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寻旺话
- 外文名
- Xunwang language
- 别 名
- 乡话、村话、桂平土话
- 使用人口
- 约11万
- 分布范围
- 寻旺乡、河南开发区、长安
- 语言归属
- 粤语勾漏片
- 寻旺话拼音
- xaem2 woeng6 wa6
- 标准音
- 南津片语音
一、方言发源
播报编辑
公元前煮鸦旬燥111年,汉武帝平格故户定南越,在原秦置桂林、象郡、南海3郡的基础上,重新调整了行政区: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朱崖9郡,并于公元前106年置交趾刺史部,总领微辣协各郡。交趾刺史部的治所在苍梧广信(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现在的梧州市,就体寒是当时新设9州的行政中心,是岭南地区的首府。直到公元217年,孙权才将岭南的政治中心从苍梧广信迁到南海的番禺(今广州市)。广信300多年间作为岭南政治中心的地位,使两广交界一带形成了一个权威的汉语方言——广信方言。
广信地处桂江、贺江与西江三江汇合处,扼西江之要冲,沿江向东可抵番禺,溯江向西可达南宁,溯江转北流江 、南流江向南可达越南,向北可经桂江或贺江接湘水、潇水进入中原。是当时交趾刺史部所辖岭南的政治、文化中心 。古代南方方言权威代表点应是当时的嫌淋局广信话。广信话作为岭南首府语言的是一种源头性的权威性代表方言,它凭借其政治、文化、经济、交通诸优势,以当时最为重要的几条江河交通路线为途径向今广西、海南、湘南、越南等广大地域扩散、辐射,形成了今平话、土话、勾漏片等喇匪方言。勾漏片白话就是古代连霸广信方言的直接后裔,尽管今天它已被广府片、邕浔片等粤方言及官话所侵蚀,但它的特垫漏良点仍顽强地保留下来了。广信话也就是寻旺话的祖先。
二、历史条件
播报编辑
勾漏片方言与桂北平话 、土话在古代是同属一个由桂江、贺江、西江三江流城相连形成的政治、文化、行政区 。自汉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 至三国景帝孙休七年(公元264年)析交州置广州,上述方言区均同处交趾刺史部(又叫交州,为西汉初十三州之一)的管辖之下,时间达近400年。《后汉书,郡国志 》 。唐李贤注 “王范 《交广春秋 》曰 ‘交州治赢楼县、元封五年移治苍梧广信县(今广西梧州及与其相连的旧广东封川县地),建安十五年治番禺县,诏书以州边远,使持节并七郡皆授鼓吹,以重威镇 ”。七郡即苍梧、南海、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郡,所辖范围包括今广西 、广东、海南及越南中部以北等岭南广大地域,在这样的时空条件下,自然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南方汉语方言。
可以参考粤语的历史。 [1]
三、发音系统
播报编辑
寻旺话音系由冯志铭亲自调查。即编辑条词的本人。
冯志铭QQ:2043431216
寻旺话共有24个声母,65个韵母及10个声调外加一个入声变调。
一、声母
在寻旺话声母系统里面,有下面几个重要的特点区别于其它方言:一是古全浊声母一律变全清声母;二是有非敷奉微的衍生;三是清母字合入透母,而精组除了清母以外的精母、从母、心母、邪母均合为一个新的声母,即下表的晴母。而匣母大部分已经脱落声母,即大部分匣母字没有按照匣母变晓母的规律变成了零声母。云母、影母和以母成为零声母字。庄组、章组变成了zcs系统,崇母字中,普通话读sh的寻旺话基本读s,而读ch的基本是读z。常母字读z或s,其它变化按照表格下方的注释。
在寻旺话音系中共有24个声母(连喉塞音和零声母)。
声母表
名称 | 中古来源 | 符号 | 国际音标 |
宾母 | 帮母,并母 | b | p |
品母 | 滂母 | p | pʰ |
民母 | 明母,微母 | m | m |
分母 | 非母,敷母,奉母 | f | f |
停母 | 端母,定母 | d | t |
清母 | 透母,清母 | t | tʰ |
宁母 | 泥母,娘母 | n | n |
零母 | 来母 | l | l |
交母 | 见母,群母 | g | k |
靠母 | 谿母 | k | kʰ |
考母 | 晓母,匣母,谿母 | h | h |
迟母 | - | zj | tɕ |
痴母 | - | cj | tɕʰ |
诗母 | - | sj | ɕ |
章母 | - | zh | tʃ |
昌母 | - | ch | tʃʰ |
尚母 | - | sh | ʃ |
牛母 | 疑母,日母, | r | ȵ |
勾母 | 疑母 | j | ŋ |
忧母 | 影母,云母,以母,匣母,晓母 | y | j |
温母 | 影母,云母,匣母 | w | w |
应母 | 影母 | q | ʔ |
案母 | 影母 | qg(或不标) | 0 |
晴母 | 精母,从母,心母,邪母 | x | θ |
声母表清浊
- | - | 全清 | 次清 | 次浊 | 次浊 |
唇音 | 重唇音 | b | p | m | w |
轻唇音 | f | - | - | - | |
舌音 | 舌头音 | d | t | n | - |
半舌音 | - | - | l | - | |
齿音 | 擦音 | x | - | - | - |
舌叶音 | zh | ch | sh | - | |
舌面音 | zj | cj | sj | - | |
牙音 | - | g | k | j | - |
喉音 | - | q | h | qg | y |
注:迟母和章母来自庄母,崇母,章母,常母。痴母和昌母来自初母,昌母。诗母和尚母来自崇母,生母,俟母,常母,书母,船母。在寻旺话zcs系统中,该系统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时,zcs便念zj、cj、sj;反之,若zcs系统与非齐齿呼相拼的,则念zh、ch、sh。
二、韵母
主要特点在于:首先,寻旺话保留了9个i介音的韵母,即下表的争韵、瓢韵、扁韵、甘韵、梗韵(包括入声韵)。然后是除部分山摄字由uan转变成iyn以外,其余u介音保留完好。特殊的是吾,五,梧等字变为鼻音m。并且寻旺话不分au和ou,即好和后是同一个韵母。寻旺话分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阳声韵韵尾及入声韵韵尾保留非常完整,韵尾有i、u、n、m、ng、t、p、k。另外,寻旺话不像广州话,宕摄和江摄是有显著区别的。
在寻旺话音系中共有84个韵母(连五韵和哼韵以及拼yw韵)。
韵母表(表中有67个)
分类 | a类 | e类 | i类 | o类 | u类 |
- | 夏韵 | 车韵 | 时韵 | 疏韵 | 史韵 |
符号 | a | e | i | o | u |
国际音标 | a | ɛ | i | ɔ | u |
- | 界韵 | 瓢韵 | 招韵 | 哀韵 | 配韵 |
符号 | aai | eu | iu | oi | ui |
国际音标 | ai | ɛu | iu | ɔi | ui |
- | 孝韵 | 会韵 | 展韵,列韵 | 安韵,渴韵 | 本韵,勃韵 |
符号 | aau | eui | in(it) | on(ot) | un(ut) |
国际音标 | au | ɵy | in(it') | ɔn(ɔt') | un(ut') |
- | 反韵,罚韵 | 欢韵,阔韵 | 炎韵,叶韵 | 靴韵 | 通韵,屋韵 |
符号 | an(at) | eun(eut) | im(ip) | oe | ung(uk) |
国际音标 | an(at') | ɵn(ɵt') | im(ip') | œ | uŋ(uk') |
- | 兰韵,纳韵 | 星韵,夕韵 | 朱韵 | 方韵,博韵 | 夸韵 |
符号 | am(ap) | eng(ek) | iy | oeng(oek) | ua |
国际音标 | am(ap') | ɛŋ(ɛk') | y | œŋ(œk') | ua |
- | 昌韵,黑韵 | 扁韵,八韵 | 端韵,月韵 | - | 贵韵 |
符号 | ang(ak) | en(et) | iyn(iyt) | - | uai |
国际音标 | aŋ(ak') | ɛn(ɛt') | yn(yt') | - | uɐi |
- | 丽韵 | 甘韵,合韵 | - | - | 乖韵 |
符号 | ai | em(ep) | - | - | uaai |
国际音标 | ɐi | ɛm(ɛp') | - | - | uai |
- | 云韵,密韵 | - | - | - | 关韵,刮韵 |
符号 | aen(aet) | - | - | - | uan(uat) |
国际音标 | ɐn(ɐt') | - | - | - | uan(uat') |
- | 寻韵,急韵 | - | - | - | 挂韵 |
符号 | aem(aep) | - | - | - | uak |
国际音标 | ɐm(ɐp') | - | - | - | uak' |
- | 争韵,白韵 | - | - | - | 庄韵,国韵 |
符号 | aeng(aek) | - | - | - | uoeng(uoek) |
国际音标 | æŋ(æk') | - | - | - | uœŋ(uœk') |
- | 修韵 | - | - | - | 君韵,骨韵 |
符号 | au | - | - | - | uaen |
国际音标 | ɐu | - | - | - | uɐn(uɐt') |
- | - | - | - | - | 梗韵,擓韵 |
符号 | - | - | - | - | uaeng(uaek) |
国际音标 | - | - | - | - | uæŋ(uæk') |
- | - | - | - | - | 果韵 |
符号 | - | - | - | - | uo |
国际音标 | - | - | - | - | uɔ |
- | - | - | - | - | 水韵 |
符号 | - | - | - | - | uoi |
国际音标 | - | - | - | - | uɔi |
- | - | - | - | - | 劀韵 |
- | - | - | - | - | uet |
- | - | - | - | - | uɛt' |
注:上面韵母表加上五韵和哼韵,因五韵和哼韵是鼻音,故未列入韵母表。
哼韵,符号:ng,国际音标:ŋ
拼yw韵(及只能和y或者w相拼的韵母),17个。
娃韵,符号:ue,国际音标:uɛ
孬韵,符号:iai,国际音标:iɐi
由韵,符号:iau,国际音标:iɐu
挽韵,符号:uen,国际音标:uɛn
因韵,符号:iaen,国际音标:iɐn
壹韵,符号:iaet,国际音标:iɐt'
眨韵,符号:iap,国际音标:iap'
晔韵,符号:iep,国际音标:iɛp'
阳韵,符号:iang,国际音标:iaŋ
药韵,符号:iak,国际音标:iak'
阴韵,符号:iaem,国际音标:iɐm
应韵,符号:ieng,国际音标:iɛŋ
永韵,符号:ueng,国际音标:uɛŋ
忆韵:符号:iek,国际音标:iɛk'
容韵:符号:iung,国际音标:iuŋ
育韵:符号:iuk,国际音标:iuk'
约韵:符号:ioek,国际音标:iœk'
四等韵母表
(开口一等大口,二等œ,ɵ,三等i,y,四等ɛ。合口u介音)
韵摄 | 开合口 | 一等 | 二等 | 三等 | 四等 |
雅摄 | 开口 | a | - | - | e |
合口 | ua | - | - | ue | |
佳摄 | 开口 | aai | - | - | - |
开口 | ai | eui | iai | - | |
开口 | oi | - | - | - | |
合口 | uaai | - | - | - | |
合口 | uai | ui | - | - | |
合口 | uoi | - | - | - | |
校摄 | 开口 | aau | - | - | eu |
开口 | au | - | iau | - | |
山摄 | 开口 | an | - | - | en |
开口 | on | - | - | - | |
合口 | uan | - | - | uen | |
开口 | at | - | - | et | |
开口 | ot | - | - | - | |
合口 | uat | - | - | uet | |
古摄 | 开口 | u | - | iu | - |
恩摄 | 开口 | aen | eun | iaen | - |
合口 | uaen | un | - | - | |
开口 | aet | eut | iaet | - | |
合口 | uaet | ut | - | - | |
谈摄 | 开口 | am | - | - | em |
开口 | ap | - | iap | - | |
开口 | - | - | iep | ep | |
等摄 | 开口 | ang | - | iang | - |
开口 | - | - | aeng | - | |
合口 | - | - | uaeng | - | |
开口 | ak | - | iak | - | |
开口 | - | - | iak | - | |
合口 | uak | - | uaek | - | |
深摄 | 开口 | aem | - | iaem | - |
开口 | aep | - | - | - | |
景摄 | 开口 | - | - | ieng | eng |
合口 | - | - | - | ueng | |
开口 | - | - | iek | ek | |
止摄 | 开口 | - | - | i | - |
开口 | - | - | iy | - | |
免摄 | 开口 | - | - | in | - |
开口 | - | - | iyn | - | |
开口 | - | - | it | - | |
开口 | - | - | iyt | - | |
兼摄 | 开口 | - | - | im | - |
开口 | - | - | ip | - | |
风摄 | 开口 | ung | - | iung | - |
开口 | uk | - | iuk | - | |
河摄 | 开口 | o | oe | - | - |
合口 | uo | - | - | - | |
浪摄 | 开口 | - | oeng | - | - |
合口 | - | uoeng | - | - | |
开口 | - | oek | ioek | - | |
合口 | - | uoek | - | - | |
哼摄 | 开口 | - | - | - | ng |
吴摄 | 开口 | - | - | - | m |
三、声调
寻旺话与其它南方方言相同,都保留了中古汉语的入声,分t、p、k。其中由于中古汉语声母的清浊关系,寻旺话又在平上去入之间分出阴阳,与其它勾漏粤语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寻旺话中的阴平分为全清平和次清平,次清平接近于阳平。次清平的符号是0,全清平符号是1。并且入声分阴阳后不再分上下,并且入声有一个变调,也计入声调系统内。寻旺话不像其他地区的粤语以及方言,中古汉语所有全浊上声的字在寻旺话里面均保留阳上,如:夏、肾、尽、被、市、弟等等不存在全浊上声变阳去的现象。
在寻旺话音系中共有10个声调(连入声变调)。
声调表
分类 | 平声一 | 平声二 | 上声 | 去声 | 入声 |
阴(符号) | 1 | 0 | 3 | 5 | 7 |
调值 | 44(全清平) | 13(次清平) | 33 | 45 | 33 |
例字 | 东,星 | 通,清 | 董,醒 | 冻,性 | 督,析 |
阳(符号) | 2 | - | 4 | 6 | 8 |
调值 | 131 | - | 11 | 51 | 11 |
例字 | 同,晴 | - | 动,静 | 洞,净 | 毒,席 |
注:以上例字(除平声二以外,平声二第一字为tung0,第二字为teng0),第一个字均为dung,duk,第二个字均为xeng,xek。
入声变调,符号:9,调值:55。例字:“十五”的“十”(saep9),“发财”的“发”(faet9)。
声调变调法则:
- 1.阴声调变阴去
- 2.阳声调变阳去
- 3.入声调变变入
- 4.阴去变阴上
- 5.阳去变阳上
- 6.只有固定的词语用变调,不能私自造变调词语
- 7.两个连续的同声调字不需要变调
韵随调转的现象
寻旺话存在特殊的韵随调转的现象,即当满足变调法则并且有变调的字的一小部分,出现了字的韵母随声调的改变而改变的情况。例如:“开门”的“开”不变调时读hoi0,变调之后读heui5。
一般韵随调满足以下规律(包括它们的入声韵以及i,u介音韵)。不存在可逆变调规律。
- 1.an变aen
- 2.am变aem
- 3.oi变eui
- 4.oeng变ung
- 5.on变eun
- 6.aai变ai
- 7.aau变au
四、语法
播报编辑
并且,寻旺话多用单音节词,即一般用一个字表达普通话一个二字词语的意思。
如:房子、房屋:屋。尾巴:尾。天空:天。弯折:屈。等等
寻旺话保留古汉语中的词语的活用情况,如动词做状语、名词做形容词等等。
五、特点
播报编辑
一、特殊音节
寻旺勾漏粤语由于历代口耳相传,无须借助文字记录,因而还出现了大量有音无字的方言词。
如用清水摇涮过,读“浪”的阴上声;串连在一起,读“能”的阴去声等等,不胜枚举。要把它们如实地写到纸面上来,确实难以找到音义合适的汉字。还有一些字,尽管能用汉字写出其音,但所表达的远非其意。如把“粘稠”叫“结”;把盖上称“级”(经私章级镬盖);把东西盛进容器叫做“笔”(笔煮饭,笔垃圾),凡此种种,都不能套用汉字固有含义来解释。
这话写不出来的土音词语,用语言底层理论来解释,其原来就是古越词语的一部份。是在古越族被同化而放弃自己原有语言之后仍然保留下来的,经过千百年的变化与淘汰,其中的一部份保存至今。由于这些词与汉语其他方言不同,从而成为寻旺话的方言词。
更有学者说,这些写不出来的寻旺话词语,实际上是从古僮侗语里吸过来的。勾漏粤语本来就是古汉语与古越词长期交融的结果。在这个交融过程中,壮语吸收了汉语里面不少有用的东西,汉语言也从壮语(古越语的后身)吸收了不少富有表现力的因素,不管交融程度怎样高,方言到底不同,当然难以找到相应的(音义都一样)汉字来表达它。这情况,恰好造成了寻旺话说得出而写不出的奇妙色彩和独特神韵。
此外,吴侬软语与勾漏粤语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寻旺话说“帮衬”(帮助购买);“交关”(很,非常,很厉害);“啱啱”(刚才,刚好);“批”(削去),“烺”(读浪,不经烘晒,而把湿东西张挂风干);“训”(眼训,睡觉)等等吴语也有这么样的说法。
但是,要说勾漏粤语与古越语“融合”,也有人持反对意见。1985年3月19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便给笔者来信说:“越语融合论是不对的,决不要这样提。所谓博白越族形成了博白地老话,是荒唐的。博白并没有越族。”
二、特殊词汇
伞与散音,一般的心理都是“尚聚”而“厌散”,于是把“伞”改为“遮”,故称“雨伞”为“雨遮”。舌与蚀同音,做生意为图利,人们希望赚钱而不愿蚀本,故把“舌头”称为“利钱”把“猪舌头”叫做“猪脷”,“牛舌头”叫做“牛脷”,“脷”与“利”同音,寓“得利”之意,这就把被认为不吉利的词语改为吉利的称呼。又如农业生产希望风调雨顺,土地湿润,忌干旱,而猪肝的“肝”字与“干”同音,故把猪肝称为“猪湿”,同理,忌说“牛肝”、“鸡肝”、“鸭肝”、“鹅肝”,而改称为“牛湿”、“鸡湿”、“鸭湿”、“鹅湿”。此外,又如“通书”(日历),由于“书”与“输”同音,人们做生意怕蚀本,赌钱怕输光(通输),故把“通书”称作“旺历”(黄历)。
可参考粤语与古汉语词汇 [3]
三、方言字词
此外,寻旺话还保留了许多方言字,今用寻旺拼音注录如下:
山(kaem3,盖)、𠺘(loeng3涮)、项(hoeng6,小母鸡)、孭(me5,背小孩)、虾(ha2欺负)、(neng1,乳房、奶)、罨(qaem3,捂)、喘(jam1,合适)、(len2,爬)、(jaep7,胡言)、呃(jak7,骗)、踎(mau1,蹲)、𪮳(man1,扳、扶)、掹(maeng1,拉)、(na1,疤)、火农(nung1,焦)、褛(lau1,大衣)、攞(lo3,取)、靓(laeng5,漂亮)、(gem4,舔)、佢(giy2,他)、嘢(re4,东西)等等。
四、古词
寻旺话除了系统保留古音外,还保留了大量的古词。如:睇(看)、企(站)、食(吃)、饮(喝)、落(下)、行(走)、髀(腿)、面(脸)、衫(衣服)、屐(木鞋)、、搦(握拿)、捋(音劣、顺摸)、畀(给)等等。
五、叠词
寻旺话还一些特别的重叠动词或形容词。如讨厌别人说话叨唠,就用:岩岩沉沉、啰啰嗦嗦、凸凸凹凹、沉沉赘赘、吱吱喳喳、翻翻复复等。普通话中有叠字现象,如“好好学习”、“慢慢商量”等
六、常用词汇
七、地方差异
由于寻旺乡面积大,南北东西跨越广,因而会产生音系差异。如寻旺圩的圩片就比南津片的多了一个i介音,即ia。寻旺圩内的“火”和“车”是同韵母字,一个是wia,另一个是cjia,实际上是麻韵三等字高举,另外,南津片读o的圩片都读oe,南津片读uo的圩片都读uia,南津片读e的圩片读ia。还有其它村的,如学中片的等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