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將樂縣

鎖定
將樂縣,隸屬福建省三明市,位於福建省西北部,地處武夷山脈東南麓,位於北緯26°25′25″~27°04′06″,東經117°05′03″~117°39′59″之間,屬亞熱帶氣候, 既有大陸氣候特徵,又兼有海洋氣候特色,總面積2241平方千米。 [25]  [36]  截至2022年末,將樂縣户籍人口為18.50萬人。 [31]  截至2023年6月,將樂縣轄8個鎮、5個鄉, [34]  縣人民政府駐古鏞鎮府前路18號。 [35] 
將樂縣因“東越王樂野宮在是”,又“邑在將溪之陽,土沃民樂”,故取名將樂。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置縣。五代十國閩天德三年(945年),升縣為州。是福建省最早建縣的古縣之一,是“程門立雪”典故的主人翁楊時故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彭德懷、肖勁光等先後在這裏領導過革命鬥爭。將樂是老區蘇區縣,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孕育地實踐地。 [2]  [36] 
2022年,將樂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4.57億元,比2021年增長5.9%。 [31] 
中文名
將樂縣
外文名
JiangLe County
別    名
鏞城
行政區劃代碼
350428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三明市
地理位置
福建中部三明市
面    積
2241 km²
下轄地區
8個鎮、5個鄉
政府駐地
古鏞鎮府前路18號
電話區號
0598
郵政編碼
3533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8.50 萬(2022年户籍人口) [31] 
著名景點
玉華洞龍棲山
火車站
將樂站
車牌代碼
閩G
地區生產總值
194.57 億元(2022年) [31] 

將樂縣歷史沿革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分會稽郡置建安郡(治所今建甌),析建安縣之校鄉始設將樂縣,隸建安郡。因水來自將溪,東越王樂野宮在是,又以邑在將溪之陽,土沃民樂,故得名將樂。西晉至南北朝,均屬建安郡。
晉隆安三年(399年)析西鄉置綏安縣,義熙元年(405年)改綏城縣。
隋開皇十二年(592年),並於邵武縣,隸撫州(治所今江西臨川)。
武德五年(622年),從邵武縣析出,復置將樂縣,改隸建州(治所今建甌)。貞觀三年(629年),縣東南2鄉並於建安,西北3鄉並於邵武。垂拱四年(688年),復置將樂縣,屬建州。元和三年(808年),再分並於建安、邵武縣,為兩縣之地。元和五年,再復將樂縣,屬建州。
五代十國閩天德元年(943年),王延政據建州,建國號殷,將樂縣為其所轄。閩天德三年,將樂升縣為州,以縣城西郊有山形如覆鍾,取名鏞州,又稱西鏞州。是年八月,南唐滅閩,將樂為南唐所轄。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將樂廢州為縣,仍屬建州。
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改劍州為南劍州(治所今南平市),將樂自建州改隸福建路南劍州。
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兵佔領邵武軍,改軍為路,將樂屬邵武路。至元十五年(1278年),南劍州升為南劍路。大德六年(1302年),改南劍路為延平路,將樂均屬之。
洪武元年(1368年),改延平路為延平府,將樂屬之所轄。
清襲明制,將樂仍屬延平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州,實行省、道、縣三級地方政制,將樂屬北路道(治所今南平市)。民國3年,屬建安道(治所今南平市)。民國14年,廢道改省、縣兩級制,將樂直屬福建省。民國20年,複道制,將樂仍屬北路道。民國22年11月,十九路軍發動“福建事變”,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將福建劃分為4省2市,將樂屬延建省。民國23年,事變失敗。民國23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解放將樂縣城,成立縣蘇維埃政府,直屬閩贛省蘇維埃政府。同年7月,國民政府實行督察專員制,福建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將樂屬第九行政督察區(治所今邵武市)。民國24年10月,福建改劃為7個行政督察區,將樂改屬第二行政督察區(治所今南平市)。
1950年1月31日,將樂解放,屬福建省第二專區(專員公署駐南平)。是年4月後,第二專區先後改稱南平專區、南平地區,將樂均屬之。
1970年7月,改屬三明地區(專員公署駐三明)。
1983年5月,三明地區改為省轄市,實行市管縣體制,將樂為三明市轄縣。 [1-2] 

將樂縣行政區劃

將樂縣區劃沿革

1995年,將樂縣轄古鏞鎮、高唐鎮、萬安鎮、南口鄉、白蓮鄉、黃潭鎮、萬全鄉、光明鄉、安仁鄉、大源鄉、餘坊鄉、漠源鄉,7個居委會、124個村委會。
將樂縣行政區圖 將樂縣行政區圖

將樂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將樂縣轄8個鎮、5個鄉:古鏞鎮萬安鎮高唐鎮白蓮鎮黃潭鎮水南鎮光明鎮南口鎮漠源鄉萬全鄉安仁鄉大源鄉餘坊鄉 [34]  縣人民政府駐古鏞鎮府前路18號。 [35] 

將樂縣地理環境

將樂縣位置境遇

將樂縣地處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脈東南面、閩江支流金溪中下游。位於北緯26°25′25″~27°04′06″,東經117°05′03″~117°39′59″之間。東鄰南平市順昌縣,東南與沙縣區毗鄰,南連明溪縣,西接泰寧縣,北與邵武市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57.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71.5千米,總面積2241.1平方千米。 [36] 

將樂縣地形地貌

將樂縣地處武夷山脈東南坡。富屯溪最大支流金溪將全縣分為南、北面積大致相等的兩部分。境內山嶺聳峙,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錯落其間。山體多呈南西—北東走向,與金溪流向一致,構成西北、東南高,中間低,大致呈西南向東北延伸的山間盆谷。 [3]  將樂縣總面積2241平方千米。 [25] 

將樂縣氣候

將樂縣地處中亞熱帶地區,大陸度54,具有大陸性氣候特徵,兼受海洋性氣候的影響,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特點: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少嚴寒,雨熱同期,乾濕明顯,受季風及地形影響,常有災害性天氣。
縣內各地四季起止日期及持續天數差異明顯。在低海拔河谷平原地區,夏長冬短,春秋對峙,熱量豐富,氣候温暖。隨着海拔增高,冬季延長,夏季縮短,氣温逐漸降低,氣候以温涼為主。
春季:氣温回升快,南風日數逐漸增多,早春氣候多變,冷熱無常,常遇寒潮、低濕陰雨。春末陰雨連綿,時有冰雹和洪澇。
夏季:初夏為梅雨高峯期,多洪澇。盛夏炎熱少雨,為高温期,午後多雷雨。受颱風影響,可出現暴雨。季內盛行東南風。
秋季:多晴天,西北風漸多,秋高氣爽,冷暖宜人。
冬季:寒冷、乾燥,時有霜凍結冰現象。高海拔山區常下雪、積雪。夜晨多雨、霧凇。河谷平原地區夜晨多霧,偶爾也下雪,2~3年一次。 [4] 

將樂縣水文

將樂境內有大小河流47條。金溪為縣內主幹流,境內集水面積2246平方公里。匯入金溪的各級支流流域面積大於10平方公里有23條,其中10~50平方公里14條,55~70平方公里3條,100~160平方公里4條,370平方公里以上2條。
據縣水文站統計,全縣多年平均年降水深1703.7毫米,降水總量38.27億立方米;陸地蒸發量750毫米,水面蒸發量935.1毫米;年徑流深1017.4毫米,徑流總量22.85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徑流係數0.59。全縣平均每平方公里年產水量101.74萬立方米。按1990年全縣總人口計算,人均擁有地表徑流1.45萬立方米。 [5] 

將樂縣土壤

將樂縣土壤類型有紅壤土類、黃壤土類、水稻土類、紫色土類、石灰土類和潮土類6個土類、15個亞類、44個土屬。其中紅壤土類佔土地總面積81.52%。 [36] 

將樂縣自然資源

將樂縣山地面積288萬畝,其中有林地面積283萬畝,毛竹林4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5.2%,林木蓄積量1598萬立方米,立竹量4600多萬根,是中國南方重點林業縣、中國毛竹之鄉。全縣可開發水電資源31.5萬千瓦。已發現的地下礦產有石灰石、煤、鐵、螢石、石英等36種,其中石灰石遠景儲量達13億噸,居福建之首。 [6] 

將樂縣人口

2022年,將樂縣户籍人口18.50萬人,比上年末減少514人,男女性別比108.9:100。 [31] 

將樂縣經濟

將樂縣綜述

2017年,將樂縣地區生產總值117.3億元,增長8%。 [8] 
2018年,將樂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7.81億元,比上年增長8.1%。 [9] 
2022年,將樂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4.57億元,比上年增長5.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17億元,增長4.7%;第二產業增加值95.37億元,增長5.2%;第三產業增加值77.03億元,增長7.2%。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1.4:49.0:39.6。 [31] 
2022年,將樂縣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完成9.82億元,同口徑增長3.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14億元,同口徑增長10.8%。全縣財政支出31.20億元,增長31.2%;其中,一般預算支出25.59億元,增長29.2%。固定資產投資127.76億元,比上年增長17.3%。 [31] 
2022年,將樂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90元,增長6.5%;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8679元,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24元,增長8.6%;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6968元,增長7.1%。

將樂縣第一產業

2022年,將樂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68億元,增長5.1%。其中,種植業19.65億元,增長5.3%;林業8.36億元,增長4.9%;牧業6.63億元,增長5.9%;漁業1.33億元,增長3.1%;農林牧漁服務業7106萬元,增長4.9%。
2022年,將樂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19萬畝,與上年基本持平;糧食產量7.74萬噸,增長0.1%;食用菌產量2.02萬噸,增長5.3%;蔬菜產量7.75萬噸,增長4.7%;水果產量3.68萬噸,增長7.9%;煙葉產量4004噸,增長27.5%。
2022年,將樂縣肉蛋奶產量1.74萬噸,增長5.4%。其中生豬出欄8.5萬頭,增長4.9%;家禽出欄602萬隻,增長10.2%。
2022年,將樂縣水產品產量5281噸,增長1.5%。
2022年,將樂縣木材產量43.4萬立方米,下降1.4%;毛竹砍伐1598萬根,下降3.0%。 [31] 

將樂縣第二產業

2022年,將樂縣全部工業增加值68.65億元,比上年增長4.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5%,工業產品銷售率96.88%。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水泥154.48萬噸,人造板21.23萬立方米,原煤13.02萬噸,電子元件2.82億隻,紙漿3.49萬噸。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662.01%,同比增加130.8個百分點;營業收入285.92億元,增長12.0%;利潤總額2.40億元,下降47.8%。
2022年,將樂縣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6.95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全縣資質等級以上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58.45億元,增長4.0%。 [31] 

將樂縣第三產業

2022年,將樂縣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8.17億元,增長6.6%;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5.78億元,增長6.4%。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1.67億元,增長5.9%。
2022年,將樂縣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實現增加值4.92億元,比上年下降6.5%。
2022年,將樂縣郵政所13處,郵政儲蓄點12個,全年郵政業務總量26.95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全縣資質等級以上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58.45億元,增長4.0%。全縣已通電話的鄉(鎮)13個,已通電話的行政村135個,城鄉固定電話用户數24710户。
截至2022年末,將樂縣各項存款餘額本外幣合計128.04億元,同比增長15.1%。各項貸款餘額本外幣合計95.01億元,增長5.2%。 [31] 

將樂縣交通運輸

將樂公路建設始於民國28年(1939年)。是時,省政府動工修建南平至泰寧簡易公路,經將樂縣城和高唐、萬安等鄉(鎮)。但土路修成後,不久因路基塌陷而荒廢。解放前夕,縣內仍無一條可通車的公路。1952年,省人民政府動工修復南平至建寧公路,縣境內路長84公里。1956年,開始修築縣、鄉公路。1961年,公路里程增至135公里。1969年,全縣社社通公路。1976年,全縣公路通車裏程達457.8公里。1978年後,縣人民政府逐步增加公路建設投資,發展交通事業。1990年,全縣公路通車裏程達994.88公里,初步形成以3條省道為幹線,以縣城為輻射中心的城鄉公路網絡。 [10] 
將樂縣 將樂縣
2006年福銀高速公路的開通,形成快速便捷交通網絡,經高速公路到福州、南昌250公里;
2013年將樂火車站正式運營,向莆快速鐵路穿境而過,並在城郊設有客貨兩用車站,到三明沙縣機場僅20分鐘,到福州、莆田僅需1.5小時,到泉州2小時,到廈門2.5小時;西至南昌1.5小時,到武漢5小時。
2022年,將樂縣道路運輸完成客貨運週轉量3.95億噸公里,增長2.1%。其中,貨運週轉量3.53億噸公里,下降10.9%。 [31] 

將樂縣政治

將樂縣主要領導(僅列黨政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縣委書記
縣委副書記、縣長
截至2024年3月 [32]  [37] 

將樂縣社會事業

將樂縣教育事業

2022年,將樂縣第二實驗幼兒園、白蓮中學綜合樓等項目建成投用,新增學位750個,中考平均分居全市第四,高考本科上線率再創新高。 [33] 

將樂縣醫療衞生

2022年,將樂縣與省協和醫院等合作共建,4個名醫工作室入駐縣總醫院,積極創建“無陪護”“無紅包”醫院,婦產兒科大樓和衞生應急大樓建成投用。 [33] 

將樂縣科學技術

2022年,將樂縣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家、省科技項目3個、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家,新增有效發明專利20個,省科學技術一等獎落地將樂。推動縣內企業與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開展深入合作。 [33] 

將樂縣文化事業

2022年,將樂縣遊漿豆腐製作技藝等4個項目被列入省級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陳記柴窯榮獲第六批“福建省老字號”,完成黃潭範氏宗祠、安仁東方軍第六兵站舊址、光明禊俚鄉革命委員會舊址的修繕工程。 [7] 

將樂縣體育事業

2022年,將樂縣舉辦全國水球比賽等品牌賽事,國家男子水球隊在將樂縣集訓,國家蹼泳隊訓練基地落户將樂。皮划艇、槳板等親水運動吸引大量市民參與體驗,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7.2萬人。將樂運動員在全國皮劃艇激流回旋錦標賽、全國青少年蹼泳錦標賽等大型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 [7] 

將樂縣社會保障

2022年,將樂縣開發158個公益性崗位,發放各類穩就業獎補資金448.6萬元,城鎮新增就業435人。持續鞏固脱貧攻堅成果,嚴格按照“四個不摘”要求,落實各類幫扶資金3420萬元。全力推進低保提標擴面工作,發放各類救助資金累計2858萬元,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投入使用。 [7] 

將樂縣歷史文化

將樂素有“文化之邑”的美稱。東晉時幹寶《搜神記》中《李寄斬蛇》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被譽為“閩儒鼻祖”、“程氏正宗”的著名理學家、北宋龍圖閣直學士楊時(號龜山)也誕生於此,“程門立雪”的典故代代相傳。擂茶龍池硯西山紙堪稱“將樂三絕”,均被列入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擂茶廣場“擂缽銅雕”和玉華洞導遊圖“玉華洞志”入選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紀錄。

將樂縣將樂擂茶

請喝擂茶是將樂最普遍、最隆重的待客禮節。凡人們結婚、添丁、喬遷、參軍、提幹、升學、做壽,擂茶便成為必不可少的喜慶之品。
擂茶的藥用功能頗多,酒足飯飽之後喝口擂茶,可感油膩盡退,滿腹舒暢。據驗證,常喝擂茶有防風祛寒、清肝明目、降血壓、潤肺健胃、潤膚美容、延年益壽等功效,是保健飲品。 [11] 

將樂縣將樂南詞

將樂南詞又稱“八韻南詞”。它的源頭來自浙江的婺劇,由浙江的流浪藝人經江西傳入將樂縣,後經民間藝人不斷加工發展而形成的一種帶有將樂地方韻味的劇種。南詞的道白採用“土官話”(將樂方言腔普通話)。每場戲必先唱《天官賜福》曲目,後唱其他曲目,如《斷橋相會》《合缽妝妖》《昭君和番》《蘆林相會》《蘇文表借衣》等。
1964年冬,傳唱了近百年的將樂清唱南詞終於以一種嶄新的表演方式被搬上舞台,由劉懷忠編詞作曲的將樂南詞説唱《趙書記治水》開了南詞表演形式之先河。在福建五屆農村文藝匯演中取得佳績,被選送參加1965年的《上海之春》音樂會演出。此後,一批如《五婆罵雞》《啞背瘋》《小魚兒》等南詞劇目陸續創作問世,一批南詞藝人如陳維緒、徐素娥、王朝仁等逐步成長,成為今天南詞演唱的傳人。

將樂縣接春

立春前夕,將樂縣人民從菜地尋一株上好的油菜,或花瓶菜、芥菜等,帶回家中,栽入花盆,名曰“春花”。然後用大紅紙做成長形條幅,寫上“新春大發”、“春到財來”、“迎春接福”之類的吉利話,插到“春花”旁邊。立春來臨,把“春花”端出來,放到大門前或窗台上,同時擺上清茶、甜酒,點燃線香,待立春時刻一到,各家各户燃放鞭炮迎接春天的到來。這就叫“春花接春”。
“開大門”接春,指大年三十夜半子時,這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時辰。人們把大門打開,在門兩側帖上“開門大吉,萬事如意”之類的聯子,燃放鞭炮,這叫“開大門接春”。

將樂縣元宵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民間稱之為“上元天官賜福日”。這天,人們都要吃元宵(土話叫“湯圓”),皮用糯米粉製成,餡或甜或鹹,以祈閤家團圓。將樂城關人還做春捲、竽包等風味小吃,將元宵節稱之為“壽年”。過去城關和萬安的元宵活動從正月十三開始,家家户户張燈結綵,街頭巷尾千燈爭豔。龍燈、花燈、走馬燈、龍鳳呈祥燈、鴛鴦戲水燈、麒麟送子燈、松鶴延年燈、吉祥如意燈、百鳥朝鳳燈、牡丹富貴燈等,公龍燈就派生出燭龍、板凳龍、香龍等等。元宵節不僅有觀不完的花燈,還有熱鬧歡騰的舞龍燈、河蚌舞、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等各種遊藝。

將樂縣端午節

將每年端午節,將樂縣家家户户節前就備足糯米和箬竹葉裹粽子。親戚朋友間互相饋贈,女婿要向岳父家送雞、送肉,謂之“送節”。家家户户門上都要懸掛菖莆、艾葉、葛藤以驅邪。據説門上掛艾葉、菖莆之俗源於中原大地。有的門口還貼上“艾葉如旗招百福,菖莆似箭斬千邪”的對聯。午後還用葛藤、艾葉、菖莆煎水,供老少沐浴。城關人還有叫小孩吃驅蛔蟲藥的風俗,一歲吃一粒,十歲以上吃十粒。端午節期間,鄉下村民上山挖草藥曬乾備用。

將樂縣板凳龍

將樂縣安仁鄉的澤坊村每年正月十七有遊板凳龍的習俗。原先不叫“板凳龍”,而稱“橋燈”,遊的是蛇而不是龍。那時的澤坊人以户為單位,各家自備一塊二米長十公分寬的杉木板作為燭橋架,狀如長條板凳面。每條燭橋上安2至3個鬥,鬥為木框,白紙糊面,鬥內插蠟燭。木板兩端各挖一個小圓洞,可用木棍穿洞連接。為圖吉利,改革開放後人們改稱“橋燈”為“板凳龍”,還為橋燈安了惟妙惟肖的龍頭龍尾。安仁的板凳龍成為安仁每年元宵節文藝踩街必不可少的節目。
仙人田 仙人田

將樂縣萬安牛會

將樂萬安牛會是從廟會發展起來的。舊時,將樂萬安規定農曆八月初七、初八為男人敬神日,初九為女人敬神日,每年要舉辦八月廟會,開展迎神活動。村民紛紛赴會,開始帶些土特產前去交流,後又進行以小牛作抵押的耕牛貿易。有的人認為耕牛經神廟菩薩過目,能避瘟消災,生長健壯,連不準備交易的耕牛也牽來參會,周邊的建寧、泰寧、順昌、明溪以至江西、浙江的客商雲集這裏,交易耕牛數以百計。解放後不再迎神,但牛會和物資交流會卻保留了下來並日益繁榮。 [12] 

將樂縣舞龍與舞獅

在遊藝民俗中,舞龍燈是最熱鬧的。“起燈”時,領頭人帶着大夥到大坪上,面向東海方向敬上一對大紅燭,敬三柱香後口中念着祈禱之詞繞場一週,然後在鼓樂聲和鞭炮聲中開始。走在最前面的是龍珠。緊接着是龍頭,龍頭高約1.6米,長約1.2米左右,接着是九節十八米長的龍身,最後是龍尾。有時是一顆龍珠在逗着它們,有時是“二龍戲珠”,還有“羣龍搶珠”等等表演程式。起龍時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人羣歡呼聲中,一些新婚女子和未育婦人爭着去拔“龍鬚”,據説拔到了便可生龍子龍孫,可以早生貴子,這也就是“舞龍丁”的由來。
龍宮 龍宮
舞獅也是一種遊藝,數白蓮鎮舞獅最有名。每年元宵時節,白蓮人便裸着上身、打着赤腳、腳掛銅鈴,以舞獅頌揚祖先功德。一舞就是十八盤(即十八般武藝套路),舞者大汗淋漓。助興的村民伴着嗩吶、鑼鼓的樂聲載歌載舞。獅有青獅、黃獅兩種。舞獅隊一行約10人,其中1人舞獅頭,1人舞獅尾,動作有洗面、搔癢、打滾、蹂球等。舞青獅者必須當眾表演拳術或刀、槍、棍術,如兩青獅相遇則須較量武藝,分出高低;舞黃獅者則純為遊玩不比武。

將樂縣風景名勝

將樂縣玉華洞

玉華洞位於福建省將樂縣城南7公里處,面積43平方公里,它以其獨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和原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景觀聞名於世。已形成了一個集觀光、修學、休閒、度假體的多功能旅遊區。玉華洞列中國的四大名洞之一,譽稱“形勝甲閩山,人間瑤池景”。因洞內岩石光潔如玉,華光四射而得名,是福建最大的石灰岩溶洞。玉華洞有“閩山第一洞”之美譽,素稱“八閩四大景觀之一”,自古就有“不遊玉華洞,枉為福建人”的説法。
玉華洞具有1700多年的遊覽史,自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探遊之後,它神奇、優美的景觀就隨着《徐霞客遊記》的流傳而廣為人知。2010年張紀中版《西遊記》中各路妖魔鬼怪的洞穴和“宮殿”外景拍攝地。

將樂縣天階山森林公園

天階山保存着完整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珍稀植物和古樹名木種類繁多,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被專家們稱為是喀斯特地貌上的一片綠洲。特別是天階山頂的小石林神劈鬼鑿,樹依石而生、藤繞樹而長,徐霞客在其遊記中贊曰:“是山石骨稜厲,透露處層層有削玉裁雲態,苦為草樹所翳,故遊者知洞而不知峯。”
將樂天階山 將樂天階山

將樂縣龍棲山自然保護區

龍棲山自然保護區地處閩西北將樂與明溪兩縣交界處,全區面積63.85平方公里,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區內主要景點有仙人塘、厝橋植物園、十字坳、石牛欄、山前雲海、龍潭飛瀑、聖水巖等。保護區內還有幾十個手工造紙作坊。分佈在裏山、外山、上地、沙溪子等地。“西山紙”的製作過程要經過修山、備灰、修湖塘、砍筍、溜筍、斷筒、剝皮、削片、挑竹麻、落湖、洗漂、剝料、榨料、踏料、耘槽、抄紙濕壓、濕紙切邊、烘焙、於紙切邊、包裝等28道工序。
2022年6月,將樂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記錄到羅丹黛眼蝶的清晰畫面。 [30] 
碩果累累 碩果累累

將樂縣楊時墓

楊時墓,南宋胡安國撰墓誌銘。成化六年,復建神道坊及享亭。弘治六年,知縣陳大經渴祭,還買田出租,以備歲時祭掃。七年,增建享堂三間,左右兩廊及泡福之所,繚以牆垣。1985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將此墓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後兩次撥款修葺。整座墓壟保存着明代的原貌。墓面寬3米,進深3.5米;墓坪寬5米,進深8米;墓體總長27米。由墓坪和墓丘組成的墓體呈馬蹄形,墓丘前正中安放的以“將樂石”製作的孤頂長方體墓碑,是明朝憲宗成化六年,即公元1470年朝廷重修墳墓時豎立的。這塊高105釐米、寬56釐米、厚6釐米的墓碑完好無損,碑面中央陰刻豎寫的“宋龜山文靖楊先生墓”。該碑文為明成化六年巡按御史滕貽所書,工整遒勁的楷書大寫,依然清晰如初。墓前立有石鑿而成的香案和以花崗石板雕刻的文房四寶。墓坪下由宋磚砌成32級台階。入口處兩側雄踞兩尊石獅。墓前方有一座明代風格的重檐歇山式牌樓,上方掛着“程氏正宗”、“倡道東南”的匾額。牌樓高6.4米,雙層樓頂,翹角騰躍,如蒼鷹展翼。

將樂縣回頭山

回頭山,位於將樂縣城東10公里處的鄧坊,三面環水。回頭山山體不高,海拔僅250米,但到山頂石級陡峭,有如登泰山天都峯,蜿蜒石徑陡如天梯,需步步踩實。“家在這裏,愛在這裏,我總是回頭望着你。擂茶飄香,瓜果遍地……回頭望你家鄉的回頭山,那是離鄉的兒女鄉情依依……”對於客家將樂人,尤其是漂泊在外的將樂遊子,這首由著名的詞作家司順義、曲作家張卓婭譜寫的《家鄉的回頭山》百聽不厭。 [13] 

將樂縣明台寺

明台寺,原稱明台庵,位於天階山兩峯之盆谷處,始建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佔地二千多平方米,原建築幾經銷燬,不復存在,1993年重建。 [14] 

將樂縣證覺寺

證覺寺,又名證果寺,坐落在將樂縣萬全鄉常安村的太平山麓,始建於唐武德三年(620年),較福州鼓山的湧泉寺早288年,據説福州鼓山上的寺廟就是仿照證覺寺建成的,所以民間素有“先有將樂證覺寺,後有鼓山湧泉寺”的説法。證覺寺形似“觀音座蓮”,分上、中、下三殿,皆雕樑樓、齋堂、僧房、方丈室、閲覽室、旅客卧室、放生池、太平山門樓等等。觀其佈局設施,與福州鼓山大同小異。 [15] 

將樂縣榮譽稱號

水南文技校榮獲“全國農村成人教育先進單位”。被省政府評為“省級文化先進縣”,擂茶被列入省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8年12月,榮獲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16] 
2019年5月18日,入選“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17]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18]  同年12月3日,被中共福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辦公室、福建省司法廳評為“福建省‘七五’普法中期先進縣”。 [19] 
2020年2月,獲得“2019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稱號。 [20] 
2020年3月,成為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第一批)。 [14] 
2020年6月,入選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第一批)名單。 [21] 
2020年6月29日,入選省級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名單。 [22] 
2020年11月16日,入選“2020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3] 
2021年3月,入選福建省住建廳公佈的“崇尚集約建房”縣(市、區)名單。 [24] 
2021年9月,入選“2021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26] 
2021年10月12日,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五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27]  [29] 
2021年10月,入選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發佈的2021年度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市)。 [2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