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尋伺

鎖定
尋伺,教義名詞。“尋”(梵文Vitarka)與“伺”(梵文Vicara)的合稱。舊譯作“覺觀”。“五位七十五法”和“五位百法”之一。思維形式之一,稱為“有尋有伺地”。 [1] 
中文名
尋伺
別    名
覺觀
分    類
教義名詞
合    稱
尋、伺
“尋(覺)”:《廣五藴論》定義説:“謂思、慧差別,意言尋求,令心粗相分別為性。意言者,謂是意識。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分別。粗相者,謂尋求瓶、衣、車、乘等之粗相。樂觸、苦觸等所依為業。”謂意識據主觀既有的思想和知識,以思維尋求,分別有瓶、衣等物,從而產生苦樂等觸覺,此即是“尋”的性能。《界身足論》捲上:“謂心推覓、遍推覓,顯示、極顯示、現前顯示,尋求、遍尋求,算計、遍算計,構畫、遍構畫,分別、等分別、等分別性。是名尋。”此中“推覓”,即推求、尋覓,是意識外向並追逐對象的意思;“顯示”,指對對象的反映、影像;“算計”,指推理;“構畫”,指構想、設計;“分別”,指辨明彼此、是非、善惡、染淨、好惡等。另據《顯揚聖教論》卷一:“尋者,或時由思,於法造作;或時由慧,於法推求。散行外境,令以粗轉為體,障心內淨為業,乃至增長尋為業。”據此,一切隨順外境的想像、推理等思想活動,皆屬於“尋”。《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五謂:“粗心在緣名為覺”,“散心為覺”,與上述意思同。但又説:“覺名觸覺”,“覺屬身根”,“身根身識相應名為覺”,此是早期譯家對“觸”的翻譯。“伺”(觀):謂“伺察”,其性能與“尋”近似,唯屬心之“細性”。《廣五藴論》:“云何伺?謂思、慧差別意言伺察,令心細相分別為性。細相者,謂於瓶、衣等分別細相,成不成等差別之義。”“尋”,指思想尋求瓶、衣等;“伺”則於內心分別瓶、衣本身之差別。故《雜阿毗曇心論》卷七謂:“先粗心法作想名為覺;粗心法相續隨轉名為觀。”《界身足論》捲上述其狀:“謂心巡行、遍巡行、隨遍巡行,伺察、遍伺察、隨遍伺察,隨轉、隨流、隨屬彼性,是名伺。”所謂“隨”,指隨逐心境。據此,《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五謂:“粗心在緣名為覺,細心分別名為觀。”即“尋”的特點在隨逐外緣;“伺”的特點在對外緣進行分析。
關於“尋伺”的特性,《俱舍論》卷四引別釋言:“尋伺二法是語言行,故契經言:要有尋伺方有語言,非無尋伺此語言行。”據此,“尋伺”皆以語言思維為特點。《瑜伽師地論》卷五則以“七種相”規定“尋伺”的特徵:(1)“體性”:“謂不深推度所緣,思為體性;若深推度所緣,慧為體性。”(即以思、慧為體性)(2)“所緣”:“謂依名身、句身、文身,義為所緣。”(即以名言所表涵義為對象)(3)“行相”:“謂即於此所緣尋求行相是尋;即於此所緣伺察行相是伺。”(尋求、伺察即是“行相”) (4)“等起”:“謂發起語言。”(即均有發起語言的功能)(5)“差別”:“有七種差別,謂有相、無相,乃至不染污。”(6)“決擇”:“謂諸尋伺必是分別;或有分別非尋伺。謂望出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別而非尋伺。”(7)“流轉”:“若那落迦(地獄)尋伺:何等行,何所觸,何所引,何相應,何所求,何業轉耶?”(即系統性的尋伺)“尋伺”作為佛家特定的思維形態,主要用於説明“初靜慮”,名為“有尋有伺地”,“未至靜慮”名“無尋有伺地”,二禪以上名“無尋無伺地”。 [1] 
參考資料
  • 1.    任繼愈 主編.佛教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第5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