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刺蕊草

鎖定
小刺蕊草(Pogostemon fraternus Miq.),是木蘭綱、唇形科、總序組植物,匍匐或披散多年生草本,葉柄被腺狀毛或短柔毛,漸脱落。 [2] 
中文名
小刺蕊草
拉丁學名
Pogostemon fraternus Miq.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2] 
唇形科
刺蕊草屬
小刺蕊草

小刺蕊草形態特徵

小刺蕊草
小刺蕊草(1張)
匍匐或披散多年生草本。莖斜上升,分枝,帶紫色,靠地面部常具不定根,上部及花序軸被腺狀毛及短柔毛。葉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5 (8)釐米,寬1.2-3.2釐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鈍、圓形或近心形,邊緣具鋸齒或重鋸齒,近膜質或紙質,上面被粗伏毛,漸脱落,下面僅沿脈被粗伏毛或近無毛,具腺點,側脈約3對,與中脈在兩面均平坦或下面較明顯;葉柄長1-4釐米,被腺狀毛或短柔毛,漸脱落。 [3] 
輪傘花序具5-11花,組成頂生、長5-16釐米的間斷總狀花序,總狀花序具梗,總梗長2.5釐米或更長,與長2-4毫米的花梗被與花序軸同一式的毛被;苞片線形,被緣毛,小苞片近鑽形,與花梗近等長,被硬緣毛。花萼近筒狀,長4-5毫米,外面有腺狀毛及硬毛,內面喉部有一較密的剛毛環,萼齒5,鑽形或線狀鑽形,邊緣被細剛毛,多少呈二唇形,上唇3齒較寬,下唇2齒較狹,比上唇稍伸長。花冠淡紫色,外伸,長約為花萼2倍或稍短,二唇形,裂片近等長。雄蕊4,外伸,被髯毛。花盤淺杯狀。
小堅果近圓形,壓扁,腹面具稜。花、果期3-4月。 [1] 

小刺蕊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水溝旁或林中濕地,海拔1150-1200米。 [1] 

小刺蕊草分佈範圍

產於中國雲南南部,印度,緬甸,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