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寻找智美更登
- 外文名
- The Search、Soul Searching
- 类 型
- 剧情
- 出品公司
- 喜马拉雅影视文化
- 制片地区
- 中国
- 拍摄日期
- 2007年10月20日-12月20日 [3]
- 导 演
- 万玛才旦
- 编 剧
- 万玛才旦
- 主 演
- 曼拉杰甫、宗智、李毛措
- 片 长
- 112 分钟
- 上映时间
- 2009年6月15日
- 对白语言
- 藏语
- 色 彩
- 彩色
- imdb编码
- tt1483811
- 出品时间
- 2009年
剧情简介
播报编辑
一个导演去藏区寻找将要拍摄的一部电影中扮演智美更登的演员。在一个村庄,导台体永演选中一位蒙面女孩,女孩提出要跟着他们去找她以前的男友。路上,老板讲起了他的初恋故事。他们从老板的故事中观照到了自身的许多问题。最后,女孩告别男友回去,没有人看到这位女孩的真面容。生活还在继续,寻找智美更登的旅程还在继续 [2]照页悼府轿抹罪甩希汽漏档陵巩婶懂拔循欠臭。
演职员表
播报编辑
演员表
职员表
出品人 | 桑杰尖措、万玛才旦 |
制作人 | 桑杰尖措 |
监制 | 田壮壮、皮埃尔·黎希昂 |
导演 | 万玛才旦 |
编剧 | 万玛才旦 |
摄影 | 松太加 |
配乐 | 德格才让 |
剪辑 | 陈海翎、Benjamin Illos、周星 |
艺术指导 | 郑洞天、谢飞 |
美术设计 | 松太加 |
录音 | 德格才让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4-6]
角色介绍
播报编辑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7]. [5]
幕后花絮
播报编辑
- 该片是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继《静静的嘛呢石》之后完成的第二部剧情长片。
- 实景拍摄、藏语对白、剧中人物全部由藏族非职业演员出演。
- 该片的拍摄环境是在海拔3000米以上、-20℃的青藏高原 [7]。
- 《寻找智美更登》最初的长度是2小时50分钟,第一次送审,被删掉了20分钟 [9]。
获奖记录
播报编辑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方 | 获奖情况 | |
2009年6月21日 | 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 金爵奖-评委会大奖 | 《寻找智美更登》 | 获奖 [8] |
金爵奖-最佳影片 | 提名 [10] | |||
2009年 | 第7届曼谷国际电影节 | 金吉纳利-评委会大奖 | 获奖 [11] | |
2009年8月 | 第6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金豹奖-最佳影片 | 提名 [12] | |
2009年 | 第25届华沙国际电影节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第3届韩国首尔数码(CinDi)电影节 | 最佳影片 | 提名 [13] | ||
第53届伦敦国际电影节 | 最佳影片 | 提名 [14] | ||
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 | 最佳影片 | 提名 | ||
2009年4月28日 | 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 最佳影片 | 提名 [15] |
幕后制作
播报编辑
创作背景
智美更登是八大藏戏之一《智美更登》中的人物。智美更登为古印度王子,他自幼乐善好施,广济施贫,后来竟把镇国之宝也施舍出去了,愤怒的国王把王子、妃子和三个孩子都发配到恶魔山 [16]。导演万玛才旦表示智美更登是八大藏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身上体现的是佛教最核心的精神:慈悲、宽容和爱。“寻找智美更登”其实就是在寻找这种精神 [8]。
拍摄过程
《寻找智美更登》经过两年(2005年-2006年)的筹备,5次修改剧本,于2007年7月取得拍摄许可证。这部电影的主创人员全部为藏族,拍摄区域跨越甘青两省 [3]。拍摄全程历时54天,主要拍摄地点为青海省同仁县、泽库县、尖扎县和甘肃省夏河等地 [17]。
制作发行
播报编辑
上映国家 | 上映时间、细节 |
---|---|
中国 | 2009年6月15日(上海国际电影节) [1] |
瑞士 | 2009年8月11日(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泰国 | 2009年9月25日(曼谷国际电影节) |
加拿大 | 2009年10月5日(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
波兰 | 2009年10月12日(华沙国际电影节) |
英国 | 2009年10月19日(伦敦国际电影节) |
法国 | 2009年11月27日(南特三大洲电影节) [18] |
影片评价
播报编辑
不露面的姑娘,被讲述的小人物故事,大师范儿的固定镜头,极度偷懒抑或是牛逼化境的长镜头。没有伊斯兰风情,那就来点高原风光和藏戏文化,确切说西藏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看点和卖点。
《寻找智美更登》里最真的东西是藏戏的唱段,女孩清嗓唱起来的时候简直是催人落泪。逝去的东西总是叫人伤感,但如果只因为这样就要把《寻找智美更登》封为好片,实在过了。站在批评角度上说,这些天然加分的东西完全应该被隔离在电影才华和叙事技巧之外。哪怕是亲自去看一场《智美更登》,都要比看过该片大呼感动来得实际。
片子的镜头死气沉沉,常是固定的中景,跟侯孝贤一样铁了心不让人看清人物的脸。跟着山路绕来转去,车载镜头一会正拍一会背拍,毫无内容可言。好不容易盼到它动了一会,很快又恢复了“死样子”,看起来就是导演故意让人不开心。对白拉拉扯扯上半天,也没见提到什么深刻的故事,完全是因小失大的现成例子,长镜风、大师流人人都想,但还请适可而止。一般来说,导演本意肯定是希望更多人来关注藏族文化问题,不想如此冷漠高深的形式惊倒了太多人。另一种可能就是,他悲观地设想了关注这块东西的人很少,索性追求风格玩个痛快 [19]。(新浪娱乐·木卫二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