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尋找巴金的黛莉

(趙瑜著長篇報告文學)

鎖定
《尋找巴金的黛莉》是趙瑜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2009年12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首次出版。 [1-2] 
《尋找巴金的黛莉》以發掘到青年巴金當年寫給文藝女青年的七封信為開端,用紀實性文筆書寫了一段頗為有意思的民國史實。 [8]  而在作者尋找黛莉的過程中,牽扯而出的歷史故事暗涵了山西曆史和晉地文化底藴。 [11] 
作品名稱
尋找巴金的黛莉
作    者
趙瑜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報告文學
字    數
18.6萬字 [2] 
首版時間
2009年12月 [1] 

尋找巴金的黛莉內容簡介

《尋找巴金的黛莉》一書揭示了巴金與黛莉的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而巴金與黛莉的七封通信,更成為了解讀20世紀新女性命運和大家族沉浮的密碼。七十餘年後,七封書信經作家趙瑜的田野調查、傳奇尋找,再次展示出時代歷史的風雲際會以及鮮為人知的慘烈往事。 [13] 

尋找巴金的黛莉作品目錄

巴金致黛莉第一封信
古董商喊出高價位
這批舊信從何而來
温馨而又敏感的話題
血濺《犧牲者》
是回憶逼着我寫《春》的
查找襄汾縣裏趙逢冬
信仰應是文學之根
尋訪到一位趙文英
矛盾中掙扎的弱者
祝壽村又見新希望
趙公館裏兩兄弟
抗戰前最後一封信
寧武關人拉板車
五叔捐軀與梅生出走
在西安會晤趙健女士
戰爭也沒有毀掉它們
從克難坡到嘉峪關
堅決不做二房太太
共同尋找黛莉
後記 [2] 

尋找巴金的黛莉創作背景

2006年冬,作家趙瑜偶然在太原文廟一古董商處發現巴金從未發表過的七封親筆書信,而這些近4000字的書信是年輕的巴金寫給“山西太原坡子街20號”一位“趙黛莉女士”的。雖然趙瑜從未涉足過巴金的研究工作,但他堅持把信件收藏回來,為巴金研究學者提供一份寶貴的素材。 [3] 
然而七封信件背後的人物“趙黛莉”吸引了趙瑜的好奇心,從太原到寧武,再到西安,趙瑜展開了近三年的追蹤調查,最終找到了已年屆九旬的老人黛莉。因此,趙瑜就將尋找黛莉的過程寫成了報告文學《尋找巴金的黛莉》,向讀者展示其踏上“尋找巴金的黛莉”這一艱難而又神奇的旅程。 [3] 

尋找巴金的黛莉作品鑑賞

《尋找巴金的黛莉》以巴金先生寫給黛莉小姐的七封書信為引,講述了作者趙瑜在尋找神秘的黛莉過程中的故事。作者每一次對黛莉的尋找幾乎都可以牽涉出一段風雨飄搖的民國往事,而且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的故事永遠要比作品中的文字更富有傳奇性,比如那位賣書信的古董商突然離奇地死去等等。因此,該作品在介乎文學史發掘和紀實性寫作之間尋找到了某種平衡,看似是有關尋找的故事,但其實也是很有意思的“偵探小説”。 [8] 
《尋找巴金的黛莉》看似寫了敍述人“我”、巴金和黛莉三個人的故事,但實際上在虛寫巴金,而實寫“我”與黛莉。由於作為敍述人的“我”明白自己講述不出多少巴金的新故事,因此本可以作為故事主角的巴金只在“我”的敍事中順帶出一段歷史考證。然而到了“我”尋找黛莉的故事,卻説得極其精彩。在整個敍事中,讀者可能會關注巴金,也可能一直在期待黛莉真實身份的水落石出。 [11] 
此外,《尋找巴金的黛莉》更為深層的內涵在於書寫晉人的歷史命運。作者由太原開始的尋找黛莉過程正是圍繞着山西一帶的歷史背景展開,結合了山西幾個大家族在20世紀的動盪波折。尋找黛莉,幾經曲折,但作品中分析的卻是20世紀上半期山西的歷史,同時也是中國現代動盪不安的歷史。中國的大家族捲入了生產、戰爭、政治、暴力,無一倖免,歷經事件的衝擊,或分崩離析,或顛沛流離,或苟全性命。因此,這部作品獲得成功的關鍵在於作者趙瑜對晉文化的底藴和晉人品性的書寫筆法老道,正是這種毫無遮掩的紀實筆法,讓讀者體驗到晉文化的特有韻味。 [11] 

尋找巴金的黛莉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09年,該作品首次出版後便榮獲了《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 [10] 
2010年11月,該作品獲得“石花杯”第四屆徐遲報告文學獎。 [1] 

尋找巴金的黛莉作品評價

《尋找巴金的黛莉》是一段30歲青年作家巴金與17歲民國少女趙黛莉的紙上情,有關信仰、革命、自由,有關“娜拉出走以後”,七封信件維繫的是一種曖昧、脆弱卻極深刻的聯繫,但或許是趙黛莉一生中最好的部分。(中國作家網評) [4] 
《尋找巴金的黛莉》是一部紀實性的作品,作者以發掘到青年巴金當年寫給文藝女青年的七封信為開端,書寫了一段頗為有意思的民國史實。(文學評論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莉評) [8-9] 
《尋找巴金的黛莉》幾乎就是山西現代簡史、山西現代地緣政治史,其通過追蹤七封信,引出一個人,又通過追蹤一個人,引出幾個山西大家族,最後通過山西大家族的滄桑演變,呈現了中國現代的最根本的命運特質,因此也是中國現代史的精煉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評論家陳曉明評) [11-12] 

尋找巴金的黛莉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尋找巴金的黛莉》
2009年12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978-7-020-07870-7 [2] 
《尋找巴金的黛莉》
2014年4月
陝西人民出版社
978-7-224-11046-3 [6] 
《尋找巴金的黛莉》
2016年11月
海天出版社
978-7-550-71769-5 [7] 

尋找巴金的黛莉作者簡介

趙瑜,1955年出生于山西長治,是中國當代紀實文學代表作家之一。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協。現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併兼任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此外,他還曾先後獲得三屆徐遲報告文學獎、三屆趙樹理文學獎、三屆中國作家獎,全國環境文學獎、當代文學獎、中華優秀圖書獎和文津圖書獎等。 [5] 
趙瑜的作品以理性批判及文體創新名世,著有《中國的要害》《太行山斷裂》《但悲不見九州同》《第二國策》,體育三部曲《強國夢》《兵敗漢城》《馬家軍調查》,長篇《犧牲者(三卷)》《晉人援蜀記》《火車頭震盪》《王家嶺的訴説》《籃球的秘密》《野人山淘金記》等,其中代表作《尋找巴金的黛莉》被改編為電影。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