鹽田街道東海社區下轄村,位於鹽田街道東部,距街道辦事處約0.9千米。相鄰自然村有社排上圍、社排下圍。南面是鹽田港保税區。周邊為丘陵地貌,地勢由西向東北傾斜,緊鄰世界四大深水港之一的鹽田港,附近有風景優美的三洲田自然景觀和三洲田庚子首義舊址;有駱馬嶺(梅沙尖附屬山嶺),附近有九門地河及望基湖水庫、駱馬嶺水庫。村落形成於明朝末年。
在何姓遷至當地居住的三個自然村(社排上圍、社排下圍、小布村)當中,小布村姓氏複雜,人數最少,村民意見經常不和,故取名布和村;後改名小布村,舊稱小莆村。 [1] 
中文名
小布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鹽田街道東海社區
地理位置
鹽田街道東部

小布村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東和鄉;1958年,屬南天門公社鹽田大隊;1979年,屬深圳市羅湖區鹽田公社;1983年,屬沙頭角管理區鹽田街道;1990年,屬羅湖區鹽田街道;1998年,屬鹽田區鹽田街道東海社區。

小布村人口民族

世居村民主要為何姓、薛姓、謝姓,還有黃、王、曾、茂、葉等姓。何姓,清末從安徽遷至廣東惠州白花鎮;民國時期從惠州遷移至此地。薛姓,清末從江南遷至廣東惠州;民國時期從惠州遷至此地。謝姓,早年從安徽遷至廣東惠州;民國時期從惠州遷至此地。清末民初,來此墾荒種田的人越來越多,形成小布村多姓雜居的特點。
2015年末,户籍人口78人,其中男性47人,女性31人;最年長者78歲(男);實際在村人口48人。非户籍外來人口3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300人、澳門同胞18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40人,主要分佈在英國、荷蘭、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小布村社會經濟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花生、番薯、木瓜、石榴、桔子、紅薯、花生、甘蔗等。改革開放後,隨着城市化發展,小布村的土地大多被徵用,建成樓房或廠房。現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金融投資、集體經濟分紅等。
明珠大道、東海道經過該村1970年通電,1978年通電話,1983年通自來水,1984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1997年通互聯網。附近有庚子首義中山紀念學校,2015年在校學生1497人,教職工63人。社區的籃球場、健身路徑和雙擁公園為村民的健身、休閒場所。傳統建築已無存。

小布村歷史文化

該村舞龍、舞獅的民俗形成於清末。舞龍又稱耍龍燈、龍燈舞。從春節到元宵燈節都有舞龍活動。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由兩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裝扮成獅子的樣子,隨着鑼鼓的節奏,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同時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富有陽剛之氣。開張慶典、逢年過節,獅隊便上街巡遊表演。
織籮筐、編魚簍的手工技藝形成於20世紀40年代。大籮筐做工細膩,外表裝飾漂亮。
每年重陽節祭祖,在村裏以家族為主進行小型拜祭活動,同時,村民要佩茱英、食篷餌、飲菊花酒。
鹽田港、沙頭角屬邊防一線,1957年、1962年2月,小布村有不少村民出走香港。
鹽田區在1937年9月1日和1962年9月1日兩次遭受12級強颱風襲擊。當時,附近村民都跑到小布村避難。

小布村地方規劃

2005年,該村被列入深圳市整體搬遷建設規劃。截至2015年末,搬遷項目正在建設中。 [1] 
參考資料
  • 1.    廣東省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 全粵村情深圳市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卷[M].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20: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