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三棵針

(中藥)

鎖定
小三棵針,中藥材名。本品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全年可採,切片曬乾。功能主治為:①《雲南中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止痢。治痢疾,瘡癰腫痛,結膜炎,小兒口腔糜爛。②《雲南中草藥選》:治腸炎,肺炎,上呼吸道炎症,急性結合膜炎,乳腺炎,急性黃疸型肝炎,瘡癤。
中文名
小三棵針
別    名
小黃連
別    名
三爪黃連
小黃連刺(《雲南中草藥》)。
漢語名稱
Xiao San Ke Zhen

小三棵針來源

本品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全年可採,切片曬乾。

小三棵針性味歸經

《雲南中草藥》:苦,寒。

小三棵針功能主治

①《雲南中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止痢。治痢疾,瘡癰腫痛,結膜炎,小兒口腔糜爛。
②《雲南中草藥選》:治腸炎,肺炎,上呼吸道炎症,急性結合膜炎,乳腺炎,急性黃疸型肝炎,瘡癤。

小三棵針形態特徵

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約1米。根橫走,外皮粗糙,有鬚根。枝半平卧,紅褐色,微有柔毛,有槽。刺三分又,細瘦,長1~2釐米。葉簇生,革質,倒卵狀匙形或倒披針形,長6~25毫米,寬3~6毫米,先端圓鈍、截形或近急尖,有時具短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灰綠色,下面灰色,微有粉,兩面網脈明顯,無柄。花4~7朵簇生於葉腋,金黃色,直徑約7毫米;花梗長4~7毫米;小苞片3,卵形;萼片6,花瓣狀,排列成2輪;花瓣倒卵形,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漸狹;子房有3~5胚珠。漿果近球形,粉紅色,有縮存短花柱。

小三棵針分佈區域

分佈雲南、貴州、湖北、四川等地。

小三棵針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灌叢中或山間路旁。

小三棵針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外用:煎水滴眼或研末撒。

小三棵針化學成份

根含小檗鹼,故可作為黃連之代用品。

小三棵針相關論述

1.《雲南中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止痢。治痢疾,瘡癰腫痛,結膜炎,小兒口腔糜爛。
2.《雲南中草藥選》:治腸炎,肺炎,上呼吸道炎症,急性結合膜炎,乳腺炎,急性黃疸型肝炎,瘡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