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尋找公共行政的倫理視角

(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尋找公共行政的倫理視角》是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康之。該書是服務行政理論的導言性作品,提出了通過價值理性的復歸重建公共行政模式的新構想。
中文名
尋找公共行政的倫理視角
作    者
張康之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2年07月24日
定    價
78 元
ISBN
978-7-300-15954-6
叢書名
公共管理文庫

尋找公共行政的倫理視角作者簡介

張康之,1957年生,江蘇銅山縣人,首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得者,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服務型政府研究所所長,西北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出版了《尋找公共行政的倫理視角》、《公共行政中的哲學與倫理》、《行政倫理的觀念與視野》、《論倫理精神》、《總體性與烏托邦:人本主義馬克思主義的總體範疇》、《任務型組織研究》、《行政倫理學教程》、《一般管理學原理》、《公共行政學》、《公共管理學》等著作和教材20多部,發表論文400多篇,辦有行政倫理學精品課程網站。張康之教授近年來主要研究行政哲學和文化等問題,提出了合作治理的理論構想,並在合作治理的思想框架下提出了服務型政府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原則和目標。

尋找公共行政的倫理視角內容簡介

本書於2002年在我社出版了第一版,2004年獲得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本本書初版於2002年,並於2004年獲得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和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三屆行政管理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獲。
本書是服務行政理論的導言性作品,提出了通過價值理性的復歸重建公共行政模式的新構想。全書基於現代官僚制理論的產生及其在實踐中的應用這一線索,對公共行政的發展史進行了系統反思,分析了近代以來的理性分化及其在社會建構中的表現。作者認為,近代早期啓蒙思想家所倡導的理性在其後的發展中分化為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從而在社會建構中出現了工具理性對價值理性的排斥。在一切基於工具理性的社會建構中,官僚制是最為典型的範例。然而,在官僚制理論中卻包含着深刻的邏輯悖論。本書在對官僚制以及批評和矯正官僚制的各種理論的反思中,提出了公共行政道德化建構的建言,並由此邏輯地導出了服務型政府的理念。 [1] 

尋找公共行政的倫理視角精彩片段

本書初版於2002年,2004年獲得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和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三屆行政管理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本書的出版奠定了張康之教授在行政倫理學研究領域的地位,可以説是其成名作。
在本書初版將近十年之後,作者與時俱進,增訂以下內容:
(1)中心-邊緣”學説;
(2)人類的認識史框架;
(3)在統治型、管理型和服務型政府三種治理模式的框架下,進一步論述服務型政府。

尋找公共行政的倫理視角圖書目錄

自序:我們的主題是什麼
上篇 反思
第一章政治—行政二分原則與官僚制理論
第一節 政治—行政二分原則
第二節 官僚制理論
第二章反思官僚制
第一節 官僚制理論的統治視角
第二節 官僚制的合理性設計
第三節 官僚制的實踐困境
第三章 官僚病的人文救治
第一節 對官僚制的文化反思
第二節 超越工具理性
第四章 合法性問題
第一節 合法性的思維歷程
第二節 對合法性的超越
第五章 超越官僚制(一):理論探索
第一節 分析“經濟人”假設
第二節 政府中可以引入市場機制嗎
第六章 超越官僚制(二):實踐努力
第一節 行政改革的追求
第二節 公共行政的建構之路
下篇 暢想
第七章 公共行政的道德化
第一節 朝着公共行政道德化的方向
第二節 公共行政道德化的雙重向度
第八章 行政人員:道德與自主性
第一節 行政人員的道德價值
第二節 行政人員的自主性問題
第九章 公共行政的道德責任
第一節 公共行政中的責任與信念
第二節 公共行政的道德責任
第三節 公共行政視角中的公正
第十章 政府能力的道德整合
第一節 行政改革中的價值追尋
第二節 提升政府能力的道德途徑
第十一章 社會秩序的供給(一)
第一節 政府與社會秩序的獲得
第二節 社會秩序的道德化
第十二章 社會秩序的供給(二)
第一節 在政府的道德化中防止衝突
第二節 政府社會秩序供給的路徑
第十三章 暢想“以德治國”
第一節 公共行政中的權利問題
第二節 “以德治國”的前提
主要參考文獻
後 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