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宋佛高蹺

鎖定
小宋佛高蹺是新鄉縣翟坡鎮的小宋佛村的傳統民俗舞蹈,起源於清康熙年間。每逢春節或“祭種”、“祭祀”表演時,前有龍旗彩旗20面,兩側有鐵銃數眼,中間高蹺翩翩起舞,後有武生背刀舞鞭,小旦舞手帕,丑角滑稽可愛,舞姿粗獷潑辣。小宋佛村民中會高蹺者有三四百人,還製作了3米大高蹺,重幾十斤,綁蹺坐牆上,站立比房高,表演難度大。
中文名
小宋佛高蹺
發源地
新鄉縣翟坡鎮小宋佛村
所屬舞種
傳統民俗舞蹈
起始時間
清康熙年間
表演
高蹺是新鄉人民羣眾在年關元宵花會上,必不可少的表演藝術形式,遍佈四區八縣。高蹺又分武高蹺和文高蹺。文高蹺在行走表演中,隨着伴奏器樂,進行演唱;武高蹺在行進中表演撲蝶、摸魚、劈叉、跑驢等動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