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尉官派運動

鎖定
尉官派運動是巴西20世紀20年代軍隊尉官發起的反政府運動。
中文名
尉官派運動
發起時間
1922年7月5日

尉官派運動巴西共和國危機

1889年巴西共和制建立,但國家的體制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政府仍舊由舊農業寡頭控制。由於工業的興起和發展,一批出身於中產階段(商人、小莊園主、政府官員)的青年軍官對政府的統治不滿,要求實行直接選舉,政治明朗化,人身自由,廢除報刊、新聞檢查,反對政府腐敗。
20世紀20年代初,巴西經濟發生危機,人民羣眾普遍不滿。在軍隊內部,軍人們就解決國家危機的辦法產生分歧,經常在軍人俱樂部內展開激烈的爭論。這一時期,前總統赫耳墨斯·羅德里格斯·達·豐塞卡從歐洲流亡回國,並當選為軍人俱樂部主任,積極從事政治活動。

尉官派運動納兵營起義

1922年6月29日,赫耳墨斯以軍人俱樂部主任的名義打電報給伯南布哥州各兵營,譴責聯邦干預州政府的選舉。鑑於此,7月2日,政府逮捕了埃爾梅斯,同時下令關閉軍人俱樂部。政府的這一舉動引起軍人的普遍不滿。
7月5日凌晨1點20分,首都里約熱內盧的維吉奧兵營和科巴卡巴納兵營發生反政府兵變。這兩個兵營的起義得到其他兵營的響應。但由於政府事先有所準備,支持起義的雷阿倫式軍事學院的起義軍,一出校門即被鎮壓,維吉奧兵營的起義者也被繳械。唯獨科巴卡巴納兵營在赫耳墨斯之子歐克利德斯上尉的領導下宣佈了起義並將大炮對準了總統府。政府要求兵營派代表談判,歐克利德斯在前往總統府談判途中被捕。歐克利德斯被捕後,政府再次要求起義軍投降。起義軍拒絕了政府的要求,並扣押了政府的談判代表。在西凱拉·坎波斯中尉的率領下,隨後起義軍衝出兵營,向科巴卡巴納海灘進軍。進軍途中,起義軍與政府軍在街道和海灘展開了激戰。結果,除兩名軍官受傷被俘外,其餘16名士兵全部陣亡。

尉官派運動聖保羅革命

科巴卡巴納兵營起義標誌着巴西尉官派運動的開始。科巴卡巴納兵營起義後,1923年一批年青的軍官又開始籌劃反對阿圖爾·貝爾納德斯總統的運動。1924年7月5日凌晨,在伊西多羅·迪亞斯·洛佩斯元帥、米蓋爾·科斯塔、若奧·卡巴納和若阿金·塔沃拉將軍的領導下部分軍官在聖保羅城發動起義,開始了“1924年聖保羅革命”。當天,起義軍佔領聖保羅城。3天后,聖保羅州州長卡洛斯·德坎波斯將政權交給革命指揮部。聯邦政府聞訊後臨時召集14萬人對3500名起義軍發動進攻。7月末,起義軍被迫從聖保羅城撤出,轉至聖保羅州內地堅持戰鬥。此後,起義軍堅持戰鬥,繼續與政府軍周旋。直到1927年阿圖爾·貝爾納德斯總統下台為止。尉官派運動歷時5年,起義者轉戰行軍近3萬公里,震撼了全國併為1930年的瓦加斯革命培養了軍事和政治骨幹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小百科全書》第三卷人類歷史第四冊74頁,團結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