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口葫蘆蘚

鎖定
小口葫蘆蘚(學名:Funaria microstoma Bruch ex Schimp.)是葫蘆蘚科、葫蘆蘚屬植物。植物體小,疏叢生,褐綠帶棕紅色。莖單生。葉干時皺縮,濕時傾立,呈卵圓狀披針形或倒卵圓形;葉肋單一,長達葉尖。雌雄同株異苞,蒴柄細長,呈棕黃色。孢蒴傾立,呈倒梨形,不對稱;蒴齒雙層,外齒片無橫節,內齒片短小。蒴蓋圓盤狀,先端微突。蒴帽兜形,先端具細長喙狀尖頭。 [3] 
分佈於中國、印度,歐洲、北美、北非、澳大利亞。多見於高寒地區林地,但在平原地區林地上、草地上、土坡或巖壁上均可生長,還可生於樹基或林間倒木上。 [3] 
為高寒荒漠常見種,對保持水土和形成生態景觀有重要作用。 [6] 
中文名
小口葫蘆蘚
拉丁學名
Funaria microstoma Bruch ex Schimp. [1] 
植物界
真蘚門
真蘚綱
葫蘆蘚目
葫蘆蘚科
葫蘆蘚屬
小口葫蘆蘚
命名者及年代
Bruch ex Schimp.,1840

小口葫蘆蘚形態特徵

小口葫蘆蘚
小口葫蘆蘚(5張)
植物體小,疏叢生,褐綠帶棕紅色,高2-2.5釐米。莖單生,長5-8毫米。葉干時皺縮,濕時傾立,呈卵圓狀披針形或倒卵圓形,長2-3.5毫米,寬0.7-1毫米,先端漸尖,頂部具單細胞的細尖頭,葉邊全緣;葉肋單一,長達葉尖;葉細胞薄壁,呈長方形或橢圓狀矩形,長75-90微米,寬20-32微米,葉基部細胞伸長,呈狹長方形,長130-150微米,寬約26-35微米。 [3] 
雌雄同株異苞,蒴柄細長,呈棕黃色,往往扭曲,先端向下彎曲,長15-20毫米。孢蒴傾立,呈倒梨形,不對稱,長2-3毫米,直徑1-1.2毫米,台部較短具不明顯,蒴壁具明顯的縱溝,蒴口小,直徑3-4毫米;蒴齒雙層,外齒片無橫節,內齒片短小,其長度僅為外齒片的1/2。環帶發育。蒴蓋圓盤狀,先端微突。蒴帽兜形,先端具細長喙狀尖頭。 [3] 

小口葫蘆蘚生長環境

多見於高寒地區林地,但在平原地區林地上、草地上、土坡或巖壁上均可生長,還可生於樹基或林間倒木上。 [3] 

小口葫蘆蘚分佈範圍

世界分佈:中國、印度,歐洲、北美、北非、澳大利亞。 [3] 
中國分佈:新疆、西藏、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陝西、安徽、上海、四川、重慶、貴州及雲南等省市均有新分佈。 [3] 

小口葫蘆蘚生長習性

將小口葫蘆蘚孢子接種於Knop液體培養基中,孢子萌發、原絲體發育到配子體形成的全過程如下:
  • 孢子萌發過程
小口葫蘆蘚孢子形狀為球形至近球形,有時形狀稍不規則,直徑為15-20微米,黃棕色,外壁具疣狀紋飾,疣密而粗糙,但光鏡下不明顯。 [5] 
外孢壁萌發:第1天孢子先吸水膨脹,直徑達20-22微米,孢子內葉綠體變大、變多,使整個孢子在顯微鏡下呈鮮黃綠色;第2天,孢壁向外突起,形成萌發管;第5天,80%的孢子已經萌發,且多為1極、2極萌發,也可見3極萌發。1極萌發的孢子僅產生短小的、含綠色近球形或橢圓形的葉綠粒的綠絲體原始細胞。2極萌發的孢子有多種情況:①初生假根與綠絲體在孢子兩側同時萌發;②僅形成兩條綠絲體,兩條綠絲體或在孢子同側,或在孢子異側;③先萌發形成綠絲體,然後在孢子萌發產生綠絲體的另一端出現了初生假根,初生假根較綠絲體細,葉綠體很少,發育後期葉綠體完全消失而失去向光性。3極萌發的孢子:①形成了兩條綠絲體和1條假根;②形成了3條綠絲體。 [5] 
  • 原絲體發育過程
第7天,綠絲體細胞近一步分裂。當分裂產生第3個細胞時,特化形成含紡錘形葉綠體的軸絲體,端壁與原絲體長軸斜交。第10天,部分軸絲體產生次級分枝,等到15天,產生了分枝較多的絲狀原絲體系統。小口葫蘆蘚的原絲體系統包含3種成分:綠絲體、軸絲體和初生假根。 [5] 
  • 配子體的形成
第18天,在原絲體分枝的基部和軸絲體上產生了芽原基,其頂部細胞進行縱向和橫向多次分裂,形成了分生的細胞團;第22天,分生的細胞團進一步分裂形成幼嫩的芽體,芽體的基部突起生長可形成軸絲體,也可褐化形成假根;第25天,已經形成肉眼可見的葉狀體,隨即進入了營養生長階段;第30天,葉狀體進一步發育,形成了幼葉,原絲體逐漸退化消失。 [5] 
  • 小口葫蘆蘚的擴繁
原絲體在土中的生長過程:剛接種於土中的原絲體片段肉眼不可見;前3天,土中未見任何變化;直到第8天,出現了少許肉眼可見的綠色原絲體;第13天,綠色原絲體已經覆蓋了50%的土層;第20天,已形成了肉眼可分辨的幼小的配子體;第30天,土中已經長出了濃郁的小口葫蘆蘚配子體。 [5] 

小口葫蘆蘚主要價值

為高寒荒漠常見種,對保持水土和形成生態景觀有重要作用。 [6] 

小口葫蘆蘚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