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偷

(俄羅斯、法國1997年帕維爾·丘赫萊伊執導的電影)

鎖定
《小偷》是由俄羅斯、法國聯合制片的110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帕維爾·丘赫萊伊執導,弗拉基米爾·馬什科夫米沙·菲利普切克葉卡特琳娜·萊德妮科娃等主演,於1997年8月31日在意大利威尼斯電影節上映。
該片講述了遺腹子桑亞和母親在火車上遇到冒充軍人的託楊叔叔後,就開始把他幻想為自己的父親,但他實際上是一個小偷。他們三人組合為一個家庭邊走邊竊。多年後,當桑亞發現出獄後的託良再次行竊並將自己遺忘時,親手擊斃了他 [1] 
中文名
小偷
外文名
Вор
The Thief
Vor
其他譯名
與盜同眠
我的爸,是你嗎?
類    型
劇情
製片地區
俄羅斯、法國
導    演
帕維爾·丘赫萊伊
編    劇
帕維爾·丘赫萊伊
主    演
弗拉基米爾·馬什科夫
米沙·菲利普切克
葉卡特琳娜·萊德妮科娃
片    長
110 分鐘
對白語言
俄語
色    彩
彩色
imdb編碼
tt0124207

小偷劇情簡介

1952年的蘇俄還沒有褪去戰爭的陰霾,6歲的桑亞和母親卡嘉在一列火車上偶遇一位風度翩翩的軍人託楊,於是桑亞又有了父親。卡嘉非常享受婚姻帶給自己的甜蜜,而小桑亞似乎也開始接受這個崇尚武力的繼父。但有天他們卻發現託楊其實是一個以軍人身份做掩護的慣偷。託楊總是帶着他們奔走於各地,在一個地方混熟後,便製造機會把鄰居家洗劫一空,然後又尋找新的目標。
託楊因為盜竊進了監獄,在唯一的一次探訪機會中,小桑亞在大雪中追趕着囚車呼喊自己的父親。後來卡嘉死於難產,桑亞也進了孤兒院。多年後的一天,當桑亞再一次見到託楊時竟然內心滿懷激動,然而此時的託楊已經認不出他來了 [2] 

小偷演職員表

小偷演員表

角色 演員
託楊 弗拉基米爾·馬什科夫
桑亞 米沙·菲利普切克
卡嘉 葉卡特琳娜·萊德妮科娃
醫生的妻子 Amaliya Mordvinova
Baba Tanya Lidiya Savchenko
Gammy Girl Anna Shtukaturova
Artistka Olga Pashkova
Bootmaker Anatoli Koshcheyev
Alcoholic Lyudmila Selyanskaya
Inzhener Viktor Bunakov
Bukhgaltersha Natalya Pozdnyakova
Vagrant Yevgeni Popov
Engineer's Wife Yuliya Artamonova
Sanya(48歲) Yuri Belyayev
Sanya(12歲) Dmitri Chigaryov
Varvara Galina Petrova
Accountant Yervant Arzumanyan

小偷職員表

製作人 Igor BortnikovSergei KozlovIgor Tolstunov
導演 帕維爾·丘赫萊伊
副導演(助理) Olga Kalymova、Tatyana Saulkina
編劇 帕維爾·丘赫萊伊
攝影 Vladimir Klimov
配樂 Vladimir Dashkevich
剪輯 Marina DobryanskayaNatalya Kucherenko
藝術指導 Viktor Petrov
服裝設計 Natalya Aleksandrova、Natalya Moneva
展開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3] 

小偷角色介紹

  • 託楊
    演員 弗拉基米爾·馬什科夫

    “風度翩翩的軍人”,其實是一個以軍人身份做掩護的慣偷。桑亞和母親卡嘉在一列火車上偶遇他之後,與他組成了新的家庭,小桑亞接受了他這個崇尚武力的繼父。總是帶着他們奔走於各地,在一個地方混熟後,便製造機會把鄰居家洗劫一空,然後又尋找新的目標。

  • 桑亞
    演員 米沙·菲利普切克

    遺腹子,他在6歲時和母親遇見了託楊。母親非常享受婚姻帶給自己的甜蜜,而他也開始接受託楊這個崇尚武力的繼父。但有天他們卻發現託楊其實是一個以軍人身份做掩護的慣偷。後來託楊因為盜竊進了監獄,在唯一的一次探訪機會中,他在大雪中追趕着囚車呼喊自己的父親。

  • 卡嘉
    演員 葉卡特琳娜·萊德妮科娃

    桑亞的母親。原本帶着孩子生活的她,遇見了風度翩翩的託楊,重新走進婚姻的她非常享受託楊帶給自己的甜蜜。在發現託楊其實是一個以軍人身份做掩護的慣偷時,她還是選擇相信託楊,直到她因為流產引發腹膜炎去世。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2]  [4] 

小偷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獲獎情況
1998年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外語片
《小偷》
提名 [7] 
第5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最佳外語片
提名 [8] 
1997年
第54屆威尼斯電影節
意大利參議院主席金質獎章
獲獎 [9] 
國際青年評審團獎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獎
金獅獎
提名 [9] 

小偷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
法國第4電視台、CNC、NTV-PROFIT、Productions Le Pont、Roissy影業、Russian State Committee for Cinematography
發行單位
Alta Films S.A.、Líder Films S.A(西班牙);人造眼(英國);Comstock(日本);安樂影片(中國香港);Europa影業(巴西);Kinowelt家庭娛樂(德國);獅門電影、Olive影業、Stratosphere娛樂(美國);NTV-PROFIT(俄羅斯);TVE(阿根廷);DVD Production [6]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地區
上映時間
上映國家、地區
上映時間
意大利
1997年8月31日
俄羅斯
1997年10月13日
西班牙
1998年3月10日
澳大利亞
1998年5月21日
中國香港
1998年7月16日
英國
1998年7月17日
美國
1998年7月17日
加拿大
1998年7月31日
匈牙利
1998年8月27日
瑞典
1998年9月4日
冰島
1998年12月4日
墨西哥
1998年12月8日
法國
1998年12月23日
新西蘭
1999年1月16日
德國
1999年3月11日
阿根廷
1999年4月2日
挪威
1999年5月7日
阿根廷
1999年6月3日
丹麥
1999年7月30日
比利時
1999年10月27日
日本
2000年10月7日
希臘
1998年9月11日
土耳其
1999年1月22日
參考資料 [6] 

小偷影片評價

影片《小偷》以其深沉的主題,厚實的內涵,真摯的感情,撥動人的心絃。它是俄羅斯民族文化與資本主義文化相互碰撞的產物,反映了人們對前蘇聯時代和對專制集權主義的反思。在一定意義上,《小偷》所表達的對於集權主題的思索,對世界的其他國家也有着一定的借鑑意義。電影《小偷》構思精巧,濃郁的俄羅斯民族特色,有着深厚的歷史和人文依託,它不僅僅是一部對過去政治或者歷史的反思的電影,也是富有深意和哲理的寓言,表達着對人性主題的不斷地追問和探索 [4]  (《文學界:理論版》高文越評)
《小偷》以弒父情結作為祭壇,去憑弔前蘇聯那段苦難的歲月。桑亞總要長大,他在喪母后。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應該學會了建立怎樣的是非,才能在這個無情的世界裏苛活。他用託楊留給自己的手槍,殺死了他曾經的“父親”。槍響的這一刻,也彷彿是在暗示無數俄羅斯人民正在走出那場巨大的幻覺。沒有那一個孩子不需要父親,尤其是男孩子。可在慘淡的事實面前,“父親”變地寧缺毋濫。也可以説,與其擁有一個糟糕的信仰,不如沒有一個信仰。導演帕維爾·丘赫萊伊以他的果絕,向俄羅斯那個特定的年代,作出了極為兇狠的告別。但同時,也暗示了這塊遼闊凍土的孤絕。更重要的是,桑亞不願意成為這樣的一個“父親”的精神傳承者,這無疑是最為深刻的弒父 [5] (鳳凰娛樂評)

小偷大眾評分

網站
評分
參評人數
統計截止日期
豆瓣
8.6
6413
2023-12-11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