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對峯書院

鎖定
清乾隆十三年(1748)知縣鄒儒捐資倡建,因面對終南三台峯,故名。共計建屋10座72間,前為大門,依次為儀門、講堂、掌教居室等,最後為文昌祠,左右為號舍,兩偏為廚房等。
中文名
對峯書院
建立時間
清乾隆十三年
投資人
鄒儒
屋    子
10座72間

對峯書院地理位置

對峯書院位於陝西省周至縣東門外。

對峯書院發展歷史

十五年落成。召佃墾荒灘地為學田。鄒作記。道光十七年(1837),知縣徐葆甫移建至城外東南隅。徐首倡捐銀,購基地23畝多,建堂、廈、書舍、遊廊、大門、二門等共212間。東舍梯雲閣1座,西舍修月樓1座,後院六角奎星樓1座,大門前有照壁,東西有桃李門各1扇及圍牆等,桌椅牀榻均備。以餘銀髮典生息添膏火及獎賞錢。徐自作記。光緒十二年(1886)至十四年,舉人李東旭主講。設山長1人,主訓課事,每年由縣公署聘請;齋長2人,管院中庶務,由士子公舉經縣署認可。每月初二官課,知縣出題、評閲,榜示甲乙,依次獎給膏火,生員童生24名。院課每月2次,由山長出題、評閲、榜示,每課獎給膏火,生員童生各12名。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為高等小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