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將軍與孤女

(文章)

鎖定
本文講了聶榮臻將軍救了兩個日本女孩的故事,作者是劉鐵生。本文入選冀教版上冊18課。
作品名稱
將軍與孤女
作    者
劉鐵生
主要成就
入選冀教版上冊18課

將軍與孤女戰爭孤兒

1940年,震撼中外的"百團大戰"開始了.八路軍一舉攻克娘子關,迅速佔領了太行山腳下的東王舍礦區.
東王舍住着許多僑民.日軍為了阻止我軍前進,不顧自己的僑民尚未撤退,猛轟東王舍,礦區變成一片火海.炮水中,兩個日本女孩兒成了孤兒.
從戰火中搶救兒童,對八路軍戰士來説本是司空見慣的事,但這次卻不同尋常.他們面對着的兩個哇哇大哭的孩子是敵方的.雖然戰士們對敵人的仇恨是那麼深,可是對兩個孩子卻是那麼仁愛.
當時,部隊的條件很艱苦,但戰士們自願挑起了哺育孩子的重擔.他們又當爹又當娘,笨手笨腳地張羅一切:給孩子們穿上乾淨衣服,讓他們吃上可口的東西.

將軍與孤女將軍與日本女孩

,消息傳到了聶榮臻將軍那裏.聶將軍極為關注,兩個日本女孩兒被送到了前線司令部.
看到兩個可愛的孩子,聶將軍抱起她們,親吻着,逗弄着,還給孩子們削梨吃.他吩咐軍醫給孩子檢查身體,並找來乳孃給孩子餵奶.聶將軍拉着孩子的手,温和地説:"好娃娃,想家嗎?來,照個相,明天送你們回去."就這樣,一張具有歷史意義的珍貴照片被留了下來.
8月22日,聶將軍給日本軍官寫了一封信.信中義正詞嚴地譴責了日本侵略軍的暴行,對戰火中救出的日本小姑娘寄以深切的同情,要求日軍將孤兒姐妹"轉交其親屬撫養".信中還説:"中日兩國人民本無仇怨,侵略中國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願.中日兩國士兵及人民應攜起手來立即反對與消滅此各罪惡戰爭……"
那天,聶將軍親自送別兩位小姑娘.望着遠去的挑筐,他無限感慨:"敵人雖然殘忍地殺害了我們無數同胞和兒童,但是我們絕不能傷害無辜的日本孩子."
隨着小姑娘的遠去,這些名字也留在了歷史的記憶裏:救護小姑娘的八路軍戰士封奇書,給小姑娘餵過奶的陳文端,送小姑娘跳上返鄉之路的挑擔農民李華堂,慈父般的聶榮臻將軍……
四十年過去了,1980年6月,《解放軍畫報》發表了那張珍貴的歷史照片,並配發了《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裏》的文章.

將軍與孤女美穗子的信

在中日兩國人民的積極努力下,當年被八路軍從戰火中救出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很快找到了.得知消息後,已人到中年的美穗子激動地給聶將軍寫了一封信:
聶榮臻將軍閣下:
這封信草草不恭,請您原諒.看了《日本小姑娘,你在哪裏》的報道,我驚訝了.我不就是將軍所要尋找的"興子"嗎?
那時我才四歲,妹妹一歲,當時情況已記不得了.我父親是河北省井陘煤礦鐵路站的職員,昭和十五年八二十一日負傷而死,母親也被炮彈炸死了.
據伯父講,我被八路軍救走,後又送了回來.遺憾的是妹妹於九月二十四日,在北京鐵路局石門醫院死亡.回國那陣子,我常常向姥姥講起"吃梨"和"坐桃筐"的事情.
我成了家,有了三個女兒,感謝您的救命之恩.日中兩國恢復邦交的時候,我曾想:要是我的父母也活着該多好哇。
如果可能,我想到父母和妹妹的亡地憑弔,對能使我健康活着的中國人民表示感謝.如果情況允許,我想訪華拜會閣下,特別要感謝您的救命之恩.
祝你更加健康地工作.
美穗子

將軍與孤女美穗子一家訪中

7月10日,美穗子一家應邀訪問中國.經歷戰爭磨難的美穗子百感交集,她尋訪了當年八路軍把她從硝煙中救出的井陘車站,參觀了石家莊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7月14日上午,美穗子終於見到了聶將軍.將軍拉着"日本小姑娘"的手,親切地説:"很高興見到你和你的一家人."美穗子像見到自己闊別多年的父親那樣,握着將軍的手泣不成聲:"四十年前,充滿人類友愛精神的中國人民救了我的生命,您是我的救命恩人."聶將軍説:"干戈化玉帛.願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兵戎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