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尊師重教

鎖定
“尊師重教”出自《禮記·學記》,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教學問題的論著。是中國古代一部典章制度專著《禮記》中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
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尊師重教這個成語出自《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可見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中文名
尊師重教
出    自
《學記》
引    用
已被人們引用一千五百多年
作品原文
凡學之道,嚴師①為難

尊師重教作品簡介

凡學之道,嚴師①為難。師嚴然後道尊②,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③二:當其為屍④,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⑤於天子無北面⑥,所以尊師也。

尊師重教作品解析

①嚴師,以師為尊,尊敬老師。
②道尊,以道為尊,尊重知識
③不臣於其臣者,對於下屬,卻不把他當作下屬看待。
④屍,祭主,執掌祭祀的人。
⑤詔,告訴,教授。
⑥北面,稱臣,行下屬禮節。 [1] 

尊師重教作者簡介

樂正克(約公元前300—前200年),姓樂正,名克,戰國時魯國人,思孟學派的重要人物,孟軻的學生。據《禮記·王制》載:“樂正崇四術,立四教”。他是以職業為姓,他的祖先是學官。樂正克是深得孟軻信任的高才生。戰國時代儒分為八,其中一派就是“樂正氏之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