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埠東村

鎖定
小埠東村位於中韓街道辦事處駐地南2.5公里處,海爾路與遼陽(東)路交錯處,西南鄰大埠東村,東南鄰青島頤中體育場。該村現有村民202户,512人,有王、孫、劉、張、李、周、季、展、曲、朱、徐、高等姓氏,其中王姓約佔全村總人口的45%。原有耕地680畝,山巒100餘畝,由於國家開發建設徵用,現僅剩耕地300餘畝。
中文名
小埠東村
耕    地
300餘畝
人均收入
6145元
特色產業
種植業

小埠東村村情概況

相傳,在明初的大移民潮中,有孫氏多個兄弟從雲南大槐樹底下千里迢迢來到山東。他們從萊陽開始選地立村,最後餘下兩兄弟來到浮山東麓的後岐,其中一人在一處小土埠東邊的高處立村,取村名“小埠東”。另一人帶妻攜子到孫家下莊立村定居。另一説是因為該村西靠大埠東村,所以叫“小埠東村”。後有王氏從沙子口大河東一帶遷來,李、張等姓氏也相繼遷此定居。孫氏的輩分按“官悦東志花,廣啓成得豐,洪化周全序,柬廷諒修業”排序。由於孫氏是立村户,其他姓氏的人家也按世與之相稱。
1978年改革開放後逐漸過上了富裕生活。該村現擁有企業及各行業户50多個。2004年該村經濟總收入2070萬元,人均收入6145元。
近些年來結合創建衞生新城區活動,村裏整修了主要街道上千米,硬化進村路面1000多平方米,挖砌排水溝2000多米,解決了行路難的問題;為居民安裝了自來水;村裏還修建了籃球場,羣眾性文化娛樂活動搞得紅紅火火;共青團、婦女和民兵工作連續多年獲市、區先進稱號。該村還積極支持發展教育事業,與其他村一起投資聯辦了浮山小學。村民享受着獨生子女、老年人生活、合作醫療、義務兵等10餘項福利待遇。
根據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2003年12月份文件,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

小埠東村自然資源

該自然村位於樹苴鄉北邊,距離樹苴鄉集鎮33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耕地總積2040畝(其中:地253畝),人均耕地1畝,主要種植玉米、烤煙作物。擁有林地344畝,經濟林果地125畝,主要種植核桃經濟林果。

小埠東村農村經濟

2009年該自然村耕地面積253畝,林地2040畝,人均耕地1畝,共有經濟林果地125畝。農村經濟總收入55.66萬元,其中:種植收入33.40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60%;畜牧業收入11.13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0%;林業收入11.13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0%。外出勞務收入10萬元。農民人均總收入4200元,人均純收入2000元。該自然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5.05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45%。

小埠東村基礎設施

該自然村目前已實現通路、通電、通電視、通水。全組有59户通自來水,0户存在飲水困難;59户通電,無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40户: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30户。該村小組進進道路為泥土路面,村內主幹均未硬化,全村沒有農户建有沼氣池,已完成改廁的1户,改廄的1户;裝有太陽能2户;建有小水窖4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0畝。該自然的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目前無居住磚木結構住房,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户59户,無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2010年全自然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1輛,摩托車2輛。

小埠東村特色產業

種植業,2010年,種植業佔全村銷售總收入25.05萬元。

小埠東村人口衞生

該自然村現有農户59户,共253人,其中:男130人,女123人。農業人口數為253人,勞動力總數170人,從事第一產業人口50人,外出務工人數170人。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53人。2010年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享受低保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户59户,共計253人,參合率100%。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鄉衞生院,該村距離村委會衞生所5公里,距離鄉衞生院33公里。無垃圾堆入場地。

小埠東村文化教育

該自然村小學生就讀到九街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樹苴中學。該自然村距離小學6公里,距離中學33公里。目前該自然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人,其中小學生15人,中學生5人。
該自然村沒有文化活室和圖書室,也沒有宣傳隊

小埠東村村務公開

該村以會議方式進行村務公開,是按季度公開,公開形式為黑板報,會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