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協約國

鎖定
小協約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南斯拉夫三國在法國支持下建立的軍事政治聯盟。用以在中歐制約德國 [1] 
為維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多瑙河流域和巴爾幹半島形成的政治格局,捷、羅、南三國通過1920年8月14日的《捷南同盟條約》、1921年4月23日的《捷羅條約》和同年6月7日的《南羅條約》而建成。1922年新的《捷南同盟條約》使其進一步加強。1924—1927年法國與捷、羅、南先後簽訂政治、軍事協議,確立了對小協約國的領導地位。三十年代中期,隨着英、法對德、意法西斯的擴張推行綏靖政策而逐步解體,《慕尼黑協定》簽訂後瓦解。
1939年,小協約國在法西斯德國侵入捷克斯洛伐克以後解體。
中文名
小協約國
外文名
Little Entente
時    期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
概    述
軍事政治聯盟
成    員
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南斯拉夫
解體時間
1939年
相關條約
《捷南同盟條約》

小協約國建立

為維護凡爾賽體系,防止德國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再次發動侵略戰爭,三國先後通過《捷克斯洛伐克和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防禦同盟條約》(1920年8月14日)、《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同盟條約》(1921年4月23日)、《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防禦同盟條約》(1921年6月7日)、《小協約國間友好和同盟條約的補充協定》(1930年6月27日)以及《小協約組織公約》(1933年2月16日),結成同盟體系。
其目的是遏制德國對法國及其東歐盟國的侵略,使西部德法邊界以及東部德國與法國東歐盟國邊界得到“安全保證”。其主要目的之一,最初是反對匈牙利修改《特里亞農和約》、加強三國間的外交軍事和經濟合作。匈報譏諷其效法協約國。它們也自稱小協約國。
1920年9月,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長貝奈斯公開談到這三個國家的軍事同盟,給它取名為“小協約國”。在匈牙利企圖復辟哈布斯堡王朝時候,小協約國進行了堅決鬥爭,充分顯示了自己的力量。1933年2月,三國訂立了《小協約國組織公約》,正式成立了組織,並進一步統一了它們的外交政策。小協約國得到法國的支持。法波、法捷、法羅、法南也分別於1921年2月19日,1924年1月25日,1926年6月10日,1927年11月11日締結了軍事-同盟,這些條約形成了一個以法國為盟主的、以維護凡爾賽體系為主要目標的軍事同盟體系。

小協約國對法關係

法國為了利用小協約國擴大自己的影響,抑制德國,反對蘇聯,維持巴黎和會(1919年)所確定的歐洲秩序,分別於1924年、1926年和1927年與捷、羅、南締結了友好條約或同盟條約。1921年小協約國兩次參與挫敗匈廢王查理四世(即卡爾一世)的復辟活動。
為防止德奧合併,1931年反對德奧關税同盟。1933年締結組織公約後,成立了小協約國常設委員會和常設秘書處,以協調三國政策,加強經濟合作,對付德意擴張,繼又反對認可修改凡爾賽體系諸和約,反對認可企圖由大國主宰歐洲事務的英法德意四強公約,參加《侵略定義公約》,支持蘇聯參加國聯。
但是,參加這個同盟體系的國家雖多,卻因軍事力量不強而不能使法國感到寬慰,因此,法國對外政策所努力追求的目標仍然是如何解決“安全保證”問題。

小協約國對德關係

小協約國背景

日本人征服滿洲是對遠東現狀的野蠻挑戰,但是,更令人不安的是希特勒對歐洲現狀的威脅。在此之前,法國聯盟體系幾乎是毫不費力地統治着歐洲大陸。
墨索里尼曾試圖組織反對集團,但是,他與下等修正主義國家如奧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簽訂的協約幾乎沒有什麼價值。同樣,蘇聯被"封鎖線"切斷了同外界的聯繫,而且,不管怎樣,它只埋頭於"在一國中建設社會主義"。只有德國呆在一旁,這個國家在接受《洛迦諾公約》和加入國聯時,已在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的領導下與戰時的帝國講和。

小協約國希特勒上台

希特勒 希特勒
1933年,當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時,這種令人欣慰的形勢被急劇地改變了。這位納粹黨領導人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為德國人要求更大的生存空間。引自《我的奮鬥》(1924年版)中的以下幾段話,反映了他的基本思想和目標,在以後幾年中,他一直不斷地、沒有重大改變地重提這些思想和目標:
“……如今不能靠強烈的抗議,而要靠一把巨大的劍,使被蹂躪的地區回到共同的德意志帝國的懷抱。
鍛造這把劍是一個國家內部政治領導人的任務;維護鍛劍工作和尋找戰友則是外交領導人的職責。……
恢復1914年時的邊界的要求在政治上是十分荒唐的,其荒唐的程度和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使提出這一要求就像是在犯罪一樣……德意志帝國1914年時的邊界是根本不符合邏輯的。因為實際上,這些邊界從包括日耳曼民族的人民的意義上説,是不完整的,從地理軍事是否合宜的角度而言,也是不切實際的。……
因此我們國社黨人自覺地……關注我們600年前放棄的領土。我們不允許德國人繼續不斷地向南方和西方遷徙,要把注意力轉向東方領土。如果我們談到歐洲領土,我們首先能想到的只是俄國及其邊境上的僕從國……新德意志帝國必須再次使自己沿着過去條頓騎士團的道路前進,用德意志的劍為日耳曼人獲得耕地,為這個民族獲得每日食糧。”

小協約國恢復元氣

幾乎一點也不奇怪,當這幾段話的作者成為德國的主人時,外交上立即有了反響,首先是幾年來一直處於休眠狀態的小協約國開始恢復元氣。1933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建立了由三國外交部長組成的常設委員會,來促使其外交政策的協調和執行,同樣,這年春天,法國外交部長路易·巴爾都周遊了小協約國各國首都及華沙,加強了法國與其東歐盟國的聯繫。甚至連後來同希特勒結成"羅馬-柏林軸心"的墨索里尼,一開始也強烈反對他的這位獨裁夥伴。由於許多德意志少數民族在南蒂羅爾,墨索里尼對以"一個民族、一個帝國、一個元首"為口號的擴張主義的納粹政權感到不安。因此1933年7月15日,他主動與英、法、德締結了《四國公約》。公約重申,簽約國必須堅持《國際盟約》、《洛迦諾條約》和《凱洛格-白里安條約》,未經四國同意,不得對《凡爾賽和約》作任何改動。

小協約國德國違約

這一做法證明是無效的,因為希特勒一再違反這些諾言——甚至無視與他一同簽約的國家。1933年10月,他宣佈德國退出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雖然他沒有立即透露其重整軍備的計劃,但這一計劃的存在——如果不是就其進度和規模而言——已普遍地為人們所知道。這些發展促使土耳其希臘、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組成另一個地方性集團,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擁有相當多的德意志少數民族。1934年2月9日四國簽訂了《巴爾幹公約》,公約規定四國相互合作,共同維護東南歐的現狀。

小協約國蘇聯態度

比巴爾幹協約國的組成更值得注意的是蘇聯的對外政策這時有了根本的改變。傳統上,蘇聯領導人認為國聯是掠奪成性的各帝國主義強國保持一致的組織。但是1933年12月,當美國記者沃爾特·格蘭蒂問蘇聯對國聯是否始終持否定態度時,斯大林答道:不,並非始終,並非在所有的情況下都持否定態度。你們可能不十分理解我們的觀點。儘管德國和日本都退出了國聯——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國聯也許仍然多少能起制止或阻止軍事行動爆發的作用。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要我們不顧國聯的嚴重缺點而支持國聯,並不是不可能的。這段話反應了蘇聯政府對希特勒的出現極為擔心。由於這種擔心,蘇聯人這時認為,國聯是一種組織共同抵抗,以擋住納粹先發制人的侵略的可能的工具。這一新態度得到了法國外交部長巴爾都的鼓勵。巴爾都在國內問題上是保守派,在外交事務方面,他的簡單的,始終如一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強大到可以勸阻希特勒不從事擴張主義冒險活動的聯盟。除了鞏固法國、小協約國和波蘭之間的關係外,巴爾都這時還力圖使蘇聯加入維護現狀集團。基本上正是由於他的努力,國際聯盟才邀請蘇聯加入它的行列,而蘇聯也於1934年9月19日接受了這一邀請。

小協約國刺殺行動

第二個月,一個刺客在馬賽槍殺了巴爾都和南斯拉夫國王亞歷山大一世。這是歐洲外交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巴爾都的繼承者們奉行的是一種比較錯誤的,自相矛盾的對德政策。皮埃爾·賴伐爾尤其如此。他的陰謀詭計曾使羅馬尼亞外交部長尼古拉·蒂圖列斯庫破口大罵:"賴伐爾這頭豬。"頗為典型的例子是1935年1月7日,賴伐爾和墨索里尼達成的和解協定,在這個協定中,雙方同意,如果希特勒採取行動,他們就一起對付;他們還解決了有關其非洲領地的各種爭端。法國將一些與意大利殖民地利比亞厄立特里亞接壤的荒涼地區割讓給意大利,墨索里尼則放棄了對擁有許多意大利居民的突尼斯的要求。不過,有關埃塞俄比亞的口頭協議導致了很大的爭議:墨索里尼聲稱,他得到了在那個國家行動完全自由的許諾,而賴伐爾堅持認為,這個協定僅限於經濟事務方面。
安東尼·艾登斷定:這一口頭協定的真實內容人們將永遠無法知道。……這兩位詭辯能手……在賴伐爾垮台後還會繼續爭論。……瞭解了他們的解釋後,我本人的看法是,賴伐爾當時把話説得十分模稜兩可,給了墨索里尼利用他這種暖昧態度的機會。無疑,這位領袖得到了最壞的書面協定和最好的口頭許諾。
兩個月後,也就是1935年3月16日,德國正式背棄了《凡爾賽和約》中關於解除德國武裝的條款,再次提出徵兵,並宣佈德國軍隊將增加到36個師。英、法、意在4月11日的斯特雷薩會議上作出了反應,他們一致同意共同行動,反對德國的威脅。
事實證明,這一"斯特雷薩防線"與兩年前的《四國公約》一樣無用。各簽約國很快就開始自行其是:意大利忙於準備入侵埃塞俄比亞;英國於6月18日的與德國簽訂了一份單獨的海軍協定,允許德國建立起一支相當於英國海軍力量的35%的海軍;法國於5月2日與蘇聯締結了一份為期5年的同盟條約,雙方同意,如果一方遭到無端的攻擊,另一方將予以援助。捷克斯洛伐克於5月16日與蘇聯簽訂了類似的條約,不過蘇聯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援助取決於按照1924年的同盟條約也必須提供援助的法國。

小協約國新外交集團

總之,在希特勒掌權的刺激下,兩年內出現了好幾個旨在阻止這位"元首"的任何侵略行徑的新的外交集團——巴爾幹協約國、復活的小協約國、法蘇同盟和捷蘇同盟。但是,在這些外交集團中也存在着嚴重的分歧。例如《英德海軍協定》就引起了巴黎的不滿,1934年1月簽訂的《德波互不侵犯條約》也沒得到巴黎的賞識。令人捉摸不定的賴伐爾根本不信任他的蘇聯盟國,寧願自己私下另外做交易。隨着埃塞俄比亞危機的爆發,這些分歧成為徹底破壞國際聯盟和戰後整個外交結構的日益豁開的缺口。

小協約國解體

由於德國對小協約國分化離間和法國推行綏靖政策,促使羅、南改變親法立場並與捷疏遠。1936年,羅、南拒絕捷關於將小協約國變成反對任何外國侵略的防禦體系的建議,1938年慕尼黑危機中,又因拒不援助捷克斯洛伐克對抗德、匈,小協約國因之解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