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云兜村

鎖定
小云兜村一瞥小云兜村地處新安鄉最北端,毗鄰宜山鎮,交通方便,境內地勢平坦,小云兜河貫穿全村,氣候温和,適應於各種農作物生長髮育。
中文名
小云兜村
所屬地區
新安鄉
氣候條件
温暖濕潤,雨量充沛
年平均氣
10℃

小云兜村基本情況

[1] 

小云兜村社會建設

小云兜村投資100餘萬元,做好“三通”;建造村民娛樂休閒健身場所;填埋露天廁所,修建一座生態形的公共廁所;在村中心地段搭建以供老人休閒的“怡心軒”,在主要公路和河流周圍植樹,綠化了環境,改善了生態,與此同時,村裏還購買垃圾臬50餘隻,並配備專職清潔工,環境得到了較好改善,使小云兜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為創建和諧新農村,小云兜村倡導新作風,在村民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等方面加大民主建設,完善村務公開制度和村務公開內容,規範了村務公開的形式,時間和基本程序,在便於羣眾觀看的地方設立了村務公開欄,財務公開表由專人張貼,村務做到每月公開一次,重大事項做到一事一公開,並設立了村務監督和民主理財小組人員,對全村的經濟等情況進行了有效監督。 [1] 

小云兜村水文特徵

小云兜村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氣候温和,陽光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積温3623℃,無霜期30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746mm,年平均蒸發量885mm。

小云兜村災情摘錄

小云兜村災害事件

2005年7月22日,5號颱風“海棠”在福建登陸,正面襲擊該村,又值八月大潮,倒塌損壞民房20餘間,大量農作物絕收,直接經濟損失達120萬元以上。
2006年8月10日,8號颱風“桑美”在蒼南縣馬站鎮登陸,正面襲擊該村,倒塌損壞民房90餘間,大量農作物絕收,直接經濟損失達150萬元以上。
2007年“聖帕”、“韋帕”、“羅莎”等強颱風,特別是“韋帕”和“羅莎”颱風在一個月內兩次登陸該縣馬站,由於暴雨造成農田水稻倒伏被淹,水稻糧食嚴重減產損失,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

小云兜村災害原因

(1)小云兜村地處平原地帶,洪澇災害經常伴隨颱風暴雨、大潮襲擊而產生。
(2)防汛搶災全社會幹部羣眾防災意識淡薄,麻痹僥倖思想嚴重,對防洪避險缺乏思想準備,是擴大災情損失的根本源泉。
(3)平原河道淤積嚴重,有效泄洪能力大大降低,田地大部分屬於低窪地段,一下雨就受淹。

小云兜村災害預防

工程措施:
針對該村地理位置,防禦洪(潮)水災害,在工程措施方面應採取大力疏浚河道的方法,以增加河道蓄水防洪能力,防止水流對兩岸的沖刷,使河牀基本穩定。
非工程措施:
(1)防洪指揮系統:小云兜村防洪防澇抗台工作由村應急工作組統一負責指揮,並建立村級民兵突擊隊,對該村的汛情汛前、汛中、汛後檢查。
(2)設立防汛通訊設施:做好颱風預報、撤離等工作,充分利用電話、廣播、敲鑼等宣傳媒介,加強對防災政策的宣傳,使防災知識家喻户曉,增強廣大村民的防災能力。撤離警報由防汛指揮部發布。
(3)做好搶險物資的儲備、調度工作:發現某處出險,由專車把搶險物資及時專送到,並明確規定不得把防汛物資移作他用。

小云兜村災後恢復

1、當接到向政府險情警報解除後,配合鄉政府立即組織人員及時查清災情,及時向鄉政府彙報。配合鄉防汛指揮部和有關部門,及時救護受災傷員,做好分工區域治安工作。
2、對全村農業生產加強田間管理、病蟲防治工作,供電部門及時搶修線路及時恢復供電,配合鄉政府,組織人員幫助清理工廠使之儘早開工恢復生產。
3、立即對河堤、引水渠等水利工程損壞情況進行檢查,對損壞部分上報鄉政府,並組織廣大人民羣眾實施修復。有參保的房屋倒塌、損壞及時告知鄉政府有關部門。
4、對受損的供水、供電、交通、電訊等公共設施在上級對口部門的支持下,該村及時組織力量突擊搶修,儘快恢復,維護羣眾切身利益,穩定人心。
5、受災後,必須積極開展衞生防疫工作,積極配合衞生、防疫部門開展飲水、食品、環境消毒淨化工作,積極開展衞生防疫知識宣傳,確保災後羣眾身體健康。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